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东莞制造,在“高毛利”中重生 | 城市观察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东莞制造,在“高毛利”中重生 | 城市观察家

东莞的成长史就像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每每遇到全球经济环境的波动,东莞都能以一种近乎求生的本能,快速应变。

东莞长安OPPO生产车间

界面新闻记者|戈振伟

界面新闻编辑|林腾

东莞制造再一次自我修复。

2023年,在不稳定的地缘政治下,遭遇出口危机的东莞经济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关于东莞制造的消极讨论甚嚣尘上。然而,2024年一季度,东莞突然给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数据:GDP同比增长5.5%,增速跑赢全省(4.4%)和全国(5.3%)。

具体来看,一季度,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5.21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3%、1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2891.3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8.8个百分点。

正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东莞坠入谷底一样,这一次,东莞经济再次逆境重生。

界面新闻总结发现,回首过往,东莞的成长史就像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每每遇到全球经济环境的波动,东莞都能以一种近乎求生的本能,快速应变,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这再一次的自我修复,核心原因在于,东莞在低毛利的传统制造之后,寻找到了制造业的高阶玩法——“高附加值”之道。

1

微笑曲线理论认为,在产业链中,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处于高附加值的两端,而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相对较低。东莞的制造业起步于代工生产,处于微笑曲线的低谷,但随着时间推移,东莞正逐步向曲线的两端移动。

广东盘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古信息”)是东莞本土一家工业软件的代表企业,已经在智能制造领域耕耘16年。

“我们的数字化产品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 盘古信息联合创始人、COO张剑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

事实上,与大多数东莞企业一样,盘古信息的早期业务主要做设备代理销售,并没有核心技术,公司在2007年决定走自主研发之路。

如今,盘古信息的IMS(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智能制造系统)产品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历经5个版本迭代,获得了冠捷、中核、兴森快捷、柏承等客户千万级订单,市场销售额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公司从贸易转型到自主研发,毛利率从25%提升到65%以上,净利率20%以上;在自主品牌销售过程中,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提高产品标准化,使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进一步提升5%以上。”张剑说。

巨冈精工(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冈精工”)是东莞的一家高端数控机床企业。该公司项目总监罗旭忠向记者表示,公司从2018年开始,紧抓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发展风口,成为国内最早成功研发并规模量产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车身压铸后成套设备的企业,具备实施压铸后工序的交钥匙工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巨冈精工开发的高速高性能精密卧式五轴加工中心CP2000被赛力斯超级工厂采用。罗旭忠称:“不止赛力斯超级工厂,国内排名前十新能源车企,基本上都有采用我们的产品。”

罗旭忠透露,公司旗下高端的五轴联动系列产品在营收中占比近9成,今年又将有数款新产品问世,“可以说,当前公司不缺订单,缺产能,生产环节全力保障高端产品订单。近三年,公司单台毛利率提高了3倍,纯利润提高了2倍多,预计今年营收达6亿元”。

类似盘古信息、巨冈精工这样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东莞企业不在少数,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推出符合客户需求且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也是东莞制造能够一次次面临挑战,又一次次突破瓶颈,立足市场的法宝之一。

2

曾有人向东莞市政府提出疑问,在科技浪潮下,东莞的一些制造产业是不是已经过时了?东莞用它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以东莞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玩具制造业为例,随着全球市场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演进,东莞的玩具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东莞的玩具制造商们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将目光投向了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潮玩产业。

记者走访发现,东莞的玩具企业通过引入创意设计、提升工艺水平、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将传统的玩具代工制造转变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潮玩产品开发。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东莞的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立于2020年的城仕(东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oyCity),是首家专注于“中国原创潮流IP孵化”的品牌公司,公司注重研发,设计师占总员工数近三成。

“过去做代工,主动权在别人手里,现在有自己的IP和品牌,话语权和产品附加值双双提升。”ToyCity董事长郑波说。这样的转变也给公司带来了甜头,现在产品利润比做代工时增长至少三四倍。

有了原创品牌,意味着"东莞制造"不再仅仅是大规模生产的标签,而是逐渐成为创新和品质的象征。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跨境电商作为连接东莞制造与全球消费者的桥梁,为东莞制造的品牌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成立于2011年的尚睿科技从代理销售起步,如今已成为东莞市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它从零打造自营品牌30余个,带动近100家传统制造企业打开美国线上市场。其自主品牌ORORO已成为美国知名的加热服饰品牌,在北美地区每年可以卖几十万件,均价100多美金,销量连续多年位居该地区功能性服饰品类的榜首。

