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调的周鸿祎,低调的360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调的周鸿祎,低调的360

周鸿祎要把360带向何方?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商隐社 散人

编辑|浩然

在迈过知命之年的中国企业家中,周鸿祎或许不是最成功的,但绝对是最能整活的。

继举办“360车展”、拍卖迈巴赫、收尾款风波等引起话题后,五一假期刚结束,“周鸿祎直播发飙”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5月7日,周鸿祎计划在直播间试驾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不过,由于小鹏汇天的试飞手续没有办完,周鸿祎的试飞计划被迫终止,这才有了直播间的发飙。

对于这起直播事故,周鸿祎事后做出回应,“低空经济,大有可为……上半场聊太嗨了,导致没注意到飞行表演正在进行,还以为没给粉丝展示表演。有网友说我生气了,还有网友说我生气也是‘剧本安排’,都无伤大雅。”

7日晚间,他又发布一条视频解释自己的生气原因,并不是由于“体验飞行失败”而导致的。该条视频的名字叫做《一次宠粉引发的热议》。

考虑到这场直播是周鸿祎攒的局,小鹏汇天的计划本就是空机飞行表演而非载人飞行,只能说周鸿祎制造舆论热点的能力愈发纯熟。

在这起人造舆论热点与“低空经济”概念的双重加持下,截至5月7日收盘,360的股价上涨了7.53%,报9.42元/股,360的总市值也短暂回升至673.09亿元。

正如一些学者揭示的那样,在网络信息与大数据技术的驱动下,网络媒体成为连接投资者情绪认知与行为决策的重要纽带,网络舆情信息对金融市场的渗透力与影响力持续增强。

尝到甜头的周鸿祎,如今正高调走在“网红”的道路上。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360发展逐步放缓,主要收入还是靠广告业务,赖以起家的安全业务不断萎缩,其他业务乏善可陈。

如今高调的周鸿祎要把360带向何方?

01 “红衣大叔”追风记

因为总穿一件红色T恤,加之早些年在商界展现出的“好斗”性格,周鸿祎一直有“红衣大炮”的外号。

不过,随着年岁增长,锋芒尽褪的周鸿祎也完成了从“大炮”到“大叔”的转型。

鲜有改变的,除了那颗依旧爱折腾的心,就是那件个人色彩浓郁的红衣,“其实我穿红衣有两个原因,第一,穿红会显得好看,红光满面,鸿运当头;第二,我的名字老被人叫错,老叫我周鸿伟,所以我提示他叫‘鸿祎’。”

曾经在“3Q大战”中与周鸿祎针锋相对的马化腾,就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互联网30周年发展座谈会上调侃起周鸿祎的“红衣”,“现在成为主播了,这个是网红的‘红’吧?”

虽然在外界眼中,这无疑是两位大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明示,但在欢快气氛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二人身份地位的差距。尤其是蜕变为“红衣大叔”的周鸿祎,已然建立起自己的“配角”哲学,“大家都在谈生态,其实生态做大了,大家都是配角……在电影里,主角会活到最后,但现实商业世界中,主角死得才快,配角会一直活下去。”

不过,但凡实力足够强大,又有谁甘做配角呢?

哪怕是以“配角”自居的周鸿祎,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在商业领域的探索与追求。

早在中国互联网从PC时代开始转向移动时代的2012年,感受到风口的周鸿祎,便对标风头正盛的小米,正式进军手机行业。

不同于小米所走的自研道路,先天不足的360陆续与TCL、阿尔卡特、海尔等厂商合作,走上了更加取巧的“特供机”道路。期间,360也尝试与华为合作,但此前与其他厂商合作机型的销量大暴死,以及周鸿祎与雷军逞口舌之快的“小3之争”,都让华为见识到360与周鸿祎的浮躁与浮夸,双方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周鸿祎领导下的360,由此错失了入局手机行业的一大助力。

到2014年时,360与酷派合作,于次年推出了奇酷手机。只是在奇酷手机面世前夕,乐视通过收购酷派股份,一跃成为酷派的第二大股东。受到“背刺”的周鸿祎,虽然最终取得了奇酷手机的主导权,并在2016年将其改名为360手机,但彼时的国内手机市场已经被小米、华为、OV等手机品牌瓜分殆尽,360手机彻底失去了发展空间。

