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宁波财经学院:“数智”技术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宁波财经学院:“数智”技术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像这样借助智慧学习新空间,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已成为该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文 | 施晓珍 王轶群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个数据在哪些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数据的产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宁波财经学院一堂《统计学》的课上,宁波海曙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正通过一块屏幕向同学们介绍GDP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与课程中的统计学内容相结合。像这样借助智慧学习新空间,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已成为该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如何为产业赋能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宁波财经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强化顶层设计,依托省级数字金融实验中心打造沉浸式互动空间,积极推进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和企业进课堂两个抓手,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该学院的E术助商、数智信息和数创未来三个教学团队,依托信息技术探索混合式、模块化的团队协同教学新模式,多维度培养跨界融合的应用型人才。

打造数字金融实验中心,创设沉浸式互动空间

在宁波财经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有一个开放式的数字金融实验中心,设有基础知识学习区、案例体验区、前沿展示区等,该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随时可以在这里进行沉浸式互动体验。

借助学校打造智慧学习空间的契机,金融与信息学院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教学空间、资源等进行整合,创设沉浸式互动空间。该中心以“产教融合、场景融入”为特色,采用校企共建的方式,实现校企资源共建共享,生动地呈现了宁波数字金融应用的最新场景。汇聚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部分来自该校牵头成立的宁波市数字金融产教融合联盟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第一批展出的10个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案例,都是由该校师生实地学习体验后采写,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字化应用和行业前沿信息的理解,为金融工程省一流专业建设、金融科技新专业建设提供了保障。当前,该实验中心已获批为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企业把这些内容搬到实验中心以后,学生在交互式体验的过程当中能了解到企业是如何推进数字化应用的,这会加深学生对企业数字化运行的认识,拉近了学生和行业应用的距离,有效促进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宁波财经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院长郑长娟说。  

打通校内外边界,建设数字化资源

在宁波财经学院的一堂协作式课堂上,教室里的同学正在听屏幕上的老师上课。这节课的老师是宁波海曙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经济普查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在经济普查中可以参与哪些环节。智慧学习新空间的打造,打通了校内外边界,促进了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融合。

去年7月,海曙区统计局与宁波财经学院共建“统计人才实践教育基地”,并选派了3名业务水平出色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作为学校讲师,推动统计实践和统计科研教育深度融合。基地的成立为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除了统计专家进课堂外,学生有机会走进社会真实场景开展统计实践,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上个学期,金融与信息学院和海曙区统计局合作了一个项目,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实地调研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程度,并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当前,该项目还在持续开展中。

数智信息教学团队基于新型智慧教室的强大功能,邀请校外专家进课堂。该团队引进国家级一流课线上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以主讲教师、校内专家、校外统计专家一起共上一堂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我们拿到了特等奖!”2022年5月,宁波财经学院代表队的名字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一同出现在“2022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Outstanding Winner(特等奖)”行列。全球仅44项,获奖率0.16%,摘得这个特等奖不容易。

近年来,数智信息教学团队积极探索课赛融合,将数学建模竞赛、统计调查大赛高度融入课程课堂教学,将竞赛变成项目,实施项目式教学,按照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将整个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化,实现分层分类的模块化教学。

同时,该团队借助智慧学习空间,选取相关的竞赛流程开展深入研究,邀请省内著名的竞赛指导老师,为学生们做专题指导,带领学生们领悟数据的独特思维方式,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数创未来教学团队转化企业项目为教学案例,实施“联合实验室、产业教授、协同育人项目、校外示范实践基地”等产学合作,聘请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德塔森特、宁波万德高科等产业教授 3人,并与万德高科建立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联合实验室,正在建设“大数据决策与应用实践教育基地”。

数字化如何赋能课堂教学创新?金融与信息学院各个教学团队主动拥抱信息技术,结合专业特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E术助商”教学团队探索构建基于“云教材+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完成了 70%的云教材编写,针对 17 个教学班开展了 3 轮云监测;《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正在编写系列云教材,录制了一批课程视频,并推动教学资源的跨院和跨课程共享,提升了课程的影响力。最近,蒋雄飞博士还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实训教学平台”,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数据信息的复杂世界中,数智信息教学团队采用一种全流程的案例教学法,涵盖了数据收集、模型构建、预测推断以及决策报告等各个环节。他们建立了一个多向互动的资源共享平台,让教师、学生和行业专家能够共同参与。在这个体系中,行业专家提供真实的统计案例,教师和学生合作分析这些案例,共同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以实现案例的深入讲解和知识共享。

