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TECH HER | 欧莱雅如何让更多女性投身科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TECH HER | 欧莱雅如何让更多女性投身科学?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正是一代代女科学家们在最前沿科研领域勇攀高峰、奋楫笃行的最佳见证。

编辑 | summer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近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四方联合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圆满举办。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提名候选人和团队数量再创新高,达近1300人,相比上一届增加超过30%。最终,王红霞等20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及验证团队等5个团队分别荣获个人奖和团队奖,丁文娜等10人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自该奖项设立以来,迄今为止已走过十九届,而今年,也是正值该奖项二十周年。它既伴随女性智慧闪耀顶尖科学殿堂,也记录下了时代舞台上绽放的巾帼风采。也正因如此,我们得以有幸见证到闪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女性力量。

Part 1

助力女性科学力量闪耀世界

作为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04年由四方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激励她们继续从事科学事业,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青年女性投身科学。

如今,伴随越来越多的杰出女科学家们百花齐放,该奖项不断扩大表彰规模,从每届5名个人奖增加至现在的20人,在培养、发现、举荐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科研领域向阳生长的“她力量”奏响了新的赞歌。

对比此前,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们不仅地域分布广泛,遍布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其在各学科领域也基本保持平衡。

她们面向重大需求,开拓进取,如围绕沙尘气溶胶与天气气候复杂反馈问题拓展起沙机制的兰州大学教授陈思宇;她们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上下求索,如揭示了白癜风对称发病元凶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婷。她们面向经济主战场,在大数据、新能源等科研蓝海乘风破浪;她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信息网络、智能控制等领域勇闯“无人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扩大表彰范围的基础上,截至目前,共有204位女性科研工作者荣获个人奖。其中,13位跻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且在历届获奖者中,已有7位摘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足以印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可以看到,新时代浪潮下,无数女性科技工作者以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决心,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奋斗豪情,取得了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Part 2

助推女性科学队伍日益扩容

早在2004年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项之时,全国科研领域之中女性所占比例不足15%,20年后的今天,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45%,在助推女性科学队伍扩容层面,该奖项功不可没。

今年,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更进一步由45周岁放宽至48周岁。在社会各方合力之下,目前女性科技工作者占比约45.8%,她们在空前广阔的科研舞台上熠熠生辉,成为不可或缺的“半边天”。

为了更好地助力传承科研精神、接好科学“这一棒”,在2014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首次开设并表彰“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处在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2022年,该计划的评选人数由5位增至10位,进一步支持科研储备人才的发展。本届,获奖人年轻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全部由“90后”组成,其中不乏“95后”人才。

除了代际接力,奖项也关注到女性科研人才愈发凸显的领导力。《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中指出,女性科研人员的合作“朋友圈”规模更大,其中女性主导的科研团队规模大于男性。2019年,奖项新增5个团队奖项,表彰由女性担任负责人、且主要成员含女性的科研团队,彰显了复合型女性科研人才及其领导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团队奖中,由成艳娟带领的飞行器控制团队从零开始,以多个“首次”填补了智能控制领域的技术空白,成为航天科研领域的耀眼明珠。她们怀揣热爱,用才华和勇气打破性别界限,向众人展现了女性坚韧、勇敢、智慧的一面。

Part 3

启动“科学女生赋能计划”

“科学家是不是都很聪明?”“女生适合学理科吗?”……这是欧莱雅“科技女生赋能计划”中,中学女生们对女科学家的提问。今年以来,欧莱雅启动了“科技女生赋能计划”,通过举办校园讲座、录制公益科普课件、探访科研工作环境等,打造中学女生与女科学家的交流平台,目前已在甘肃和北京开启首轮活动。

欧莱雅希望通过多元形式和视角分享科学家们的故事,生动呈现她们灵感乍现的喜悦、不断求索的执着、迈向未知的勇气。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女科学家们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绩,也呈现了她们工作之外的立体形象和女性特质,鼓舞更多的女性实现自我、追求梦想,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欧莱雅期待以科学精神和女性力量启发更多人,让“女科力量”如涟漪般不断绵延,一代耀一代。这对于校园中正值兴趣和理想萌芽阶段的广大女生而言,不仅是在其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也将以对未知的好奇、热爱的坚持,长期激励她们趋光而行。

在未来规划时,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表示:“今年恰逢欧莱雅集团成立115周年,我们将继续传承科学DNA,并以美让世界为之所动的力量,赋能包括女性科研工作者和有志学习科学的女生在内的所有女性。我们相信,世界将因为女性的参与变得更加多元和美好,这不仅仅是为了women(女性),更是为了wǒ men(我们),为了所有人。

过去十年间,中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可见成长速度之快。而这些成就离不开万千科学女性。“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正是一代代女科学家们在最前沿科研领域勇攀高峰、奋楫笃行的最佳见证。

在该奖项20周年到来之际,欧莱雅中国将持续支持更多女性在科研领域璀璨绽放!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欧莱雅

