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冈本带你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当然,我说的是这个冈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冈本带你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当然,我说的是这个冈本

『夜の会』是关于新艺术的讨论会,也可以说是跨越文学和艺术两种体裁的前卫艺术的研究会。

说起冈本,你会想到?

本宝宝只能想起冈本太郎!

还有其他冈本么?不知道呢没听过耶,一居君孤陋寡闻呢!

以“太阳之塔”、“艺术就是爆炸”等名言而出名的20世纪日本代表艺术家冈本太郎(1911年 1996年),作为艺术家、日本现代美术的先驱者,他将整个人生都献给了艺术。他带有反骨精神的言行,如今还在吸引着新的追随者。

冈本太郎出生在艺术之家,父亲是漫画家冈本一平,母亲是作家冈本かの子。宽松活跃的家庭氛围给了他自由选择的空间。巴黎留学之行给太郎的艺术之路带来决定性影响,也奠定了他的艺术根基。在画廊看到了毕加索的作品后,深受其影响,并以超越毕加索为目标开始了抽象画的创作。

回国后,太郎致力于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傷ましき腕』等作品屡屡获奖。

『夜の会』是关于新艺术的讨论会,也可以说是跨越文学和艺术两种体裁的前卫艺术的研究会。

「夜の会」的成员还有花田清辉、埴谷雄高、野间宏、安部公房、佐々木基一、关根弘等,阵容十分强大。这幅《夜》描绘了暗夜中,一个穿白裙子的女郎单手持刀面对雷光之树的场景。

叛逆的艺术家

太郎彻底地反抗社会的权力、权威以及阻碍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人,并以此为风格创作了很多精彩之作。人们称他为日本美术界的璀璨之星。

他强烈批判并试图摧毁日本美术界的古老价值观,称其为“石器时代”。在他看来,如相扑排行榜般的序列支配的世界中,画坛界这种无意义的金字塔模式应该被摧毁。因此他宣言“绘画的石器时代结束了,新的艺术从冈本太郎开始”,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置于美术界常识和画坛权威的对立面。

充满活力的画风,原色和原色的激烈碰撞。独自的美意识、鲜烈的构图、鲜艳的原色,色彩和内容与其说是反映社会现实,毋宁说是超现实主义。

1947年左右,冈本太郎提出“对极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艺术生涯。他主张“艺术家的基本姿态是使对立的两个要素并存。例如无机的要素和有机的要素、抽象具象、静动、爱憎、美丑等对立面,不是去协调他们,而是以被撕裂的形式,将这种不协和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

“对极主义”不寻求造型表面的协调或均衡,而是将直接呈现相互对峙的矛盾作为作品形态的主体。他认为,现代社会自身充满各种矛盾和危机,艺术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不能回避或粉饰现实,只有直面纷繁复杂的矛盾,并用艺术手法予以揭示,才能激发潜在于历史文化中的生命力,引导社会走向希望的未来。

全能型人才

绘画之外,他还从事壁画、雕塑、陶艺、摄影、出版、演讲等活动,主张突破、超越现代主义,对现代抱持强烈的反思和问题意识,以旺盛的精力开展艺术活动,并以此唤醒普通民众对美术的关心,改变他们的观念意识。

出版

为探寻日本文化的源泉,他奔赴多地实地考察。在《岡本太郎の沖縄》一书中,广泛介绍了冲绳和东北地区的文化和传统。他甚至认为,真正的日本正是在冲绳。

摄影

关于日本的照片就有一万三千多张,再加上韩国、印度、墨西哥等外国照片超过两万张。不仅量多,在照片质量方面也凌驾于同时代的摄影家之上。很多图片也出现在了他的书里。

雕刻

新颖小挂件的制作、领带、家具、日常用品的设计等等都不在话下。

或许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太陽の塔』,他受邀担任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主题策划,交给组委会的答卷就是大型雕塑《太阳之塔》。他将主题馆分为地下、地面和空中三层,“地上——现在,地下——过去、空中——未来”,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循环体,而《太阳之塔》作为连接的枢纽,不仅只是外观,内部也极具象征性。

《太阳之塔》的造型,可以说具有原始的“野蛮性”:躯体类似日本古坟时代的埴轮,脸部则源于绳纹时代的土偶造型,如同一尊古老的雕像,呈现出神秘气氛,让参观者感觉置身远古时代的一个祭祀舞会现场。

”什么都行,只要尝试去做,就是好的。“

“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活着,即使被讨厌也是理所应当的。”

“青春永远是从零开始。”

如今,冈本太郎的这些话语还振聋发聩地回荡在耳边。

这个天才般的存在,不惧权威、不畏世俗,疾走在20世纪,用自己的满腔热情,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财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冈本带你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当然,我说的是这个冈本

『夜の会』是关于新艺术的讨论会,也可以说是跨越文学和艺术两种体裁的前卫艺术的研究会。

说起冈本,你会想到?

