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中石油抛弃,中意财险变身外资能否“咸鱼翻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中石油抛弃,中意财险变身外资能否“咸鱼翻身”?

中油资本为何决定全身而退?中意财险又将迎来什么新变化?

文|天下财道 孙曼

尘埃落定!中石油与中意财险正式分手。

中意财险日前发布公告,监管部门同意中方股东将中意财险51%股份转让给外方股东忠利保险,后者由此将100%控股中意财险。

事实上,这次股权变更筹划已久。

2023年11月,中油资本(000617.SZ)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中意财险51%股权,转让底价约8亿元。

(来源: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

2024年1月,意大利保险巨头忠利集团宣布签署协议,以近9900万欧元(约8亿元人民币)收购中意财险51%股权。

(来源:忠利集团官网)

中油资本为何决定全身而退?中意财险又将迎来什么新变化?

业绩平平

中意财险全称是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经原保监会批准在京成立,是中国首家合资财产保险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5亿元。

在此次股权转让之前,中油资本间接持股51%,忠利保险持股49%。

而在中油资本的背后站立的则是中石油(持股比例超过77%)。

对于为何出清中意财险,中油资本并未给出明确解释。但中意财险自成立以来的业绩表现明显“拉胯”。

先看盈利,自2010年公布首份年报以来,中意财险有6年亏损,9年微利,至今累计净亏损超3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

再看保费收入,虽然在持续增长,但开业10多年依然停留在10亿级别。而且这和中石油这棵“大树”有不小的关系。

(来源:公司公告)

不过,中石油专属财险公司成立之后,上述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2013年,由中石油会同下属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石油专属财险公司。

其业务范围主要是为中石油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提供财产险、责任险、信用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保障业务。

而在中意财险的关联业务中,就有为中石油及其下属公司提供责任险、企业财产险、机动车辆险、货运险与意外伤害险等内容。

二者业务类型相似,且对股东依赖程度都较高。

与中意财险不同的是,中石油专属财险尽管是后成立的,业务规模却上升很快,且连年保持盈利。

(来源:中石油专属财险公告)

两相对比,中意财险逐渐成为“弃儿”,似乎也不难理解。

指标恶化

盈利能力较差的背后,是中意财险近几年在偿付能力、费用控制、业务合规等方面表现也逐渐恶化。

中意财险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1%/164%,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3年四季度末,财产险公司平均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6%/238%,中意财险的偿付能力水平明显低于行业平均。

实际上,自成立以来,中意财险偿付能力几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与2016年一季度相比,目前的偿付能力已不及当时的一半。

(来源:公司公告)

偿付能力的持续下滑与中意财险持续增长的赔付支出有一定关系。2016年到2023年,中意财险赔付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2023年赔付支出激增,达到近8亿元,同比增长约68%,相比2016年的赔付水平增加3倍多。

(来源:公司公告)

此外,展业成本也是影响偿付能力和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自2018年起,中意财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断攀升。2023年更是同比增加36%,首次超过2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

2023年,中意财险还多次遭监管部门处罚,原因包括违法聘用不具有任职资格的人员、编制虚假财务报表、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等。

(来源:公司公告)

另外,中意财险还身负多起官司,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未决赔款准备金高达15亿元。

震荡难免

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分析说,外方股东全面接手后,为了改善经营,提振业绩,除了可能向中意财险进一步注资之外,公司各层面的人事变动也可能在所难免。

作为先例,2017年信达财险二股东挂牌出售所有股份后,高管团队也随之进行了“大换血”。

中意财险一季度偿付报告显示,目前董事会的8名董事中,2位来自中方股东,分别为董事长严九、董事何涛。

严九于2022年9月上任,在中石油拥有逾三十年的工作经历;何涛曾任中油资本总经理助理兼风险合规部总经理。

在现任高管中,包括副总经理戴玉青、财务负责人王集杰、审计责任人姜小兵均曾就职于中方股东。

有分析观点认为,除了可能带来的人事变动,中意财险的业务模式也可能受到影响,而且失去中资股东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

在2021年,中意财险仍有超20%的保费收入来自中石油,离开中石油之后,在未找到新的发展路线和业绩增长点前,业务量短期内是否会骤降,是个不小的考验。

此外,作为外资险企,中意财险还将直面来自其他外资险企的挑战。

比如外资持股的安盛天平财险,今年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4%,保险业务收入超15亿元,大约是中意财险的3倍。

至于更深层次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分析称,股权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产生影响。比如,作为外资独资公司,中意财险需要重新考虑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和实施路径。

当然,中意财险的外方股东也非等闲之辈,经过一段时期的震荡和磨合,中意财险也可能迎来新的变化。

中意财险官网显示,意大利忠利保险成立于1831年,迄今已有190年的保险经营经验。忠利集团作为世界几大著名保险集团之一,其旗下的100多家保险及金融实体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

不过,对中意财险来说,从合资变为外方独资究竟利弊如何?外资进入之后是水土不服还是实现“逆袭”?中意财险接下来还有哪些新的动作?《天下财道》对此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意财险

  • 中石油资本正式退出,首家合资财险公司中意财险变身为外资独资
  • 中意财险获批变为外资独资险企:意大利忠利保险全资持股,中石油退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中石油抛弃,中意财险变身外资能否“咸鱼翻身”?