到2019年时,360的手机业务被无限期搁置,基本退出了此后的国内手机市场竞争。

类似的落寞结局,在周鸿祎追逐风口的道路上屡见不鲜。

同样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周鸿祎也曾涉足泛娱乐领域,比如投资熊猫TV、花椒直播等直播平台,以及奶糖、快视频等短视频APP。遗憾的是,除了存续至今但前途未卜的花椒直播,其余跨界投资均以失败收场。

也难怪周鸿祎会感慨,“很多机会你看到了,悟到了,不等于是你的机会。”

至于涉足金融领域的360数科,虽然背靠360这棵大树好乘凉,但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放贷主业,以及2022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用户伤人事件,都为360数科的未来蒙上阴影;涉足元宇宙领域的N世界,虽然凭借AI的火爆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但技术层面的硬伤,以及周鸿祎2023年疑似通过离婚高位套现的举动,也引发了新一轮的负面舆情。

反倒是引入“安全”主业的智能硬件领域,比如360儿童安全卫士手表与360家庭卫士智能摄像头,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与成绩。

不过,真正让周鸿祎频繁出圈的,还得是他从始至终都在追逐的风口——新能源汽车。

早在2014年时,360就投资了初出茅庐的奇点汽车。可惜到2023年时,“烧光”170亿元融资的奇点汽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破产。

也许是预见到奇点汽车的惨淡未来,360此前并未在奇点汽车的B轮融资中继续跟投,而是在2021年转投了哪吒汽车,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虽然360此后在哪吒汽车的D3轮融资中转让了部分增资权,但结合周鸿祎最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频繁出圈,周鸿祎与360明显对新能源汽车抱有更多期待。

或者更准确地说,“网红化”的周鸿祎,需要通过新能源汽车为自己吸引更多流量。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无忧传媒创始人雷彬艺就坦言,“‘红衣教主’之前就是非常活跃的网红,实际上,他这次爆红,我觉得也不意外。他们团队半年前就跟我们联系过,沟通周总想做他的个人IP,我还是蛮钦佩这种精神的。”

只是在360增长见顶的前提下,周鸿祎以“网红”身份频繁出圈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寻找新盈利增长点的无奈之举。

02 转型受挫的连锁反应

对于周鸿祎与360来说,事业的高光时刻多半在2018年2月。

彼时的360重回A股怀抱,春风得意的周鸿祎更是在上交所举行了隆重的上市仪式。截至上市当日收盘,360总市值高达4278亿元,仅次于腾讯、阿里、百度等庞然大物。周鸿祎的身价也达到910.64亿元,一时间风头无二。

在上市仪式的致辞中,周鸿祎难掩对未来的憧憬,“很多人觉得融资成功、上市成功就是一个终点,但是对我而言,上市可能就是新的起点,不论是reboot(重启)还是refresh(刷新),对360而言,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固然没错。但往后的发展,显然出乎周鸿祎的意料。

就在360回归A股的那段时间里,大量高管选择离职。据内部人士透露,核心的矛盾恐怕还是周鸿祎给钱给少了,“360曾经凭一己之力拉高了安全类技术人员的整体工资水准,但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除了人事方面的动荡,360在业务拓展方面展现出的“发散性”,也向外界释放出不妙的信号。比如360回归A股后的第4个月,资金储备理应充足的它,就迫不及待地开启了首次增发。只是一向以“安全”为主业的360,彼时的募投项目却聚焦于与主业没有太多关系的泛娱乐、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

虽然这些领域都是360正在追逐的风口,但将资金风险转嫁到市场的“取巧”行为,难免落人口实。结合360此后的业绩与总市值一落千丈,或许从那时起,360的“外强中干”已经初现端倪。

不过,360的衰落速度之快,终究令外界惊诧不已:短短一年时间(2019年2月),其总市值就跌至1500亿元左右。到2023年2月时,更是跌至650亿元左右。

虽然周鸿祎此后成功蹭上AI大模型的热度,使得360的总市值一度回升至1400亿元以上,但缺少成果支撑的360很快被打回原形,总市值长期维持在450亿元到720亿元之间的低位水平。

