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300亿华林证券,又换了一个CEO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300亿华林证券,又换了一个CEO

行业头部效应加剧,华林证券能否“突围”?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独角金融 姚悦

编辑|付影

时隔7个月,华林证券(002945.SZ)再度换帅。

新任CEO(首席执行官)秦湘是一位“70后”券业“老将”,“技术+券业”背景突出,曾在招商证券(600999.SH)任职长达20余年,在技术开发、金融及业务管理方面都有多年积淀。

图源:华林证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秦湘已经是华林证券2021年宣布转型以来,迎来的第4位CEO,也是公司2019年上市以来迎来的第6位CEO。

如此频繁更换CEO的背后,折射的是华林证券的种种“焦虑”。首先,券业头部效应日渐显著,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一再被挤压,华林证券近年业绩已整体走低;其次,在确立互联网转型后,人事架构、CEO选任考量多次更改,华林证券或遭遇了“重效率互联网与严合规券商如何融合”的拷问。

据“财联社”报道,华林证券回应此次换帅目的时就坦言,2021年华林证券正式宣布开启战略转型,转型给公司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公司经营带来新的挑战。

进入2024年,华林证券开局就又遇到不少状况。近期,与大连银行的一起旧案败诉被判赔2.3亿元,华林证券被触发连环问题——2023年业绩下修,净利润同比下降93.18%,仅次于海通证券;为此信披违规“吃了”罚单;公司合规风控再遭质疑。年初,华林证券就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多项违规,被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

近日,华林证券也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12.02%,实现归母净利润5483万元,同比下降12.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亿元,同比下降43.64%。

二级市场,华林证券股价年内下跌26.75%,跌幅A股48家券商倒数第二,总市值299亿元(截至5月24日收盘)。

如今,这位招商证券“老将”能治好华林证券的这些“焦虑”吗?

01 “70后老将”秦湘,“技术+券业”背景突出

5月22日,华林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聘任秦湘为华林证券CEO,并代行财务总监职责。约在1个月前,秦湘刚被聘任为公司执委会委员。

原CEO朱松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所有职务,其任职时长8个月。

相比于朱松,秦湘的金融科技属性更为突出,在券业的从业时间也更长。

资料显示,秦湘现年51岁,中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拥有20余年券业从业经历,在技术开发、机构业务及管理方面都有多年积淀。

在加入华林证券之前,秦湘在招商证券(600999.SH)“深耕”20年。1998年起,秦湘担任过招商证券信息技术中心系统开发工程师;招商证券清算中心存管部副经理、总监助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招商证券托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招商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

据“财联社”报道,秦湘曾在招商证券担任托管业务创始总经理,以及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关键职位,为招商证券实现从“0到行业顶流”的跨越,打造了连续十年托管业务在行业规模排名第一的“神话”。

秦湘于2019年离开招商证券,后进入实业领域,担任中国地利集团(1387.HK)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执行董事,该公司为地下商城开发及运营商。据中国地利集团介绍,秦湘在公司全面负责市场经营、创新业务和数字平台工作。

02 3年4换CEO,华林证券战略会否生变?

2021年6月,华林证券董事长林立首次发布全员公开信,宣告互联网转型正式开始。为匹配最新战略规划,华林证券也重新对人才进行排兵布阵,公司多位高管人员同步发生变更。

当时,长江证券前副总韦洪波出任公司CEO。韦洪波具有“券商+互联网”背景,加入华林证券前,韦洪波长期任职长江证券。更早前,韦洪波还有过在腾讯网财经中心担任副主编、主编、副总监的经历。

但不到半年,2021年11月,华林证券就又宣布,韦洪波因个人原因辞任CEO职务。接任CEO的是“银行+互联网”背景的小米金融前副总裁赵卫星。

赵卫星先后任职于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等国内主流银行总行,分管科技运营业务、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个人消费者零售金融业务,并在蚂蚁金服、小米等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担任重要金融板块的负责人。

目前,赵卫星是华林证券上市以来任职最长的CEO,也是对华林证券影响较大的一位。赵卫星任职2年内,华林证券进行了全面科技金融转型变革。

赵卫星牵头完成字节跳动旗下文星在线和海豚股票App的收购,并推动海豚股票App升级海豚财富APP。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2年,海豚财富APP用户数量在2022年度突破350万,实现了超过60%的增长。

不仅如此,赵卫星还对华林证券组织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2021年,华林证券推进“部落制”,形成职能管控线、科技金融线和传统业务线的三线管理模式,并新设新设乡村振兴、FICC等多个“部落”,同时撤销研究所等传统部门。

图源:华林证券2021年报

而赵卫星任职期间,华林证券的业绩走向却背离了行业趋势。2022年,在全行业营收普遍出现较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华林证券实现了营收正增长。但2023年上半年,券商业绩普遍回暖,华林证券却在下降。2023年上半年,华林证券实现总营收4.7亿元,同比下滑30.47%;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下滑64.04%。

