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30强城市榜:哪些细分产业被重点布局?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30强城市榜:哪些细分产业被重点布局?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⑭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深圳和珠海较为多元地分布在电子核心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以及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领域。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王玉 毛盾

界面新闻编辑 |崔宇

随着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美股等市场的上市活动日益频繁,上市公司数量与市值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各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各具特色,上市公司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上市公司作为经济的领航者和风向标,其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以及业绩和市场表现,不仅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也体现了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分配和政策导向。

界面智库推出的“上市公司区域图鉴”系列报告,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区域(包括31个省行政区及下属地级市)在不同时间维度的上市公司数量、市值、行业构成和财务指标等多维数据,帮助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透过上市公司来了解和评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优势产业布局以及产业集聚和关联程度等。

相关阅读:

31省市上市公司数量大比拼:这三个地区科创属性最强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①

优势产业都是啥?31省市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大起底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②

谁的优势更大?从区位熵透视31省市上市公司产业集聚度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31省市上市公司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④

党的十八大以来,31省市的哪些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⑤

党的十八大以来,31省市有哪些优势产业在崛起?|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⑥

谁与争锋?31省市“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大比拼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⑦

31省市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布局探析,哪些产业最受宠?|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⑧

盘点五大城市群“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哪个区域最强?|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⑨

大城市群新质生产力布局探析,哪些产业在异军突起?|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⑩

上市公司城市排行榜:谁的“科创属性”最强?|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⑪

上市公司30强城市榜:各个城市都有哪些优势产业?|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 ⑫

盘点171城“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北京、深圳、上海、苏州领跑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⑬

作为该系列报告的第十四篇,本文将在第十三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30强城市的产业布局进行分析,试图展现不同城市的新质生产力产业特色。

界面智库发现,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数量30强城市主要产业分布趋势同全国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未来产业这六大领域。不过,对于市值30强城市则稍有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节能环保产业替换出局。

在数量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多个城市的占比第一,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前三名的城市均来自广东,与此同时,福州和武汉亦在加重在此产业的布局,其中福州主要集中在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这个细分项上,武汉则更偏重于电子核心产业。

此外,从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30强城市的榜单对比看,宁德、沈阳、惠州3个城市凭借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上榜市值30强城市,而数量30强城市中的台州、湖州、郑州落榜。

1、福州和武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重布局,绍兴更青睐未来产业

从数量维度看,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30强城市共计有1457家上市公司,占全国总数为76.8%。从产业分布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485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11家)、生物产业(182家)、新材料产业(168家)、节能环保产业(140家)、未来产业(117家)、新能源汽车产业(61家)、新能源产业(38家)、航空航天产业(38家)、海洋装备产业(17家)。

不过从30强城市行业数量占比均值这一指标看,排序稍有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城市对不同产业的偏好程度,前两名依然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8.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6.4%),第三、四、五名的顺序较总量排序有所调整,依次是新材料产业(14.3%)节能环保产业(11.3%)、生物产业(10.7%),第六至第十名顺序不变,占比均值分别为未来产业(7.9%)、新能源汽车产业(4.9%)、新能源产业(3.0%)、航空航天产业(2.3%)、海洋装备产业(1.3%)。

具体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据了多个城市的数量占比第一,其中深圳(53.7%)、东莞(53.1%)、珠海(52.9%)、福州(43.8%)、武汉(40.6%)这5城占比最高,前三名均来自信息技术强省广东。从细分项来看,深圳和珠海较为多元地分布在电子核心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以及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东莞则更侧重电子核心产业。同时福州和武汉亦在加重此产业的布局,其中福州主要集中在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这个细分项上,武汉则更偏重于电子核心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佛山(36.4%)、常州(29.6%)、重庆(26.3%)、南通(23.8%)、湖州(21.4%)、宁波(20.0%)这6城较为亮眼,占据各自城市产业占比第一的位置,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生物产业在各个城市的占比较上述两个产业稍显逊色,但仍有三个城市值得一提,分别是上海(21.8%)、长沙(21.2%)、重庆(21.1%),上海整体分布较为多元化,比如涵盖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其他生物业领域,长沙和重庆则更侧重在生物医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新材料产业占据了5个城市的产业占比第一,分别是西安(32.1%)、常州(29.6%)、天津(27.3%)、嘉兴(25.9%)、湖州(21.4%),西安、常州、嘉兴、湖州分布较为多元,涉及的领域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前沿新材料,相比之下天津侧重点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