“东莞发达的制造业体系,松山湖全链条的创新生态支撑,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尚睿科技董事长程天乐表示。

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邢文聚表示:“东莞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电子商务最重要的货源地之一,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东莞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制造业作为东莞经济发展的基石,为品牌建设和跨境电商提供了丰富的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

自2018年获批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8年的37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07.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9.64%。今年前2月,东莞的跨境直购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就分别增长71.3%和396.4%,两者合计拉高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

可见,借助跨境电商,东莞制造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3

2022年,东莞市提出未来5年发展新思路,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定义为城市特色。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多次强调:“东莞的城市定位还是先进制造,这个不能丢。大湾区各个城市都在摩拳擦掌,但我们要牢牢守住基本盘。”

2023年,东莞以“一号文”的形式发布《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东莞制造业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024年,东莞延续2023年一号文“制造业当家”的主题,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这两条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东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中,东莞有智能移动终端集群,智能装备集群,泛家居集群三大集群入围。

其中,以OPPO、vivo、华为三部本土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集群的崛起,更是让“东莞智造”在全球声名鹊起。

特别是去年9月,华为Mate60在东莞松山湖横空出世,引发全球关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和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信心。

如今,东莞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正向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起冲击。

今年1月,《东莞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发布,东莞计划到2025年,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规上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

东莞制造的自我进化和迭代,是其不断向上突破的动力源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简单的代工生产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端制造,东莞制造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这变革背后,更是东莞对科研创新的前瞻性布局。

东莞深知,只有从源头发力,深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才能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个看似坐冷板凳的选择,实则与靠制造业立市的东莞密切相关。科研创新成果能为东莞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源头活水,这些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具有高技术含量和独特性能的新产品,或者用于改进现有产品的设计和功能,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一片山坡上,“中国散裂中子源”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这里隐藏着被称为超级显微镜的“国之重器”。

时间回到2001年,当时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一场院士咨询会议,关键组织者是我国第一代应用物理学的领军人物章综院士。会议的议题是,中国必须尽快开展中子散射方面的研究,而且应尽早拥有自己的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否则国内的科学家只能靠国外的实验数据来研究。

2006年2月,陈和生院士发现广东省有意引进大科学装置,双方一拍即合,仅用三个月便迅速确定落址东莞松山湖。

接下来,广东省与东莞市开始了对散裂中子源的持续投资。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奠基,2018年建成后成为全球第四台、我国第一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也是目前支撑东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源头创新的大科学装置。

有着“癌症第五疗法”之称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BNCT),便是散裂中子源在医疗领域产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旁边,还有一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是2017年末,东莞与中科院物理所在大科学装置的基础上,启动筹建的又一座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致力于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并设有专门的产业孵化团队。

作为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培育的创新团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骨水泥材料团队于2019年入驻,研发的可吸收人工骨材料(外界通常称之为“骨水泥”),是能够同时对硬组织与软组织都具有结合能力的生物材料。另外该材料可降解吸收,对人体副作用更小,且成本上也具备明显优势。

如今,这支骨水泥材料团队已经实现成果转移,成立了产业化公司,企业生产车间已经按GMP要求搭建起完整的产品生产线。

而类似骨水泥材料团队这样的生动案例,正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断上演,它们给东莞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东莞经济再上新台阶。

4

“东莞每次遇到重大挫折时候,总能出现自我修复能力,这背后蕴含的是典型的城市精神”,一位长期在东莞从事制造业的资深人士向界面新闻评价。

东莞,这座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核心位置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前,实际上同中国许多普通农业县一样,工业制造基础极为薄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莞从承接香港纺织、制鞋箱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开始,到九十年代初,台湾地区及日韩IT制造业大举进入,东莞逐渐形成以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一跃成为大名鼎鼎的“广东四小虎”之首。

后来,东莞被提及更多的身份则是“世界工厂”。虎门服装、长安手机、大朗毛织、中堂造纸、樟木头塑胶、厚街家具、塘厦高尔夫、茶山食品、麻涌粮油......一大批产业专业镇在东莞诞生。

“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说法不胫而走。

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2年,东莞连续7年出口总值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仅次于深圳、上海。外资接连涌入,外贸订单纷至沓来,东莞完成了从一个中国普通农业县到“世界工厂”的蜕变。

