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能源汽车大乱斗,特斯拉中场“失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能源汽车大乱斗,特斯拉中场“失守”

国产新能源“围殴”特斯拉。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道总有理

4月份,发生在特斯拉身上的故事颇为戏剧化。

首先,这家全球电动车巨头迎来了入华十周年,累计有中国车主170万,全球车主也达到了600万。也是在4月份,特斯拉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一轮超过10%的裁员措施。

这一喜一悲,也逐渐让特斯拉的“狼狈”浮出水面。今年前三个月,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遭遇严重的滑铁卢,交付量为38.7万辆,环比下滑20%,同比跌幅也近9%。

事实上,特斯拉去年的销量就不太乐观。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80.9万辆,同比增幅降至38%,总营收仅同比增长3%,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39%。2024年,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先行者”的光环愈加暗淡。

目前来看,至少大多数人都在唱衰特斯拉。

华尔街投资机构预测过,特斯拉2024年的销量增速将低于20%,远低于前两年特斯拉35%-50%的增速。就连特斯拉自己也向市场透露,在2024年,公司的全球汽车销量将延续2023年的惨淡。

特斯拉在失守,这不是空穴来风,全球新能源市场已经卷得马斯克寝食难安。

马斯克的“王座”出现裂痕

特斯拉的确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捏一把汗。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北美大本营,还是曾经赖于增长的中国地区、新能源汽车意识最强的欧洲地区,特斯拉都逐渐要守不住了。  

数据显示,特斯拉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自去年起就慢慢缩减。2023年,美国纯电动车的总销量规模为120万辆左右,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为5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通用、宝马、福特、Stellantis……这些之前不被特斯拉放在眼里的车企,已经在新能源圈大放异彩。而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又在悄然下滑,有机构预测过,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率仅为9%。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在过去三年里,美国电动车市场复合年增长率曾高达65%。开始收紧的市场风口正在逼迫特斯拉让出一部分领地,而在美国之外,特斯拉也遭受到了同样的打击。

以我国为例,3月份,特斯拉在国内零售销量为6.2万辆,同比下滑18.6%;1-3月零售销量为13.2万辆,同比下滑3.6%。市场排名也一再被比亚迪与吉利超越。此外,欧洲电动车市场也在降温,去年12月的电车销量同比下跌16.9%。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除了要面临一些市场流失,还要面临毛利率走低的危机。2023年,特斯拉丝毫没有从前“盈利王者”的劲头,毛利率一路走低,前三季度分别为19.3%、18.2%、17.9%。

要知道,特斯拉是全球为数不多能持续盈利的电车企业,但经过接二连三的价格战,其单车利润最严重的时候,下探到不足两万。在特斯拉汽车业务低迷之际,手握多个“梦想”的马斯克颇为焦虑。

一直以来,特斯拉都不吝啬花钱,其研发投入也是全球新能源车企最高的。

但就在去年,特斯拉的压力倍增。2023年,特斯拉用于研发和资本支出的费用分别达到39.69亿美元(287亿人民币)和48亿美元(347亿人民币),尽管这个数字已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可还是被比亚迪比了下去。

2023年数据显示,比亚迪研发费用为395.7亿元,同比增长112.15%,较特斯拉同期约284亿元高出111.8亿元。一高一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比亚迪去年申请的专利超过6700项,一举抢了特斯拉风头。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现金流也在减弱。2023年,特斯拉营运现金流为133亿美元(952亿元人民币)。可是同期,比亚迪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697亿元人民币。

2024年,特斯拉最大的任务不是造车卖车,而是全球科技势力久攻不下的自动驾驶。马斯克更是透露,今年要往以Robotaxi为主的自动驾驶领域投入超过100亿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要源源不断的投入。

毕竟Robotaxi涉及到的成本巨大,广汽资本研报显示,配备安全员的改装无人出租车整体成本高达107万元。因此,一向财大气粗的特斯拉也要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了。突如其来的大幅度裁员就是最好的印证。

没有谁是不灭的神话,特斯拉如此,马斯克也是如此。

全球“防御战”已开始

特斯拉当前的境遇十分明了,一方面是全球新能源市场跌下风口,另一方面则是车企对特斯拉的态度由敬畏,变成正面挑战。国内有蔚小理、华为、小米……日系、韩系、德系等传统车企也在放大新能源野心。

以美国市场为例,特斯拉在美国最强的对手是丰田与本田主导的日系混动车。2023年,美国的混动车销量第一次突破了100万辆,有机构预测,到2024年,美国混动车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4%,反观纯电车只有10%。

特斯拉目前缺少的混动矩阵,让其在美国市场渐受“排挤”。加上韩系也来势汹汹,现代汽车官方消息显示,早在2022年1-5月,现代和起亚在美国电动车销量就达到2.1万台,超过福特Mach-E的1.5万台排在第二,市场占有率也一样排在第二。

