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千亿级慢病管理市场凸显 线上线下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千亿级慢病管理市场凸显 线上线下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基层看护将是慢病管理的发展导向,社区医院、私人诊所、药店等基层医疗机构未来有可能承担居民的慢病管理职能。

2017年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其中《规划》指出要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健康产业在线 ┃刘铮

据了解,随着中国生态环境的变化、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的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的总死亡构成已经上升至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同时,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线上线下融合是慢病管理的趋势

据悉,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86.6%。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同时,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青年慢性病患者的数量近年来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国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据相关调查机构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慢病药总体市场规模7323亿元,同比增长7.3%。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7948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下降到10%左右。近年来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影响,加之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了慢病管理市场的发展。

当前我国已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而业内普遍认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是慢病管理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慢病管理基于患者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或者电话沟通,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为慢病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移动医疗设备,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自行监测体征数据并完成记录,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而医生通过对患者健康数据的分析,来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或给出治疗意见。并且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形成慢病社区,慢性病患者还可以进行经验分享,获取健康咨询,实行慢性病的主动防治。

对于慢病患者来说,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但并不能完全根治病症。更重要是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划。而这很难依靠线上来完成,线上无法解决用户依从性、与治疗和运动结合等慢病管理无法忽略的问题。未来的慢病管理更可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线上作为患者教育、依从性督促、服务者与患者沟通的工具,辅助线下的服务。

前景虽好可存在诸多挑战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卫生费用差不多达到3.8万亿,其中慢性病支出为2.68万亿,占总卫生费用支出的70%左右。虽然慢病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在也存在诸多挑战。

目前,慢病管理要成为单独行业,自负盈亏的能力会比较困难。虽然慢病管理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有超过3亿的慢性病患者,但用户的付费意愿比较低。据相关机构调研显示,只有28%的用户愿意为慢病管理付费,且67%的用户的付费意愿低于500元一年。因此,慢病管理并不适合发展成单独行业,应该作为医疗服务的一种衍生,更适合嫁接在基础医疗机构、商业保险产品以及药店服务上,或与养老产业、康复产业相配套。

此外,由于慢病管理无法脱离线下服务,需要实体门店提供线上的医疗需求,所以无法实现爆发式的快速扩张。并且因为受服务人员和辐射区域限制,加之于当地医疗机构谈判合作的资源条件,慢病管理在前期的地域扩张会受到影响。

同时,在慢病管理线上的推广服务方面,有些问题还需要注意。由于大部分的慢性病患者年龄偏大,对新兴技术接受能力较低,需要考虑中老年人使用移动医疗设备的简易和方便性,提高用户体验。其次,如何解决医生参与慢病管理的动力问题,调整其的薪资待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是更好吸引医生群体参与慢病管理的动力。

在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基层看护将是慢病管理的发展导向,社区医院、私人诊所、药店等基层医疗机构未来有可能承担居民的慢病管理职能。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医疗设备等手段,与线下的问诊治疗相结合,是当下慢病管理发展的难点。而这一问题倘若得到解决,将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千亿级慢病管理市场凸显 线上线下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基层看护将是慢病管理的发展导向,社区医院、私人诊所、药店等基层医疗机构未来有可能承担居民的慢病管理职能。

2017年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其中《规划》指出要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健康产业在线 ┃刘铮

据了解,随着中国生态环境的变化、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的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的总死亡构成已经上升至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同时,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线上线下融合是慢病管理的趋势

据悉,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86.6%。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同时,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青年慢性病患者的数量近年来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国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据相关调查机构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慢病药总体市场规模7323亿元,同比增长7.3%。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7948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下降到10%左右。近年来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影响,加之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了慢病管理市场的发展。

当前我国已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而业内普遍认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是慢病管理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慢病管理基于患者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或者电话沟通,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为慢病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移动医疗设备,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自行监测体征数据并完成记录,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而医生通过对患者健康数据的分析,来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或给出治疗意见。并且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形成慢病社区,慢性病患者还可以进行经验分享,获取健康咨询,实行慢性病的主动防治。

对于慢病患者来说,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但并不能完全根治病症。更重要是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划。而这很难依靠线上来完成,线上无法解决用户依从性、与治疗和运动结合等慢病管理无法忽略的问题。未来的慢病管理更可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线上作为患者教育、依从性督促、服务者与患者沟通的工具,辅助线下的服务。

前景虽好可存在诸多挑战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卫生费用差不多达到3.8万亿,其中慢性病支出为2.68万亿,占总卫生费用支出的70%左右。虽然慢病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在也存在诸多挑战。

目前,慢病管理要成为单独行业,自负盈亏的能力会比较困难。虽然慢病管理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有超过3亿的慢性病患者,但用户的付费意愿比较低。据相关机构调研显示,只有28%的用户愿意为慢病管理付费,且67%的用户的付费意愿低于500元一年。因此,慢病管理并不适合发展成单独行业,应该作为医疗服务的一种衍生,更适合嫁接在基础医疗机构、商业保险产品以及药店服务上,或与养老产业、康复产业相配套。

此外,由于慢病管理无法脱离线下服务,需要实体门店提供线上的医疗需求,所以无法实现爆发式的快速扩张。并且因为受服务人员和辐射区域限制,加之于当地医疗机构谈判合作的资源条件,慢病管理在前期的地域扩张会受到影响。

同时,在慢病管理线上的推广服务方面,有些问题还需要注意。由于大部分的慢性病患者年龄偏大,对新兴技术接受能力较低,需要考虑中老年人使用移动医疗设备的简易和方便性,提高用户体验。其次,如何解决医生参与慢病管理的动力问题,调整其的薪资待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是更好吸引医生群体参与慢病管理的动力。

在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基层看护将是慢病管理的发展导向,社区医院、私人诊所、药店等基层医疗机构未来有可能承担居民的慢病管理职能。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医疗设备等手段,与线下的问诊治疗相结合,是当下慢病管理发展的难点。而这一问题倘若得到解决,将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