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债务压顶的博安生物两大产品获进展,但商业化仍是难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债务压顶的博安生物两大产品获进展,但商业化仍是难题

除了BA5101类似药,博安也在降糖减重的风口上布局了新药PR20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日前,港股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博安生物宣布了两则管线进展。其一为,公司度拉糖肽注射液(BA5101)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其二为公司的地舒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博洛加,BA1102)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

以上两款产品均为生物类似药。其中,BA5101为度易达(Trulicity)的生物类似药,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度易达属于近几年大热的长效GLP-1产品,用药频率为每周一次。BA5101则是国内首个提交上市申请、全球首个完成3期临床的度易达生物类似药。

度易达由全球降糖减重领域双巨头之一的礼来开发。在礼来和诺和诺德的竞争中,度拉糖肽在2019年接替了诺和诺德利拉鲁肽的销冠位置,直到2022年又被诺和的司美格鲁肽后来居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礼来未开发度拉糖肽的减重适应证,这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业绩天花板大幅低于司美格鲁肽。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2023年,度易达销售额为71.3亿美元,但也是其首次出现下滑,相较2022年降6.51%。此外,度拉糖肽在中国地区核心专利将在2024年6月到期。除了博安生物,另有双鹭药业、乐普医药的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处于临床3期阶段。

换而言之,度拉糖肽的市场空间不小,博安生物也即将拿下首仿。但该领域“销冠”产品的迭代速度很快,BA5101的竞争对手不光有同类产品,还有其他GLP-1类药物。因而公司也在推进BA5101的国际注册和临床。

而除了BA5101类似药,博安也在降糖减重的风口上布局了新药PR202。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该药是一款GLP1R/GIPR双靶点ADC产品,针对减重适应证,不过处于临床前阶段,即非常早期。

另外,博安生物此次获批的地舒单抗原研药企为安进。在这个品种上,安进开发了代谢和肿瘤两方面的适应证,并以两个品牌区分,分别为普罗力、安加维。2022年,安进在该品种上的销售额合计为56.4亿美元,普罗力、安加维分别为36.3亿美元、超20亿美元。2023年,安进合计销售额超60亿美元。

本次获批的博洛加是安加维的类似药,除了骨巨细胞瘤,公司也在国内扩大其适应证,用于治疗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

在此之前,公司的博优倍(BA6101)已于2022年11月获批。其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普罗力类似药。

在国内,地舒单抗的专利在2022年6月到期。除博安生物,在地舒单抗上,已经获批生物类似药的还有迈威生物、齐鲁制药。安加维在中国的销售则交给了百济神州。除中国市场外,博安生物也在推进其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临床和注册。

实际上,前述博安的两个产品也反映了国内biotech做生物类似药的3个方向:寻找大品种、占据首仿地位,以及出海寻求更大市场。

这一点在博安的首个商业化产品博优诺(BA1101)也有体现。2021年4月,博优诺在国内获批,其是罗氏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作为罗氏的老三驾马车之一,贝伐珠单抗的销售额高点超过70亿美元。

但博优诺获批时已是国内第三款生物类似药。到2022年,贝伐珠单抗国内销售额达到65亿元,已被原研罗氏、首仿齐鲁制药、信达生物分食。齐鲁还凭借其老牌药企的销售能力超越罗氏,占到54.74%的市场份额。

进度不算领先的同时,博安生物也缺乏商业化经验。因而博优诺、博优倍一获批,公司均进行了商业化合作。其中博优诺在国内21个省市县域地区的独家推广权交给了阿斯利康,博优倍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则授予了正大青岛。

2022年,博优诺销售收入约为5.15亿元,这实际上已和先行者拉开差距。到2023年,公司以博优诺、博优倍两款产品获得营收6.18亿元,同比增长19.8%。不过同期,公司亏损1.19亿元,同比收窄64.0%,并在2023年下半年首次实现扭亏。

除了商业化产品收入增加,这一业绩中,博安的降本增效也起到作用。2023年全年,公司销售、研发、管理三费合计下降22.7%。这背后的大背景是行业寒冬,融资困难,但投入研发,向创新转型也是以生物类似药起家的biotech的大趋势。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现金及其等价物余额2.02亿元。同时,贷款及借款中,须于一年内、一年后偿还的分别为1.68亿元、2.28亿元。

后续管线上,除前述商业化在即的BA5101外,BA9101(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眼科领域)已在国内完成3期试验,处于BLA(生物制品上市许可)准备阶段,其在中国内地独家推广及商业化权利已授予欧康维视。BA1104(纳武利尤单抗生物类似药,肿瘤领域)在国内处于临床3期阶段。

创新药进度最快的则是BA2101。其是一款长效抗IL-4Rα单抗,正处于临床2期,对标的是赛诺菲的当家大品种度普利尤单抗。

为此,博安生物同样四处合作、找钱。2024年1月,公司将BA2101在中国大陆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授予了健康元,适应证范围为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月,其将公司BA-HIEXcell稳定细胞株开发平台授权给臻格生物使用。

4月,博安又与中国金谷国际信托达成协议,从后者处获得一笔3亿元的定期贷款融资,用于临床开发、扩张生产线、结清应付款项和短期还贷。

5月29日,博安生物股价高开后走低。截至发稿,报9.530港元/股,下跌2.76%。当下市值48.53亿港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债务压顶的博安生物两大产品获进展,但商业化仍是难题