不过,最令特斯拉头疼的大概还要数一众国产车企。曾几何时,国内造车势力会从基本的市场定价上避开特斯拉的区间,防止发生正面冲突。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车企喜欢对标特斯拉,小米宣发新车更是句句不离特斯拉。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国产造车势力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这几年,慢慢不再畏惧特斯拉的技术,反而纷纷跟进。以特斯引以为傲的一体压铸技术,国内小鹏、蔚来、理想都在效仿,就连小米也将其作为新车技术亮点之一。

有意思的是,雷军还表示小米的压铸机压力为9100吨,暂时超过了特斯拉。

此外,尽管国内对车企的创新潜力深表怀疑,可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伪智能”正中不少海外车主的吓坏。美国CNBC一则报道就曾指出,特斯拉正被中国车企利用新技术追逐,而新技术指的赫然是一系列车载智能设备。

事实上,海外汽车消费者对国内倡导的行车娱乐化、舒适度的兴趣不低,福特北美公司曾在2022年宣布了其Sync 3信息娱乐系统的新功能。车载投影仪、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在国内车主眼里可有可无的概念,恰好能迎合海外需求。

主要原因就是海外不少地区的行车里程远超国内。以美国为例,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年行驶2.1万公里,我国2022年乘用车年均行驶里程只有9970公里。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特斯拉多年来的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总销量中占比合计达96.3%,已经让市场感到审美疲劳。新能源汽车的“车海战术”早就让汽车演变成了一种新型消费品。

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甚至有的车三年就换代,国内车企推新的速度不亚于街头的奶茶店。比亚迪的主销车型就有庞大的王朝系列与海洋系列,这还不算细分的轿车、SUV、MPV。可特斯拉下一代电动车最早也要在2025年底才会推出。

不难看出,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大量造车企业迅速填补了特斯拉势力范围外的空白市场。紧接着,又将触手伸向了特斯拉固守多年的老地盘。特斯拉已然成了全球车企的“眼中钉”。

“坏日子”还在后头?

从某种角度来看,特斯拉的发展能反映出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兴衰。在特斯拉遇冷之际,其他车企的现状也未必像表面看上去那般光鲜。

比亚迪就是典型的例子,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2.44万辆,同比增长13.96%。尽管增长还在继续,可增速却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去年同期,比亚迪的增长速度还高达92.43%。

全球各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执念似乎少了大半。特别是一度要全面电动化的欧洲地区,甚至被迫延迟了燃油车的禁令推行。公开资料显示,原定要在2030年禁止燃油车的英国,目前已经将计划推迟到了2035年。

无独有偶,德国原计划持续到2024年年底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提前在去年年底宣布结束。法国也对补贴计划提出了更多限制。欧洲之外,美国放宽了2030年减少尾气排放的目标。我国也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

热度降温,带给市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竞争加剧。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总量达到192.36万辆,占整体市场14%。在收紧的大环境下,各家车企只能硬着头皮抢占市场,国内仅参加“价格战”的车企就有12家。

几年之前,造车成为全球科技圈的主旋律。可今年以来,造车赛道上的新势力在消亡,1月在韩国注册的新电动汽车数量也较12月下降了80%。我国目前除了小米,那些曾高调要造车的企业也基本销声匿迹。

大环境为什么突然转变?

首先就是市场需求。全球范围内来看,新能源汽车到2023年的渗透率还没有突破20%,且发展十分不均衡。具体来看,挪威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达到了72%,中国达到28%,德国达到20%,而美国和日本仅为8.9%和3%。

特斯拉的诞生地在电车渗透率上不足10%。这背后牵扯的因素诸多,例如气候、地形、以及最主要的充电设施,在美联社的一项调查中,近八成受访者表示,不够完善的充电设备是电车消费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领域后端发展跟不上前端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新华社新闻报道,美国两年多仅建成7家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换句话说,车企眼中的新能源“美好世界”只存在于构想中。

外强中干的市场氛围导致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遥遥无期,传统汽车巨头转型的意义在亏损中一再被质疑,只能掉头继续加大燃油车生产。以通用为例,,通用汽车计划将其盈利能力最强的燃油卡车和SUV的生产时间延长10-12年。

因为通用汽车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30.38亿元,同比下降7%,造成利润下滑的原因正是电动车盈利弱,投入大。过度追求新能源,所造成的经济萎缩不仅体现在车企上,更体现在当地产业链上。

欧洲对电车的青睐减少与当地燃油车供应链巨大有绕不开的关系。据悉,欧洲仅斯洛伐克就有4家汽车制造商和350家汽车供应商,员工达26万人,一旦禁燃开始,当地的产业链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崩溃。