2023年11月,华林证券宣布,赵卫星辞任CEO。接任者是来自西部证券的朱松,具有丰富资产管理经验,比起赵卫星的“科技”标签,专业背景更偏向金融本身。

接任者的背景从“跨界”到“回归”,一度引发了外界对于华林证券战略生变的猜测。

朱松任职后,华林证券确实也“画风大转”。

2023年12月,华林证券就再次对组织架构大“动刀”,撤销“部落制”。新设“科技运营部”、“金融市场部”,并对一些部门进行了整合。与此同时,有几个“部落”的名字也改成了“部”。

图源:华林证券2023年报

据“界面”报道,资深券业人士王剑辉表示,设立过多部门,可能会导致券商整体风控和运营管理效率不高,甚至会导致成本上升。

金融垂类媒体“机构之家”认为,推行“部落制”变革意在谋求突围,但一方面,变革过于剧烈,公司高管人事动荡,影响战略落地;另一方面,“重效率”的互联网作风与“严合规”的金融突然水土不服,也会影响内控。

朱松上任8个月后,又交棒秦湘。日前,华林证券在有关回应提到科技金融转型不变。关于推进方式如何改变,就要看秦湘接下来的动作。

03 行业头部效应加剧,华林证券能否“突围”?

华林证券在A股券商中是一种少见的存在,其是唯一的个人实际控股达64%的券商。其背后的这位“个人”是一度问鼎“深圳首富”但却神秘低调的资本大佬——林立。

华林证券大股东阵营早期就形成了稳定的“三驾马车”。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4.46%;深圳市怡景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持股17.96%;深圳市希格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7.59%。

据天眼查显示,立业集团由林立持股99.9%,钟菊清持股0.1%;希格玛技术由钟纳持股86.81%,钟蔓持股13.19%。据华林证券《招股书》显示,钟菊清是林立的母亲,钟纳和钟蔓分别是林立的表兄妹。

图源:天眼查

林立于2002年收购华林证券,最开始的10多年一直在寻求职业经理人团队,历经“小君安”“小国信”和“小平安”时代。

2014年,林立就亲自走到台前担任董事长,还拉来家人担任要职,其中,妻子潘宁任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林立曾对“券商中国”表示,几波职业经理人被迫轮换下来后,他再也不敢轻易找人了,所以无奈亲自上阵。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券业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证监会鼓励券商IPO。当时,证监会表示,证券公司应重视资本补充工作,要通过IPO上市、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确保业务规模与资本实力相适应。

华林证券于2016年9月正式递交IPO申报稿,但中间几度“卡壳”,甚至过会后,也是时隔10个月才获得批文。据《国际金融报》报道,这确实已经偏离正常的上市流程,而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长的IPO空档期,华林证券方面并没有具体说明原因。

华林证券在2019年1月最终上市成功。上市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家族式券商”的质疑。当年,华林证券在去家族化的过程中,又陷入一轮高层“动荡”。

高层“动荡”仅隔一年,华林证券的业绩开始变得不太理想。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热度持续提升,作为中小券商的华林证券盈利能力也在稳步增长。在2018-2020年间,华林证券实现营收分别为10.01亿元、10.11亿元、14.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5亿元、4.42亿元、8.12亿元。

可在2021年前三季度,华林证券业绩出现明显下降,公司实现营收10.64亿元,同比下降7.67%;实现归母净利润4.81亿元,较上年同比有所下降27.2%。其中,仅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86亿元,同比下降50.54%;实现归母净利润6843.57万元,同比下降81.8%。

这并非全部由华林证券的内因所致。2021年全年,行业内百亿净利润的券商从5家增至10家。头部效应下,中小券商陪跑愈加吃力。

图源:Wind金融终端

2021年6月,林立向员工发出上述公开信。其在信中表示,“行业头部效应日渐显著,碌碌无为、随波逐流并非良策,想要在券业浪潮中抢占险滩,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今年,券商合并潮汹涌,将来头部效应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差异化竞争已经成为中小券商的共识。

华林证券科技金融转型的决心已经落实到了真金白银上。据Wind数据显示,华林证券2023年研发支出的营收占比10.95%,在14家可统计数据的券商中,排名第二;第一是“互联网券商一哥”东方财富,研发支出的营收占比27.8%。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面对转型,华林证券的股权结构其实也存在一些优势,例如决策上可能更加迅速和灵活,因为决策流程可能更短,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讨论。资源集中,控股股东可能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公司中,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这可能有助于公司快速发展。

你看好华林证券吗?对于神秘资本大佬林立你了解多少?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林证券