然而,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世界工厂”的问题暴露无遗,缺乏核心技术的制造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时亚洲最大玩具代工厂之一的东莞合俊玩具厂倒闭,被视为中国制造企业被金融风暴刮倒的第一例。

2009年,东莞制造业损失近四成,1600家台企和2000家港企撤离,这使得对外贸依存度极高的东莞遭到致命打击,当年GDP增长仅为5.3%,创下1980年以来的新低。东莞制造在当时被持续唱衰。

在这一场经济大考之中,东莞市政府痛定思痛,重新审视起“制造业立市”的真正内涵,决心要带领辖区内数以万计的制造业企业撕掉“代工”“低端”等不合时宜的标签,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转型升级,同时降低对外依存度。

关键时期,《东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2011年出台,东莞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作用,推进我市产业的整体转型和升级”。从此,“先进制造”成为东莞制造规划里的重要一环,“世界工厂”开始蝶变。

笃定走转型之路的东莞,其加工贸易转型很快有了初步成效。

数据显示,东莞的来料加工企业出口占比从2008年的37.1%降至2011年的14.7%;企业内销占内外销总额的比重从26%提高到34%。

截至2013年底,东莞49.45%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为高新技术产品,23.3%的出口产品为新兴产业产品,东莞的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

2014年,东莞市率先在全国启动“机器换人”计划,翻开了制造业转型的新一页。

经过五年发展,“机器换人”的成果被记录在一部名为《制造时代》的纪录片中,该纪录片中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一边是流水线工人的重复性操作,而另一边则是机器人根据预设程序进行的高效生产加工。

以东莞长安的OPPO手机数字化智能工厂为例,在机器人的协助下,这里一条近百米的SMT(表面贴装技术)产线每天可为9000部手机完成贴片流程,而这一切只需8名工人操作,平均每部手机的生产时间仅为10秒。

痛定思痛的东莞,以“机器换人”计划为新起点,最终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样本”,其GDP在2021年迈进万亿大关。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东莞不仅培育出OPPO、vivo、华为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在一些细分领域中也涌现出一批潜力型企业。

截至目前,东莞拥有1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对完善和发展制造业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东莞也因其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多样性,被誉为“工业雨林”。 

而这次,东莞又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上演奇迹般地自我修复和快速增长,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证明其以“制造业立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东莞制造,在“高毛利”中重生 | 城市观察家

东莞的成长史就像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每每遇到全球经济环境的波动,东莞都能以一种近乎求生的本能,快速应变。

东莞长安OPPO生产车间

界面新闻记者|戈振伟

界面新闻编辑|林腾

东莞制造再一次自我修复。

2023年,在不稳定的地缘政治下,遭遇出口危机的东莞经济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关于东莞制造的消极讨论甚嚣尘上。然而,2024年一季度,东莞突然给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数据:GDP同比增长5.5%,增速跑赢全省(4.4%)和全国(5.3%)。

具体来看,一季度,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5.21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3%、1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2891.3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8.8个百分点。

正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东莞坠入谷底一样,这一次,东莞经济再次逆境重生。

界面新闻总结发现,回首过往,东莞的成长史就像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每每遇到全球经济环境的波动,东莞都能以一种近乎求生的本能,快速应变,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这再一次的自我修复,核心原因在于,东莞在低毛利的传统制造之后,寻找到了制造业的高阶玩法——“高附加值”之道。

1

微笑曲线理论认为,在产业链中,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处于高附加值的两端,而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相对较低。东莞的制造业起步于代工生产,处于微笑曲线的低谷,但随着时间推移,东莞正逐步向曲线的两端移动。

广东盘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古信息”)是东莞本土一家工业软件的代表企业,已经在智能制造领域耕耘16年。

“我们的数字化产品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 盘古信息联合创始人、COO张剑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

事实上,与大多数东莞企业一样,盘古信息的早期业务主要做设备代理销售,并没有核心技术,公司在2007年决定走自主研发之路。

如今,盘古信息的IMS(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智能制造系统)产品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历经5个版本迭代,获得了冠捷、中核、兴森快捷、柏承等客户千万级订单,市场销售额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公司从贸易转型到自主研发,毛利率从25%提升到65%以上,净利率20%以上;在自主品牌销售过程中,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提高产品标准化,使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进一步提升5%以上。”张剑说。