除了BA5101类似药,博安也在降糖减重的风口上布局了新药PR20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日前,港股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博安生物宣布了两则管线进展。其一为,公司度拉糖肽注射液(BA5101)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其二为公司的地舒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博洛加,BA1102)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

以上两款产品均为生物类似药。其中,BA5101为度易达(Trulicity)的生物类似药,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度易达属于近几年大热的长效GLP-1产品,用药频率为每周一次。BA5101则是国内首个提交上市申请、全球首个完成3期临床的度易达生物类似药。

度易达由全球降糖减重领域双巨头之一的礼来开发。在礼来和诺和诺德的竞争中,度拉糖肽在2019年接替了诺和诺德利拉鲁肽的销冠位置,直到2022年又被诺和的司美格鲁肽后来居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礼来未开发度拉糖肽的减重适应证,这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业绩天花板大幅低于司美格鲁肽。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2023年,度易达销售额为71.3亿美元,但也是其首次出现下滑,相较2022年降6.51%。此外,度拉糖肽在中国地区核心专利将在2024年6月到期。除了博安生物,另有双鹭药业、乐普医药的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处于临床3期阶段。

换而言之,度拉糖肽的市场空间不小,博安生物也即将拿下首仿。但该领域“销冠”产品的迭代速度很快,BA5101的竞争对手不光有同类产品,还有其他GLP-1类药物。因而公司也在推进BA5101的国际注册和临床。

而除了BA5101类似药,博安也在降糖减重的风口上布局了新药PR202。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该药是一款GLP1R/GIPR双靶点ADC产品,针对减重适应证,不过处于临床前阶段,即非常早期。

另外,博安生物此次获批的地舒单抗原研药企为安进。在这个品种上,安进开发了代谢和肿瘤两方面的适应证,并以两个品牌区分,分别为普罗力、安加维。2022年,安进在该品种上的销售额合计为56.4亿美元,普罗力、安加维分别为36.3亿美元、超20亿美元。2023年,安进合计销售额超60亿美元。

本次获批的博洛加是安加维的类似药,除了骨巨细胞瘤,公司也在国内扩大其适应证,用于治疗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

在此之前,公司的博优倍(BA6101)已于2022年11月获批。其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普罗力类似药。

在国内,地舒单抗的专利在2022年6月到期。除博安生物,在地舒单抗上,已经获批生物类似药的还有迈威生物、齐鲁制药。安加维在中国的销售则交给了百济神州。除中国市场外,博安生物也在推进其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临床和注册。

实际上,前述博安的两个产品也反映了国内biotech做生物类似药的3个方向:寻找大品种、占据首仿地位,以及出海寻求更大市场。

这一点在博安的首个商业化产品博优诺(BA1101)也有体现。2021年4月,博优诺在国内获批,其是罗氏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作为罗氏的老三驾马车之一,贝伐珠单抗的销售额高点超过70亿美元。

但博优诺获批时已是国内第三款生物类似药。到2022年,贝伐珠单抗国内销售额达到65亿元,已被原研罗氏、首仿齐鲁制药、信达生物分食。齐鲁还凭借其老牌药企的销售能力超越罗氏,占到54.74%的市场份额。

进度不算领先的同时,博安生物也缺乏商业化经验。因而博优诺、博优倍一获批,公司均进行了商业化合作。其中博优诺在国内21个省市县域地区的独家推广权交给了阿斯利康,博优倍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则授予了正大青岛。

2022年,博优诺销售收入约为5.15亿元,这实际上已和先行者拉开差距。到2023年,公司以博优诺、博优倍两款产品获得营收6.18亿元,同比增长19.8%。不过同期,公司亏损1.19亿元,同比收窄64.0%,并在2023年下半年首次实现扭亏。

除了商业化产品收入增加,这一业绩中,博安的降本增效也起到作用。2023年全年,公司销售、研发、管理三费合计下降22.7%。这背后的大背景是行业寒冬,融资困难,但投入研发,向创新转型也是以生物类似药起家的biotech的大趋势。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现金及其等价物余额2.02亿元。同时,贷款及借款中,须于一年内、一年后偿还的分别为1.68亿元、2.28亿元。

后续管线上,除前述商业化在即的BA5101外,BA9101(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眼科领域)已在国内完成3期试验,处于BLA(生物制品上市许可)准备阶段,其在中国内地独家推广及商业化权利已授予欧康维视。BA1104(纳武利尤单抗生物类似药,肿瘤领域)在国内处于临床3期阶段。

创新药进度最快的则是BA2101。其是一款长效抗IL-4Rα单抗,正处于临床2期,对标的是赛诺菲的当家大品种度普利尤单抗。

为此,博安生物同样四处合作、找钱。2024年1月,公司将BA2101在中国大陆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授予了健康元,适应证范围为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月,其将公司BA-HIEXcell稳定细胞株开发平台授权给臻格生物使用。

4月,博安又与中国金谷国际信托达成协议,从后者处获得一笔3亿元的定期贷款融资,用于临床开发、扩张生产线、结清应付款项和短期还贷。

5月29日,博安生物股价高开后走低。截至发稿,报9.530港元/股,下跌2.76%。当下市值48.53亿港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