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离散时代的艺术创作:关注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离散时代的艺术创作:关注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

“风的内侧这句话是非常浪漫的,它能够描述中国艺术家——尤其是生活在大陆本土的艺术家——在近几年逆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再结合身份去思考自己的创作。”

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2024年第八届画廊周北京目前正在举办。在5月24日至6月2日为期十日的时间里,画廊周联合众多国内外画廊与非营利机构带来诸多艺术活动。与往届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疫情后国际交流恢复、全球氛围却愈发极化的今天,如何在离散中自处这一议题变得紧迫。今年画廊周的主题“漂留”正呼应了这一点,它意指艺术家的出走与回归,探讨本土视角与多元经验如何相互交融。

围绕“漂留”的概念,今年画廊周的新势力单元推出了30位/组艺术家的群展,并以“风的内侧”作为主题,该单元展览持续至6月24日。这一主题来自于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Mirolad Pavić)在199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并由策展人袁佳维再度诠释,以回应中国当代艺术的诸多问题。

策展人袁佳维(左一)在“风的内侧”群展现场。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袁佳维告诉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风的内侧指的是“风从雨中吹过时没有淋湿的那一面”,风的外侧则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时受到的客观条件限制,比如艺术家位于中国的内部空间或离散在海外,宏大的地缘与身份政治等位置决定了创作的基本线索。在风的内侧,艺术家仍然能主观地为自己的作品设定具体而微观的时空。“风的内侧这句话是非常浪漫的,它能够描述中国艺术家——尤其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在近几年逆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再结合身份去思考自己的创作。”

在观展过程中,界面文化对袁佳维以及三位参展艺术家进行了采访,他们分别是刘雨佳、陈维与夏乔伊。虽然艺术家们的年龄代际(前两位是80后,后一位是90后)以及创作方法各有不同,他们的担忧与关注的议题却都有共通之处。毕竟,我们都必须承受“风的外侧”的重力,一起面对同样的问题。

“风的内侧”群展海报。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睡袋、背包与和田玉:在地质时间中探寻自我身份

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夏乔伊的装置作品《睡眠模块:可变成背包的探险家睡垫,双人尺寸》(2024),它由真丝、柞蚕丝、陶瓷等材料制成,既是一个双人睡袋,又可以卷起来用作背包。丰富的材料意味着文化的交流,夏乔伊从去年开始沿着丝绸之路旅行,从兰州一路跑到喀什。他希望通过古代的国际化交流以及留下的遗迹,为当下提供一个参照方向。

与此同时,睡袋和背包暗示着人类目前的生存危机。“睡垫和背包都是一种游牧式的生存装备,在现在中亚的侵略战争中,士兵们需要类似的装备;对普通人来说,我们流行的露营、徒步也需要背包去接触自然。”这也对应着作品上的不同材料,既有用作防弹衣和军装的坚硬布料,又有来自杭州的丝绸,以及来自昆仑山的玉石,它们统统被编织在一起,意味着地质时间、空间的重合和跨越。

上:夏乔伊,《睡眠模块:可变成背包的探险家睡垫,双人尺寸》,2024;下: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重组的午夜》,2023
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对夏乔伊来说,“背包”与“编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也融汇了女性主义对于重构世界的反思。他引用科幻小说家厄休拉·勒古恩的“背带理论”指出,人类的知识经验会慢慢编织成一张网,网必然存在漏洞,但漏洞也是一种可能性。这个理论批判了男性殖民暴力的历史建构,也即那种“拿起一根骨头砸死对方”的历史观。与此相反,在通常被认为更女性化的采集时代,人类一周只要工作15个小时,并带着背包四处采集作物。夏乔伊提到:“无论是背包、睡袋还是帐篷,它们都是身体的延伸,帮助你走到更远的地方进行交流和探险,并且是用和平的方式,所以这也是一种消除极端地域主义的方法。”

编织与缝合也是夏乔伊一以贯之的创作方式。他出生于一个从事纺织业的家庭,儿时经常看妈妈踩缝纫机。他原本讨厌缝纫,却逐渐认识到这是构成他的身份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也是由于“如今的图像太泛滥了”。夏乔伊说,他现在很怀疑生产图像的必要性,认为绘画变成了一种为了艺术而制造图像的行为。他还提到,编织曾经是与绘画相比更下等的艺术,仅仅是重复平面绘画的逻辑,然而看包豪斯时期的女性编织艺术家就会知道,编织与建筑更接近,它是一层层的累积,有十分理性的一面,这超越了男性划定的所谓艺术范畴。

