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智能化无人作战可预见 未来战场会让人“走开”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智能化无人作战可预见 未来战场会让人“走开”吗?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场具有一定规模的智能化无人作战有可能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打响。

图片来源:网络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人的因素越来越游离于人的自身,开始更多地转移或物化到武器装备上。在智能化的“人——机”系统中,人的智能被物化在武器系统中,使得武器系统不仅可以延伸人的肢体,而且可以延伸人的头脑,具有了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人在战争中的活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直接的技术操作交给机器去完成,人可以非现场、非直观、非接触地实施作战行动,开辟了智能化无人作战崭新样式。

一个清晰化趋势——

战场兵力密度随军事技术发展迅速降低

人类战争发展的历史表明,前方战场上作战人员的密度,是随着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杀伤力指数”大幅增加,而呈现下降的发展趋势。

在冷兵器时代,人与武器在战斗力中的作用所占权重比较高,敌对双方的对抗主要是人力强弱与多少的竞争。因此,作战是人力密集型的作战,最为典型的就是人力高度密集的“方阵”作战。战场上兵力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以万人计。例如,中国长平之战时战场每平方千米兵力高达10万人。

在热兵器时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单兵作战距离显著提升,火炮、火枪等武器装备在军队战斗力中的作用所占权重比有较大上升。因此,在战场上直接参与作战的人员相对冷兵器时代就疏散得多,最为典型的就是人力密度较小的“线式”作战。战场上兵力密度降为每平方千米以千人计。例如,拿破仑时代马伦河战役时战场每平方千米兵力约5000人。

在机械化时代,武器装备机动力、杀伤力指数式提升,武器装备在战斗力中的作用所占权重比大幅度攀升,战场规模空前扩大,战场空间呈现立体化,遂行作战的人员密度则进一步降低,最为典型的是“火力突击”。战场上兵力密度降为每平方千米以十人计。例如,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战场每平方千米兵力人数为25人。

在当代战争中,信息系统与武器系统以及武器系统之间互相联动构成“系统集成”,使得火力机动范围日益扩大,精度日益提高。前方战场上作战人员密度大幅降低,甚至遂行无人化作战。战场上兵力密度降为每平方千米以个人计,甚至还出现了无人机实施的无人作战。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每平方千米兵力人数为3人。

一批革命性技术——

无人化装备奠定无人化作战物质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动力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步,无人化装备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高度智能化的全自主武器系统将在未来10~20年投入实战。

无人化作战装备数量爆发式增长。迄今为止,全球已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研制出了50多种无人机,无人机型号超过300余种,有6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无人机和军用机器人,使用无人机的国家和非国家组织超过90个。如今美军地面无人机作战系统已达1.5万余台,列装无人机9000多架。预计到2025年,俄军装备总结构中军用机器人的比例将达到30%。而到2040年,美军预计有一半以上的成员是机器人。除美、俄以外,法、英、德、日、韩、印等国也相继推出各自的机器人发展计划。

无人化作战装备体系日趋完备。随着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发展,智能化军用卫星、智能化无人机、智能化无人潜航器、智能化无人装甲车辆、智能化军用机器人、智能化弹药、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等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不断涌现。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无人坦克、无人飞机、无人舰艇等组成的“无人化作战集群”展开多种多样的作战行动,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无人化作战装备能力越发强大。无人化作战系统作为新型高科技信息化武器装备,具备的空间感知能力、高风险突防能力、通信导航支援能力、电子战反潜战能力、对目标攻击及联合作战能力,以及高度自主化、智能化、无人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21世纪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无人化作战装备效能更加突出。与载人作战平台相比,无人作战平台具有体积小、造价低廉、使用简便、适应性好、对作战环境要求低、隐蔽性好、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诸多优点,以其持久力、高效性、任务灵活等特点以及独特的作战应用模式位于现代战争的突出地位,成为夺取信息优势、实施精确打击、完成特殊作战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幅断层性图景——

无人化作战带来现代作战变革和挑战

随着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的大量使用,未来战场上将活跃着数不清的智能化无人兵器,遂行智能化无人作战,必将对传统的军事战略思想、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作战方法乃至军事组织结构和武器装备发展等带来一系列新的变革和挑战。

无人化作战手段常态使用。无人化作战既能降低战争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可减少人员伤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场“零伤亡”。加之无人化作战样式灵活多变,多数情况下规模小、持续时间短、行动的目的有限等,将使无人化作战成为更加常态化的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手段。如“察打一体”无人机,正在成为未来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的一种价廉物美的手段,其杀伤能力和经济性都有可能超过巡航导弹。

无人化作战兵器主宰战场。随着智能化无人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大量使用,未来陆海空天战场将大量充斥无人化作战兵器,形成多维多域无人化作战兵器战场体系。在太空,将有各种无人航天器和太空攻击武器;在空中,各种无人飞行器将充斥天空;在海上,各种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将布满水上水下;在地面,无人化车辆、无人化坦克、机器人士兵将纵横陆地……无人化作战兵器的大量使用,在无人化战场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军团”。

