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编辑 彭朋
“年轻人都愿意来上海创业,因为这里营商环境特别好,发展机会特别多。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民营经济能在上海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带来的结果。”5月18日,在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在上海扎根奋斗了20多年的民营企业家——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这样感慨说。
2020年以来,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创新创业青年跨界交流、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形成“1+365”全年活动和“1+N”品牌矩阵,打造不落幕、不散场的青年创新创业秀场和舞台。同时,论坛向全社会清晰传递出上海渴求各类人才的强烈信号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鲜明导向,营造上海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助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上海一直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机会。”王均金认为,如今,上海“五个中心”格局确立,这座城市鼓励创新、激发活力的基因培育了每一位创业者敢闯的勇气,城市资源所带来禀赋优势更为每一个创意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信心,这就是上海因‘地利’而发展出的独特资源优势和文化特性。
一直以来,上海吸引全球青年才俊纷至沓来、彼此成就。数据显示,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4.4%,集聚了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汇聚了超过670万各类人才,包括30多万名回国创业的留学人才。
会上,《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在优质育才引才机制环境下,上海的全球人才吸引力逐年提升,外国人才集聚度持续位居中国首位。
此次发布的《报告》聚焦上海的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政策服务与支撑体系等多元维度,用大量的成果展示与数据图表展现上海创新创业的蓬勃生态。
同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43.4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8.3万余份,在沪工作的外国人达到7.2万余人。
从产业方向来看,上海拥有近160家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其中电子核心产业、生物医药、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等三个领域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充分印证了上海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个先导产业方向上的发展优势。
《报告》还明确指出,上海是中国内地外资企业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随着外企的数量增加及业务发展,上海更积极地通过认证外资研发中心等方式引导外资企业在沪发展研发等高价值业务。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留在上海、同时,论坛还针对需求服务青年,首次发布“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提供“创新创业导师团”“专业服务团”“科创服务团”等“矩阵式”专业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论坛上还发布了“上海青年创新创业扶持计划”,从“创新创业企业扶持政策”“青年扶持政策”“项目专项奖励政策”“配套服务政策”“其他特定功能性政策”等多板块,全方位梳理、集成式推出各区、园区的扶持政策,为全球青年来沪创新创业提供向导指引,打造“矩阵式”服务体系,共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良好生态。
“一个城市的活力就是要看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年轻人们有梦想、有追求,这些创业的榜样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多经验和启发。”论坛青年代表、傅利叶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认为,更好的创新环境就会吸引到更多创业的人才,越来越多创业的人才又会带来新的理念,也让环境变得更加优渥,从而能够继续吸引到更多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