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短剧追求极致爽感时,长剧却在开启“慢综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短剧追求极致爽感时,长剧却在开启“慢综流”

开启“慢综流”的剧集选择直面生活、小而治愈的内核,给观众带来舒缓的情绪抚慰,也为行业开辟一片新疆界。

文|文娱价值官 陈 桐

编辑|美圻

“一集十分钟,一天一部剧!"当倍速功能成为长视频平台的标配,观众习惯了以1.5倍、2倍、3倍甚至更高速度追剧时,却开始有长剧主动选择“慢”下来。

今年5月,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突然空降,以一种“降维打击”态势在国产剧领域闪耀。除了热度火爆全网,该剧豆瓣评分也一路走高,从开分时的8.5分、到收官时的8.6分再到8.7分、8.8分,不到一周时间就登顶2024豆瓣国剧评分top1。

当倍速追剧成为常态,处于风口的短剧执着追求极致爽感时,《我的阿勒泰》则用如流水般的情节和台词,缓缓淌进观众的心中,治愈人们的内耗。除了《我的阿勒泰》,近期热播的《春色寄情人》《另一种蓝》同样在舒缓轻松的氛围中,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给人极致的精神滋养。

在长剧、短剧普遍追求爽感、反转、密度、快节奏、强情节的主流市场,开启“慢综流”的剧集选择直面生活、小而治愈的内核,给观众带来舒缓的情绪抚慰,也为行业开辟一片新疆界。

长剧,从“慢综艺”中找增量

在原著李娟和剧集改编主创的设定中,《我的阿勒泰》的基调就是“慢”。

原著散文集的抒情性在剧集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北疆壁纸一般壮丽的景色呈现出电影般的质感和视觉效果,美得像一幅画。故事的流淌则像一首诗,在屏幕外看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人想停下时间留住这些可爱的人(高晓亮除外)。

大娘因为小姑娘错怪她而觉得委屈没面子,下一秒就握手微笑;说自己是方圆百里最好干部的大叔;洒脱而坚韧的张凤侠;勇敢又热情的托肯;像孩童般可爱的奶奶;淳朴帅气的少年巴太……阿勒泰的阳光底下没有心事,一切都是未经雕琢的热烈直白。

《春色寄情人》中错落有致的小镇和漫出画面的山水,同样给人一种田园散文诗般的舒适和惬意。性格桀骜但身心孤独的遗体整容师,与身体缺陷但勇敢耀眼的医疗销售,超越残酷现实、彼此一直双向治愈着,真实而有触动感的烟火气与人情味,同样让人看见了慢综艺的“日常感”。

《另一种蓝》不同于传统职场都市剧,反其道聚焦当下返乡创业青年困境。北漂陈小满重回家乡景德镇,与前上司柯岩并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中,返乡是最核心的主线。这条主线不简单是对城市的远离,返乡之后的他们,重新审视生活后逐渐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以更具故事性的形式,重新演绎了一次《向往的生活》。

近年,我们已经很少能在国产剧中看到田园、生活、治愈类似的字眼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强刺激逐渐钝感的观众,只能在慢综艺中寻找内心柔软的一隅。

如今,“慢综流”也开始大规模进入剧集创作领域。这种“田园牧歌式”剧集,从作品的叙事表达中尝试弱化剧情冲突,放弃在用力激猛的强情节路线上阔步前行,转而通过生活流呈现吸引观众的注意,其反其道、差异化的内容风格,也收获了诸多好评。

事实上,除了这些标签鲜明的纯“慢综流”剧集,更多剧集也纷纷向慢综艺取经,拿出一部分“闲笔”,留给慢综艺感的“日常”叙事。

今年Q1爆款古装剧《与凤行》中,“三界”不再是虚妄无边设定,而有着一蔬一饭、有滋有味、有血有肉的清欢,沈璃和行云在人间小院中“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的闲适生活,不仅给剧集染上了几分长夏清江的“文人田园气”。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和白描,也给予观众心灵慰藉和栖息空间,更在张弛有度中调和了剧集整体的节奏,带来了更好的追剧体验。

散而不空、淡而有味、暖而治愈

当然,“慢综流”剧集不等于平淡和无聊,在流量IP时代,很多剧集的慢源自强行注水,靠放慢语速、回忆杀、强行误会、配角加戏等手段稀释剧情,这才催生出了倍速功能。因此,真正的“慢综流”剧集,不是因为受到了太多外在因素的干扰,而是要与内在的剧情、主题和节奏匹配。

