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智能手机厂商谁第一?同一统计口径下竟出现三种排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智能手机厂商谁第一?同一统计口径下竟出现三种排名

为什么同一厂商在不同调研机构中的排名差异却会如此之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 | 邻章

近日,IDC、Canalys、TechInsights、Counterpoint等数据调研机构陆续对外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厂商份额排名。

但观察这些数据调研机构公布的厂商一季度国内市场排名,则让人非常疑惑:为什么同一厂商在不同调研机构中的排名差异却会如此之大?

如我们所见:202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厂商市场第一名,在四家数据机构公布的数据中则是经历了从荣耀(IDC)到华为(Canalys)到OPPO(TechInsights)再到vivo(Counterpoint)的转变。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各家采用的统计口径均有所不同,特别是Counterpoint采用的统计口径是销量,而IDC、Canalys、TechInsights采用的统计口径则是出货量。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Counterpoint与其他三家的数据其实没有放在一起讨论的必要。

所以真正让人疑惑的是:同样是以出货量为统计口径,为什么厂商们在IDC、Canalys和TechInsights这三家数据调研机构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却各有不同?

如我们所见:在这三家数据调研机构中,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第一名,则也是经历了从荣耀到华为再到OPPO的转变。

首先看华为,随着其在智能手机市场完成回归,在Mate系列和Nova系列加持下,其在2024年第一季度成为了国内市场最大赢家,但即使如此,其在各家统计机构中的排名却也是不尽相同。

来自IDC和Canalys的数据均显示,华为一季度都以17%的出货量份额位列市场第一,但在TechInsights数据中,华为则以16.6%的市场份额落到了第三名的位置。

如果说华为的在一季度的出货量份额数据可以化归为细微的数据统计差异,毕竟这几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特别是IDC和Canalys的数据,在二者数据中,华为一季度市场份额占比是一致的。

再看荣耀,其在IDC数据中以17.1%的市场份额与华为并列第一,在TechInsights数据中则以16.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而在Canalys数据中则以16%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在最好和最差排名之间的份额差异则是达到了1.1%。

OPPO也同样如此:其在IDC数据中以15.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而在Canalys数据中则以1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而在TechInsights数据中则以16.9%的市场份额跃居第一,其在最好与最差排名之间,其份额差异达到了1.2%。

vivo在最好与最差排名之间,其份额差异则进一步扩大到了1.5%。

当然,最具戏剧性的是iPhone第一季度在IDC、Canalys和TechInsights这三家数据调研机构中的市场份额排名差异,更是高达1.9%。如我们所见:

在数据机构们公布的市场份额数据中,iPhone排名最好的在IDC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份额排名中,iPhone以15.6%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市场第三名。

其次是在Canalys数据中,iPhone则是15%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市场第五。

最差的则是在TechInsights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其数据显示iPhone一季度在国内市场份额是直接跌出了前五,市场份额仅为13.7%。

在此,iPhone、荣耀、OPPO、vivo们在不同数据调研机构中所呈现出的份额差异,似乎已很难将其划归为细微差异了。

以iPhone为例,其在IDC和TechInsights这两家数据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中,iPhone所呈现出的市场份额差异已高达1.9%。而若从出货量角度来看,那么TechInsights与Canalys数据中所呈现出的iPhone出货量差异,也是达到了132.7万台之多——来自Canalys数据中显示一季度iPhone出货量为1000万台,而TechInsights 数据则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330万台,以此测算iPhone一季度出货量为867.2万台左右——当然,在一季度国内市场整体销量上,Canalys数据和TechInsights 数据也有高达440万台的差距。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厂商们在这三家同样是以出货量为统计口径的数据机构中,呈现出了如此巨大的份额差异?

是受调研机构的数据渠道和资源差异影响,还是有其他原因,对此,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此现实,却也让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迷茫之中——在巨大差异之下,我们究竟该相信谁公布的数据?

要知道,统计机构公布的厂商数据,其并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其代表了厂商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表现,同时其也会成为消费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会影响消费者对厂商的信心。

也正是因为数据如此重要,所以数据统计机构其实有责任对自己公布的数据负责,也有责任在对外发布数据时,对相关统计方法、样本容量、数据结果等关乎统计精确性的变量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但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数据调研机构在免费对外发布让普通大众所能获知的这些数据中,他们并未详细公布其详细的统计方法。

正是这种统计具体规则的不透明,也使得消费者在同一市场面对不同数据机构给出的相互打架的数据时,则也难免会陷入“数据究竟是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这种疑惑之中。

但显而易见的是:若放任这种疑惑发展,长此以往,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行业发展还是统计机构自身,则都不不利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为

8.1k
  • 盘前机会前瞻| 华为每年投入超60亿激励开发者,鸿蒙系统迎来快速释放期,这几家鸿蒙产业链企业有望持续受益(附概念股)
  • 9月11日投资早报|延迟退休决定草案提请审议,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今日一只新股上市

小米

7.6k
  • 小米汽车:11月小米SU7交付量超20000台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78.1亿港元,小米集团净卖出额居首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智能手机厂商谁第一?同一统计口径下竟出现三种排名

为什么同一厂商在不同调研机构中的排名差异却会如此之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 | 邻章

近日,IDC、Canalys、TechInsights、Counterpoint等数据调研机构陆续对外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厂商份额排名。

但观察这些数据调研机构公布的厂商一季度国内市场排名,则让人非常疑惑:为什么同一厂商在不同调研机构中的排名差异却会如此之大?