袁佳维认为,当年轻艺术家要定位自己的身份,需要考虑地质时间与文化间性,所以夏乔伊会走出去,做类似于挖掘考古现场的工作。同样关注地质时间的是刘雨佳,她拍了一部名为《寻宝》(2021)的录像作品,聚焦新疆喀什与和田地区,并把镜头对准了在沙漠中寻找珍贵玉石的个体。

刘雨佳的影片与夏乔伊的编织理念有某种共通之处,其中既有多层的时间,也有多层的空间。影片开头是巨大而永恒的昆仑山冰川,随之出现20世纪欧洲殖民探险家斯坦因和斯文·赫定在新疆考古时拍摄的黑白照片,最后以一群2019年的商人在抖音直播上售卖玉石的影像结束。“剪辑时有一个不断递进的关系,景别越来越聚焦于小的东西之上。”

刘雨佳《寻宝》现场图。拍摄者:尹清露
刘雨佳,《寻宝》,2021。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在时间上,除了人类攫取开采地质资源这一来自当下与远古底层的互动,片子还展现了20世纪与21世纪的重合。刘雨佳拍到了斯坦因和斯文·赫定在考古日志中提到的热瓦依克遗址等等,于是引入了考古日志作为画外音,配合自己拍摄的画面来形成跨时间的效果。对她来说,重要的是呈现这些来自过去的日志的“动情之处”:“当时的考古学家都有殖民主义色彩,考古的另一个目的是画军事地图。可是我选取的文本都更个人化,抛开殖民立场,他们其实有许多情感性的书写,并与我的旅途产生了共鸣。”

对刘雨佳来说,新疆是一个“接触地带”,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在这里汇集。这种汇集展现在地质的多层性上:“我拍的地方接近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必经之路,和田在此前也是小乘佛教的中心。所以这里发生过很多佛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战争,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战场,成千上万的人与雕塑遗迹一起埋在地下。”

疫情、GIF与虚拟网络:当对城市不再有想象

如果说前两位艺术家选择了出走以回应某种困惑,陈维的单路视频作品《Light me #210902》(2021)则遁入了网络空间。这件作品创作于疫情期间,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密闭房间围起来的电脑屏幕前,唯一且微弱的变化是被屏幕照亮的面部。这呼应着这一特殊时期的、被裹挟的时空感觉——人只能被动接受电子设备的信息,日夜与四季更迭都似乎不再存在。

陈维,《Light me #210902》(静帧),2021。图片来源: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

与虚拟世界或网络有关的作品有很多,陈维觉得大部分与之相关的作品都“太流行文化”了。流行文化的更迭速度很快,当代艺术却仍然在一个狭窄的视野中,采用非常古老的方法。与其这样,不如花更多时间做准备,去看有什么是仍然有效的,“我很少会直接把流行文化拿来用。很多东西我会丢在那,先不去管它,如果过一段时间它就没了,那就不要做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Light me #210902》借用了GIF动画的格式,陈维说:“GIF技术有很多年了,我读书时就在画这个格式的动画,一直到社交媒体兴起,它才开始用于表情包,而表情包是语言的扩展。所以GIF这一媒介既与录像、照片有亲缘关系,又因为社交媒体才存活下来。”

将时间拉长至十几年就会发现,陈维的创作脉络与全球氛围的变化息息相关。此前他曾长期关注城市的流变,从2012年开始“新城”系列的创作,探索都市人的生活处境。疫情期间,他觉得“新城”必须要结束了,因为“我们对城市没有想象了”。

陈维认为,“新城”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1998年他刚满18岁,来自小城市的他看到,所有亲戚都想着去往更大的城市,对城市的想象是根植在心里的。看到巴黎和纽约就觉得太好了,但如今很少再有这种感觉,不再有在哪里久住的期待:以前是想去“那儿”,现在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在“这儿”。“可问题是,我们还能去哪儿?”陈维问。

“风的内侧”群展现场。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观展时,袁佳维也提到了中国艺术家在年代和心态上的变化。以八九十年代甚至是北京奥运为节点,此前的艺术家有一种激烈的对抗感,他们会批评后来的年轻艺术家没有荷尔蒙和能量,也没有真正的批判意识。而在袁佳维看来,现在的艺术家当然怀有批判意识,只不过这种意识更加微妙了。对于陈维、刘雨佳与夏乔伊来说,这个形容也十分恰当,因为他们必须时刻跨越风的“内侧”与“外侧”,在一个不存在答案的世界穿针引线。

艺术家要如何一边承受无力感一边继续创作?陈维和夏乔伊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人类学家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地游走于土地之间,并在互联网之外“重建附近”地创造真实的快乐。这是一个预料之中的答案,但或许也是我们此刻能拥有的最好的答案了。