数创未来教学团队已建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实训平台,数智物联校企联合实验平台,可提供“数据挖掘”、“大数据思维与决策”、“数据可视化与沟通”课程所需要的数据、实验环境、实验教学管理等。目前已经累计建成商务、金融、工业等数据集超过 100 个,实际应用案例 30余个。

打磨全景项目案例,邀请产业专家进课堂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商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的转换促使我们教学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都要改革。”“E术助商”教学团队负责人李晓蕾说。该团队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以学生的项目成果产出为导向,遵循“线上学理论 、线下做项目”的思路,探索项目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学习任务从关注语法记忆、知识归纳总结向侧重初步应用过渡,课堂项目训练从易到难逐步加大实践强度和问题复杂度。

该团队与业界有影响力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借助远程互动系统,将行业专家无缝接入课堂,支持学生在线云学习企业案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会按专题设置,邀请相关专家进课堂,有些专家不仅亲自来到现场,还会带来最新的技术和同学们分享,如有保险科技企业直接把智能对话机器人扛到了教室,让学生跟机器人实现零距离交流。”李晓蕾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体验到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专业的认知。

“数据的价值如何体现?如何从能碳数据中发现规律为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宁波万德高科的技术总监刘伏亮在数据挖掘课程中结合公司的能耗检测平台,启发学生的整体思维,并介绍了如何用数据流整合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等实际问题。当前,数创未来团队与该公司联合成立了宁波市博士创新站,今年有5名学生在该公司参加毕业实习并完成真实项目的毕业设计。

“什么是‘数商助农’?我请行业专家给大家讲一讲。”在宁波财经学院的一堂“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实战”选修课上,堆成小山的金桔让前来上课的学生们惊讶不已。该堂课是“数商助农”实践课,课上邀请了哈尔滨昱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海涛为大家讲解“数商助农”的实战经验。

“信管专业这几年一直紧跟数字经济的发展,开展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但是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作为一个交叉复合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希望能打造几门通识类课程,辐射更多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和数字化实操技能。”徐莹介绍。

目前,该学院大数据类跨学科选修课、统计学类平台课建设初显成效,每年辐射人数近5000人,学生数据素养得到了切实提高。

“我们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政行企校’多方协同的方式,积累了很多来源于企业真实案例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我们的课程教学,从而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徐莹说。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5/06 15:4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宁波财经学院:“数智”技术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像这样借助智慧学习新空间,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已成为该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文 | 施晓珍 王轶群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个数据在哪些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数据的产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宁波财经学院一堂《统计学》的课上,宁波海曙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正通过一块屏幕向同学们介绍GDP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与课程中的统计学内容相结合。像这样借助智慧学习新空间,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已成为该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如何为产业赋能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宁波财经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强化顶层设计,依托省级数字金融实验中心打造沉浸式互动空间,积极推进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和企业进课堂两个抓手,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该学院的E术助商、数智信息和数创未来三个教学团队,依托信息技术探索混合式、模块化的团队协同教学新模式,多维度培养跨界融合的应用型人才。

打造数字金融实验中心,创设沉浸式互动空间

在宁波财经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有一个开放式的数字金融实验中心,设有基础知识学习区、案例体验区、前沿展示区等,该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随时可以在这里进行沉浸式互动体验。

借助学校打造智慧学习空间的契机,金融与信息学院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教学空间、资源等进行整合,创设沉浸式互动空间。该中心以“产教融合、场景融入”为特色,采用校企共建的方式,实现校企资源共建共享,生动地呈现了宁波数字金融应用的最新场景。汇聚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部分来自该校牵头成立的宁波市数字金融产教融合联盟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第一批展出的10个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案例,都是由该校师生实地学习体验后采写,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字化应用和行业前沿信息的理解,为金融工程省一流专业建设、金融科技新专业建设提供了保障。当前,该实验中心已获批为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企业把这些内容搬到实验中心以后,学生在交互式体验的过程当中能了解到企业是如何推进数字化应用的,这会加深学生对企业数字化运行的认识,拉近了学生和行业应用的距离,有效促进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宁波财经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院长郑长娟说。  

打通校内外边界,建设数字化资源

在宁波财经学院的一堂协作式课堂上,教室里的同学正在听屏幕上的老师上课。这节课的老师是宁波海曙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经济普查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在经济普查中可以参与哪些环节。智慧学习新空间的打造,打通了校内外边界,促进了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融合。