当理智回归,有些风就该停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特斯拉

9.8k
  • 《银翼杀手2049》制片方起诉特斯拉与马斯克,称Cybercab营销图侵权
  • 智能驾驶未来已来?——从特斯拉发布会看智驾产业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能源汽车大乱斗,特斯拉中场“失守”

国产新能源“围殴”特斯拉。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道总有理

4月份,发生在特斯拉身上的故事颇为戏剧化。

首先,这家全球电动车巨头迎来了入华十周年,累计有中国车主170万,全球车主也达到了600万。也是在4月份,特斯拉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一轮超过10%的裁员措施。

这一喜一悲,也逐渐让特斯拉的“狼狈”浮出水面。今年前三个月,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遭遇严重的滑铁卢,交付量为38.7万辆,环比下滑20%,同比跌幅也近9%。

事实上,特斯拉去年的销量就不太乐观。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80.9万辆,同比增幅降至38%,总营收仅同比增长3%,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39%。2024年,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先行者”的光环愈加暗淡。

目前来看,至少大多数人都在唱衰特斯拉。

华尔街投资机构预测过,特斯拉2024年的销量增速将低于20%,远低于前两年特斯拉35%-50%的增速。就连特斯拉自己也向市场透露,在2024年,公司的全球汽车销量将延续2023年的惨淡。

特斯拉在失守,这不是空穴来风,全球新能源市场已经卷得马斯克寝食难安。

马斯克的“王座”出现裂痕

特斯拉的确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捏一把汗。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北美大本营,还是曾经赖于增长的中国地区、新能源汽车意识最强的欧洲地区,特斯拉都逐渐要守不住了。  

数据显示,特斯拉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自去年起就慢慢缩减。2023年,美国纯电动车的总销量规模为120万辆左右,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为5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通用、宝马、福特、Stellantis……这些之前不被特斯拉放在眼里的车企,已经在新能源圈大放异彩。而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又在悄然下滑,有机构预测过,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率仅为9%。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在过去三年里,美国电动车市场复合年增长率曾高达65%。开始收紧的市场风口正在逼迫特斯拉让出一部分领地,而在美国之外,特斯拉也遭受到了同样的打击。

以我国为例,3月份,特斯拉在国内零售销量为6.2万辆,同比下滑18.6%;1-3月零售销量为13.2万辆,同比下滑3.6%。市场排名也一再被比亚迪与吉利超越。此外,欧洲电动车市场也在降温,去年12月的电车销量同比下跌16.9%。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除了要面临一些市场流失,还要面临毛利率走低的危机。2023年,特斯拉丝毫没有从前“盈利王者”的劲头,毛利率一路走低,前三季度分别为19.3%、18.2%、17.9%。

要知道,特斯拉是全球为数不多能持续盈利的电车企业,但经过接二连三的价格战,其单车利润最严重的时候,下探到不足两万。在特斯拉汽车业务低迷之际,手握多个“梦想”的马斯克颇为焦虑。

一直以来,特斯拉都不吝啬花钱,其研发投入也是全球新能源车企最高的。

但就在去年,特斯拉的压力倍增。2023年,特斯拉用于研发和资本支出的费用分别达到39.69亿美元(287亿人民币)和48亿美元(347亿人民币),尽管这个数字已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可还是被比亚迪比了下去。

2023年数据显示,比亚迪研发费用为395.7亿元,同比增长112.15%,较特斯拉同期约284亿元高出111.8亿元。一高一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比亚迪去年申请的专利超过6700项,一举抢了特斯拉风头。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现金流也在减弱。2023年,特斯拉营运现金流为133亿美元(952亿元人民币)。可是同期,比亚迪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697亿元人民币。

2024年,特斯拉最大的任务不是造车卖车,而是全球科技势力久攻不下的自动驾驶。马斯克更是透露,今年要往以Robotaxi为主的自动驾驶领域投入超过100亿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要源源不断的投入。

毕竟Robotaxi涉及到的成本巨大,广汽资本研报显示,配备安全员的改装无人出租车整体成本高达107万元。因此,一向财大气粗的特斯拉也要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了。突如其来的大幅度裁员就是最好的印证。

没有谁是不灭的神话,特斯拉如此,马斯克也是如此。

全球“防御战”已开始

特斯拉当前的境遇十分明了,一方面是全球新能源市场跌下风口,另一方面则是车企对特斯拉的态度由敬畏,变成正面挑战。国内有蔚小理、华为、小米……日系、韩系、德系等传统车企也在放大新能源野心。

以美国市场为例,特斯拉在美国最强的对手是丰田与本田主导的日系混动车。2023年,美国的混动车销量第一次突破了100万辆,有机构预测,到2024年,美国混动车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4%,反观纯电车只有10%。

特斯拉目前缺少的混动矩阵,让其在美国市场渐受“排挤”。加上韩系也来势汹汹,现代汽车官方消息显示,早在2022年1-5月,现代和起亚在美国电动车销量就达到2.1万台,超过福特Mach-E的1.5万台排在第二,市场占有率也一样排在第二。

