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里没做成的事,胖东来能行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里没做成的事,胖东来能行吗?

传统商超等不来救世主。

文|略大参考 付饶

编辑 | 原野

简单地拥抱线上,已经被论证效果有限。对于大润发们来说,1+1的结果,甚至可能会出现“<1” 的颓势。也正因为如此,传统玩家胖东来会取代阿里,成为“新导师”。

2024年,传统实体商超行业有些热闹,“爆改”成了关键词。

作为前后改造过12家品牌商超的“零售行业改造师”,胖东来今年接连宣布要改造永辉、湖南步步高超市。

消息一出,业内外一片叫好,被改造的永辉超市和步步高超市,前者市值飙升22亿,后者人流量激增1万人次,营业额翻了6倍。作为操盘手的胖东来,名利双收,站在行业C位,被视为零售商超新的救世主。

而上一个被传统零售行业捧到高位的救世主,是阿里。

时间倒退回2017年11月,阿里宣布入股高鑫零售,并对外称要用互联网方式全面改造大润发。此后几年,阿里旗下的大润发也好,盒马也好,都一致被树立为零售行业的新标杆。

这样辉煌的光景持续了不到7年。如今,高鑫零售的市值只剩2020年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大润发亏损、关店、裁员消息频出,CEO林小海辞任。阿里终究还是没能扭转大润发命运,”救世主”的身份也逐渐淡去。

那么,胖东来能行吗?

01 改造师

胖东来,正在成为传统零售商超行业的“改造师”。

继3月份湖南步步高超市接受胖东来门店改造,并取得不错的业绩之后,永辉超市(郑州门店)也于5月31日正式闭店,加入到了胖东来被改造的门店行列里。

对于已经连续几年都处于亏损的步步高和永辉来说,胖东来的帮扶,无疑是一场及时的雪中送炭。

不是没有人质疑过,作为体量和门店数量都远远超过胖东来的商超巨头,永辉超市为什么要向胖东来学习。在5月20日永辉股东大会上,永辉CEO李松峰做了解释,“因为过去的急速扩张,导致永辉有些门店单店产出不够理想。希望借此次改造,能帮助永辉改变现状,形成正向循环。”

作为多家商超的改造师,胖东来的确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自信。

据界面新闻报道,于东来曾作出预估:胖东来2023年营业收入在100亿元左右,净利润1.4亿。这个数字还仅仅来自于胖东来在许昌、新乡两地仅有的13家门店。在其他商超品牌亏损情况下,这样的单店业绩显得着实亮眼。

一方面,自己业绩扛打;一方面,胖东来改造下的商超,业绩确实有所回升。前段时间改造的步步高超市人流量就增加了一万人次,营业额翻了6倍。也因此,对于改造双方(胖东来和永辉超市)来说,看好此次合作也属正常。

不过,这到底是转瞬即逝的蜜月期,还是一段商业佳话的开端,还不好说。

毕竟,在消费转型持续推进的这些年里,零售行业不缺“改造”的故事。而上一个改造师阿里和被改造的对象——大润发的日子,过得却有点惨。

前段时间,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的2024财年年报,揭露出大润发现在的窘状:营收下降13%,持续亏损,关店20家大卖场,2万员工出走。显然,曾经创造19年未关一家门店营业神话的大润发,风光不再。

更坏的消息是,曾扶持大润发到达市值巅峰的阿里,也于今年年初对外宣布要出售掉手里的高鑫零售。

尽管现在的阿里看起来很无情,但是在7年前,阿里也曾和现在的胖东来一样慷慨解囊,将所有资源倾囊而出。甚至一度,在新零售业务板块,阿里对待大润发,比对待自己的“亲儿子”盒马还要好。

这不是夸张。

资金上。张勇时期的阿里,在逐步控股高鑫零售的三年里,前后斥资超过500亿港元(2017年224亿、2020年280亿)。而同为新零售业务,阿里持股银泰百货的三年里只花了不到300亿港币;而盒马更少,最初只在2016年拿过一次阿里1.5亿美元的投资,相当于12亿港币。

技术上。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团队曾经手把手教大润发改造门店,早期两方团队每天开会,光是改造第一家店就磨了小半年。阿里借鉴盒马的悬挂链系统、接入了盒马的物流接单能力,同时运用了数字化的门店运营管理系统,终于在第二年(2018年6月)完成100家大润发门店的新零售改造。