如我们所见:202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厂商市场第一名,在四家数据机构公布的数据中则是经历了从荣耀(IDC)到华为(Canalys)到OPPO(TechInsights)再到vivo(Counterpoint)的转变。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各家采用的统计口径均有所不同,特别是Counterpoint采用的统计口径是销量,而IDC、Canalys、TechInsights采用的统计口径则是出货量。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Counterpoint与其他三家的数据其实没有放在一起讨论的必要。

所以真正让人疑惑的是:同样是以出货量为统计口径,为什么厂商们在IDC、Canalys和TechInsights这三家数据调研机构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却各有不同?

如我们所见:在这三家数据调研机构中,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第一名,则也是经历了从荣耀到华为再到OPPO的转变。

首先看华为,随着其在智能手机市场完成回归,在Mate系列和Nova系列加持下,其在2024年第一季度成为了国内市场最大赢家,但即使如此,其在各家统计机构中的排名却也是不尽相同。

来自IDC和Canalys的数据均显示,华为一季度都以17%的出货量份额位列市场第一,但在TechInsights数据中,华为则以16.6%的市场份额落到了第三名的位置。

如果说华为的在一季度的出货量份额数据可以化归为细微的数据统计差异,毕竟这几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特别是IDC和Canalys的数据,在二者数据中,华为一季度市场份额占比是一致的。

再看荣耀,其在IDC数据中以17.1%的市场份额与华为并列第一,在TechInsights数据中则以16.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而在Canalys数据中则以16%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在最好和最差排名之间的份额差异则是达到了1.1%。

OPPO也同样如此:其在IDC数据中以15.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而在Canalys数据中则以1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而在TechInsights数据中则以16.9%的市场份额跃居第一,其在最好与最差排名之间,其份额差异达到了1.2%。

vivo在最好与最差排名之间,其份额差异则进一步扩大到了1.5%。

当然,最具戏剧性的是iPhone第一季度在IDC、Canalys和TechInsights这三家数据调研机构中的市场份额排名差异,更是高达1.9%。如我们所见:

在数据机构们公布的市场份额数据中,iPhone排名最好的在IDC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份额排名中,iPhone以15.6%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市场第三名。

其次是在Canalys数据中,iPhone则是15%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市场第五。

最差的则是在TechInsights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其数据显示iPhone一季度在国内市场份额是直接跌出了前五,市场份额仅为13.7%。

在此,iPhone、荣耀、OPPO、vivo们在不同数据调研机构中所呈现出的份额差异,似乎已很难将其划归为细微差异了。

以iPhone为例,其在IDC和TechInsights这两家数据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中,iPhone所呈现出的市场份额差异已高达1.9%。而若从出货量角度来看,那么TechInsights与Canalys数据中所呈现出的iPhone出货量差异,也是达到了132.7万台之多——来自Canalys数据中显示一季度iPhone出货量为1000万台,而TechInsights 数据则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330万台,以此测算iPhone一季度出货量为867.2万台左右——当然,在一季度国内市场整体销量上,Canalys数据和TechInsights 数据也有高达440万台的差距。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厂商们在这三家同样是以出货量为统计口径的数据机构中,呈现出了如此巨大的份额差异?

是受调研机构的数据渠道和资源差异影响,还是有其他原因,对此,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此现实,却也让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迷茫之中——在巨大差异之下,我们究竟该相信谁公布的数据?

要知道,统计机构公布的厂商数据,其并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其代表了厂商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表现,同时其也会成为消费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会影响消费者对厂商的信心。

也正是因为数据如此重要,所以数据统计机构其实有责任对自己公布的数据负责,也有责任在对外发布数据时,对相关统计方法、样本容量、数据结果等关乎统计精确性的变量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但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数据调研机构在免费对外发布让普通大众所能获知的这些数据中,他们并未详细公布其详细的统计方法。

正是这种统计具体规则的不透明,也使得消费者在同一市场面对不同数据机构给出的相互打架的数据时,则也难免会陷入“数据究竟是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这种疑惑之中。

但显而易见的是:若放任这种疑惑发展,长此以往,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行业发展还是统计机构自身,则都不不利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