2024画廊周北京

展览时间:5月24日至6月2日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等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离散时代的艺术创作:关注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

“风的内侧这句话是非常浪漫的,它能够描述中国艺术家——尤其是生活在大陆本土的艺术家——在近几年逆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再结合身份去思考自己的创作。”

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2024年第八届画廊周北京目前正在举办。在5月24日至6月2日为期十日的时间里,画廊周联合众多国内外画廊与非营利机构带来诸多艺术活动。与往届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疫情后国际交流恢复、全球氛围却愈发极化的今天,如何在离散中自处这一议题变得紧迫。今年画廊周的主题“漂留”正呼应了这一点,它意指艺术家的出走与回归,探讨本土视角与多元经验如何相互交融。

围绕“漂留”的概念,今年画廊周的新势力单元推出了30位/组艺术家的群展,并以“风的内侧”作为主题,该单元展览持续至6月24日。这一主题来自于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Mirolad Pavić)在199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并由策展人袁佳维再度诠释,以回应中国当代艺术的诸多问题。

策展人袁佳维(左一)在“风的内侧”群展现场。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袁佳维告诉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风的内侧指的是“风从雨中吹过时没有淋湿的那一面”,风的外侧则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时受到的客观条件限制,比如艺术家位于中国的内部空间或离散在海外,宏大的地缘与身份政治等位置决定了创作的基本线索。在风的内侧,艺术家仍然能主观地为自己的作品设定具体而微观的时空。“风的内侧这句话是非常浪漫的,它能够描述中国艺术家——尤其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在近几年逆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再结合身份去思考自己的创作。”

在观展过程中,界面文化对袁佳维以及三位参展艺术家进行了采访,他们分别是刘雨佳、陈维与夏乔伊。虽然艺术家们的年龄代际(前两位是80后,后一位是90后)以及创作方法各有不同,他们的担忧与关注的议题却都有共通之处。毕竟,我们都必须承受“风的外侧”的重力,一起面对同样的问题。

“风的内侧”群展海报。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睡袋、背包与和田玉:在地质时间中探寻自我身份

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夏乔伊的装置作品《睡眠模块:可变成背包的探险家睡垫,双人尺寸》(2024),它由真丝、柞蚕丝、陶瓷等材料制成,既是一个双人睡袋,又可以卷起来用作背包。丰富的材料意味着文化的交流,夏乔伊从去年开始沿着丝绸之路旅行,从兰州一路跑到喀什。他希望通过古代的国际化交流以及留下的遗迹,为当下提供一个参照方向。

与此同时,睡袋和背包暗示着人类目前的生存危机。“睡垫和背包都是一种游牧式的生存装备,在现在中亚的侵略战争中,士兵们需要类似的装备;对普通人来说,我们流行的露营、徒步也需要背包去接触自然。”这也对应着作品上的不同材料,既有用作防弹衣和军装的坚硬布料,又有来自杭州的丝绸,以及来自昆仑山的玉石,它们统统被编织在一起,意味着地质时间、空间的重合和跨越。

上:夏乔伊,《睡眠模块:可变成背包的探险家睡垫,双人尺寸》,2024;下: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重组的午夜》,2023
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对夏乔伊来说,“背包”与“编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也融汇了女性主义对于重构世界的反思。他引用科幻小说家厄休拉·勒古恩的“背带理论”指出,人类的知识经验会慢慢编织成一张网,网必然存在漏洞,但漏洞也是一种可能性。这个理论批判了男性殖民暴力的历史建构,也即那种“拿起一根骨头砸死对方”的历史观。与此相反,在通常被认为更女性化的采集时代,人类一周只要工作15个小时,并带着背包四处采集作物。夏乔伊提到:“无论是背包、睡袋还是帐篷,它们都是身体的延伸,帮助你走到更远的地方进行交流和探险,并且是用和平的方式,所以这也是一种消除极端地域主义的方法。”

编织与缝合也是夏乔伊一以贯之的创作方式。他出生于一个从事纺织业的家庭,儿时经常看妈妈踩缝纫机。他原本讨厌缝纫,却逐渐认识到这是构成他的身份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也是由于“如今的图像太泛滥了”。夏乔伊说,他现在很怀疑生产图像的必要性,认为绘画变成了一种为了艺术而制造图像的行为。他还提到,编织曾经是与绘画相比更下等的艺术,仅仅是重复平面绘画的逻辑,然而看包豪斯时期的女性编织艺术家就会知道,编织与建筑更接近,它是一层层的累积,有十分理性的一面,这超越了男性划定的所谓艺术范畴。