2k
  • 华林证券:拟向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捐赠500万元及不超100万元物资
  • 券商股震荡走低,华林证券跌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300亿华林证券,又换了一个CEO

行业头部效应加剧,华林证券能否“突围”?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独角金融 姚悦

编辑|付影

时隔7个月,华林证券(002945.SZ)再度换帅。

新任CEO(首席执行官)秦湘是一位“70后”券业“老将”,“技术+券业”背景突出,曾在招商证券(600999.SH)任职长达20余年,在技术开发、金融及业务管理方面都有多年积淀。

图源:华林证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秦湘已经是华林证券2021年宣布转型以来,迎来的第4位CEO,也是公司2019年上市以来迎来的第6位CEO。

如此频繁更换CEO的背后,折射的是华林证券的种种“焦虑”。首先,券业头部效应日渐显著,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一再被挤压,华林证券近年业绩已整体走低;其次,在确立互联网转型后,人事架构、CEO选任考量多次更改,华林证券或遭遇了“重效率互联网与严合规券商如何融合”的拷问。

据“财联社”报道,华林证券回应此次换帅目的时就坦言,2021年华林证券正式宣布开启战略转型,转型给公司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公司经营带来新的挑战。

进入2024年,华林证券开局就又遇到不少状况。近期,与大连银行的一起旧案败诉被判赔2.3亿元,华林证券被触发连环问题——2023年业绩下修,净利润同比下降93.18%,仅次于海通证券;为此信披违规“吃了”罚单;公司合规风控再遭质疑。年初,华林证券就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多项违规,被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

近日,华林证券也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12.02%,实现归母净利润5483万元,同比下降12.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亿元,同比下降43.64%。

二级市场,华林证券股价年内下跌26.75%,跌幅A股48家券商倒数第二,总市值299亿元(截至5月24日收盘)。

如今,这位招商证券“老将”能治好华林证券的这些“焦虑”吗?

01 “70后老将”秦湘,“技术+券业”背景突出

5月22日,华林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聘任秦湘为华林证券CEO,并代行财务总监职责。约在1个月前,秦湘刚被聘任为公司执委会委员。

原CEO朱松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所有职务,其任职时长8个月。

相比于朱松,秦湘的金融科技属性更为突出,在券业的从业时间也更长。

资料显示,秦湘现年51岁,中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拥有20余年券业从业经历,在技术开发、机构业务及管理方面都有多年积淀。

在加入华林证券之前,秦湘在招商证券(600999.SH)“深耕”20年。1998年起,秦湘担任过招商证券信息技术中心系统开发工程师;招商证券清算中心存管部副经理、总监助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招商证券托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招商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

据“财联社”报道,秦湘曾在招商证券担任托管业务创始总经理,以及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关键职位,为招商证券实现从“0到行业顶流”的跨越,打造了连续十年托管业务在行业规模排名第一的“神话”。

秦湘于2019年离开招商证券,后进入实业领域,担任中国地利集团(1387.HK)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执行董事,该公司为地下商城开发及运营商。据中国地利集团介绍,秦湘在公司全面负责市场经营、创新业务和数字平台工作。

02 3年4换CEO,华林证券战略会否生变?

2021年6月,华林证券董事长林立首次发布全员公开信,宣告互联网转型正式开始。为匹配最新战略规划,华林证券也重新对人才进行排兵布阵,公司多位高管人员同步发生变更。

当时,长江证券前副总韦洪波出任公司CEO。韦洪波具有“券商+互联网”背景,加入华林证券前,韦洪波长期任职长江证券。更早前,韦洪波还有过在腾讯网财经中心担任副主编、主编、副总监的经历。

但不到半年,2021年11月,华林证券就又宣布,韦洪波因个人原因辞任CEO职务。接任CEO的是“银行+互联网”背景的小米金融前副总裁赵卫星。

赵卫星先后任职于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等国内主流银行总行,分管科技运营业务、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个人消费者零售金融业务,并在蚂蚁金服、小米等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担任重要金融板块的负责人。

目前,赵卫星是华林证券上市以来任职最长的CEO,也是对华林证券影响较大的一位。赵卫星任职2年内,华林证券进行了全面科技金融转型变革。

赵卫星牵头完成字节跳动旗下文星在线和海豚股票App的收购,并推动海豚股票App升级海豚财富APP。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2年,海豚财富APP用户数量在2022年度突破350万,实现了超过60%的增长。

不仅如此,赵卫星还对华林证券组织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2021年,华林证券推进“部落制”,形成职能管控线、科技金融线和传统业务线的三线管理模式,并新设新设乡村振兴、FICC等多个“部落”,同时撤销研究所等传统部门。