无人化作战重心保障后移。无人化作战兵器的大量使用,使后方作战保障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因此,作战保障工作已成为决定作战胜负的条件。所以,无人化战场上的胜负越来越离不开后方技术专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及组织者和保障工作人员,这样就会导致战场重心向后方偏移,作战指向也由前方战场转向后方操纵无人化兵器的人员。从而迫使人员更加远离一线战场,向更加安全隐蔽的地方地域转移。

点评

人,依然是未来战争的“主人”

战争源于人,服务于人,从属于人。战场交锋可以无人,但是战争控制必须有人。

人是战争形态演化的促进者,武器装备的制造者,军事行动的设计者,作战系统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战争进程的调控者。不管作战的工具怎样发展,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如何增值,从总体上讲,在一定的武器装备基础之上,人的因素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不仅是因为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是人的智慧和技能的结晶,是人的劳动产品,没有人,便无所谓高技术的武器装备;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是人进行战争的工具,其效能的发挥,丝毫也离不开人的支配和掌握。虽然无人化战场交战双方可能不会出现人与人的面对面搏杀,但在武器系统与武器系统较量的背后,仍是人与人智慧、精神与意志的较量。无人化武器装备仍是由人来操纵的,人依然是未来战争“主人”。

当然,人类战争发展史又一再表明,战争中任何一方出其不意地首先使用某一新型武器装备或某一新型作战力量,采取某种新型作战样式,往往能够率先赢得战争的主动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军事科学的发展,赢得战争的制约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深刻认识无人化作战对未来战场特别是作战指挥、装备发展、部队编成带来的严峻挑战,科学把握无人化作战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无人化作战的深刻变革,及早研究应对策略,抓住机遇、未雨绸缪,才能最终赢得未来战争的战略主动。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战争制胜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仍然是决定因素。偏离了这一点,必然会在理论和实践上陷入误区,产生新的“唯武器论”和“机械唯物论”。另一方面,在肯定和重视人的因素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高技术武器以及其它客观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防止出现新的“唯意志论”和“精神万能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和把握人在战争中的科学地位和作用,才能使人的因素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得到充分发挥。

(杨燕南)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未来战场会让人“走开”吗

最新更新时间:02/21 10:5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智能化无人作战可预见 未来战场会让人“走开”吗?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场具有一定规模的智能化无人作战有可能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打响。

图片来源:网络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人的因素越来越游离于人的自身,开始更多地转移或物化到武器装备上。在智能化的“人——机”系统中,人的智能被物化在武器系统中,使得武器系统不仅可以延伸人的肢体,而且可以延伸人的头脑,具有了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人在战争中的活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直接的技术操作交给机器去完成,人可以非现场、非直观、非接触地实施作战行动,开辟了智能化无人作战崭新样式。

一个清晰化趋势——

战场兵力密度随军事技术发展迅速降低

人类战争发展的历史表明,前方战场上作战人员的密度,是随着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杀伤力指数”大幅增加,而呈现下降的发展趋势。

在冷兵器时代,人与武器在战斗力中的作用所占权重比较高,敌对双方的对抗主要是人力强弱与多少的竞争。因此,作战是人力密集型的作战,最为典型的就是人力高度密集的“方阵”作战。战场上兵力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以万人计。例如,中国长平之战时战场每平方千米兵力高达10万人。

在热兵器时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单兵作战距离显著提升,火炮、火枪等武器装备在军队战斗力中的作用所占权重比有较大上升。因此,在战场上直接参与作战的人员相对冷兵器时代就疏散得多,最为典型的就是人力密度较小的“线式”作战。战场上兵力密度降为每平方千米以千人计。例如,拿破仑时代马伦河战役时战场每平方千米兵力约5000人。

在机械化时代,武器装备机动力、杀伤力指数式提升,武器装备在战斗力中的作用所占权重比大幅度攀升,战场规模空前扩大,战场空间呈现立体化,遂行作战的人员密度则进一步降低,最为典型的是“火力突击”。战场上兵力密度降为每平方千米以十人计。例如,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战场每平方千米兵力人数为25人。

在当代战争中,信息系统与武器系统以及武器系统之间互相联动构成“系统集成”,使得火力机动范围日益扩大,精度日益提高。前方战场上作战人员密度大幅降低,甚至遂行无人化作战。战场上兵力密度降为每平方千米以个人计,甚至还出现了无人机实施的无人作战。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每平方千米兵力人数为3人。

一批革命性技术——

无人化装备奠定无人化作战物质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动力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步,无人化装备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高度智能化的全自主武器系统将在未来10~20年投入实战。