追《我的阿勒泰》之前,不少人担心这部散文改编的剧集太文艺了,会不会显得冗长和空泛?观众看完发现,在“慢综流”的主基调下,这部剧剧情流畅,故事线和冲突点非常明确,角色塑造与情感联结是正常、合理、饱满而不刻板的。

《我的阿勒泰》中出现的人物,大多是灵动可爱的、朴实温暖的。马伊琍饰演的母亲张凤侠,苦中带着轻盈,细品、却能觉出沉重。蒙古族奶奶布加森登对张凤侠母女说的那句“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更是击中不少人的心,将“诗意”与“烟火气”灵巧融合。而这种温暖治愈的氛围和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在城市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稀缺。

《我的阿勒泰》不只是一部剧,它触动了年轻人逃离都市、寻找心灵净土的心弦。这部剧和李娟的原著一样,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这种“慢”不是注水、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真正的底层共鸣,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性情和原生态,令人向往。

同样的,《另一种蓝》中的景德镇就是另一个“阿勒泰”,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可以静下心来享受慢节奏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呢?《春色寄情人》中的小镇配上淡淡的阳光色调,也给人一种田园散文诗般的舒适和惬意,像是被自然保护起来的桃花源。

处处都是极致美景和人间烟火的“阿勒泰”们,让许多打工人看了后都自嘲“感觉尸斑都淡了”,那种要冲出屏幕的疲惫感和浓浓的“班味”,在这样的心灵花园里,得到了消解。

这三部剧虽然有不一样的地理经纬度和人物,但有一样的人情岁月归意浓和隐于小院柴米油盐中的人间芳菲。生发于这个土壤中的冲突与纠葛,感情的起伏与发展,本质依旧是一种更悠远更本源的柔软与温情。

影视圈浮躁快速运转的这二十年里,在生活压力不断累计的当下,返璞归真的“慢综流”剧集的兴起也不难想象,无论外壳与地理设定如何变化,自然、解压、烟火气、反内卷等关键词都是其创作共性,实质都是在观照年轻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焦虑,将人与土地、自然与本真更好链接起来。

内容新风口、文旅新动能

在火爆与共振之余,这些成功的“慢综流”剧集也为拍摄地文旅注入了新动能。优质内容如同源头活水,借助影视IP赋能,文旅融合正成为众多地区吸引游客的新方式。

《我的阿勒泰》8集的体量,如风般自由地掠过阿勒泰的四季,记述下新鲜生动的牧区生活,以及游牧民族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该剧播出后引发了一轮北疆文旅热,剧中的迷人星空、巍峨雪山、壮美山谷、茂密森林、青青草原、成群牛羊……每一帧都如壁纸般精美,满足了许多人对诗和远方的幻想。

去哪儿、携程等多个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自5月5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宣发以来,阿勒泰地区的全平台搜索热度均在上涨,机票预订量和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近两倍,“看着看着就订好了去阿勒泰的票”成为不少观众的追剧“后遗症”。

《另一种蓝》开播后也让“三面青山一半水,一城瓷器半城窑”的景德镇成为无数观众的“梦中情地”。告别特种兵式旅行的一些观众,选择周末来到景德镇,跟随剧中宋茜、周渝民的足迹一起深入感受瓷都慢生活,扑面而来的松弛感让许多年轻人很难不支“瓷”。

不可否认,这些城市旅游的“快速崛起”是多方合力的结果,既有软硬件的提升也有官方的引流策划,但热播影视剧的巨大带动效应,亦是重要的催化剂。

几年前,或许片方与旅游方都不曾有心“插柳”,影视作品常常在无心之中成为城市或景区的宣传片,但随着热播影视剧的引流效应越来越明显,“影视+文旅”的联动便愈发紧密,而“慢综流”的剧集因为更注重景色质感和烟火气,所以对拍摄地文旅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

在类型的尝试上,《我的阿勒泰》以及《春色寄情人》《另一种蓝》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也激发了观众对于后续推出的同质感剧集的期待。当一地鸡毛的强刺激情节逐渐失去新鲜感,在生活和工作中负重前行的年轻人,或许需要更多“慢综流”的剧集,满足他们对温情、治愈和安闲的向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短剧追求极致爽感时,长剧却在开启“慢综流”