对于360的衰落,外界多有讨论。

从PC互联网转型移动互联网的受挫,无疑是最关键的原因。

之所以受挫,倒不是因为周鸿祎轻视了转型的重要性。恰恰相反,作为最早意识到移动互联网价值的企业家之一,周鸿祎给予了移动互联网应有的重视。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进军手机行业,就是周鸿祎转型移动互联网的最初尝试。

遗憾的是,360的这次转型尝试失败了。

除了“取巧”带来的根基不稳,以及与酷派、乐视纠缠时错过了发展黄金期,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360手机有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就是它没有明星机型。比如像锤子,虽然很多人说锤子不行,但大家还会觉得锤子有个坚果做的不错。360做手机这么多年,始终没有找到明确定位。”

一个没有明确定位的产品,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考虑到即时通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核心流量入口,智能手机又是即时通信的最佳载体,手机业务的不成功,导致了360整个移动互联网业务布局的不清晰。

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周鸿祎“广撒网”式的风口追逐方式。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逢热必追的行事逻辑,自然有助于“网红”身份的打造。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缺少战略定力的盲目追逐,只会让企业疲于奔命。

加之众多元老级别的高管陆续离职,本就强势的周鸿祎在360内部更是说一不二。企业家本身的优点与缺点,由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被无限放大。

360的前员工们对此深有体会,“老周眼光很好,能看到长远的东西”,但“老周这人没长性,做什么都没耐心。”

正因为如此,周鸿祎这些年虽然没少折腾,但大多浅尝辄止,始终没折腾出什么名堂。360的主要盈利来源,依旧是周鸿祎“看不上”的广告业务。

至于360赖以起家的安全及其他业务,在2023年为其贡献17.65亿元的年营收,仅次于“庸俗”的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45.21亿元)。

这还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360广告业务被极大削弱的结果。毕竟随着时代更迭,用户流量已从PC端转向移动端。

事实上,由于转型受挫,360的广告业务已经陷入长久衰退:从2018年106.58亿元的年营收,一路下跌至2023年的45.21亿元。连带着360的全年总营收,也从2018年的131.29亿元,一路下跌至2023年的90.55亿元。

结合广告业务同步下降的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81.18%,到2023年的49.93%),只能说包括“安全”主业在内的其余业务,至今仍无法承担起360的营收重任。更别说2021年投资哪吒汽车后,持续扩大的亏损额。

说到底,还是转型受挫引发的连锁反应。

03 退潮方知谁在裸泳

坐以待毙,自然不是周鸿祎的风格。

除了企业家IP化,360的发力重点,兜兜转转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安全”主业。

政企安全,就是周鸿祎为360找到的答案之一。

不过,所图甚大的周鸿祎并不满足于此。早在2017年时,他就为360规划了更宏大的新战略——大安全,“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新。‘大安全’战略是一件前无古人的新事业。”

在周鸿祎看来,360要想落实大安全战略,必须坚持“3+1”策略。所谓“3”,“一是国家网络安全大脑,专门解决网络安全政企市场问题;二是城市安全大脑,用以解决城市的物理安全问题;三是家庭安全大脑,围绕家庭解决个人安全和家庭照看问题”;所谓“1”,则是“360当前的互联网战略,比如搜索、网游、导航、短视频等业务。”

到2019年时,周鸿祎又为360打上“政企安全3.0”的补丁,遗憾的是,360此后并没有在商业领域取得更亮眼的成绩。

哪怕在3年之后的2022年,周鸿祎再一次为360打上“产业数字化”的补丁,但一直到2023年,安全及其他业务带来的年营收也只有17.65亿元。

更要命的是,360昔日的“小弟”奇安信,已经成长为360在“安全”赛道上的大敌。

奇安信的掌门人,则是360昔日的“二号人物”齐向东。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分析》,2022年,奇安信在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实力位居榜首,市占率与安全业

