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外歌手“乐坛论剑”,《歌手2024》到底比的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外歌手“乐坛论剑”,《歌手2024》到底比的是什么?

拼招式,比内力,观境界。

文|音乐先声 李沁予

编辑|范志辉

“曲中志士,乐坛论剑。”

5月17日晚,杭盖乐队、黄宣刚揭榜成功,亚当·兰伯特又来了。

在《歌手2024》首期节目播出后,一时就激起全民关注和大讨论;第二期仍然不负众望,欢网收视率峰值1.41、酷云平均份额大涨65%。甚至有网传消息,在《歌手2024》大火之下,东方卫视老牌音综《我们的歌》也发布预告将在新一季中以直播形式与大家见面。

热度不停,话题不止。当亚当·兰伯特担任下期补位歌手的词条冲上热搜,网友们又开始紧张了,“战狼言论”再次四起。他们似乎已经忘了,这只是一台具有竞演性质的综艺,而非只论输赢的比赛。

华语乐坛为什么露怯了?

当《歌手》决定用全直播、不修音、one take的形式呈现时,就注定了这将是一场对华语乐坛祛魅的演出。

从第一期表现来看,我们的表演者无一不是紧张而局促的。二手玫瑰的吉他手姚澜前奏弹劈了,海来阿木为凸显音色反而有些影响听感,杨丞琳、汪苏泷紧张到有些压不住乐队,那英表演完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跟外国友人松弛感满满又惊艳四座的表演形成鲜明对比。也因此,引发了无数表情包和热梗。

第二期因为有了杭盖乐队和黄宣的加入,为本期节目加入了不少惊喜和可看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杭盖乐队同样面临着听众新鲜感消退的挑战,黄宣贡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但比表演更出圈的是他的表情包。简单来说,那英倒是调整了状态,虽仍稍显紧张但比第一期时自如很多,其余首发华语歌手仍被花式吐槽。

网友的“摇人”行动尚未结束。不止韩红、林志炫、周深、黄丽玲被网友喊话,林宥嘉甚至也坐不住了,力荐00后小将周菲戈。

如果网络还有记忆的话,上述提到的歌手不少都被网友诟病过“全是技巧没有感情”、“油腻”。我们不得不思考,国民审美和评判标准,为何在中外歌手交手的那一刻变了?

这里首先必须提到一个大前提,就是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步伐是远远滞后于欧美的。

从1979年李谷一的《乡恋》开始,到1985年威猛乐队首次登上北京工人体育馆,以及当年的打口热潮,这些渠道带来了外面世界的声音,也由此启发了一批当代音乐人。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除了港台有一些唱片工业的基础,内地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就迈入数字时代了。

另一边,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对艺术教育重视度的提升,音乐教育开始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私立机构开始重视音乐教育,开设相关课程,但总体上与西方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更何况,音乐审美的强势来自经济强势下的文化强势,欧美音乐文化及其背后的审美体系早已渗透全球。而对于华语歌手而言,“欧美大嗓”、“Soul/R&B”这些元素都是在后天环境里养成的,虽然当下势头很足,但并不是华语歌手的舒适区。

早在2020年,IVA国际认证教练Justin宇轩团队统计,以一场“相信未来”在线义演为对象统计华语歌手们的发声状况,结果并不乐观。可以看出,在本次义演中,170 人中只有68位歌手的唱功到达了及格水平,其余都存在问题。

抛开所谓的天赋加成和嗓音机能差异,在欧美文化主导下的流行音乐竞技场里去和“当地人”切磋别人的文化特产,没有差距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历的排列组合,每一个音乐人都是地域音乐文化的发声者。就像Chanté Moore唱《老鼠爱大米》也是一股RNB味,假使让从小学习京剧的成龙去唱《If I Ain't Got You》,大概也会是中气十足,难掩抑扬顿挫的国粹“口音”。

也正因此,在别人的BGM里打败别人,总是困难的。

中外歌手同台到底比什么?