巨冈精工(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冈精工”)是东莞的一家高端数控机床企业。该公司项目总监罗旭忠向记者表示,公司从2018年开始,紧抓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发展风口,成为国内最早成功研发并规模量产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车身压铸后成套设备的企业,具备实施压铸后工序的交钥匙工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巨冈精工开发的高速高性能精密卧式五轴加工中心CP2000被赛力斯超级工厂采用。罗旭忠称:“不止赛力斯超级工厂,国内排名前十新能源车企,基本上都有采用我们的产品。”

罗旭忠透露,公司旗下高端的五轴联动系列产品在营收中占比近9成,今年又将有数款新产品问世,“可以说,当前公司不缺订单,缺产能,生产环节全力保障高端产品订单。近三年,公司单台毛利率提高了3倍,纯利润提高了2倍多,预计今年营收达6亿元”。

类似盘古信息、巨冈精工这样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东莞企业不在少数,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推出符合客户需求且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也是东莞制造能够一次次面临挑战,又一次次突破瓶颈,立足市场的法宝之一。

2

曾有人向东莞市政府提出疑问,在科技浪潮下,东莞的一些制造产业是不是已经过时了?东莞用它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以东莞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玩具制造业为例,随着全球市场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演进,东莞的玩具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东莞的玩具制造商们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将目光投向了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潮玩产业。

记者走访发现,东莞的玩具企业通过引入创意设计、提升工艺水平、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将传统的玩具代工制造转变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潮玩产品开发。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东莞的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立于2020年的城仕(东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oyCity),是首家专注于“中国原创潮流IP孵化”的品牌公司,公司注重研发,设计师占总员工数近三成。

“过去做代工,主动权在别人手里,现在有自己的IP和品牌,话语权和产品附加值双双提升。”ToyCity董事长郑波说。这样的转变也给公司带来了甜头,现在产品利润比做代工时增长至少三四倍。

有了原创品牌,意味着"东莞制造"不再仅仅是大规模生产的标签,而是逐渐成为创新和品质的象征。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跨境电商作为连接东莞制造与全球消费者的桥梁,为东莞制造的品牌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成立于2011年的尚睿科技从代理销售起步,如今已成为东莞市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它从零打造自营品牌30余个,带动近100家传统制造企业打开美国线上市场。其自主品牌ORORO已成为美国知名的加热服饰品牌,在北美地区每年可以卖几十万件,均价100多美金,销量连续多年位居该地区功能性服饰品类的榜首。

“东莞发达的制造业体系,松山湖全链条的创新生态支撑,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尚睿科技董事长程天乐表示。

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邢文聚表示:“东莞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电子商务最重要的货源地之一,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东莞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制造业作为东莞经济发展的基石,为品牌建设和跨境电商提供了丰富的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

自2018年获批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8年的37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07.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9.64%。今年前2月,东莞的跨境直购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就分别增长71.3%和396.4%,两者合计拉高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

可见,借助跨境电商,东莞制造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3

2022年,东莞市提出未来5年发展新思路,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定义为城市特色。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多次强调:“东莞的城市定位还是先进制造,这个不能丢。大湾区各个城市都在摩拳擦掌,但我们要牢牢守住基本盘。”

2023年,东莞以“一号文”的形式发布《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东莞制造业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024年,东莞延续2023年一号文“制造业当家”的主题,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这两条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东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中,东莞有智能移动终端集群,智能装备集群,泛家居集群三大集群入围。

其中,以OPPO、vivo、华为三部本土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集群的崛起,更是让“东莞智造”在全球声名鹊起。

特别是去年9月,华为Mate60在东莞松山湖横空出世,引发全球关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和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信心。

如今,东莞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正向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起冲击。

今年1月,《东莞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发布,东莞计划到2025年,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规上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

东莞制造的自我进化和迭代,是其不断向上突破的动力源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简单的代工生产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端制造,东莞制造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这变革背后,更是东莞对科研创新的前瞻性布局。

东莞深知,只有从源头发力,深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才能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个看似坐冷板凳的选择,实则与靠制造业立市的东莞密切相关。科研创新成果能为东莞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源头活水,这些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具有高技术含量和独特性能的新产品,或者用于改进现有产品的设计和功能,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一片山坡上,“中国散裂中子源”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这里隐藏着被称为超级显微镜的“国之重器”。

时间回到2001年,当时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一场院士咨询会议,关键组织者是我国第一代应用物理学的领军人物章综院士。会议的议题是,中国必须尽快开展中子散射方面的研究,而且应尽早拥有自己的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否则国内的科学家只能靠国外的实验数据来研究。