务的收入分别达到9.8%与62.23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8位的360,市占率只达到2.8%。

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主要企业市占率(图源: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分析》)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与周鸿祎逢热必追的行事逻辑息息相关。

不同于齐向东对政企安全市场的持续看好,在政企安全市场尚未借助产业互联网获得迅猛发展的2016年前,周鸿祎对政企安全远没有日后那般热情,只是将这部分业务交给了彼时还隶属360的奇安信,负责人则是还未“分家”的齐向东。

随着齐向东与奇安信的“独立”,以及政企安全市场的迅猛发展,嗅到风口的周鸿祎终于意识到政企安全的商业价值,这才有了之后的宏伟构想与高调操作。

不过,追逐风口者要想超过身处风口者,难度相当大。

哪怕周鸿祎成功蹭上了AI大模型与新能源汽车的热度,但从结果来看,除了短暂提升了360的总市值与市场信心,更多的热度被转化为周鸿祎个人的流量。

站在个人的角度,这无疑是成功的。

但站在企业的角度,就显得十分荒诞了。

考虑到周鸿祎亲口否认了自己直播带货的可能性,“宇宙的尽头不止是直播带货,我实际关注的是直播大火背后的短视频直播的商业模式及网红经济现象。”360的近期规划或许真如他所说,“360今年(2024年)的战略主线非常坚定,围绕着产业数字化战略做好两件事情就好:一个是数字安全底座,第二个帮助传统企业打造私有大模型。”

不过,坐拥如此庞大的个人流量却不利用,显然不符合周鸿祎过往的行事逻辑。

虽然经过岁月洗礼,在面对雷军、马化腾等老对手时也尽显和气,但周鸿祎在2021年投资哪吒汽车时的“不服老”发言依旧打动人心,“雷军比我大一岁,今年51岁了,他在退休之前赌造车这件事,对我还是挺打动的。我想说雷军都能干,我有什么不能干的?”

红衣大叔,骨子里或许还是那个红衣大炮。

至于360会被这样的周鸿祎带向何处?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周鸿祎

  • 周鸿祎出演首部“AI短剧”,将于春节期间上线
  • 周鸿祎出演的首部“AI短剧”将于春节期间上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调的周鸿祎,低调的360

周鸿祎要把360带向何方?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商隐社 散人

编辑|浩然

在迈过知命之年的中国企业家中,周鸿祎或许不是最成功的,但绝对是最能整活的。

继举办“360车展”、拍卖迈巴赫、收尾款风波等引起话题后,五一假期刚结束,“周鸿祎直播发飙”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5月7日,周鸿祎计划在直播间试驾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不过,由于小鹏汇天的试飞手续没有办完,周鸿祎的试飞计划被迫终止,这才有了直播间的发飙。

对于这起直播事故,周鸿祎事后做出回应,“低空经济,大有可为……上半场聊太嗨了,导致没注意到飞行表演正在进行,还以为没给粉丝展示表演。有网友说我生气了,还有网友说我生气也是‘剧本安排’,都无伤大雅。”

7日晚间,他又发布一条视频解释自己的生气原因,并不是由于“体验飞行失败”而导致的。该条视频的名字叫做《一次宠粉引发的热议》。

考虑到这场直播是周鸿祎攒的局,小鹏汇天的计划本就是空机飞行表演而非载人飞行,只能说周鸿祎制造舆论热点的能力愈发纯熟。

在这起人造舆论热点与“低空经济”概念的双重加持下,截至5月7日收盘,360的股价上涨了7.53%,报9.42元/股,360的总市值也短暂回升至673.09亿元。

正如一些学者揭示的那样,在网络信息与大数据技术的驱动下,网络媒体成为连接投资者情绪认知与行为决策的重要纽带,网络舆情信息对金融市场的渗透力与影响力持续增强。

尝到甜头的周鸿祎,如今正高调走在“网红”的道路上。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360发展逐步放缓,主要收入还是靠广告业务,赖以起家的安全业务不断萎缩,其他业务乏善可陈。

如今高调的周鸿祎要把360带向何方?