关于这场中外歌手的“乐坛论剑”,在业内有两种观点。

AEMstudio主理人龙飞认为,胜者永远是强者文化的那一头。国内流行音乐体系的建立,本来就离不开欧美文化的影响。即便是赢了,也并不是自己的东西。他甚至将《歌手2024》中外歌手的比拼比作赛车手和围棋手的PK,“不同赛道的比赛,只能说喜欢或者不喜欢,不能说谁输了谁赢了。”

龙飞的观点有其合理性,既然带有竞技性质,将不同起点的文化放在同一赛场上比较,这种比较可能本质上是不公平的,但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部分网友认为,参与跨文化的音乐比赛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机会。通过展示不同地区和文化的音乐,可以促进人们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理解和尊重。虽然欧美文化可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音乐并不完全受限于文化身份。中国并不缺通过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的元素,而创造出的优秀音乐作品。

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期直播中杭盖乐队在演出结束后,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首期最强的Chanté Moore作为对手时,乐队主唱胡日查回答“款待我们的客人” 朴实几个字,或许为这场音乐竞技“该怎么比”给出了答案。

六神磊磊有一句slogan——“读书,不要只会竖着读,让我横切开给你看。” 其实放到这场中外竞演也一样适用,中外歌手以彼此竞争实现共同进步为目的,也是个求真的过程。

只是如何去比,还需横向,把音乐切开来思考。

我们从不缺优秀的歌者。比如藏族歌手阿兰16年前在日本户外活动上展示藏族唱腔与藏音震惊四座;龚琳娜演绎的《忐忑》采用锣鼓经的概念,把戏曲文化不同行当的唱腔展现出来,都是无法替代的中国声音。

这里不得不提到2018年《忐忑》的创作者老锣接受《新民晚报》采访中提到的:“中国音乐的大环境如同一个‘模仿秀’,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严肃音乐,大家都在模仿西方。不能被西方牵着鼻子走,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声音。”

同理,哪怕是在唱功层面,或许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发力点,才会让这场“比赛”看起来更加公平。更何况,高手过招,从来不止是比拼招式。

当然,唱功技术是“怎么比”的首要条件,歌者与作品自身所呈现出的层次和底蕴,才是音乐的灵魂与意境,我们还是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比如国产游戏《原神》中的《神女劈观》,曲中句句真情流露、凄然悲怆,国外玩家、听众都对这首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登上了2023年央视网络春晚。

这似乎是又一次中国传统戏曲与流行元素结合进化的作品。《神女劈观》的灵感源自经典故事“李寄斩蛇”,其编曲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西洋乐器和摇滚元素。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创新不再是简单地模仿欧美音乐,而是在我们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开出了适应新时代的花。对于这场艺术竞演来说,这样具有传统特色与强势文化带来的音乐作品,无疑是可以一战的。

借用乐评人邓柯老师的话:“世界上每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创作者,都会把自己族群的历史与文化视为宝藏,而由此衍生出的作品,也恰恰是最吸引人的部分。这不是打民族牌更不是恰爱国饭,这是文化与艺术的规律:我们对世界保持善意、开放、包容、交流,但只有在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的语言。”

既然是一场综艺一场秀,这场中外歌手同台竞演也该是先比招式再比内力,但无论如何,总是要拿出自家门派的绝学来交流,这场比试才具有国际交流的意义。

结语

电影《功夫》里有个有趣的细节。

火云邪神作为全片的最大反派,在出场时跷脚称大,一句“我想打死两位或者是被两位打死”就注定了败北的结局。高手过招从来不是以出身论贵贱,也不靠拳脚分高下,更多是观其境界便以分晓。

这也是为何在结尾时星仔说完“想学呀你,我教你啊”之后,火云邪神落泪拜服的原因之一。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歌手2024》而言,直播模式的不可控性已经带来了足够看点,而输赢不过是综艺最大的噱头,而能够通过一场场的舞台为观众呈现中外歌手真刀真枪的实力比拼,让有实力有勇气的华语歌手得到机会,已实属不易。

如果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再度引起观众对实力派音乐人的理解与认知,同时又能打开视野,不再局限于被裹挟的审美,那么对于华语乐坛和音乐产业的发展而言,这次的“乐坛论剑”,正是一次重塑江湖格局的好机会。

排版 | 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外歌手“乐坛论剑”,《歌手2024》到底比的是什么?