节能环保产业拿下了3个城市的产业占比第一,分别是青岛(30.0%)、台州(30.0%)、绍兴市(25.0%),青岛该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在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绍兴在高效节能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台州则更多围绕在高效节能产业。

未来产业占比相较上述五大产业整体偏低,在城市中占比超过20%的仅有绍兴一城,占比为20.8%,绍兴在未来产业方面主要涉及的细分领域有量子信息、元宇宙、脑机接口。若从绝对数值方面看,北京以28家的绝对优势稳坐该行业第一,涉及的领域有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网络、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

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分别在宁波、嘉兴、成都、福州有着不错的表现,对应在各自城市的数量占比为17.5%、11.1%、14.8%、12.5%。

2、宁德、沈阳、惠州3城跻身市值30强城市,惠州与绍兴侧重布局元宇宙

从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30强城市的榜单对比看,宁德、沈阳、惠州3个城市凭借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上榜市值30强城市,而数量30强城市中的台州、湖州、郑州落榜。

从市值30强城市的产业市值总量排名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5674亿元)、未来产业(36609亿元)、生物产业(21214亿元)位列前三,这一排位与全国范围相一致,但四到六名有所差异,市值30强城市分别为高端装备制造业(11813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10980亿元)和新材料产业(9659亿元)。 

对于上述六个产业,各个城市的侧重点均有不同。具体到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珠海(68.3%)、北京(55.9%)、东莞(47.4%)和长沙(47.1%)等城市该产业市值占比较高,占据主导地位。从细分项来看,北京在大类下五个细分产业均有所布局,并着重在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发力,细分产业市值达到13654亿元。东莞与珠海主要集中在电子核心产业,长沙则在电子核心产业与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间均衡发展,两个细分领域上市公司市值均达到500亿元。

未来产业中,惠州(57.5%)、杭州(45.4%)和绍兴(42.3%)等城市具有较为明显的产业发展倾向。从细分项上看,惠州与绍兴在元宇宙细分产业着重布局,绍兴在脑机接口与量子信息领域亦有布局,杭州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细分产业布局较多。

生物产业中,成都(33.7%)、青岛(33.7%)和重庆(32.0%)等城市市值占比均在30%以上。其中,成都在生物医药产业展现出显著的优势,细分产业总市值超千亿,主要得益于包括科创板公司百利天恒在内的11家上市公司的贡献。青岛与重庆则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均衡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佛山(33.8%)和东莞(28.6%)市值占比较高。两城市布局均集中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细分产业市值均超过3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除宁德(99.4%)尤为突出以外,各城市市值占比较为分散,未形成明显的集中发展趋势。宁德时代作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市值和影响力在宁德地区占据了压倒性的地位。

新材料产业中,西安(31.4%)、佛山(27.2%)、常州(27.0%)和重庆(26.0%)等城市表现相对突出,新材料产业的市值占比均超过了四分之一。其中,西安在西部超导等4家公司的支撑下,在细分领域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上表现优秀,上市公司市值接近500亿元,其在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以及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细分领域亦有布局。常州与佛山在产业布局上主要聚焦于前沿新材料产业,而重庆则更加侧重于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

此外,航空航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海洋装备产业分别在西安、常州、青岛、天津有不俗表现,占该城市的市值比重分别为46.9%、34.6%、18.1%、24.6%。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关于界面智库