流量上。当时的阿里,一口气将大润发接入了淘鲜达、饿了么和天猫超市。甚至在人事上,相比于网易考拉、饿了么、大麦网等一众被阿里收购的企业,阿里给予了大润发和创立大润发的老帅黄明端以充分信任,让他继续管理大润发,直至2020年才让时任阿里副总裁的林小海接任。

这一轮操作下来,不光给足了大润发面子,也可以看出阿里对于大润发的重视程度。

2018年3月,阿里CEO张勇甚至在致高鑫零售的股东信中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期待,“这将是中国商业零售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的零售改造工程。”不论是当时的改造力度和范围,还是外界对双方合作的关注度,讨论热度都不亚于现在的胖东来和永辉。

02 转机

2012年,永辉超市带着全年8%的净利润增速意气风发,在全国门店扩张的商业版图中再添一城。新店开在了河南新乡,相当于直接与胖东来做起了竞争对手。彼时,胖东来已经在新乡市商贸里做到了头部位置,可以说是永辉超市强劲的竞敌。

12年后,永辉也没能想到,自己要向这个昔日的竞争对手学习。对于亏损多年的永辉来说,该如何该如何把握好线下商超优势,提高单店效率,是个难题。

如今,与胖东来的合作,或许会为永辉超市带来转机。尽管改造的结果还没有显现,但是永辉超市是带着这样的期许的。

作为被改造的一方,永辉超市的期许,与7年前与阿里合作的大润发超市心态相似。

2017年,大润发意识到到线上电商将给线下商超带来冲击,“一把手”黄明端力排众议,大搞线上电商飞牛网,最终以失败告终。

那时,手握巨大流量和资金入场的阿里,对于急需转型,发力线上电商的大润发来说,可以说是希望的曙光。

但与现在“永辉更需要胖东来外力介入来帮助重振业绩”不同,至少在当时的大润发看来,阿里和它是“互相需要”的关系。

彼时的马云认为电商时代增量见顶,必须从线下市场寻找出路,因此提出新零售概念。随后,张勇进行了一系列实体连锁店的收购,试图开创线上对接线下的新零售方式。这与当时大润发的需求正好互补。也因为这样,大润发的黄明端在和阿里合作之后出席公开场合时说,马云和张勇很需要大润发,因为大润发在线下有自己多年的零售行业优势。

从阿里后来对大润发的投入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倾向于合作,而不是帮扶。

在逐利的生意场上,没有谁会无私奉献。阿里当时对大润发的爆改,也符合它的战略需要。

2017年,商战从线上电商打到线下零售。

腾讯、阿里都在大手笔投资线下。腾讯大范围撒网式投资,入股永辉超市,并与步步高商业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但从不参与运营。阿里则亲历亲为,在线下开创盒马生鲜新零售业态,但彼时,有钱、有流量、有提高效率的数字化运作流程的阿里,缺的恰恰是大润发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

大润发对阿里的贡献,也能直观地体现在财务上。在2021年高鑫零售并表后的第一个季度财报中显示,高鑫零售一个季度就为阿里总营收贡献了近300亿,也因此让阿里的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64%,如果不考虑合并高鑫零售的影响,其增速仅为40%。

再说回到改造永辉超市的胖东来。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一直对外宣称,帮扶传统商场是为了整顿行业,让传统商超市场更加繁荣,这番说辞,从不缺名、不缺利、不缺口碑的胖东来口中说出,确实有几分可信度,似乎这真的只是义举。

但胖东来显然是有利可图的。

根据永辉超市发布的公告,永辉超市将淘汰下架70%的商品,然后根据胖东来的商品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届时商品结构要达到胖东来的90%以上,最大幅度提升商品品质。

胖东来的爆款商品诸如烘焙产品、网红“大月饼”、熟食产品、DL果汁、DL精酿小麦啤酒、DL燕麦片、DL洗衣液等等均将进驻卖场。而在湖南步步高超市里,也有不少胖东来自有品牌销售。