3.9k
  • 对话兰珍珍:在内耗中找到自我,这就是生活
  • 美即品牌关闭线上渠道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TECH HER | 欧莱雅如何让更多女性投身科学?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正是一代代女科学家们在最前沿科研领域勇攀高峰、奋楫笃行的最佳见证。

编辑 | summer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近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四方联合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圆满举办。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提名候选人和团队数量再创新高,达近1300人,相比上一届增加超过30%。最终,王红霞等20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及验证团队等5个团队分别荣获个人奖和团队奖,丁文娜等10人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自该奖项设立以来,迄今为止已走过十九届,而今年,也是正值该奖项二十周年。它既伴随女性智慧闪耀顶尖科学殿堂,也记录下了时代舞台上绽放的巾帼风采。也正因如此,我们得以有幸见证到闪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女性力量。

Part 1

助力女性科学力量闪耀世界

作为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04年由四方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激励她们继续从事科学事业,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青年女性投身科学。

如今,伴随越来越多的杰出女科学家们百花齐放,该奖项不断扩大表彰规模,从每届5名个人奖增加至现在的20人,在培养、发现、举荐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科研领域向阳生长的“她力量”奏响了新的赞歌。

对比此前,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们不仅地域分布广泛,遍布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其在各学科领域也基本保持平衡。

她们面向重大需求,开拓进取,如围绕沙尘气溶胶与天气气候复杂反馈问题拓展起沙机制的兰州大学教授陈思宇;她们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上下求索,如揭示了白癜风对称发病元凶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婷。她们面向经济主战场,在大数据、新能源等科研蓝海乘风破浪;她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信息网络、智能控制等领域勇闯“无人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扩大表彰范围的基础上,截至目前,共有204位女性科研工作者荣获个人奖。其中,13位跻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且在历届获奖者中,已有7位摘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足以印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可以看到,新时代浪潮下,无数女性科技工作者以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决心,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奋斗豪情,取得了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Part 2

助推女性科学队伍日益扩容

早在2004年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项之时,全国科研领域之中女性所占比例不足15%,20年后的今天,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45%,在助推女性科学队伍扩容层面,该奖项功不可没。

今年,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更进一步由45周岁放宽至48周岁。在社会各方合力之下,目前女性科技工作者占比约45.8%,她们在空前广阔的科研舞台上熠熠生辉,成为不可或缺的“半边天”。

为了更好地助力传承科研精神、接好科学“这一棒”,在2014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首次开设并表彰“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处在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2022年,该计划的评选人数由5位增至10位,进一步支持科研储备人才的发展。本届,获奖人年轻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全部由“90后”组成,其中不乏“95后”人才。

除了代际接力,奖项也关注到女性科研人才愈发凸显的领导力。《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中指出,女性科研人员的合作“朋友圈”规模更大,其中女性主导的科研团队规模大于男性。2019年,奖项新增5个团队奖项,表彰由女性担任负责人、且主要成员含女性的科研团队,彰显了复合型女性科研人才及其领导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团队奖中,由成艳娟带领的飞行器控制团队从零开始,以多个“首次”填补了智能控制领域的技术空白,成为航天科研领域的耀眼明珠。她们怀揣热爱,用才华和勇气打破性别界限,向众人展现了女性坚韧、勇敢、智慧的一面。

Part 3

启动“科学女生赋能计划”

“科学家是不是都很聪明?”“女生适合学理科吗?”……这是欧莱雅“科技女生赋能计划”中,中学女生们对女科学家的提问。今年以来,欧莱雅启动了“科技女生赋能计划”,通过举办校园讲座、录制公益科普课件、探访科研工作环境等,打造中学女生与女科学家的交流平台,目前已在甘肃和北京开启首轮活动。

欧莱雅希望通过多元形式和视角分享科学家们的故事,生动呈现她们灵感乍现的喜悦、不断求索的执着、迈向未知的勇气。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女科学家们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绩,也呈现了她们工作之外的立体形象和女性特质,鼓舞更多的女性实现自我、追求梦想,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欧莱雅期待以科学精神和女性力量启发更多人,让“女科力量”如涟漪般不断绵延,一代耀一代。这对于校园中正值兴趣和理想萌芽阶段的广大女生而言,不仅是在其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也将以对未知的好奇、热爱的坚持,长期激励她们趋光而行。

在未来规划时,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表示:“今年恰逢欧莱雅集团成立115周年,我们将继续传承科学DNA,并以美让世界为之所动的力量,赋能包括女性科研工作者和有志学习科学的女生在内的所有女性。我们相信,世界将因为女性的参与变得更加多元和美好,这不仅仅是为了women(女性),更是为了wǒ men(我们),为了所有人。

过去十年间,中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可见成长速度之快。而这些成就离不开万千科学女性。“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正是一代代女科学家们在最前沿科研领域勇攀高峰、奋楫笃行的最佳见证。

在该奖项20周年到来之际,欧莱雅中国将持续支持更多女性在科研领域璀璨绽放!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