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iOS 18的通话录音功能,成了苹果AI的落地着力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iOS 18的通话录音功能,成了苹果AI的落地着力点

进亦难,退亦难。

文|雷科技

WWDC24上,万众期待的iOS 18终于来了。但看完整场主题演讲的小雷,却还是备感失望。在我看来,透过iOS 18的更新内容,苹果已经变成了安卓的拙劣模仿者。图标自定义排列、控制中心自定义设置、应用锁等安卓定制系统上司空见惯的功能,如今却被苹果在WWDC主题演讲中大书特书。

当然,如果抛开惊喜感落空的情绪,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看iOS 18,那么还是能发现它对于iPhone用户的价值,总归能带来更优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iOS 18这次带来了“史诗级”更新——加入了对通话录音的支持。要知道,过去十几年,众多苹果用户都表达了对这项功能的期盼,但苹果似乎一直都置若罔闻。2024年的今天,这项功能姗姗来迟,登陆iOS系统,或许说明苹果真的慌了。

iOS 18的通话录音,一亮相就陷入舆论漩涡

2017年,知乎上有人提了一个问题:“iOS有哪些让你无法忍受的缺陷?”排名第一的回答中,作者快叫我大王啊提到,iOS不支持通话录音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像在和领导电话沟通工作时,如果是安卓机可以自动录音,具体内容可以随时回听,但iPhone就不行。

的确,对使用了多个品牌安卓机的小雷来说,通话录音几乎是国产手机的标配功能,哪怕是十几年前的机子,也大概率支持通话录音。因此,技术层面上来说,让iPhone支持通话录音,毫无难度。而苹果迟迟不给iPhone配备这一功能,说白了还是出于安全隐私保护的考量。毕竟,这是苹果的金字招牌,不能轻易触碰。

在iOS 18上,苹果终于打破了这项禁忌,这对iPhone用户来说本是件好事,但苹果额外加上的一道限制却遭到了无数吐槽。简单来说,就是iOS 18上的通话录音功能,具体使用时,系统会通知对方。也就是说,当你按下通话录音按键的一瞬间,对方就会知晓自己与你的通话正在被录音。

(图源:苹果)

而很多用户反对苹果通知对方的主要理由,就是因为通话录音本身的隐私敏感特性,大家并不想对方知道自己在录音。比如,有人在工作沟通中录音,原意是为了记录工作内容、避免遗忘,一旦对方知晓,可能会心生疑虑。有人通过语音电话沟通维权时,则可能会把通话录音作为证据,自然希望在隐秘的状态下完成。

iOS 18给通话录音上的紧箍咒,显然是出于被录音者的利益考量。在苹果看来,通话录音包含了双方的语音信息,隐私权本质上属于这两个人,如果其中一个单方面录音而另一个人不知情,那么就会形成对另一人的隐私权侵犯。

同时,法规的限制,也是苹果这么做的重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通话录音功能是否合法合规,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差异性。以苹果的大本营美国来说,联邦法律允许单方面通话录音,大部分州也支持这一功能,但在加利福尼亚、康涅狄格、佛罗里达等十几个州,通话录音需要双方知晓且同意,否则违法。欧洲地区,不同国家对通话录音功能的规定有所不同,但欧盟颁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则规定,录音须在参与者知情且同意的状态下进行,而且参与者有删除权。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监管部门未对通话录音做实质性限制,但未经当事人同意传播通话录音则可能构成违法侵权行为。目前来说,大部分国产安卓机,均自带了通话录音功能,实际使用时当然也不会通知对方。

总的来说,苹果在iOS 18上推出了通话录音功能,同时又对其加以限制,主要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巩固其在隐私保护上的高光形象,另一个是出于合规考虑,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品牌,苹果在通话录音执行一刀切的策略,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语音通话功能,被AI玩出花来

除了全面致敬安卓补短板外,iOS 18加入对通话录音功能支持,还有一大考虑就是AI场景的应用。很显然,今年WWDC,AI是绝对的主角,大家对Apple Intelligence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iOS 18的平庸。

iOS 18上的通话录音功能,同样加入了AI的元素。除了最基础的录音外,还支持AI语音转文字和摘要提取功能外。当然,相比安卓机,这依然是非常基本的功能。对于各大厂商而言,语音转文字早已是很成熟的技术,苹果自家的输入法早就有语音转文字的输入功能。而摘要提取,早就是各家大模型产品的基本功。说白了,相比之前的苹果手机系统,iOS 18带来的通话录音,称得上是「史诗级更新」,但和安卓机比,显得非常小儿科。