袁佳维认为,当年轻艺术家要定位自己的身份,需要考虑地质时间与文化间性,所以夏乔伊会走出去,做类似于挖掘考古现场的工作。同样关注地质时间的是刘雨佳,她拍了一部名为《寻宝》(2021)的录像作品,聚焦新疆喀什与和田地区,并把镜头对准了在沙漠中寻找珍贵玉石的个体。

刘雨佳的影片与夏乔伊的编织理念有某种共通之处,其中既有多层的时间,也有多层的空间。影片开头是巨大而永恒的昆仑山冰川,随之出现20世纪欧洲殖民探险家斯坦因和斯文·赫定在新疆考古时拍摄的黑白照片,最后以一群2019年的商人在抖音直播上售卖玉石的影像结束。“剪辑时有一个不断递进的关系,景别越来越聚焦于小的东西之上。”

刘雨佳《寻宝》现场图。拍摄者:尹清露
刘雨佳,《寻宝》,2021。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在时间上,除了人类攫取开采地质资源这一来自当下与远古底层的互动,片子还展现了20世纪与21世纪的重合。刘雨佳拍到了斯坦因和斯文·赫定在考古日志中提到的热瓦依克遗址等等,于是引入了考古日志作为画外音,配合自己拍摄的画面来形成跨时间的效果。对她来说,重要的是呈现这些来自过去的日志的“动情之处”:“当时的考古学家都有殖民主义色彩,考古的另一个目的是画军事地图。可是我选取的文本都更个人化,抛开殖民立场,他们其实有许多情感性的书写,并与我的旅途产生了共鸣。”

对刘雨佳来说,新疆是一个“接触地带”,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在这里汇集。这种汇集展现在地质的多层性上:“我拍的地方接近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必经之路,和田在此前也是小乘佛教的中心。所以这里发生过很多佛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战争,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战场,成千上万的人与雕塑遗迹一起埋在地下。”

疫情、GIF与虚拟网络:当对城市不再有想象

如果说前两位艺术家选择了出走以回应某种困惑,陈维的单路视频作品《Light me #210902》(2021)则遁入了网络空间。这件作品创作于疫情期间,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密闭房间围起来的电脑屏幕前,唯一且微弱的变化是被屏幕照亮的面部。这呼应着这一特殊时期的、被裹挟的时空感觉——人只能被动接受电子设备的信息,日夜与四季更迭都似乎不再存在。

陈维,《Light me #210902》(静帧),2021。图片来源: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

与虚拟世界或网络有关的作品有很多,陈维觉得大部分与之相关的作品都“太流行文化”了。流行文化的更迭速度很快,当代艺术却仍然在一个狭窄的视野中,采用非常古老的方法。与其这样,不如花更多时间做准备,去看有什么是仍然有效的,“我很少会直接把流行文化拿来用。很多东西我会丢在那,先不去管它,如果过一段时间它就没了,那就不要做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Light me #210902》借用了GIF动画的格式,陈维说:“GIF技术有很多年了,我读书时就在画这个格式的动画,一直到社交媒体兴起,它才开始用于表情包,而表情包是语言的扩展。所以GIF这一媒介既与录像、照片有亲缘关系,又因为社交媒体才存活下来。”

将时间拉长至十几年就会发现,陈维的创作脉络与全球氛围的变化息息相关。此前他曾长期关注城市的流变,从2012年开始“新城”系列的创作,探索都市人的生活处境。疫情期间,他觉得“新城”必须要结束了,因为“我们对城市没有想象了”。

陈维认为,“新城”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1998年他刚满18岁,来自小城市的他看到,所有亲戚都想着去往更大的城市,对城市的想象是根植在心里的。看到巴黎和纽约就觉得太好了,但如今很少再有这种感觉,不再有在哪里久住的期待:以前是想去“那儿”,现在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在“这儿”。“可问题是,我们还能去哪儿?”陈维问。

“风的内侧”群展现场。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观展时,袁佳维也提到了中国艺术家在年代和心态上的变化。以八九十年代甚至是北京奥运为节点,此前的艺术家有一种激烈的对抗感,他们会批评后来的年轻艺术家没有荷尔蒙和能量,也没有真正的批判意识。而在袁佳维看来,现在的艺术家当然怀有批判意识,只不过这种意识更加微妙了。对于陈维、刘雨佳与夏乔伊来说,这个形容也十分恰当,因为他们必须时刻跨越风的“内侧”与“外侧”,在一个不存在答案的世界穿针引线。

艺术家要如何一边承受无力感一边继续创作?陈维和夏乔伊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人类学家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地游走于土地之间,并在互联网之外“重建附近”地创造真实的快乐。这是一个预料之中的答案,但或许也是我们此刻能拥有的最好的答案了。

2024画廊周北京

展览时间:5月24日至6月2日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等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