这种模式与蜜雪冰城的赚钱模式有些相似:卖奶茶不赚钱,做供应商才赚钱。某种程度上来说,胖东来可以在改造中售卖自有产品,赚到做供应商的钱。

通过这样的改造,胖东来无需承担把门店开出河南的风险与成本,就可以稳稳赚到河南之外的钱。

03 周期

如何跨越周期,是所有品牌的终极问题,对于传统零售商超也不例外。

大润发CEO黄明端曾经说过一段话,“20年前,零售业讲究的是地点,即实体零售高度讲究门店选址;10年前,零售业讲究的是差异化,即零售企业对顾客的价值分层;10后年的今天,零售业讲究的是创新,即零售企业要将零售能力架构到商业最前沿水平。”

但随着消费者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 传统零售业创新的方向到底在哪,各个零售巨头该如何渡过转型阵痛,谁也说不清楚。

作为传统商超的第一个互联网改造者,阿里的确在一段时间内为大润发新零售转型带来了希望。

在2017年之后的3年时间里,大润发曾经作为阿里数字化新零售改造的成功样本,风光无两。资本市场更是一度看好,大润发在2020年达到市值巅峰。

但随着拼多多线上电商的低价冲击,再加上社区团购、会员制超市等各种业态的冲击,即便是阿里,也逐渐带不动这个零售巨头。以往传统大卖场大而全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下也逐渐失效。不光价格优势消失,庞大的供应链成本还成为拖累营收的最大负担。

与此同时,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样本盒马业绩降温,折戟IPO,几次转换业态,仍没有摆脱亏损困境。如今,创始人侯毅淡出,摇摆中的盒马,依然让人看不清前景。

阿里,也不再是前几年意气风发的“救世主”模样。它忙着处理自己的麻烦事,也在今年宣布重新聚焦电商业务,包含盒马、高鑫零售、银泰等零售业务逐渐沦为被边缘化的“其他业务”。

面对被再次卖身的命运,大润发或许只能靠自己。如今,黄明端再次掌舵,从阿里的手里接回了大润发的烂摊子,一切貌似又回到了起点。

那么,阿里没做成的事儿,胖东来能行吗?

短期来看,胖东来前后改造过14家商超品牌,前不久改造的步步高超市也出现了业绩回升。但从长期来看,胖东来恐怕还是没有办法改变传统实体商超行业整体下行的趋势。

据联商网报道,2023年,永辉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团等13家传统商超巨头合计亏损49.21亿元。2024年Q1,沃尔玛、大润发、物美等31家超市关闭上百家门店。这样的困境面前,胖东来一家的经验,不足以力挽狂澜。

传统商超,仍在经历着各自的阵痛。

至少到现在,阿里也好,胖东来也好,都没能帮助传统商超找到穿越周期的办法。

将目光望向全球,传统零售行业也不是没有穿越周期的例子。美国的Costco、沃尔玛旗下山姆超市,德国的奥乐齐都是大而全的卖场,也都经历过面对线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冲击,但他们都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穿越周期的方法。

比如说,仓储一体的大卖场模式、会员店折扣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线上线下一体式购物体验。最重要的一个共性,无外乎,便宜,同时还有高品质保证。无论是中国市场也好,还是外国市场也好,把商品的价格打下来,对于商超至关重要,因为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选择去谁家购物的关键。

在这背后,供应链的把控和发展是价格力的护城河。

全球门店数量最多、覆盖上万个SKU的沃尔玛,通过大量直采的规模效应来保证自己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能自信喊出“天天低价” 的口号;

有着1亿会员的Costco, 通过工厂直供,大量采购的方式保证议价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会员制把握下游用户需求,按照市场需求采购,来降低供应链成本,这也是Costco售价比同行要便宜的原因;

而有着零售行业低价鼻祖称号的奥乐齐,则是通过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减少中间运营环节,最大化降低了成本,从而实现低价。某种程度来说,奥乐齐自己就是供应链的一环,做的是上游供应商的买卖。

实际上,零售行业要想穿越周期,其实就是不断寻找到成本更低的商业模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美国零售行业在成功和失败中已经摸索并发展了近100年。

而对于只有40岁的中国超市行业来说,零售生意仍处于成长期。简单地拥抱线上,已经被论证效果有限。对于大润发们来说,1+1的结果,甚至可能会出现“<1” 的颓势。也正因为如此,传统玩家胖东来会取代阿里,成为“新导师”。

但疗效如何,显然还需要时间论证。

零售市场不断有玩家进入,叠加大众逐步趋于理性、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念,传统商超们的调整,势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在这条路上,从不存在什么救世主,能靠的或许只有自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巴巴

5.8k
  • 关注乳腺癌复发防治,诺华联合阿里健康上线乳腺关爱中心
  • 飞猪双11开售53秒活动商品成交额破10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里没做成的事,胖东来能行吗?