开启“慢综流”的剧集选择直面生活、小而治愈的内核,给观众带来舒缓的情绪抚慰,也为行业开辟一片新疆界。

文|文娱价值官 陈 桐

编辑|美圻

“一集十分钟,一天一部剧!"当倍速功能成为长视频平台的标配,观众习惯了以1.5倍、2倍、3倍甚至更高速度追剧时,却开始有长剧主动选择“慢”下来。

今年5月,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突然空降,以一种“降维打击”态势在国产剧领域闪耀。除了热度火爆全网,该剧豆瓣评分也一路走高,从开分时的8.5分、到收官时的8.6分再到8.7分、8.8分,不到一周时间就登顶2024豆瓣国剧评分top1。

当倍速追剧成为常态,处于风口的短剧执着追求极致爽感时,《我的阿勒泰》则用如流水般的情节和台词,缓缓淌进观众的心中,治愈人们的内耗。除了《我的阿勒泰》,近期热播的《春色寄情人》《另一种蓝》同样在舒缓轻松的氛围中,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给人极致的精神滋养。

在长剧、短剧普遍追求爽感、反转、密度、快节奏、强情节的主流市场,开启“慢综流”的剧集选择直面生活、小而治愈的内核,给观众带来舒缓的情绪抚慰,也为行业开辟一片新疆界。

长剧,从“慢综艺”中找增量

在原著李娟和剧集改编主创的设定中,《我的阿勒泰》的基调就是“慢”。

原著散文集的抒情性在剧集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北疆壁纸一般壮丽的景色呈现出电影般的质感和视觉效果,美得像一幅画。故事的流淌则像一首诗,在屏幕外看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人想停下时间留住这些可爱的人(高晓亮除外)。

大娘因为小姑娘错怪她而觉得委屈没面子,下一秒就握手微笑;说自己是方圆百里最好干部的大叔;洒脱而坚韧的张凤侠;勇敢又热情的托肯;像孩童般可爱的奶奶;淳朴帅气的少年巴太……阿勒泰的阳光底下没有心事,一切都是未经雕琢的热烈直白。

《春色寄情人》中错落有致的小镇和漫出画面的山水,同样给人一种田园散文诗般的舒适和惬意。性格桀骜但身心孤独的遗体整容师,与身体缺陷但勇敢耀眼的医疗销售,超越残酷现实、彼此一直双向治愈着,真实而有触动感的烟火气与人情味,同样让人看见了慢综艺的“日常感”。

《另一种蓝》不同于传统职场都市剧,反其道聚焦当下返乡创业青年困境。北漂陈小满重回家乡景德镇,与前上司柯岩并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中,返乡是最核心的主线。这条主线不简单是对城市的远离,返乡之后的他们,重新审视生活后逐渐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以更具故事性的形式,重新演绎了一次《向往的生活》。

近年,我们已经很少能在国产剧中看到田园、生活、治愈类似的字眼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强刺激逐渐钝感的观众,只能在慢综艺中寻找内心柔软的一隅。

如今,“慢综流”也开始大规模进入剧集创作领域。这种“田园牧歌式”剧集,从作品的叙事表达中尝试弱化剧情冲突,放弃在用力激猛的强情节路线上阔步前行,转而通过生活流呈现吸引观众的注意,其反其道、差异化的内容风格,也收获了诸多好评。

事实上,除了这些标签鲜明的纯“慢综流”剧集,更多剧集也纷纷向慢综艺取经,拿出一部分“闲笔”,留给慢综艺感的“日常”叙事。

今年Q1爆款古装剧《与凤行》中,“三界”不再是虚妄无边设定,而有着一蔬一饭、有滋有味、有血有肉的清欢,沈璃和行云在人间小院中“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的闲适生活,不仅给剧集染上了几分长夏清江的“文人田园气”。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和白描,也给予观众心灵慰藉和栖息空间,更在张弛有度中调和了剧集整体的节奏,带来了更好的追剧体验。

散而不空、淡而有味、暖而治愈

当然,“慢综流”剧集不等于平淡和无聊,在流量IP时代,很多剧集的慢源自强行注水,靠放慢语速、回忆杀、强行误会、配角加戏等手段稀释剧情,这才催生出了倍速功能。因此,真正的“慢综流”剧集,不是因为受到了太多外在因素的干扰,而是要与内在的剧情、主题和节奏匹配。