本宝宝只能想起冈本太郎!

还有其他冈本么?不知道呢没听过耶,一居君孤陋寡闻呢!

以“太阳之塔”、“艺术就是爆炸”等名言而出名的20世纪日本代表艺术家冈本太郎(1911年 1996年),作为艺术家、日本现代美术的先驱者,他将整个人生都献给了艺术。他带有反骨精神的言行,如今还在吸引着新的追随者。

冈本太郎出生在艺术之家,父亲是漫画家冈本一平,母亲是作家冈本かの子。宽松活跃的家庭氛围给了他自由选择的空间。巴黎留学之行给太郎的艺术之路带来决定性影响,也奠定了他的艺术根基。在画廊看到了毕加索的作品后,深受其影响,并以超越毕加索为目标开始了抽象画的创作。

回国后,太郎致力于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傷ましき腕』等作品屡屡获奖。

『夜の会』是关于新艺术的讨论会,也可以说是跨越文学和艺术两种体裁的前卫艺术的研究会。

「夜の会」的成员还有花田清辉、埴谷雄高、野间宏、安部公房、佐々木基一、关根弘等,阵容十分强大。这幅《夜》描绘了暗夜中,一个穿白裙子的女郎单手持刀面对雷光之树的场景。

叛逆的艺术家

太郎彻底地反抗社会的权力、权威以及阻碍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人,并以此为风格创作了很多精彩之作。人们称他为日本美术界的璀璨之星。

他强烈批判并试图摧毁日本美术界的古老价值观,称其为“石器时代”。在他看来,如相扑排行榜般的序列支配的世界中,画坛界这种无意义的金字塔模式应该被摧毁。因此他宣言“绘画的石器时代结束了,新的艺术从冈本太郎开始”,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置于美术界常识和画坛权威的对立面。

充满活力的画风,原色和原色的激烈碰撞。独自的美意识、鲜烈的构图、鲜艳的原色,色彩和内容与其说是反映社会现实,毋宁说是超现实主义。

1947年左右,冈本太郎提出“对极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艺术生涯。他主张“艺术家的基本姿态是使对立的两个要素并存。例如无机的要素和有机的要素、抽象具象、静动、爱憎、美丑等对立面,不是去协调他们,而是以被撕裂的形式,将这种不协和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

“对极主义”不寻求造型表面的协调或均衡,而是将直接呈现相互对峙的矛盾作为作品形态的主体。他认为,现代社会自身充满各种矛盾和危机,艺术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不能回避或粉饰现实,只有直面纷繁复杂的矛盾,并用艺术手法予以揭示,才能激发潜在于历史文化中的生命力,引导社会走向希望的未来。

全能型人才

绘画之外,他还从事壁画、雕塑、陶艺、摄影、出版、演讲等活动,主张突破、超越现代主义,对现代抱持强烈的反思和问题意识,以旺盛的精力开展艺术活动,并以此唤醒普通民众对美术的关心,改变他们的观念意识。

出版

为探寻日本文化的源泉,他奔赴多地实地考察。在《岡本太郎の沖縄》一书中,广泛介绍了冲绳和东北地区的文化和传统。他甚至认为,真正的日本正是在冲绳。

摄影

关于日本的照片就有一万三千多张,再加上韩国、印度、墨西哥等外国照片超过两万张。不仅量多,在照片质量方面也凌驾于同时代的摄影家之上。很多图片也出现在了他的书里。

雕刻

新颖小挂件的制作、领带、家具、日常用品的设计等等都不在话下。

或许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太陽の塔』,他受邀担任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主题策划,交给组委会的答卷就是大型雕塑《太阳之塔》。他将主题馆分为地下、地面和空中三层,“地上——现在,地下——过去、空中——未来”,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循环体,而《太阳之塔》作为连接的枢纽,不仅只是外观,内部也极具象征性。

《太阳之塔》的造型,可以说具有原始的“野蛮性”:躯体类似日本古坟时代的埴轮,脸部则源于绳纹时代的土偶造型,如同一尊古老的雕像,呈现出神秘气氛,让参观者感觉置身远古时代的一个祭祀舞会现场。

”什么都行,只要尝试去做,就是好的。“

“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活着,即使被讨厌也是理所应当的。”

“青春永远是从零开始。”

如今,冈本太郎的这些话语还振聋发聩地回荡在耳边。

这个天才般的存在,不惧权威、不畏世俗,疾走在20世纪,用自己的满腔热情,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财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