2006年2月,陈和生院士发现广东省有意引进大科学装置,双方一拍即合,仅用三个月便迅速确定落址东莞松山湖。

接下来,广东省与东莞市开始了对散裂中子源的持续投资。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奠基,2018年建成后成为全球第四台、我国第一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也是目前支撑东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源头创新的大科学装置。

有着“癌症第五疗法”之称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BNCT),便是散裂中子源在医疗领域产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旁边,还有一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是2017年末,东莞与中科院物理所在大科学装置的基础上,启动筹建的又一座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致力于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并设有专门的产业孵化团队。

作为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培育的创新团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骨水泥材料团队于2019年入驻,研发的可吸收人工骨材料(外界通常称之为“骨水泥”),是能够同时对硬组织与软组织都具有结合能力的生物材料。另外该材料可降解吸收,对人体副作用更小,且成本上也具备明显优势。

如今,这支骨水泥材料团队已经实现成果转移,成立了产业化公司,企业生产车间已经按GMP要求搭建起完整的产品生产线。

而类似骨水泥材料团队这样的生动案例,正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断上演,它们给东莞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东莞经济再上新台阶。

4

“东莞每次遇到重大挫折时候,总能出现自我修复能力,这背后蕴含的是典型的城市精神”,一位长期在东莞从事制造业的资深人士向界面新闻评价。

东莞,这座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核心位置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前,实际上同中国许多普通农业县一样,工业制造基础极为薄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莞从承接香港纺织、制鞋箱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开始,到九十年代初,台湾地区及日韩IT制造业大举进入,东莞逐渐形成以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一跃成为大名鼎鼎的“广东四小虎”之首。

后来,东莞被提及更多的身份则是“世界工厂”。虎门服装、长安手机、大朗毛织、中堂造纸、樟木头塑胶、厚街家具、塘厦高尔夫、茶山食品、麻涌粮油......一大批产业专业镇在东莞诞生。

“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说法不胫而走。

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2年,东莞连续7年出口总值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仅次于深圳、上海。外资接连涌入,外贸订单纷至沓来,东莞完成了从一个中国普通农业县到“世界工厂”的蜕变。

然而,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世界工厂”的问题暴露无遗,缺乏核心技术的制造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时亚洲最大玩具代工厂之一的东莞合俊玩具厂倒闭,被视为中国制造企业被金融风暴刮倒的第一例。

2009年,东莞制造业损失近四成,1600家台企和2000家港企撤离,这使得对外贸依存度极高的东莞遭到致命打击,当年GDP增长仅为5.3%,创下1980年以来的新低。东莞制造在当时被持续唱衰。

在这一场经济大考之中,东莞市政府痛定思痛,重新审视起“制造业立市”的真正内涵,决心要带领辖区内数以万计的制造业企业撕掉“代工”“低端”等不合时宜的标签,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转型升级,同时降低对外依存度。

关键时期,《东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2011年出台,东莞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作用,推进我市产业的整体转型和升级”。从此,“先进制造”成为东莞制造规划里的重要一环,“世界工厂”开始蝶变。

笃定走转型之路的东莞,其加工贸易转型很快有了初步成效。

数据显示,东莞的来料加工企业出口占比从2008年的37.1%降至2011年的14.7%;企业内销占内外销总额的比重从26%提高到34%。

截至2013年底,东莞49.45%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为高新技术产品,23.3%的出口产品为新兴产业产品,东莞的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

2014年,东莞市率先在全国启动“机器换人”计划,翻开了制造业转型的新一页。

经过五年发展,“机器换人”的成果被记录在一部名为《制造时代》的纪录片中,该纪录片中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一边是流水线工人的重复性操作,而另一边则是机器人根据预设程序进行的高效生产加工。

以东莞长安的OPPO手机数字化智能工厂为例,在机器人的协助下,这里一条近百米的SMT(表面贴装技术)产线每天可为9000部手机完成贴片流程,而这一切只需8名工人操作,平均每部手机的生产时间仅为10秒。

痛定思痛的东莞,以“机器换人”计划为新起点,最终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样本”,其GDP在2021年迈进万亿大关。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东莞不仅培育出OPPO、vivo、华为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在一些细分领域中也涌现出一批潜力型企业。

截至目前,东莞拥有1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对完善和发展制造业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东莞也因其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多样性,被誉为“工业雨林”。 

而这次,东莞又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上演奇迹般地自我修复和快速增长,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证明其以“制造业立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