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治邦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下称“大华所”)涉金通灵(300091.SZ)定增财务造假案的影响仍在发酵,尽管有媒体指出,该次行政处罚不会影响2024年报审计业务。不过,众多上市公司纷纷作出解聘或是不再续聘的决定。据媒体报道指出,截至5月16日晚,公开宣布取消聘任大华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的A股上市公司已超过50家。面对大华所的业务困境,已有会计师选择了跳槽。
回顾大华所此次受到的行政处罚,除了有罚金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处罚。交易所层面,更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承办会计师,其中范荣、颜利胜被给予三十六个月不受理其出具的证券业务和证券服务业务相关文件的处分,胡志刚则被给予十二个月不受理其出具的证券业务和证券服务业务相关文件的处分。
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大华所及签字会计师被罚的一点都不冤枉,首先是长时间跨度的财务造假,再是涉及到违规发行证券。金通灵的财务造假跨度持续超5年,2017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虚假记载行为,大华所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签字注册会计师为范荣、颜利胜、胡志刚。另外,颜利胜、胡志刚两人作为金通灵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项目的字注册会计师违反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再融资审核规则》等规定。
以2019年的审计情况来看,签字注册会计师知悉大名项目自2017年年报审计以来现场施工没有进展,但审计确认的土建安装进度达92.69%、锅炉设备进度达38.95%。在项目组提出对大名项目进行现场走访的情况下,签字注册会计师未安排实施现场监盘、走访等审计程序,仍采用不可信的供应商回函作为主要审计证据,未重新评估管理层诚信及财务舞弊风险,未实施有效的审计措施应对财务舞弊风险。明知有假,却故意装作不知道,会计师或有意无意的在协助金通灵进行着财务造假,这当中是否存在着利益输送?如真的存在特别的利益往来,显然不是简单的行政处罚可以了结。
市场信息显示,金通灵股价从2018年的9.18元/股的高点跌至2024年5月17日1.75元/股。如果投资者基于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的信任而买入股票,无疑将遭受巨额损失。金通灵的市场情况来看,在中介机构协助下在2017年-2021年连续累计完成22.22亿元的再融资,公司在2022年、2023年均没有推出分红计划,上市以来历年总的分红金额也仅有可怜的1.09亿元。如金通灵最终真的未能合理的回馈市场,大华所显然难辞其咎。
回到大华所的这次行政处罚及从业人员的纪律处分,“资格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亮点,大华所及其责任人员也配得上“资格罚”,甚至应当考虑对责任人员给与证券行业禁入。个人认为,单次的行政罚款相较于资本市场的巨大利益显然不值得一提,直接剥夺其后续参与市场的资格显然更具有震慑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资格罚,比如说什么样的违规行为适合资格罚,适用什么样的资格罚。比如在金通灵案例中,责任人员如具故意协同财务造假是否应当被直接实施市场禁入?
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更加强调信息披露主体的责任。除了刑罚、行政处罚,交易所也应当拿出更多的监管动作,如祭出更加严厉的资格罚,将违法违规者直接踢出证券市场。只有让违法违规者真正痛了,才能倒逼参与主体更加规范,时刻警惕自己成为下一个大华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