无人化作战装备数量爆发式增长。迄今为止,全球已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研制出了50多种无人机,无人机型号超过300余种,有6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无人机和军用机器人,使用无人机的国家和非国家组织超过90个。如今美军地面无人机作战系统已达1.5万余台,列装无人机9000多架。预计到2025年,俄军装备总结构中军用机器人的比例将达到30%。而到2040年,美军预计有一半以上的成员是机器人。除美、俄以外,法、英、德、日、韩、印等国也相继推出各自的机器人发展计划。

无人化作战装备体系日趋完备。随着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发展,智能化军用卫星、智能化无人机、智能化无人潜航器、智能化无人装甲车辆、智能化军用机器人、智能化弹药、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等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不断涌现。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无人坦克、无人飞机、无人舰艇等组成的“无人化作战集群”展开多种多样的作战行动,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无人化作战装备能力越发强大。无人化作战系统作为新型高科技信息化武器装备,具备的空间感知能力、高风险突防能力、通信导航支援能力、电子战反潜战能力、对目标攻击及联合作战能力,以及高度自主化、智能化、无人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21世纪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无人化作战装备效能更加突出。与载人作战平台相比,无人作战平台具有体积小、造价低廉、使用简便、适应性好、对作战环境要求低、隐蔽性好、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诸多优点,以其持久力、高效性、任务灵活等特点以及独特的作战应用模式位于现代战争的突出地位,成为夺取信息优势、实施精确打击、完成特殊作战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幅断层性图景——

无人化作战带来现代作战变革和挑战

随着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的大量使用,未来战场上将活跃着数不清的智能化无人兵器,遂行智能化无人作战,必将对传统的军事战略思想、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作战方法乃至军事组织结构和武器装备发展等带来一系列新的变革和挑战。

无人化作战手段常态使用。无人化作战既能降低战争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可减少人员伤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场“零伤亡”。加之无人化作战样式灵活多变,多数情况下规模小、持续时间短、行动的目的有限等,将使无人化作战成为更加常态化的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手段。如“察打一体”无人机,正在成为未来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的一种价廉物美的手段,其杀伤能力和经济性都有可能超过巡航导弹。

无人化作战兵器主宰战场。随着智能化无人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大量使用,未来陆海空天战场将大量充斥无人化作战兵器,形成多维多域无人化作战兵器战场体系。在太空,将有各种无人航天器和太空攻击武器;在空中,各种无人飞行器将充斥天空;在海上,各种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将布满水上水下;在地面,无人化车辆、无人化坦克、机器人士兵将纵横陆地……无人化作战兵器的大量使用,在无人化战场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军团”。

无人化作战重心保障后移。无人化作战兵器的大量使用,使后方作战保障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因此,作战保障工作已成为决定作战胜负的条件。所以,无人化战场上的胜负越来越离不开后方技术专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及组织者和保障工作人员,这样就会导致战场重心向后方偏移,作战指向也由前方战场转向后方操纵无人化兵器的人员。从而迫使人员更加远离一线战场,向更加安全隐蔽的地方地域转移。

点评

人,依然是未来战争的“主人”

战争源于人,服务于人,从属于人。战场交锋可以无人,但是战争控制必须有人。

人是战争形态演化的促进者,武器装备的制造者,军事行动的设计者,作战系统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战争进程的调控者。不管作战的工具怎样发展,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如何增值,从总体上讲,在一定的武器装备基础之上,人的因素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不仅是因为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是人的智慧和技能的结晶,是人的劳动产品,没有人,便无所谓高技术的武器装备;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是人进行战争的工具,其效能的发挥,丝毫也离不开人的支配和掌握。虽然无人化战场交战双方可能不会出现人与人的面对面搏杀,但在武器系统与武器系统较量的背后,仍是人与人智慧、精神与意志的较量。无人化武器装备仍是由人来操纵的,人依然是未来战争“主人”。

当然,人类战争发展史又一再表明,战争中任何一方出其不意地首先使用某一新型武器装备或某一新型作战力量,采取某种新型作战样式,往往能够率先赢得战争的主动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军事科学的发展,赢得战争的制约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深刻认识无人化作战对未来战场特别是作战指挥、装备发展、部队编成带来的严峻挑战,科学把握无人化作战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无人化作战的深刻变革,及早研究应对策略,抓住机遇、未雨绸缪,才能最终赢得未来战争的战略主动。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战争制胜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仍然是决定因素。偏离了这一点,必然会在理论和实践上陷入误区,产生新的“唯武器论”和“机械唯物论”。另一方面,在肯定和重视人的因素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高技术武器以及其它客观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防止出现新的“唯意志论”和“精神万能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和把握人在战争中的科学地位和作用,才能使人的因素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得到充分发挥。

(杨燕南)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未来战场会让人“走开”吗

最新更新时间:02/21 10:5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