拼招式,比内力,观境界。

文|音乐先声 李沁予

编辑|范志辉

“曲中志士,乐坛论剑。”

5月17日晚,杭盖乐队、黄宣刚揭榜成功,亚当·兰伯特又来了。

在《歌手2024》首期节目播出后,一时就激起全民关注和大讨论;第二期仍然不负众望,欢网收视率峰值1.41、酷云平均份额大涨65%。甚至有网传消息,在《歌手2024》大火之下,东方卫视老牌音综《我们的歌》也发布预告将在新一季中以直播形式与大家见面。

热度不停,话题不止。当亚当·兰伯特担任下期补位歌手的词条冲上热搜,网友们又开始紧张了,“战狼言论”再次四起。他们似乎已经忘了,这只是一台具有竞演性质的综艺,而非只论输赢的比赛。

华语乐坛为什么露怯了?

当《歌手》决定用全直播、不修音、one take的形式呈现时,就注定了这将是一场对华语乐坛祛魅的演出。

从第一期表现来看,我们的表演者无一不是紧张而局促的。二手玫瑰的吉他手姚澜前奏弹劈了,海来阿木为凸显音色反而有些影响听感,杨丞琳、汪苏泷紧张到有些压不住乐队,那英表演完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跟外国友人松弛感满满又惊艳四座的表演形成鲜明对比。也因此,引发了无数表情包和热梗。

第二期因为有了杭盖乐队和黄宣的加入,为本期节目加入了不少惊喜和可看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杭盖乐队同样面临着听众新鲜感消退的挑战,黄宣贡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但比表演更出圈的是他的表情包。简单来说,那英倒是调整了状态,虽仍稍显紧张但比第一期时自如很多,其余首发华语歌手仍被花式吐槽。

网友的“摇人”行动尚未结束。不止韩红、林志炫、周深、黄丽玲被网友喊话,林宥嘉甚至也坐不住了,力荐00后小将周菲戈。

如果网络还有记忆的话,上述提到的歌手不少都被网友诟病过“全是技巧没有感情”、“油腻”。我们不得不思考,国民审美和评判标准,为何在中外歌手交手的那一刻变了?

这里首先必须提到一个大前提,就是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步伐是远远滞后于欧美的。

从1979年李谷一的《乡恋》开始,到1985年威猛乐队首次登上北京工人体育馆,以及当年的打口热潮,这些渠道带来了外面世界的声音,也由此启发了一批当代音乐人。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除了港台有一些唱片工业的基础,内地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就迈入数字时代了。

另一边,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对艺术教育重视度的提升,音乐教育开始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私立机构开始重视音乐教育,开设相关课程,但总体上与西方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更何况,音乐审美的强势来自经济强势下的文化强势,欧美音乐文化及其背后的审美体系早已渗透全球。而对于华语歌手而言,“欧美大嗓”、“Soul/R&B”这些元素都是在后天环境里养成的,虽然当下势头很足,但并不是华语歌手的舒适区。

早在2020年,IVA国际认证教练Justin宇轩团队统计,以一场“相信未来”在线义演为对象统计华语歌手们的发声状况,结果并不乐观。可以看出,在本次义演中,170 人中只有68位歌手的唱功到达了及格水平,其余都存在问题。

抛开所谓的天赋加成和嗓音机能差异,在欧美文化主导下的流行音乐竞技场里去和“当地人”切磋别人的文化特产,没有差距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历的排列组合,每一个音乐人都是地域音乐文化的发声者。就像Chanté Moore唱《老鼠爱大米》也是一股RNB味,假使让从小学习京剧的成龙去唱《If I Ain't Got You》,大概也会是中气十足,难掩抑扬顿挫的国粹“口音”。

也正因此,在别人的BGM里打败别人,总是困难的。

中外歌手同台到底比什么?