图源:华林证券2021年报

而赵卫星任职期间,华林证券的业绩走向却背离了行业趋势。2022年,在全行业营收普遍出现较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华林证券实现了营收正增长。但2023年上半年,券商业绩普遍回暖,华林证券却在下降。2023年上半年,华林证券实现总营收4.7亿元,同比下滑30.47%;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下滑64.04%。

2023年11月,华林证券宣布,赵卫星辞任CEO。接任者是来自西部证券的朱松,具有丰富资产管理经验,比起赵卫星的“科技”标签,专业背景更偏向金融本身。

接任者的背景从“跨界”到“回归”,一度引发了外界对于华林证券战略生变的猜测。

朱松任职后,华林证券确实也“画风大转”。

2023年12月,华林证券就再次对组织架构大“动刀”,撤销“部落制”。新设“科技运营部”、“金融市场部”,并对一些部门进行了整合。与此同时,有几个“部落”的名字也改成了“部”。

图源:华林证券2023年报

据“界面”报道,资深券业人士王剑辉表示,设立过多部门,可能会导致券商整体风控和运营管理效率不高,甚至会导致成本上升。

金融垂类媒体“机构之家”认为,推行“部落制”变革意在谋求突围,但一方面,变革过于剧烈,公司高管人事动荡,影响战略落地;另一方面,“重效率”的互联网作风与“严合规”的金融突然水土不服,也会影响内控。

朱松上任8个月后,又交棒秦湘。日前,华林证券在有关回应提到科技金融转型不变。关于推进方式如何改变,就要看秦湘接下来的动作。

03 行业头部效应加剧,华林证券能否“突围”?

华林证券在A股券商中是一种少见的存在,其是唯一的个人实际控股达64%的券商。其背后的这位“个人”是一度问鼎“深圳首富”但却神秘低调的资本大佬——林立。

华林证券大股东阵营早期就形成了稳定的“三驾马车”。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4.46%;深圳市怡景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持股17.96%;深圳市希格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7.59%。

据天眼查显示,立业集团由林立持股99.9%,钟菊清持股0.1%;希格玛技术由钟纳持股86.81%,钟蔓持股13.19%。据华林证券《招股书》显示,钟菊清是林立的母亲,钟纳和钟蔓分别是林立的表兄妹。

图源:天眼查

林立于2002年收购华林证券,最开始的10多年一直在寻求职业经理人团队,历经“小君安”“小国信”和“小平安”时代。

2014年,林立就亲自走到台前担任董事长,还拉来家人担任要职,其中,妻子潘宁任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林立曾对“券商中国”表示,几波职业经理人被迫轮换下来后,他再也不敢轻易找人了,所以无奈亲自上阵。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券业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证监会鼓励券商IPO。当时,证监会表示,证券公司应重视资本补充工作,要通过IPO上市、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确保业务规模与资本实力相适应。

华林证券于2016年9月正式递交IPO申报稿,但中间几度“卡壳”,甚至过会后,也是时隔10个月才获得批文。据《国际金融报》报道,这确实已经偏离正常的上市流程,而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长的IPO空档期,华林证券方面并没有具体说明原因。

华林证券在2019年1月最终上市成功。上市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家族式券商”的质疑。当年,华林证券在去家族化的过程中,又陷入一轮高层“动荡”。

高层“动荡”仅隔一年,华林证券的业绩开始变得不太理想。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热度持续提升,作为中小券商的华林证券盈利能力也在稳步增长。在2018-2020年间,华林证券实现营收分别为10.01亿元、10.11亿元、14.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5亿元、4.42亿元、8.12亿元。

可在2021年前三季度,华林证券业绩出现明显下降,公司实现营收10.64亿元,同比下降7.67%;实现归母净利润4.81亿元,较上年同比有所下降27.2%。其中,仅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86亿元,同比下降50.54%;实现归母净利润6843.57万元,同比下降81.8%。

这并非全部由华林证券的内因所致。2021年全年,行业内百亿净利润的券商从5家增至10家。头部效应下,中小券商陪跑愈加吃力。

图源:Wind金融终端

2021年6月,林立向员工发出上述公开信。其在信中表示,“行业头部效应日渐显著,碌碌无为、随波逐流并非良策,想要在券业浪潮中抢占险滩,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今年,券商合并潮汹涌,将来头部效应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差异化竞争已经成为中小券商的共识。

华林证券科技金融转型的决心已经落实到了真金白银上。据Wind数据显示,华林证券2023年研发支出的营收占比10.95%,在14家可统计数据的券商中,排名第二;第一是“互联网券商一哥”东方财富,研发支出的营收占比27.8%。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面对转型,华林证券的股权结构其实也存在一些优势,例如决策上可能更加迅速和灵活,因为决策流程可能更短,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讨论。资源集中,控股股东可能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公司中,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这可能有助于公司快速发展。

你看好华林证券吗?对于神秘资本大佬林立你了解多少?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