界面智库是界面新闻旗下的财经和商业智库,聚焦宏观政策、区域经济、产业趋势和资本市场等。我们的宗旨是扎根事实、演绎趋势、探索新知,助力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关于专题策划、研究报告、指数产品和论坛培训等合作,请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jiemianzhiku@jiemian.com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30强城市榜:哪些细分产业被重点布局?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⑭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深圳和珠海较为多元地分布在电子核心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以及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领域。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王玉 毛盾

界面新闻编辑 |崔宇

随着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美股等市场的上市活动日益频繁,上市公司数量与市值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各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各具特色,上市公司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上市公司作为经济的领航者和风向标,其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以及业绩和市场表现,不仅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也体现了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分配和政策导向。

界面智库推出的“上市公司区域图鉴”系列报告,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区域(包括31个省行政区及下属地级市)在不同时间维度的上市公司数量、市值、行业构成和财务指标等多维数据,帮助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透过上市公司来了解和评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优势产业布局以及产业集聚和关联程度等。

相关阅读:

31省市上市公司数量大比拼:这三个地区科创属性最强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①

优势产业都是啥?31省市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大起底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②

谁的优势更大?从区位熵透视31省市上市公司产业集聚度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31省市上市公司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④

党的十八大以来,31省市的哪些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⑤

党的十八大以来,31省市有哪些优势产业在崛起?|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⑥

谁与争锋?31省市“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大比拼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⑦

31省市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布局探析,哪些产业最受宠?|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⑧

盘点五大城市群“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哪个区域最强?|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⑨

大城市群新质生产力布局探析,哪些产业在异军突起?|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⑩

上市公司城市排行榜:谁的“科创属性”最强?|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⑪

上市公司30强城市榜:各个城市都有哪些优势产业?|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 ⑫

盘点171城“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北京、深圳、上海、苏州领跑 | 上市公司区域图鉴⑬

作为该系列报告的第十四篇,本文将在第十三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30强城市的产业布局进行分析,试图展现不同城市的新质生产力产业特色。

界面智库发现,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数量30强城市主要产业分布趋势同全国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未来产业这六大领域。不过,对于市值30强城市则稍有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节能环保产业替换出局。

在数量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多个城市的占比第一,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前三名的城市均来自广东,与此同时,福州和武汉亦在加重在此产业的布局,其中福州主要集中在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这个细分项上,武汉则更偏重于电子核心产业。

此外,从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30强城市的榜单对比看,宁德、沈阳、惠州3个城市凭借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上榜市值30强城市,而数量30强城市中的台州、湖州、郑州落榜。

1、福州和武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重布局,绍兴更青睐未来产业

从数量维度看,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30强城市共计有1457家上市公司,占全国总数为76.8%。从产业分布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485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11家)、生物产业(182家)、新材料产业(168家)、节能环保产业(140家)、未来产业(117家)、新能源汽车产业(61家)、新能源产业(38家)、航空航天产业(38家)、海洋装备产业(17家)。

不过从30强城市行业数量占比均值这一指标看,排序稍有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城市对不同产业的偏好程度,前两名依然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8.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6.4%),第三、四、五名的顺序较总量排序有所调整,依次是新材料产业(14.3%)节能环保产业(11.3%)、生物产业(10.7%),第六至第十名顺序不变,占比均值分别为未来产业(7.9%)、新能源汽车产业(4.9%)、新能源产业(3.0%)、航空航天产业(2.3%)、海洋装备产业(1.3%)。

