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宏观
中国人民银行周六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亿元,恢复同比多增;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减少1987亿元,为2005年11月以来首次下降,同比少增约1.42万亿元。
分析师表示,从金融数据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均衡信贷投放和防止资金空转套利上,预计二季度新增贷款有望持续同比多增,对社融以及广义货币(M2)形成支撑。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除一些短期因素外,近期信贷增长势头放缓,也和政策面引导直接相关。4月18日央行发文称,要“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均衡投放,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拉长时间、跨越周期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以金融总量的合理适度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拉长时间、跨越周期’或意味着‘信贷均衡投放’并不仅仅限于年初前后的信贷投放节奏平滑,而是从更长时间周期观察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王青说。
他还表示,由于 “信贷均衡投放”,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同比大幅少增,这意味着二季度银行信贷额度增加,预计二季度新增贷款有望持续同比多增。不过,考虑到当前经济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特别是地产、城投两个主要行业都处于调整阶段,信贷需求收缩,这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信贷总量增速。因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可适度淡化对信贷、社融总量的关注,重点观察结构性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对重点领域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周五晚间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信贷总量已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这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信贷需求较前些年会出现“换挡”,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即使信贷增长比过去低一些,也足够支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另一方面,央行表示,当前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当贷款投放超过实体经济真实有效的融资需求时,不仅会使得低效企业长期占用信贷资源、难以出清和优胜劣汰,低价恶性竞争拖累经营高效企业,也容易造成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将低成本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其他企业,带来企业资金空转套利问题。
虽然4月信贷恢复同比多增,但结构分化明显,企业贷款相对稳定,居民贷款仍待改善。具体来看,居民贷款减少5166亿元,同比多减2755亿元,企业贷款增加8600亿元,同比多增1761亿元。分析师认为,楼市低迷、消费不旺是导致居民贷款走低的主要原因。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清明节假期旅游相关消费虽较为活跃,但受整体消费需求不旺、去年同期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4月消费增长有所放缓,使得居民短贷回落较多。中长贷方面,房地产销售数据尚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导致新房按揭投放承压,按揭早偿率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年份均值,均对居民中长贷有所拖累。
企业贷款虽同比多增1761亿元,但新增贷款结构有所恶化,当月增加的企业贷款几乎全部来自表内票据融资。
王青指出,尽管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对企业贷款需求有一定支撑,但受到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等影响,4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569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多减3001亿元。在银行信贷额度宽裕,但贷款需求较弱的影响下,4月新增表内票据融资达8381亿元,高于整体信贷规模,同比大幅多增7101亿元。
对于4月新增社融出现罕见负增长,分析师表示,除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少增外,还和政府债券到期量大、发行节奏偏缓,以及表外票据融资大幅下降等因素有关。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指出,4月社融数据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一是企业债券仅新增493亿元,同比少增2447亿元,明显逊于1-3月较快发行的势头;二是政府债规模不增反降,与市场对4月地方专项债发行可能提速的预期不符。
“上述两方面某种程度上都与当前银行净息差加速收窄、利润增速下降、内源性资本补充不足等因素有关,尤其是金融机构有可能尚未完全消化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的万亿国债发行,导致地方债券发行速度有所放缓。”刘涛说,建议央行适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银行体系释放更多可用的信贷资源和资金规模。
由于新增社融罕见负增长,严重拖累存款派生,4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2%,比上月末下降1.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
王青表示,央行在《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申,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考虑到今年GDP增速目标为5.0%左右,CPI涨幅目标3.0%左右,因此8.0%是M2和社融增速的底线。4月末M2增速已较大幅度偏离这一底线水平。
“考虑到当月社融数据畸低属于各类短期因素碰头叠加所致,我们预计4月末M2增速骤降也属于短期波动,5月末有望大幅反弹至8.0%之上。不过,2023年2月以来M2增速持续下行,根本原因是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影响,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而且物价水平也在走低,名义GDP增速下滑较快,这导致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下降。”他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