不过,最令特斯拉头疼的大概还要数一众国产车企。曾几何时,国内造车势力会从基本的市场定价上避开特斯拉的区间,防止发生正面冲突。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车企喜欢对标特斯拉,小米宣发新车更是句句不离特斯拉。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国产造车势力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这几年,慢慢不再畏惧特斯拉的技术,反而纷纷跟进。以特斯引以为傲的一体压铸技术,国内小鹏、蔚来、理想都在效仿,就连小米也将其作为新车技术亮点之一。

有意思的是,雷军还表示小米的压铸机压力为9100吨,暂时超过了特斯拉。

此外,尽管国内对车企的创新潜力深表怀疑,可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伪智能”正中不少海外车主的吓坏。美国CNBC一则报道就曾指出,特斯拉正被中国车企利用新技术追逐,而新技术指的赫然是一系列车载智能设备。

事实上,海外汽车消费者对国内倡导的行车娱乐化、舒适度的兴趣不低,福特北美公司曾在2022年宣布了其Sync 3信息娱乐系统的新功能。车载投影仪、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在国内车主眼里可有可无的概念,恰好能迎合海外需求。

主要原因就是海外不少地区的行车里程远超国内。以美国为例,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年行驶2.1万公里,我国2022年乘用车年均行驶里程只有9970公里。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特斯拉多年来的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总销量中占比合计达96.3%,已经让市场感到审美疲劳。新能源汽车的“车海战术”早就让汽车演变成了一种新型消费品。

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甚至有的车三年就换代,国内车企推新的速度不亚于街头的奶茶店。比亚迪的主销车型就有庞大的王朝系列与海洋系列,这还不算细分的轿车、SUV、MPV。可特斯拉下一代电动车最早也要在2025年底才会推出。

不难看出,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大量造车企业迅速填补了特斯拉势力范围外的空白市场。紧接着,又将触手伸向了特斯拉固守多年的老地盘。特斯拉已然成了全球车企的“眼中钉”。

“坏日子”还在后头?

从某种角度来看,特斯拉的发展能反映出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兴衰。在特斯拉遇冷之际,其他车企的现状也未必像表面看上去那般光鲜。

比亚迪就是典型的例子,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2.44万辆,同比增长13.96%。尽管增长还在继续,可增速却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去年同期,比亚迪的增长速度还高达92.43%。

全球各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执念似乎少了大半。特别是一度要全面电动化的欧洲地区,甚至被迫延迟了燃油车的禁令推行。公开资料显示,原定要在2030年禁止燃油车的英国,目前已经将计划推迟到了2035年。

无独有偶,德国原计划持续到2024年年底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提前在去年年底宣布结束。法国也对补贴计划提出了更多限制。欧洲之外,美国放宽了2030年减少尾气排放的目标。我国也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

热度降温,带给市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竞争加剧。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总量达到192.36万辆,占整体市场14%。在收紧的大环境下,各家车企只能硬着头皮抢占市场,国内仅参加“价格战”的车企就有12家。

几年之前,造车成为全球科技圈的主旋律。可今年以来,造车赛道上的新势力在消亡,1月在韩国注册的新电动汽车数量也较12月下降了80%。我国目前除了小米,那些曾高调要造车的企业也基本销声匿迹。

大环境为什么突然转变?

首先就是市场需求。全球范围内来看,新能源汽车到2023年的渗透率还没有突破20%,且发展十分不均衡。具体来看,挪威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达到了72%,中国达到28%,德国达到20%,而美国和日本仅为8.9%和3%。

特斯拉的诞生地在电车渗透率上不足10%。这背后牵扯的因素诸多,例如气候、地形、以及最主要的充电设施,在美联社的一项调查中,近八成受访者表示,不够完善的充电设备是电车消费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领域后端发展跟不上前端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新华社新闻报道,美国两年多仅建成7家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换句话说,车企眼中的新能源“美好世界”只存在于构想中。

外强中干的市场氛围导致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遥遥无期,传统汽车巨头转型的意义在亏损中一再被质疑,只能掉头继续加大燃油车生产。以通用为例,,通用汽车计划将其盈利能力最强的燃油卡车和SUV的生产时间延长10-12年。

因为通用汽车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30.38亿元,同比下降7%,造成利润下滑的原因正是电动车盈利弱,投入大。过度追求新能源,所造成的经济萎缩不仅体现在车企上,更体现在当地产业链上。

欧洲对电车的青睐减少与当地燃油车供应链巨大有绕不开的关系。据悉,欧洲仅斯洛伐克就有4家汽车制造商和350家汽车供应商,员工达26万人,一旦禁燃开始,当地的产业链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崩溃。

当理智回归,有些风就该停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