具体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据了多个城市的数量占比第一,其中深圳(53.7%)、东莞(53.1%)、珠海(52.9%)、福州(43.8%)、武汉(40.6%)这5城占比最高,前三名均来自信息技术强省广东。从细分项来看,深圳和珠海较为多元地分布在电子核心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以及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东莞则更侧重电子核心产业。同时福州和武汉亦在加重此产业的布局,其中福州主要集中在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这个细分项上,武汉则更偏重于电子核心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佛山(36.4%)、常州(29.6%)、重庆(26.3%)、南通(23.8%)、湖州(21.4%)、宁波(20.0%)这6城较为亮眼,占据各自城市产业占比第一的位置,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生物产业在各个城市的占比较上述两个产业稍显逊色,但仍有三个城市值得一提,分别是上海(21.8%)、长沙(21.2%)、重庆(21.1%),上海整体分布较为多元化,比如涵盖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其他生物业领域,长沙和重庆则更侧重在生物医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新材料产业占据了5个城市的产业占比第一,分别是西安(32.1%)、常州(29.6%)、天津(27.3%)、嘉兴(25.9%)、湖州(21.4%),西安、常州、嘉兴、湖州分布较为多元,涉及的领域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前沿新材料,相比之下天津侧重点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

节能环保产业拿下了3个城市的产业占比第一,分别是青岛(30.0%)、台州(30.0%)、绍兴市(25.0%),青岛该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在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绍兴在高效节能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台州则更多围绕在高效节能产业。

未来产业占比相较上述五大产业整体偏低,在城市中占比超过20%的仅有绍兴一城,占比为20.8%,绍兴在未来产业方面主要涉及的细分领域有量子信息、元宇宙、脑机接口。若从绝对数值方面看,北京以28家的绝对优势稳坐该行业第一,涉及的领域有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网络、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

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分别在宁波、嘉兴、成都、福州有着不错的表现,对应在各自城市的数量占比为17.5%、11.1%、14.8%、12.5%。

2、宁德、沈阳、惠州3城跻身市值30强城市,惠州与绍兴侧重布局元宇宙

从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30强城市的榜单对比看,宁德、沈阳、惠州3个城市凭借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上榜市值30强城市,而数量30强城市中的台州、湖州、郑州落榜。

从市值30强城市的产业市值总量排名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5674亿元)、未来产业(36609亿元)、生物产业(21214亿元)位列前三,这一排位与全国范围相一致,但四到六名有所差异,市值30强城市分别为高端装备制造业(11813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10980亿元)和新材料产业(9659亿元)。 

对于上述六个产业,各个城市的侧重点均有不同。具体到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珠海(68.3%)、北京(55.9%)、东莞(47.4%)和长沙(47.1%)等城市该产业市值占比较高,占据主导地位。从细分项来看,北京在大类下五个细分产业均有所布局,并着重在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发力,细分产业市值达到13654亿元。东莞与珠海主要集中在电子核心产业,长沙则在电子核心产业与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间均衡发展,两个细分领域上市公司市值均达到500亿元。

未来产业中,惠州(57.5%)、杭州(45.4%)和绍兴(42.3%)等城市具有较为明显的产业发展倾向。从细分项上看,惠州与绍兴在元宇宙细分产业着重布局,绍兴在脑机接口与量子信息领域亦有布局,杭州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细分产业布局较多。

生物产业中,成都(33.7%)、青岛(33.7%)和重庆(32.0%)等城市市值占比均在30%以上。其中,成都在生物医药产业展现出显著的优势,细分产业总市值超千亿,主要得益于包括科创板公司百利天恒在内的11家上市公司的贡献。青岛与重庆则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均衡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佛山(33.8%)和东莞(28.6%)市值占比较高。两城市布局均集中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细分产业市值均超过3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除宁德(99.4%)尤为突出以外,各城市市值占比较为分散,未形成明显的集中发展趋势。宁德时代作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市值和影响力在宁德地区占据了压倒性的地位。

新材料产业中,西安(31.4%)、佛山(27.2%)、常州(27.0%)和重庆(26.0%)等城市表现相对突出,新材料产业的市值占比均超过了四分之一。其中,西安在西部超导等4家公司的支撑下,在细分领域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上表现优秀,上市公司市值接近500亿元,其在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以及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细分领域亦有布局。常州与佛山在产业布局上主要聚焦于前沿新材料产业,而重庆则更加侧重于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

此外,航空航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海洋装备产业分别在西安、常州、青岛、天津有不俗表现,占该城市的市值比重分别为46.9%、34.6%、18.1%、24.6%。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