中油资本为何决定全身而退?中意财险又将迎来什么新变化?

文|天下财道 孙曼

尘埃落定!中石油与中意财险正式分手。

中意财险日前发布公告,监管部门同意中方股东将中意财险51%股份转让给外方股东忠利保险,后者由此将100%控股中意财险。

事实上,这次股权变更筹划已久。

2023年11月,中油资本(000617.SZ)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中意财险51%股权,转让底价约8亿元。

(来源: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

2024年1月,意大利保险巨头忠利集团宣布签署协议,以近9900万欧元(约8亿元人民币)收购中意财险51%股权。

(来源:忠利集团官网)

中油资本为何决定全身而退?中意财险又将迎来什么新变化?

业绩平平

中意财险全称是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经原保监会批准在京成立,是中国首家合资财产保险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5亿元。

在此次股权转让之前,中油资本间接持股51%,忠利保险持股49%。

而在中油资本的背后站立的则是中石油(持股比例超过77%)。

对于为何出清中意财险,中油资本并未给出明确解释。但中意财险自成立以来的业绩表现明显“拉胯”。

先看盈利,自2010年公布首份年报以来,中意财险有6年亏损,9年微利,至今累计净亏损超3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

再看保费收入,虽然在持续增长,但开业10多年依然停留在10亿级别。而且这和中石油这棵“大树”有不小的关系。

(来源:公司公告)

不过,中石油专属财险公司成立之后,上述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2013年,由中石油会同下属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石油专属财险公司。

其业务范围主要是为中石油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提供财产险、责任险、信用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保障业务。

而在中意财险的关联业务中,就有为中石油及其下属公司提供责任险、企业财产险、机动车辆险、货运险与意外伤害险等内容。

二者业务类型相似,且对股东依赖程度都较高。

与中意财险不同的是,中石油专属财险尽管是后成立的,业务规模却上升很快,且连年保持盈利。

(来源:中石油专属财险公告)

两相对比,中意财险逐渐成为“弃儿”,似乎也不难理解。

指标恶化

盈利能力较差的背后,是中意财险近几年在偿付能力、费用控制、业务合规等方面表现也逐渐恶化。

中意财险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1%/164%,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3年四季度末,财产险公司平均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6%/238%,中意财险的偿付能力水平明显低于行业平均。

实际上,自成立以来,中意财险偿付能力几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与2016年一季度相比,目前的偿付能力已不及当时的一半。

(来源:公司公告)

偿付能力的持续下滑与中意财险持续增长的赔付支出有一定关系。2016年到2023年,中意财险赔付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2023年赔付支出激增,达到近8亿元,同比增长约68%,相比2016年的赔付水平增加3倍多。

(来源:公司公告)

此外,展业成本也是影响偿付能力和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自2018年起,中意财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断攀升。2023年更是同比增加36%,首次超过2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

2023年,中意财险还多次遭监管部门处罚,原因包括违法聘用不具有任职资格的人员、编制虚假财务报表、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等。

(来源:公司公告)

另外,中意财险还身负多起官司,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未决赔款准备金高达15亿元。

震荡难免

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分析说,外方股东全面接手后,为了改善经营,提振业绩,除了可能向中意财险进一步注资之外,公司各层面的人事变动也可能在所难免。

作为先例,2017年信达财险二股东挂牌出售所有股份后,高管团队也随之进行了“大换血”。

中意财险一季度偿付报告显示,目前董事会的8名董事中,2位来自中方股东,分别为董事长严九、董事何涛。

严九于2022年9月上任,在中石油拥有逾三十年的工作经历;何涛曾任中油资本总经理助理兼风险合规部总经理。

在现任高管中,包括副总经理戴玉青、财务负责人王集杰、审计责任人姜小兵均曾就职于中方股东。

有分析观点认为,除了可能带来的人事变动,中意财险的业务模式也可能受到影响,而且失去中资股东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

在2021年,中意财险仍有超20%的保费收入来自中石油,离开中石油之后,在未找到新的发展路线和业绩增长点前,业务量短期内是否会骤降,是个不小的考验。

此外,作为外资险企,中意财险还将直面来自其他外资险企的挑战。

比如外资持股的安盛天平财险,今年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4%,保险业务收入超15亿元,大约是中意财险的3倍。

至于更深层次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分析称,股权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产生影响。比如,作为外资独资公司,中意财险需要重新考虑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和实施路径。

当然,中意财险的外方股东也非等闲之辈,经过一段时期的震荡和磨合,中意财险也可能迎来新的变化。

中意财险官网显示,意大利忠利保险成立于1831年,迄今已有190年的保险经营经验。忠利集团作为世界几大著名保险集团之一,其旗下的100多家保险及金融实体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

不过,对中意财险来说,从合资变为外方独资究竟利弊如何?外资进入之后是水土不服还是实现“逆袭”?中意财险接下来还有哪些新的动作?《天下财道》对此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