01 “红衣大叔”追风记

因为总穿一件红色T恤,加之早些年在商界展现出的“好斗”性格,周鸿祎一直有“红衣大炮”的外号。

不过,随着年岁增长,锋芒尽褪的周鸿祎也完成了从“大炮”到“大叔”的转型。

鲜有改变的,除了那颗依旧爱折腾的心,就是那件个人色彩浓郁的红衣,“其实我穿红衣有两个原因,第一,穿红会显得好看,红光满面,鸿运当头;第二,我的名字老被人叫错,老叫我周鸿伟,所以我提示他叫‘鸿祎’。”

曾经在“3Q大战”中与周鸿祎针锋相对的马化腾,就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互联网30周年发展座谈会上调侃起周鸿祎的“红衣”,“现在成为主播了,这个是网红的‘红’吧?”

虽然在外界眼中,这无疑是两位大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明示,但在欢快气氛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二人身份地位的差距。尤其是蜕变为“红衣大叔”的周鸿祎,已然建立起自己的“配角”哲学,“大家都在谈生态,其实生态做大了,大家都是配角……在电影里,主角会活到最后,但现实商业世界中,主角死得才快,配角会一直活下去。”

不过,但凡实力足够强大,又有谁甘做配角呢?

哪怕是以“配角”自居的周鸿祎,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在商业领域的探索与追求。

早在中国互联网从PC时代开始转向移动时代的2012年,感受到风口的周鸿祎,便对标风头正盛的小米,正式进军手机行业。

不同于小米所走的自研道路,先天不足的360陆续与TCL、阿尔卡特、海尔等厂商合作,走上了更加取巧的“特供机”道路。期间,360也尝试与华为合作,但此前与其他厂商合作机型的销量大暴死,以及周鸿祎与雷军逞口舌之快的“小3之争”,都让华为见识到360与周鸿祎的浮躁与浮夸,双方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周鸿祎领导下的360,由此错失了入局手机行业的一大助力。

到2014年时,360与酷派合作,于次年推出了奇酷手机。只是在奇酷手机面世前夕,乐视通过收购酷派股份,一跃成为酷派的第二大股东。受到“背刺”的周鸿祎,虽然最终取得了奇酷手机的主导权,并在2016年将其改名为360手机,但彼时的国内手机市场已经被小米、华为、OV等手机品牌瓜分殆尽,360手机彻底失去了发展空间。

到2019年时,360的手机业务被无限期搁置,基本退出了此后的国内手机市场竞争。

类似的落寞结局,在周鸿祎追逐风口的道路上屡见不鲜。

同样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周鸿祎也曾涉足泛娱乐领域,比如投资熊猫TV、花椒直播等直播平台,以及奶糖、快视频等短视频APP。遗憾的是,除了存续至今但前途未卜的花椒直播,其余跨界投资均以失败收场。

也难怪周鸿祎会感慨,“很多机会你看到了,悟到了,不等于是你的机会。”

至于涉足金融领域的360数科,虽然背靠360这棵大树好乘凉,但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放贷主业,以及2022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用户伤人事件,都为360数科的未来蒙上阴影;涉足元宇宙领域的N世界,虽然凭借AI的火爆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但技术层面的硬伤,以及周鸿祎2023年疑似通过离婚高位套现的举动,也引发了新一轮的负面舆情。

反倒是引入“安全”主业的智能硬件领域,比如360儿童安全卫士手表与360家庭卫士智能摄像头,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与成绩。

不过,真正让周鸿祎频繁出圈的,还得是他从始至终都在追逐的风口——新能源汽车。

早在2014年时,360就投资了初出茅庐的奇点汽车。可惜到2023年时,“烧光”170亿元融资的奇点汽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破产。

也许是预见到奇点汽车的惨淡未来,360此前并未在奇点汽车的B轮融资中继续跟投,而是在2021年转投了哪吒汽车,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虽然360此后在哪吒汽车的D3轮融资中转让了部分增资权,但结合周鸿祎最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频繁出圈,周鸿祎与360明显对新能源汽车抱有更多期待。