传统商超等不来救世主。

文|略大参考 付饶

编辑 | 原野

简单地拥抱线上,已经被论证效果有限。对于大润发们来说,1+1的结果,甚至可能会出现“<1” 的颓势。也正因为如此,传统玩家胖东来会取代阿里,成为“新导师”。

2024年,传统实体商超行业有些热闹,“爆改”成了关键词。

作为前后改造过12家品牌商超的“零售行业改造师”,胖东来今年接连宣布要改造永辉、湖南步步高超市。

消息一出,业内外一片叫好,被改造的永辉超市和步步高超市,前者市值飙升22亿,后者人流量激增1万人次,营业额翻了6倍。作为操盘手的胖东来,名利双收,站在行业C位,被视为零售商超新的救世主。

而上一个被传统零售行业捧到高位的救世主,是阿里。

时间倒退回2017年11月,阿里宣布入股高鑫零售,并对外称要用互联网方式全面改造大润发。此后几年,阿里旗下的大润发也好,盒马也好,都一致被树立为零售行业的新标杆。

这样辉煌的光景持续了不到7年。如今,高鑫零售的市值只剩2020年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大润发亏损、关店、裁员消息频出,CEO林小海辞任。阿里终究还是没能扭转大润发命运,”救世主”的身份也逐渐淡去。

那么,胖东来能行吗?

01 改造师

胖东来,正在成为传统零售商超行业的“改造师”。

继3月份湖南步步高超市接受胖东来门店改造,并取得不错的业绩之后,永辉超市(郑州门店)也于5月31日正式闭店,加入到了胖东来被改造的门店行列里。

对于已经连续几年都处于亏损的步步高和永辉来说,胖东来的帮扶,无疑是一场及时的雪中送炭。

不是没有人质疑过,作为体量和门店数量都远远超过胖东来的商超巨头,永辉超市为什么要向胖东来学习。在5月20日永辉股东大会上,永辉CEO李松峰做了解释,“因为过去的急速扩张,导致永辉有些门店单店产出不够理想。希望借此次改造,能帮助永辉改变现状,形成正向循环。”

作为多家商超的改造师,胖东来的确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自信。

据界面新闻报道,于东来曾作出预估:胖东来2023年营业收入在100亿元左右,净利润1.4亿。这个数字还仅仅来自于胖东来在许昌、新乡两地仅有的13家门店。在其他商超品牌亏损情况下,这样的单店业绩显得着实亮眼。

一方面,自己业绩扛打;一方面,胖东来改造下的商超,业绩确实有所回升。前段时间改造的步步高超市人流量就增加了一万人次,营业额翻了6倍。也因此,对于改造双方(胖东来和永辉超市)来说,看好此次合作也属正常。

不过,这到底是转瞬即逝的蜜月期,还是一段商业佳话的开端,还不好说。

毕竟,在消费转型持续推进的这些年里,零售行业不缺“改造”的故事。而上一个改造师阿里和被改造的对象——大润发的日子,过得却有点惨。

前段时间,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的2024财年年报,揭露出大润发现在的窘状:营收下降13%,持续亏损,关店20家大卖场,2万员工出走。显然,曾经创造19年未关一家门店营业神话的大润发,风光不再。

更坏的消息是,曾扶持大润发到达市值巅峰的阿里,也于今年年初对外宣布要出售掉手里的高鑫零售。

尽管现在的阿里看起来很无情,但是在7年前,阿里也曾和现在的胖东来一样慷慨解囊,将所有资源倾囊而出。甚至一度,在新零售业务板块,阿里对待大润发,比对待自己的“亲儿子”盒马还要好。

这不是夸张。

资金上。张勇时期的阿里,在逐步控股高鑫零售的三年里,前后斥资超过500亿港元(2017年224亿、2020年280亿)。而同为新零售业务,阿里持股银泰百货的三年里只花了不到300亿港币;而盒马更少,最初只在2016年拿过一次阿里1.5亿美元的投资,相当于12亿港币。

技术上。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团队曾经手把手教大润发改造门店,早期两方团队每天开会,光是改造第一家店就磨了小半年。阿里借鉴盒马的悬挂链系统、接入了盒马的物流接单能力,同时运用了数字化的门店运营管理系统,终于在第二年(2018年6月)完成100家大润发门店的新零售改造。