关于这场中外歌手的“乐坛论剑”,在业内有两种观点。

AEMstudio主理人龙飞认为,胜者永远是强者文化的那一头。国内流行音乐体系的建立,本来就离不开欧美文化的影响。即便是赢了,也并不是自己的东西。他甚至将《歌手2024》中外歌手的比拼比作赛车手和围棋手的PK,“不同赛道的比赛,只能说喜欢或者不喜欢,不能说谁输了谁赢了。”

龙飞的观点有其合理性,既然带有竞技性质,将不同起点的文化放在同一赛场上比较,这种比较可能本质上是不公平的,但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部分网友认为,参与跨文化的音乐比赛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机会。通过展示不同地区和文化的音乐,可以促进人们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理解和尊重。虽然欧美文化可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音乐并不完全受限于文化身份。中国并不缺通过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的元素,而创造出的优秀音乐作品。

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期直播中杭盖乐队在演出结束后,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首期最强的Chanté Moore作为对手时,乐队主唱胡日查回答“款待我们的客人” 朴实几个字,或许为这场音乐竞技“该怎么比”给出了答案。

六神磊磊有一句slogan——“读书,不要只会竖着读,让我横切开给你看。” 其实放到这场中外竞演也一样适用,中外歌手以彼此竞争实现共同进步为目的,也是个求真的过程。

只是如何去比,还需横向,把音乐切开来思考。

我们从不缺优秀的歌者。比如藏族歌手阿兰16年前在日本户外活动上展示藏族唱腔与藏音震惊四座;龚琳娜演绎的《忐忑》采用锣鼓经的概念,把戏曲文化不同行当的唱腔展现出来,都是无法替代的中国声音。

这里不得不提到2018年《忐忑》的创作者老锣接受《新民晚报》采访中提到的:“中国音乐的大环境如同一个‘模仿秀’,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严肃音乐,大家都在模仿西方。不能被西方牵着鼻子走,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声音。”

同理,哪怕是在唱功层面,或许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发力点,才会让这场“比赛”看起来更加公平。更何况,高手过招,从来不止是比拼招式。

当然,唱功技术是“怎么比”的首要条件,歌者与作品自身所呈现出的层次和底蕴,才是音乐的灵魂与意境,我们还是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比如国产游戏《原神》中的《神女劈观》,曲中句句真情流露、凄然悲怆,国外玩家、听众都对这首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登上了2023年央视网络春晚。

这似乎是又一次中国传统戏曲与流行元素结合进化的作品。《神女劈观》的灵感源自经典故事“李寄斩蛇”,其编曲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西洋乐器和摇滚元素。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创新不再是简单地模仿欧美音乐,而是在我们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开出了适应新时代的花。对于这场艺术竞演来说,这样具有传统特色与强势文化带来的音乐作品,无疑是可以一战的。

借用乐评人邓柯老师的话:“世界上每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创作者,都会把自己族群的历史与文化视为宝藏,而由此衍生出的作品,也恰恰是最吸引人的部分。这不是打民族牌更不是恰爱国饭,这是文化与艺术的规律:我们对世界保持善意、开放、包容、交流,但只有在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的语言。”

既然是一场综艺一场秀,这场中外歌手同台竞演也该是先比招式再比内力,但无论如何,总是要拿出自家门派的绝学来交流,这场比试才具有国际交流的意义。

结语

电影《功夫》里有个有趣的细节。

火云邪神作为全片的最大反派,在出场时跷脚称大,一句“我想打死两位或者是被两位打死”就注定了败北的结局。高手过招从来不是以出身论贵贱,也不靠拳脚分高下,更多是观其境界便以分晓。

这也是为何在结尾时星仔说完“想学呀你,我教你啊”之后,火云邪神落泪拜服的原因之一。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歌手2024》而言,直播模式的不可控性已经带来了足够看点,而输赢不过是综艺最大的噱头,而能够通过一场场的舞台为观众呈现中外歌手真刀真枪的实力比拼,让有实力有勇气的华语歌手得到机会,已实属不易。

如果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再度引起观众对实力派音乐人的理解与认知,同时又能打开视野,不再局限于被裹挟的审美,那么对于华语乐坛和音乐产业的发展而言,这次的“乐坛论剑”,正是一次重塑江湖格局的好机会。

排版 | 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