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个618,淘宝京东倒向消费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个618,淘宝京东倒向消费者

取消预售,商家承压。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壹览商业 李彦

编辑|木鱼

做了12年的预售,淘宝京东似乎要弃了。

由多个媒体披露的一份淘宝招商文件显示,今年淘宝618将于5月下旬直接开启售卖,并取消预售环节。

而京东商家生态伙伴文件则提到,京东618将在5月31日晚8点开启,直接“开门红”,进行现货售卖,随后依次进入专场期、高潮期和返场期。

虽然,有知情人士告诉壹览商业,淘宝618规则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壹览商业认为,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事实上,在今年的38大促,天猫就已经取消了连续几年的预售。作为电商大促十几年来的老传统,预售,终于要被平台舍弃了?

最初,将预售这类商业模式应用的较为成熟的行业是房地产:购房者先付钱,房地产商拿钱盖楼,完工购房者入住。

2012年,天猫首次在电商行业推出了预售这一玩法,全行业迅速跟进。壹览商业了解到,目前预售的形式分两种,一种是现货的价格预售,一种是期货的提前购预售,前者是为了利用复杂的定价规则提前锁定一部分消费者钱包,后者是没有货的商家为备货进行的提前预销售。

为什么要做预售呢,因为预售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各有好处。

对于商家来讲,预售能提前知道订单,从而精准生产,减少了库存积压的风险,还方便周转资金。对于平台来讲,预售可以提前释放价格并锁定消费者的钱包,拿到市场份额,把销售集中在某一天,整体效率得到了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仓库发货集中于某几天,商家的成本和效率都得到了最优解,访问量集中在一天,平台的资源也更集中了。

这样一种商家、平台双赢的模式,淘宝京东为什么要放弃呢?

首先,从商家角度看,预售暗藏商家的“如意算盘”。例如,像服装等退货率高的品类,有的店铺预售200件,但只生产150件,通过超长预售和拖延发货,把前一批顾客的退货发给下一批;有商家发现预售数据不佳,就编造理由单方面撤单;在预售机制之下,部分爱钻空子的商家会破坏交易规则的公平性。经营的风险也被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其次,也正是因为发货慢以及上述类似操作,用户体验变差了,消费者对预售制度的态度愈发消极。7天、15天、30天甚至更长的预售期,让不少消费者失去了耐心。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0%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商品预售时间有变长的趋势,79.6%的受访者表示,超长预售会降低自己的购物体验。

与此同时,回归用户本位,已经成为了淘天和京东今年的主基调。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蔡崇信近日在接受专访时提到,阿里过去几年最大的错误,是忘记了真正的用户是谁。为纠正这个错误,阿里将要把用户体验放在最高位。刘强东也在京东内网留言,京东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决策时不要忘了用户”。

在这样的背景下,预售这一让多数消费者不那么满意的机制,效率低,流程繁琐,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

最后,过长的预售期,对平台来说也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举例来看,如果淘天、京东的一款预售产品,用户通过复杂的规则计算后用相对低的价格下单。而拼多多直接在随后提供出不需要预售就可以用相等价格入手的现货,此时,平台的单子就极容易被竞争对手截单。

淘汰预售,被影响最大的还是供应链较弱的中小商家。

与天猫的品牌商家相比,以个人及小企业为主的淘宝商家更常采取预售制,在服装这一类目更为显现。这些规模较小、现金流能力较弱的商家,既难以承担库存压力,也在供应链上缺少议价能力,多数并没有“小单快返”的能力。

在这一前提下,店铺对于平台规定期限内发货的设定就会格外谨慎,因为一旦出现以外,就将面对大面积的投诉。相反,自己供应链成熟的服饰商家,取消预售,并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促进其加大原创面料的占比。

综合来看,将原本属于商家的风险重新转移回商家,淘天和京东,要和拼多多一样,彻底站在消费者这一边了。

毕竟,这个年头,讨好消费者,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淘宝

5.5k
  • 淘宝天猫建立账号诚信体系、新增价格设错保障机制
  • 天猫与银联合作接入云闪付领政府补贴免跳转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个618,淘宝京东倒向消费者