流量上。当时的阿里,一口气将大润发接入了淘鲜达、饿了么和天猫超市。甚至在人事上,相比于网易考拉、饿了么、大麦网等一众被阿里收购的企业,阿里给予了大润发和创立大润发的老帅黄明端以充分信任,让他继续管理大润发,直至2020年才让时任阿里副总裁的林小海接任。

这一轮操作下来,不光给足了大润发面子,也可以看出阿里对于大润发的重视程度。

2018年3月,阿里CEO张勇甚至在致高鑫零售的股东信中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期待,“这将是中国商业零售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的零售改造工程。”不论是当时的改造力度和范围,还是外界对双方合作的关注度,讨论热度都不亚于现在的胖东来和永辉。

02 转机

2012年,永辉超市带着全年8%的净利润增速意气风发,在全国门店扩张的商业版图中再添一城。新店开在了河南新乡,相当于直接与胖东来做起了竞争对手。彼时,胖东来已经在新乡市商贸里做到了头部位置,可以说是永辉超市强劲的竞敌。

12年后,永辉也没能想到,自己要向这个昔日的竞争对手学习。对于亏损多年的永辉来说,该如何该如何把握好线下商超优势,提高单店效率,是个难题。

如今,与胖东来的合作,或许会为永辉超市带来转机。尽管改造的结果还没有显现,但是永辉超市是带着这样的期许的。

作为被改造的一方,永辉超市的期许,与7年前与阿里合作的大润发超市心态相似。

2017年,大润发意识到到线上电商将给线下商超带来冲击,“一把手”黄明端力排众议,大搞线上电商飞牛网,最终以失败告终。

那时,手握巨大流量和资金入场的阿里,对于急需转型,发力线上电商的大润发来说,可以说是希望的曙光。

但与现在“永辉更需要胖东来外力介入来帮助重振业绩”不同,至少在当时的大润发看来,阿里和它是“互相需要”的关系。

彼时的马云认为电商时代增量见顶,必须从线下市场寻找出路,因此提出新零售概念。随后,张勇进行了一系列实体连锁店的收购,试图开创线上对接线下的新零售方式。这与当时大润发的需求正好互补。也因为这样,大润发的黄明端在和阿里合作之后出席公开场合时说,马云和张勇很需要大润发,因为大润发在线下有自己多年的零售行业优势。

从阿里后来对大润发的投入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倾向于合作,而不是帮扶。

在逐利的生意场上,没有谁会无私奉献。阿里当时对大润发的爆改,也符合它的战略需要。

2017年,商战从线上电商打到线下零售。

腾讯、阿里都在大手笔投资线下。腾讯大范围撒网式投资,入股永辉超市,并与步步高商业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但从不参与运营。阿里则亲历亲为,在线下开创盒马生鲜新零售业态,但彼时,有钱、有流量、有提高效率的数字化运作流程的阿里,缺的恰恰是大润发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

大润发对阿里的贡献,也能直观地体现在财务上。在2021年高鑫零售并表后的第一个季度财报中显示,高鑫零售一个季度就为阿里总营收贡献了近300亿,也因此让阿里的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64%,如果不考虑合并高鑫零售的影响,其增速仅为40%。

再说回到改造永辉超市的胖东来。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一直对外宣称,帮扶传统商场是为了整顿行业,让传统商超市场更加繁荣,这番说辞,从不缺名、不缺利、不缺口碑的胖东来口中说出,确实有几分可信度,似乎这真的只是义举。

但胖东来显然是有利可图的。

根据永辉超市发布的公告,永辉超市将淘汰下架70%的商品,然后根据胖东来的商品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届时商品结构要达到胖东来的90%以上,最大幅度提升商品品质。

胖东来的爆款商品诸如烘焙产品、网红“大月饼”、熟食产品、DL果汁、DL精酿小麦啤酒、DL燕麦片、DL洗衣液等等均将进驻卖场。而在湖南步步高超市里,也有不少胖东来自有品牌销售。