或者更准确地说,“网红化”的周鸿祎,需要通过新能源汽车为自己吸引更多流量。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无忧传媒创始人雷彬艺就坦言,“‘红衣教主’之前就是非常活跃的网红,实际上,他这次爆红,我觉得也不意外。他们团队半年前就跟我们联系过,沟通周总想做他的个人IP,我还是蛮钦佩这种精神的。”

只是在360增长见顶的前提下,周鸿祎以“网红”身份频繁出圈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寻找新盈利增长点的无奈之举。

02 转型受挫的连锁反应

对于周鸿祎与360来说,事业的高光时刻多半在2018年2月。

彼时的360重回A股怀抱,春风得意的周鸿祎更是在上交所举行了隆重的上市仪式。截至上市当日收盘,360总市值高达4278亿元,仅次于腾讯、阿里、百度等庞然大物。周鸿祎的身价也达到910.64亿元,一时间风头无二。

在上市仪式的致辞中,周鸿祎难掩对未来的憧憬,“很多人觉得融资成功、上市成功就是一个终点,但是对我而言,上市可能就是新的起点,不论是reboot(重启)还是refresh(刷新),对360而言,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固然没错。但往后的发展,显然出乎周鸿祎的意料。

就在360回归A股的那段时间里,大量高管选择离职。据内部人士透露,核心的矛盾恐怕还是周鸿祎给钱给少了,“360曾经凭一己之力拉高了安全类技术人员的整体工资水准,但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除了人事方面的动荡,360在业务拓展方面展现出的“发散性”,也向外界释放出不妙的信号。比如360回归A股后的第4个月,资金储备理应充足的它,就迫不及待地开启了首次增发。只是一向以“安全”为主业的360,彼时的募投项目却聚焦于与主业没有太多关系的泛娱乐、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

虽然这些领域都是360正在追逐的风口,但将资金风险转嫁到市场的“取巧”行为,难免落人口实。结合360此后的业绩与总市值一落千丈,或许从那时起,360的“外强中干”已经初现端倪。

不过,360的衰落速度之快,终究令外界惊诧不已:短短一年时间(2019年2月),其总市值就跌至1500亿元左右。到2023年2月时,更是跌至650亿元左右。

虽然周鸿祎此后成功蹭上AI大模型的热度,使得360的总市值一度回升至1400亿元以上,但缺少成果支撑的360很快被打回原形,总市值长期维持在450亿元到720亿元之间的低位水平。

对于360的衰落,外界多有讨论。

从PC互联网转型移动互联网的受挫,无疑是最关键的原因。

之所以受挫,倒不是因为周鸿祎轻视了转型的重要性。恰恰相反,作为最早意识到移动互联网价值的企业家之一,周鸿祎给予了移动互联网应有的重视。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进军手机行业,就是周鸿祎转型移动互联网的最初尝试。

遗憾的是,360的这次转型尝试失败了。

除了“取巧”带来的根基不稳,以及与酷派、乐视纠缠时错过了发展黄金期,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360手机有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就是它没有明星机型。比如像锤子,虽然很多人说锤子不行,但大家还会觉得锤子有个坚果做的不错。360做手机这么多年,始终没有找到明确定位。”

一个没有明确定位的产品,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考虑到即时通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核心流量入口,智能手机又是即时通信的最佳载体,手机业务的不成功,导致了360整个移动互联网业务布局的不清晰。

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周鸿祎“广撒网”式的风口追逐方式。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逢热必追的行事逻辑,自然有助于“网红”身份的打造。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缺少战略定力的盲目追逐,只会让企业疲于奔命。

加之众多元老级别的高管陆续离职,本就强势的周鸿祎在360内部更是说一不二。企业家本身的优点与缺点,由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被无限放大。

360的前员工们对此深有体会,“老周眼光很好,能看到长远的东西”,但“老周这人没长性,做什么都没耐心。”

正因为如此,周鸿祎这些年虽然没少折腾,但大多浅尝辄止,始终没折腾出什么名堂。360的主要盈利来源,依旧是周鸿祎“看不上”的广告业务。

至于360赖以起家的安全及其他业务,在2023年为其贡献17.65亿元的年营收,仅次于“庸俗”的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45.21亿元)。