追《我的阿勒泰》之前,不少人担心这部散文改编的剧集太文艺了,会不会显得冗长和空泛?观众看完发现,在“慢综流”的主基调下,这部剧剧情流畅,故事线和冲突点非常明确,角色塑造与情感联结是正常、合理、饱满而不刻板的。

《我的阿勒泰》中出现的人物,大多是灵动可爱的、朴实温暖的。马伊琍饰演的母亲张凤侠,苦中带着轻盈,细品、却能觉出沉重。蒙古族奶奶布加森登对张凤侠母女说的那句“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更是击中不少人的心,将“诗意”与“烟火气”灵巧融合。而这种温暖治愈的氛围和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在城市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稀缺。

《我的阿勒泰》不只是一部剧,它触动了年轻人逃离都市、寻找心灵净土的心弦。这部剧和李娟的原著一样,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这种“慢”不是注水、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真正的底层共鸣,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性情和原生态,令人向往。

同样的,《另一种蓝》中的景德镇就是另一个“阿勒泰”,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可以静下心来享受慢节奏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呢?《春色寄情人》中的小镇配上淡淡的阳光色调,也给人一种田园散文诗般的舒适和惬意,像是被自然保护起来的桃花源。

处处都是极致美景和人间烟火的“阿勒泰”们,让许多打工人看了后都自嘲“感觉尸斑都淡了”,那种要冲出屏幕的疲惫感和浓浓的“班味”,在这样的心灵花园里,得到了消解。

这三部剧虽然有不一样的地理经纬度和人物,但有一样的人情岁月归意浓和隐于小院柴米油盐中的人间芳菲。生发于这个土壤中的冲突与纠葛,感情的起伏与发展,本质依旧是一种更悠远更本源的柔软与温情。

影视圈浮躁快速运转的这二十年里,在生活压力不断累计的当下,返璞归真的“慢综流”剧集的兴起也不难想象,无论外壳与地理设定如何变化,自然、解压、烟火气、反内卷等关键词都是其创作共性,实质都是在观照年轻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焦虑,将人与土地、自然与本真更好链接起来。

内容新风口、文旅新动能

在火爆与共振之余,这些成功的“慢综流”剧集也为拍摄地文旅注入了新动能。优质内容如同源头活水,借助影视IP赋能,文旅融合正成为众多地区吸引游客的新方式。

《我的阿勒泰》8集的体量,如风般自由地掠过阿勒泰的四季,记述下新鲜生动的牧区生活,以及游牧民族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该剧播出后引发了一轮北疆文旅热,剧中的迷人星空、巍峨雪山、壮美山谷、茂密森林、青青草原、成群牛羊……每一帧都如壁纸般精美,满足了许多人对诗和远方的幻想。

去哪儿、携程等多个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自5月5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宣发以来,阿勒泰地区的全平台搜索热度均在上涨,机票预订量和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近两倍,“看着看着就订好了去阿勒泰的票”成为不少观众的追剧“后遗症”。

《另一种蓝》开播后也让“三面青山一半水,一城瓷器半城窑”的景德镇成为无数观众的“梦中情地”。告别特种兵式旅行的一些观众,选择周末来到景德镇,跟随剧中宋茜、周渝民的足迹一起深入感受瓷都慢生活,扑面而来的松弛感让许多年轻人很难不支“瓷”。

不可否认,这些城市旅游的“快速崛起”是多方合力的结果,既有软硬件的提升也有官方的引流策划,但热播影视剧的巨大带动效应,亦是重要的催化剂。

几年前,或许片方与旅游方都不曾有心“插柳”,影视作品常常在无心之中成为城市或景区的宣传片,但随着热播影视剧的引流效应越来越明显,“影视+文旅”的联动便愈发紧密,而“慢综流”的剧集因为更注重景色质感和烟火气,所以对拍摄地文旅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

在类型的尝试上,《我的阿勒泰》以及《春色寄情人》《另一种蓝》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也激发了观众对于后续推出的同质感剧集的期待。当一地鸡毛的强刺激情节逐渐失去新鲜感,在生活和工作中负重前行的年轻人,或许需要更多“慢综流”的剧集,满足他们对温情、治愈和安闲的向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