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市高院一纸终审判决,作为持续一年多的“国美电器陈黄之争”余波,国美方面起诉曾经的公司总裁陈晓履行合同不力退还千万“封口费”一事,终于在经历六年拉锯战后迎来终审判决:陈晓必须向国美退还1000万元。
这也为轰动一时的“国美陈黄之争”事件划上一个句号,自至黄光裕、陈晓两人从过去的亲密战友到如今的形同陌路。
壹
现年58岁的陈晓,于1996年创立永乐电器,并在2005年将永乐电器成功在香港上市。2006年永乐电器被国美收购,陈晓随后出任国美电器总裁,并持有一部分国美电器股份。2008年在国美创始人黄光裕被捕入狱后,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代理主席并于次年1月"转正"。
2010年5月国美电器爆发"陈黄之争"。时任董事会主席的陈晓与贝恩资本联手,欲获得国美电器董事会控制权,引发黄光裕家族的强烈反击,随着双方矛盾全面公开,并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兼小股东"的控制权之争。2011年3月原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接替陈晓成为董事会主席,宣告国美陈黄之争告结。
2011年在离开国美3个月后,陈晓在私下场合以内部知情人的身份向媒体人大爆国美电器内幕,对国美供应商关系、财务问题等提出质疑。引发国美方面的再次反击:公开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陈晓退还千万"封闭费"。
过去,国美陈黄之争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争,实际上,对于国美和黄光裕而言,陈晓不只是职业经理人这一重身份,还是拥有国美一定股份的小股东。更是黄光裕在家电零售商业的重要合作伙伴,还是黄光裕身陷牢狱、国美陷入危机之后的拯救者。从这个角度来看,陈晓想获得国美的控制权,甚至对国美发展进行评价,其心可以理解,但是其行却不得赞赏。
贰
可以说国美属于典型的“赢了官司、输了舆论、伤了品牌”。当年陈晓作为国美总裁、董事局主席,在与黄光裕的“国美控制权”之争败退后,以内部人的方式曝出大量国美电器的内幕,对国美当时的品牌和信誉造成不小的伤害和冲击。引发了外界,特别是商业合作伙伴对于国美发展的担忧。
当年陈晓发表一系列不利于国美的言论,应该还是在私下场合的"泄私愤"。毕竟当年轰动一时的国美"黄陈之争",陈晓成为出局者,痛失国美平台和话语权,也被外界描绘为“负心人”。可以说,对于陈晓个人的社会形象和地位都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在私下场合陈晓以知情人的方式剖析国美发展挑战与困难,正是对于过去几年自己在国美职业生涯的总结,更是对于国美未来发展的不看好。
陈晓当时在国美,既是职业经理人,也是小股东,更是当权者。因为当年陈晓一手创立的永乐电器卖给国美,最终陈晓也被黄光裕邀请从上海到北京执掌国美电器大盘。未曾想,黄光裕的"玩火"遭到牢狱之灾。之后陈晓于国美危难之中担当大任,带领国美走出了黄光裕突然被捕入狱的危机。可以说,陈晓当时认为自己对国美有功,自然也希望可以借机获得国美发展的控制权。
陈晓作为中国企业家群体中颇为常见的一位“枭雄”型人物。他本身当年是一手创立永乐电器,因此在骨子里始终拥有"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基因。这也是当年"国美陈黄"之争的根源所在。
叁
时隔六年之后,这场官司正式告结。说实话无论是国美,还是陈晓,双方都不愿意再度提及。这毕竟属于过去的“伤疤”和“惨痛”教训。因为双方的控制权之争,最终却让国美失去发展转型的最好时光,也让国美电器零售业务最近几年来陷入低迷的通道之中。
最近几年以来,虽然国美电器一直探索从线下实体店到线上网店的双线转型。但是线上的扩张,线下的实体店复苏,以及线上线下的双线协同,进展缓慢。在营收规模上国美不仅被当年的竞争对手苏宁远远甩在身后,同样在竞争格局上京东、天猫除了在线上的持续领跑,还在抢夺线下实体店份额。
对于国美来说,早已不是当年的家电零售巨头,其市场地位和行业风头已经被苏宁、京东、天猫所超越,如今正身陷转型迷局之中。同样,陈晓这一千万元封口费无论是否退还,对于转型之中的国美来说,没有太大的帮助。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陈晓退出国美之后的六年来,国美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上的份额、影响力可以说走出一轮持续下滑的下行线。同样黄光裕与陈晓,也从最亲密的商业伙伴,自此成为陌路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