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恒安集团以522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前十,在轻工企业中排名第二。恒安集团旗下拥有“安尔乐”“七度空间”“心相印”等国内知名卫生巾、生活用纸品牌,这些品牌价值都是在许连捷、施文博家族的带领下,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和沉淀而获得的,在本案例中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仅分析许连捷家族。
言传身教
尽管许连捷的三个孩子都没有在恒安集团接班,但这并不代表许氏接班失败。三个儿子进入连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着许氏家族的资产,表现不凡。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将家族资产单独成立公司进行投资管理的案例,家族资产实现了分配与传承的统一。
许连捷
连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设连捷资本集团、连捷地产集团与连捷商贸集团。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许清流主要负责资本投资。成立于2000年的连捷资本集团,已联手多个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相关项目。据了解,自2003年起,连捷资本集团通过与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的合作,先后成功参股内蒙古蒙牛有限公司、中国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许家次子许清水主攻房地产投资。2003年连捷地产集团涉足房地产投资开发,拥有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20余家,目前已竣工和在建项目300多万平方米。许清池则负责连捷商贸集团,以品牌连锁运营为核心业务,结合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在妇婴用品行业进行产销一体化的运营。
许连捷说,自己对孩子们最大的影响,就是身教。“比如说,儿子有时也会被同学或朋友邀请去KTV等。我也从没告诉过他们不要去,但他们不会去,因为他们知道我不喜欢。”孩子们取得傲人成绩离不开许连捷的言传身教。由于许连捷小学都没有毕业,在知识教育上对三个儿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为人处世上实属教导有方。许连捷待人宽厚,他教导自己的儿子,在经商时一定要想着的是自己占利49%,让别人获益51%。他对儿子说做任何事首先是做人,当他们学业有成以后,许连捷告诉他们:“你们这些知识都学的很多了,留洋回来,但是你们要融入社会又是一门大学,你要跟形形色色的人合作,但是一定要有一种理念,有一种胸怀,首先一定要把方便让给别人,你不能占别人的便宜。”
治理有方
在公司治理方面,许连捷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他在恒安发展早期引进了许多亲朋好友,分给他们工作和股份,而伴随公司壮大,这种安排导致裙带关系滋长。对此,许连捷深感头疼,一方面,他不能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另一方面,他又不愿伤害亲友团的感情。在1996年、1997年,许连捷意识到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已经深深制约了公司的发展,一番权衡之下,他决定用上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推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来促进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
上市有很多条款要求,比如说关键岗位亲属回避,明晰股权结构等等。上市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治理结构,建立更规范的财务系统。上市之后不久,许连捷就劝很多原始股东退出管理岗位,其中不乏亲戚朋友,包括许连捷的舅舅。
前排从左至右:洪青山、施文博(董事局主席)、许连捷(董事局副主席、首席执行官)、许水深(执行总裁、首席运营官)
后排从左至右:施煌剑、许大座、卢康成、许春满、许清池
恒安自1998年在香港上市以来,一直专注于主业,在生活用纸行业里精耕细作,没有像一些企业只要是赚钱的热闹都往上凑,这体现了恒安扎实务实的一面。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严格遵守上市规则,规范信息披露,增加公司的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持广泛和深入的沟通,善待股东和投资者,为他们带来最好的回报。上市以来,恒安利润分红比例一直保持60-90%的高水平,累计分红达151亿港币。
恒安不仅是通过资本市场来改变陈旧的管理体制,还通过三次管理变革来突破集团的管理瓶颈。第一次是2002年,通过摩根士丹利的推荐,恒安在集团内推行一套全周期时间管理模式的管理变革计划,当年营收便突破10亿港元,之后更是顺风顺水,到2007年达到54亿港元。第二次是2007年底,聘请咨询工作做目标管理,主要针对战略规划、管理控制、供应链优化和绩效管理等模块。变革之后,恒安的业绩再次迅猛增长,到2009年,恒安年营收突破100亿港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到2013年,则更突破200亿港元,又翻了一番。第三次是2014年,聘请IBM和SAP公司,推进建立一套整合供应链、流程、库存、物流和渠道的信息化系统,打造大数据产业模式。
与此同时,恒安集团为了打造后备人才资源,“恒安管理学院”成立。成立初期,其基本定位是面向集团内部人才培养的“内向型企业大学”,仅在今后适当的时期内逐步尝试将部分课程开放给大供应链体系。恒安学院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成为恒安职业经理人的训练基地,改变目前职业经理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以应对将来业务发展更大的需求。其次,也是基层管理人员职业技能与管理技能的训练基地。
知恩图报
诚如我们的研究所示,精神传承在家族企业传承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许氏家族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在许连捷的知恩图报、奉献社会等方面,这也与许连捷年少时的经历有关。
在年少时,同村一位老大娘在年幼的许连捷路过她家时,经常给他些许吃喝,在许家周转不开时,也给予帮忙。为此,许连捷一直感念在心,事业有成的他除了帮老大娘盖了房子,每年春节都要举家上门拜年,送上丰厚的贺礼。老大娘过世时,许连捷也亲往送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感到生活中唯一的亮点是他人的善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困难中拉了我一把的人,因此我要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因此,许连捷也有着清晰的慈善原则,他说:“慈善是帮助别人渡过一个难关,而不是解决他一辈子贫困的问题。”善良父辈的艰辛,社会底层的困苦,让苦孩子出身的他始终挥之不去。早在1990年,事业刚起步的许连捷,就以父亲许书典的名义在老家晋江安海镇后林村设立老人基金会,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每人每月50元的养老补贴。此后,随着他事业逐步发展,补贴标准逐步提高,目前已提至350元,基金总额达600万元,全村100多位老人受益。
除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外,早年辍学的遗憾让许连捷频频出手捐资助学。1997年,安排恒安集团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建立了当时金额最大的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暨恒安自强奖学金,迄今已资助了数千名大学生。2002年,许连捷又以父亲的名义,向华侨大学捐赠600万元兴建了书典大楼,同时以母亲的名义设立了300万元的“淑惠助学金”。
对于国家的重大灾难,许连捷非常关切。1998年中国特大洪灾,许连捷捐款100万元,发动企业和员工捐300多万元;2003年非典期间,他捐赠价值570万元的款物给“防非”一线;2008年汶川大地震,出差在外的许连捷迅速安排恒安捐款捐物1000万元(其中捐款500万元,许个人100万元)。
更引人瞩目的是,许连捷一路向“共同慈善”的境界进发。2002年,许连捷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县级慈善总会——晋江慈善总会,他个人捐款200万元,恒安集团捐260余万。凭其号召力和影响力,该会当年便从当地民营企业家中募集善款一亿多元。
2006年,许连捷再次以父亲的名义向泉州慈善总会捐资3000万元,设立“许书典慈善专项基金”。2007年6月,在父亲八十寿辰之际,他又以父亲的名义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捐款1亿元成立慈善基金。2007年1月9日,许连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了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许连捷将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渗透给下一代。在二儿子、三儿子婚礼上许连捷均现场向晋江慈善总会捐款6666.66万元,儿子们均表示将遵从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把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撰文|姚盼 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
来源|慧谷家族白皮书
支持机构 | 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