正在阅读:

【评论】完成融资和套现后却濒临退市,*ST越博的现象让人深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完成融资和套现后却濒临退市,*ST越博的现象让人深思

回顾*ST越博的资本市场之路,似乎只有索取,没有贡献。

图/匡达

文/吴治邦

临到年报披露关头,*ST越博(300742.SZ)却连审计机构都没找好,深交所4月24日晚间的一纸监管函让外界知道了*ST越博的窘境。监管函显示,因*ST越博未按照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约定进行付款,中审亚太于2024年3月18日通知*ST越博终止“中审亚太约(2023)3565号”审计业务约定书,并于2024年3月25日通知*ST越博正式辞任公司2023年度年审会计师。审计机构临阵退出,让*ST越博的上市地位堪忧。

根据*ST越博披露的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可能触及的财务类终止上市情形有: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年度报告。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即使公司聘请到审计机构,*ST越博离退市也仅一步之遥。作为一家2018年才上市的企业,*ST越博的现状让人唏嘘不已。

回顾*ST越博资本市场之旅,其几乎只有索取,却未有任何贡献。公司在2018年以23.34 元/股的发行价完成4.21亿元的净融资。此后,公司中间除了一次转增股本,未能完成一次现金分红。而在此期间,公司高管及部分原始股东纷纷套现走人。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从最初的28.36%的持股一路减至当前的23.95%。再如伊犁苏新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 其关联股东南京道丰投资管理中心(普通合伙)从累计超10%的持股一路减至当前不足5%。当前因上述两股东的持股已不足5%,外界无法获知其是否实施了清仓式减持。

事实上,*ST越博自上市初便饱受争议,公司在申报期间连续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数,即按照实际回款的现金来看,公司已3年“连续亏损”,但却依靠着应收账款这一财技在上市前净利润猛增至9425.71万元。上市后,*ST越博的业绩迅速显出原形,2018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21.18万元、-8.41亿元、801.96万元、-2.3亿元。按照2023年的净利润情况,*ST越博的净资产或在2023年的年报中体现为负数,公司也预计期末净资产为-2.38亿元到0万元。

显然,*ST越博资本市场之旅可用“荒诞”来形容,除了少数原始股东,其带给投资者的感受只有伤痛。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谁应该为当前的局面负责?中介机构还是上市公司董监高?在未认定*ST越博存在造假上市的背景下,投资者的损失目前只能自我承担。但是这样的现象除了让市场丧失亿元乃至十几亿元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更是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

个人认为,要想防止圈钱式上市、掠夺式上市,应当更进一步管住上市公司及背后利益方从市场肆意攥取财富的手。比如设置更加严格的原始股东减持条件,要求上市公司的分红金额必须高于融资金额。一方面,可以让上市公司及其利益方严格控制募资规模。另一方面,即使募资规模过大,也可以依据募资规模太高原始股东的减持条件。要想让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必须让享受红利的利益方有动力去回报资本市场即“取之于市场回馈于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越博动力

  • 越博退经营异常
  • 越博退:公司股票将在7月22日被摘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完成融资和套现后却濒临退市,*ST越博的现象让人深思

回顾*ST越博的资本市场之路,似乎只有索取,没有贡献。

图/匡达

文/吴治邦

临到年报披露关头,*ST越博(300742.SZ)却连审计机构都没找好,深交所4月24日晚间的一纸监管函让外界知道了*ST越博的窘境。监管函显示,因*ST越博未按照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约定进行付款,中审亚太于2024年3月18日通知*ST越博终止“中审亚太约(2023)3565号”审计业务约定书,并于2024年3月25日通知*ST越博正式辞任公司2023年度年审会计师。审计机构临阵退出,让*ST越博的上市地位堪忧。

根据*ST越博披露的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可能触及的财务类终止上市情形有: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年度报告。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即使公司聘请到审计机构,*ST越博离退市也仅一步之遥。作为一家2018年才上市的企业,*ST越博的现状让人唏嘘不已。

回顾*ST越博资本市场之旅,其几乎只有索取,却未有任何贡献。公司在2018年以23.34 元/股的发行价完成4.21亿元的净融资。此后,公司中间除了一次转增股本,未能完成一次现金分红。而在此期间,公司高管及部分原始股东纷纷套现走人。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从最初的28.36%的持股一路减至当前的23.95%。再如伊犁苏新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 其关联股东南京道丰投资管理中心(普通合伙)从累计超10%的持股一路减至当前不足5%。当前因上述两股东的持股已不足5%,外界无法获知其是否实施了清仓式减持。

事实上,*ST越博自上市初便饱受争议,公司在申报期间连续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数,即按照实际回款的现金来看,公司已3年“连续亏损”,但却依靠着应收账款这一财技在上市前净利润猛增至9425.71万元。上市后,*ST越博的业绩迅速显出原形,2018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21.18万元、-8.41亿元、801.96万元、-2.3亿元。按照2023年的净利润情况,*ST越博的净资产或在2023年的年报中体现为负数,公司也预计期末净资产为-2.38亿元到0万元。

显然,*ST越博资本市场之旅可用“荒诞”来形容,除了少数原始股东,其带给投资者的感受只有伤痛。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谁应该为当前的局面负责?中介机构还是上市公司董监高?在未认定*ST越博存在造假上市的背景下,投资者的损失目前只能自我承担。但是这样的现象除了让市场丧失亿元乃至十几亿元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更是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

个人认为,要想防止圈钱式上市、掠夺式上市,应当更进一步管住上市公司及背后利益方从市场肆意攥取财富的手。比如设置更加严格的原始股东减持条件,要求上市公司的分红金额必须高于融资金额。一方面,可以让上市公司及其利益方严格控制募资规模。另一方面,即使募资规模过大,也可以依据募资规模太高原始股东的减持条件。要想让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必须让享受红利的利益方有动力去回报资本市场即“取之于市场回馈于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