去年7月,海曙区统计局与宁波财经学院共建“统计人才实践教育基地”,并选派了3名业务水平出色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作为学校讲师,推动统计实践和统计科研教育深度融合。基地的成立为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除了统计专家进课堂外,学生有机会走进社会真实场景开展统计实践,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上个学期,金融与信息学院和海曙区统计局合作了一个项目,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实地调研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程度,并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当前,该项目还在持续开展中。

数智信息教学团队基于新型智慧教室的强大功能,邀请校外专家进课堂。该团队引进国家级一流课线上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以主讲教师、校内专家、校外统计专家一起共上一堂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我们拿到了特等奖!”2022年5月,宁波财经学院代表队的名字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一同出现在“2022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Outstanding Winner(特等奖)”行列。全球仅44项,获奖率0.16%,摘得这个特等奖不容易。

近年来,数智信息教学团队积极探索课赛融合,将数学建模竞赛、统计调查大赛高度融入课程课堂教学,将竞赛变成项目,实施项目式教学,按照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将整个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化,实现分层分类的模块化教学。

同时,该团队借助智慧学习空间,选取相关的竞赛流程开展深入研究,邀请省内著名的竞赛指导老师,为学生们做专题指导,带领学生们领悟数据的独特思维方式,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数创未来教学团队转化企业项目为教学案例,实施“联合实验室、产业教授、协同育人项目、校外示范实践基地”等产学合作,聘请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德塔森特、宁波万德高科等产业教授 3人,并与万德高科建立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联合实验室,正在建设“大数据决策与应用实践教育基地”。

数字化如何赋能课堂教学创新?金融与信息学院各个教学团队主动拥抱信息技术,结合专业特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E术助商”教学团队探索构建基于“云教材+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完成了 70%的云教材编写,针对 17 个教学班开展了 3 轮云监测;《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正在编写系列云教材,录制了一批课程视频,并推动教学资源的跨院和跨课程共享,提升了课程的影响力。最近,蒋雄飞博士还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实训教学平台”,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数据信息的复杂世界中,数智信息教学团队采用一种全流程的案例教学法,涵盖了数据收集、模型构建、预测推断以及决策报告等各个环节。他们建立了一个多向互动的资源共享平台,让教师、学生和行业专家能够共同参与。在这个体系中,行业专家提供真实的统计案例,教师和学生合作分析这些案例,共同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以实现案例的深入讲解和知识共享。

数创未来教学团队已建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实训平台,数智物联校企联合实验平台,可提供“数据挖掘”、“大数据思维与决策”、“数据可视化与沟通”课程所需要的数据、实验环境、实验教学管理等。目前已经累计建成商务、金融、工业等数据集超过 100 个,实际应用案例 30余个。

打磨全景项目案例,邀请产业专家进课堂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商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的转换促使我们教学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都要改革。”“E术助商”教学团队负责人李晓蕾说。该团队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以学生的项目成果产出为导向,遵循“线上学理论 、线下做项目”的思路,探索项目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学习任务从关注语法记忆、知识归纳总结向侧重初步应用过渡,课堂项目训练从易到难逐步加大实践强度和问题复杂度。

该团队与业界有影响力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借助远程互动系统,将行业专家无缝接入课堂,支持学生在线云学习企业案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会按专题设置,邀请相关专家进课堂,有些专家不仅亲自来到现场,还会带来最新的技术和同学们分享,如有保险科技企业直接把智能对话机器人扛到了教室,让学生跟机器人实现零距离交流。”李晓蕾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体验到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专业的认知。

“数据的价值如何体现?如何从能碳数据中发现规律为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宁波万德高科的技术总监刘伏亮在数据挖掘课程中结合公司的能耗检测平台,启发学生的整体思维,并介绍了如何用数据流整合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等实际问题。当前,数创未来团队与该公司联合成立了宁波市博士创新站,今年有5名学生在该公司参加毕业实习并完成真实项目的毕业设计。

“什么是‘数商助农’?我请行业专家给大家讲一讲。”在宁波财经学院的一堂“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实战”选修课上,堆成小山的金桔让前来上课的学生们惊讶不已。该堂课是“数商助农”实践课,课上邀请了哈尔滨昱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海涛为大家讲解“数商助农”的实战经验。

“信管专业这几年一直紧跟数字经济的发展,开展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但是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作为一个交叉复合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希望能打造几门通识类课程,辐射更多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和数字化实操技能。”徐莹介绍。

目前,该学院大数据类跨学科选修课、统计学类平台课建设初显成效,每年辐射人数近5000人,学生数据素养得到了切实提高。

“我们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政行企校’多方协同的方式,积累了很多来源于企业真实案例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我们的课程教学,从而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徐莹说。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5/06 15:4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