这还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360广告业务被极大削弱的结果。毕竟随着时代更迭,用户流量已从PC端转向移动端。

事实上,由于转型受挫,360的广告业务已经陷入长久衰退:从2018年106.58亿元的年营收,一路下跌至2023年的45.21亿元。连带着360的全年总营收,也从2018年的131.29亿元,一路下跌至2023年的90.55亿元。

结合广告业务同步下降的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81.18%,到2023年的49.93%),只能说包括“安全”主业在内的其余业务,至今仍无法承担起360的营收重任。更别说2021年投资哪吒汽车后,持续扩大的亏损额。

说到底,还是转型受挫引发的连锁反应。

03 退潮方知谁在裸泳

坐以待毙,自然不是周鸿祎的风格。

除了企业家IP化,360的发力重点,兜兜转转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安全”主业。

政企安全,就是周鸿祎为360找到的答案之一。

不过,所图甚大的周鸿祎并不满足于此。早在2017年时,他就为360规划了更宏大的新战略——大安全,“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新。‘大安全’战略是一件前无古人的新事业。”

在周鸿祎看来,360要想落实大安全战略,必须坚持“3+1”策略。所谓“3”,“一是国家网络安全大脑,专门解决网络安全政企市场问题;二是城市安全大脑,用以解决城市的物理安全问题;三是家庭安全大脑,围绕家庭解决个人安全和家庭照看问题”;所谓“1”,则是“360当前的互联网战略,比如搜索、网游、导航、短视频等业务。”

到2019年时,周鸿祎又为360打上“政企安全3.0”的补丁,遗憾的是,360此后并没有在商业领域取得更亮眼的成绩。

哪怕在3年之后的2022年,周鸿祎再一次为360打上“产业数字化”的补丁,但一直到2023年,安全及其他业务带来的年营收也只有17.65亿元。

更要命的是,360昔日的“小弟”奇安信,已经成长为360在“安全”赛道上的大敌。

奇安信的掌门人,则是360昔日的“二号人物”齐向东。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分析》,2022年,奇安信在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实力位居榜首,市占率与安全业

务的收入分别达到9.8%与62.23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8位的360,市占率只达到2.8%。

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主要企业市占率(图源: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分析》)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与周鸿祎逢热必追的行事逻辑息息相关。

不同于齐向东对政企安全市场的持续看好,在政企安全市场尚未借助产业互联网获得迅猛发展的2016年前,周鸿祎对政企安全远没有日后那般热情,只是将这部分业务交给了彼时还隶属360的奇安信,负责人则是还未“分家”的齐向东。

随着齐向东与奇安信的“独立”,以及政企安全市场的迅猛发展,嗅到风口的周鸿祎终于意识到政企安全的商业价值,这才有了之后的宏伟构想与高调操作。

不过,追逐风口者要想超过身处风口者,难度相当大。

哪怕周鸿祎成功蹭上了AI大模型与新能源汽车的热度,但从结果来看,除了短暂提升了360的总市值与市场信心,更多的热度被转化为周鸿祎个人的流量。

站在个人的角度,这无疑是成功的。

但站在企业的角度,就显得十分荒诞了。

考虑到周鸿祎亲口否认了自己直播带货的可能性,“宇宙的尽头不止是直播带货,我实际关注的是直播大火背后的短视频直播的商业模式及网红经济现象。”360的近期规划或许真如他所说,“360今年(2024年)的战略主线非常坚定,围绕着产业数字化战略做好两件事情就好:一个是数字安全底座,第二个帮助传统企业打造私有大模型。”

不过,坐拥如此庞大的个人流量却不利用,显然不符合周鸿祎过往的行事逻辑。

虽然经过岁月洗礼,在面对雷军、马化腾等老对手时也尽显和气,但周鸿祎在2021年投资哪吒汽车时的“不服老”发言依旧打动人心,“雷军比我大一岁,今年51岁了,他在退休之前赌造车这件事,对我还是挺打动的。我想说雷军都能干,我有什么不能干的?”

红衣大叔,骨子里或许还是那个红衣大炮。

至于360会被这样的周鸿祎带向何处?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