这种模式与蜜雪冰城的赚钱模式有些相似:卖奶茶不赚钱,做供应商才赚钱。某种程度上来说,胖东来可以在改造中售卖自有产品,赚到做供应商的钱。

通过这样的改造,胖东来无需承担把门店开出河南的风险与成本,就可以稳稳赚到河南之外的钱。

03 周期

如何跨越周期,是所有品牌的终极问题,对于传统零售商超也不例外。

大润发CEO黄明端曾经说过一段话,“20年前,零售业讲究的是地点,即实体零售高度讲究门店选址;10年前,零售业讲究的是差异化,即零售企业对顾客的价值分层;10后年的今天,零售业讲究的是创新,即零售企业要将零售能力架构到商业最前沿水平。”

但随着消费者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 传统零售业创新的方向到底在哪,各个零售巨头该如何渡过转型阵痛,谁也说不清楚。

作为传统商超的第一个互联网改造者,阿里的确在一段时间内为大润发新零售转型带来了希望。

在2017年之后的3年时间里,大润发曾经作为阿里数字化新零售改造的成功样本,风光无两。资本市场更是一度看好,大润发在2020年达到市值巅峰。

但随着拼多多线上电商的低价冲击,再加上社区团购、会员制超市等各种业态的冲击,即便是阿里,也逐渐带不动这个零售巨头。以往传统大卖场大而全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下也逐渐失效。不光价格优势消失,庞大的供应链成本还成为拖累营收的最大负担。

与此同时,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样本盒马业绩降温,折戟IPO,几次转换业态,仍没有摆脱亏损困境。如今,创始人侯毅淡出,摇摆中的盒马,依然让人看不清前景。

阿里,也不再是前几年意气风发的“救世主”模样。它忙着处理自己的麻烦事,也在今年宣布重新聚焦电商业务,包含盒马、高鑫零售、银泰等零售业务逐渐沦为被边缘化的“其他业务”。

面对被再次卖身的命运,大润发或许只能靠自己。如今,黄明端再次掌舵,从阿里的手里接回了大润发的烂摊子,一切貌似又回到了起点。

那么,阿里没做成的事儿,胖东来能行吗?

短期来看,胖东来前后改造过14家商超品牌,前不久改造的步步高超市也出现了业绩回升。但从长期来看,胖东来恐怕还是没有办法改变传统实体商超行业整体下行的趋势。

据联商网报道,2023年,永辉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团等13家传统商超巨头合计亏损49.21亿元。2024年Q1,沃尔玛、大润发、物美等31家超市关闭上百家门店。这样的困境面前,胖东来一家的经验,不足以力挽狂澜。

传统商超,仍在经历着各自的阵痛。

至少到现在,阿里也好,胖东来也好,都没能帮助传统商超找到穿越周期的办法。

将目光望向全球,传统零售行业也不是没有穿越周期的例子。美国的Costco、沃尔玛旗下山姆超市,德国的奥乐齐都是大而全的卖场,也都经历过面对线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冲击,但他们都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穿越周期的方法。

比如说,仓储一体的大卖场模式、会员店折扣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线上线下一体式购物体验。最重要的一个共性,无外乎,便宜,同时还有高品质保证。无论是中国市场也好,还是外国市场也好,把商品的价格打下来,对于商超至关重要,因为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选择去谁家购物的关键。

在这背后,供应链的把控和发展是价格力的护城河。

全球门店数量最多、覆盖上万个SKU的沃尔玛,通过大量直采的规模效应来保证自己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能自信喊出“天天低价” 的口号;

有着1亿会员的Costco, 通过工厂直供,大量采购的方式保证议价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会员制把握下游用户需求,按照市场需求采购,来降低供应链成本,这也是Costco售价比同行要便宜的原因;

而有着零售行业低价鼻祖称号的奥乐齐,则是通过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减少中间运营环节,最大化降低了成本,从而实现低价。某种程度来说,奥乐齐自己就是供应链的一环,做的是上游供应商的买卖。

实际上,零售行业要想穿越周期,其实就是不断寻找到成本更低的商业模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美国零售行业在成功和失败中已经摸索并发展了近100年。

而对于只有40岁的中国超市行业来说,零售生意仍处于成长期。简单地拥抱线上,已经被论证效果有限。对于大润发们来说,1+1的结果,甚至可能会出现“<1” 的颓势。也正因为如此,传统玩家胖东来会取代阿里,成为“新导师”。

但疗效如何,显然还需要时间论证。

零售市场不断有玩家进入,叠加大众逐步趋于理性、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念,传统商超们的调整,势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在这条路上,从不存在什么救世主,能靠的或许只有自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