取消预售,商家承压。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壹览商业 李彦

编辑|木鱼

做了12年的预售,淘宝京东似乎要弃了。

由多个媒体披露的一份淘宝招商文件显示,今年淘宝618将于5月下旬直接开启售卖,并取消预售环节。

而京东商家生态伙伴文件则提到,京东618将在5月31日晚8点开启,直接“开门红”,进行现货售卖,随后依次进入专场期、高潮期和返场期。

虽然,有知情人士告诉壹览商业,淘宝618规则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壹览商业认为,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事实上,在今年的38大促,天猫就已经取消了连续几年的预售。作为电商大促十几年来的老传统,预售,终于要被平台舍弃了?

最初,将预售这类商业模式应用的较为成熟的行业是房地产:购房者先付钱,房地产商拿钱盖楼,完工购房者入住。

2012年,天猫首次在电商行业推出了预售这一玩法,全行业迅速跟进。壹览商业了解到,目前预售的形式分两种,一种是现货的价格预售,一种是期货的提前购预售,前者是为了利用复杂的定价规则提前锁定一部分消费者钱包,后者是没有货的商家为备货进行的提前预销售。

为什么要做预售呢,因为预售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各有好处。

对于商家来讲,预售能提前知道订单,从而精准生产,减少了库存积压的风险,还方便周转资金。对于平台来讲,预售可以提前释放价格并锁定消费者的钱包,拿到市场份额,把销售集中在某一天,整体效率得到了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仓库发货集中于某几天,商家的成本和效率都得到了最优解,访问量集中在一天,平台的资源也更集中了。

这样一种商家、平台双赢的模式,淘宝京东为什么要放弃呢?

首先,从商家角度看,预售暗藏商家的“如意算盘”。例如,像服装等退货率高的品类,有的店铺预售200件,但只生产150件,通过超长预售和拖延发货,把前一批顾客的退货发给下一批;有商家发现预售数据不佳,就编造理由单方面撤单;在预售机制之下,部分爱钻空子的商家会破坏交易规则的公平性。经营的风险也被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其次,也正是因为发货慢以及上述类似操作,用户体验变差了,消费者对预售制度的态度愈发消极。7天、15天、30天甚至更长的预售期,让不少消费者失去了耐心。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0%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商品预售时间有变长的趋势,79.6%的受访者表示,超长预售会降低自己的购物体验。

与此同时,回归用户本位,已经成为了淘天和京东今年的主基调。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蔡崇信近日在接受专访时提到,阿里过去几年最大的错误,是忘记了真正的用户是谁。为纠正这个错误,阿里将要把用户体验放在最高位。刘强东也在京东内网留言,京东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决策时不要忘了用户”。

在这样的背景下,预售这一让多数消费者不那么满意的机制,效率低,流程繁琐,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

最后,过长的预售期,对平台来说也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举例来看,如果淘天、京东的一款预售产品,用户通过复杂的规则计算后用相对低的价格下单。而拼多多直接在随后提供出不需要预售就可以用相等价格入手的现货,此时,平台的单子就极容易被竞争对手截单。

淘汰预售,被影响最大的还是供应链较弱的中小商家。

与天猫的品牌商家相比,以个人及小企业为主的淘宝商家更常采取预售制,在服装这一类目更为显现。这些规模较小、现金流能力较弱的商家,既难以承担库存压力,也在供应链上缺少议价能力,多数并没有“小单快返”的能力。

在这一前提下,店铺对于平台规定期限内发货的设定就会格外谨慎,因为一旦出现以外,就将面对大面积的投诉。相反,自己供应链成熟的服饰商家,取消预售,并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促进其加大原创面料的占比。

综合来看,将原本属于商家的风险重新转移回商家,淘天和京东,要和拼多多一样,彻底站在消费者这一边了。

毕竟,这个年头,讨好消费者,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