以小米手机为例,在AI手机概念还没有今天这么火的几年前,它就基于小爱同学打造出了更高级的通话功能。具体来说,智能助理可以直接代替用户接听骚扰诈骗电话,这个过程中语音通话被录音实时转化为文字并记录,智能助理还会模拟用户语音和对方通话。

今年的OPPO Find X7发布会上,OPPO带来了AI大模型通话摘要功能,它能根据电话录音自动整理通话重点内容,不仅能提炼通话摘要,甚至还能识别出关键信息生成待办事项。vivo几年前就推出了电话秘书,能阻拦应对骚扰电话,也能自动录音和语音转文字。进入AI时代,vivo手机的通话场景里,也增加了通话摘要等功能。

而早早宣布All in AI的三星,给Galaxy S24系列带来了通话实时翻译功能,对方的通话语音会被翻译为用户熟悉的文字,用户的通话会转为对方语言的语音。这个过程中,语音转文字、文字转语音以及语言翻译是关键的技术。

可以看出,围绕手机最基础的通讯功能语音通话,安卓厂商尤其是国产品牌们,早就打造出了很多实用功能,如今借助生成式AI技术,更是增强了原有功能的能力、拓展了使用场景。而iOS 18只是一个模仿者和追赶者,推出了最基础的通话录音功能,在这方面,苹果并没有竞争力。

苹果慌了

今年2月,苹果被爆出放弃了立项近10年的造车业务,把精力转向生成式AI。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挽尊,毕竟当前的大趋势下,苹果不放弃造车也得火速跟进AI项目,以避免自己落得太后。

在小雷看来,iOS 18带来的通话录音功能,更像是苹果为Apple Intelligence的落地寻找到的一个着力点。看完WWDC24当晚的主题演讲,Apple Intelligence给我的感觉就是将市面上已有的AI成果再次陈列。当然,Apple Intelligence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比如它通过算力强劲的自研芯片让端侧模型落地,在不借助云端服务器的前提下实现很多AI功能。而且,Apple Intelligence融入到iOS、macOS等一众系统的各个角落中,将AI能力赋予苹果家族的不同硬件产品,在体验上形成了优势。

不过,按照苹果官方的说法,如果本地算力不够,那么会调用私有云的计算资源,如果还不行,会寻找ChatGPT-4o作为外援。目前,iOS 18的首个开发者测试版尚未支持Apple Intelligence,而且首批仅支持美国地区和英语。

综合来看,苹果的AI大招,充满着仓促感。苹果既不想在AI大潮中落伍,又不想和安卓品牌们一样全面拥抱AI。苹果仍然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在安全和隐私上的金字招牌,尝试在AI普惠浪潮中开辟出一个新赛道。

但说实话,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算力和数据。一款能力持续进化的AI产品,必然少不了高质量的数据投喂,这就必然涉及对隐私安全原则的冲击。苹果官方表示,Apple Intelligence背后的私有云服务器,芯片和编程语言都来自苹果自家,不会收集和存储用户数据。这样一来,苹果的云端服务器理论上也不会使用用户的数据来训练AI模型。长此以往,苹果的AI能力能否保持足够的竞争力,不禁让人怀疑。

苹果过去十余年出于隐私保护的顾虑坚持不开放手机通话录音功能,但在AI浪潮下就妥协退让了。与此同时,苹果又在通话录音功能上加了一道通知对方的紧箍咒,一下子把坚定的隐私保护派和实用派都得罪了。从中也能看出苹果的纠结和慌乱,既想要开足马力跟上AI大趋势,又想牢牢竖立着隐私安全的大旗。

当然,对用户来说,这并不是坏事,AI领域中激进派和保守派并存,我们恰好可以观察两条路线的未来演进方向,从中窥探出二者各自的优缺点,最终挑选出适合自己的AI产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iOS 18的通话录音功能,成了苹果AI的落地着力点

进亦难,退亦难。

文|雷科技

WWDC24上,万众期待的iOS 18终于来了。但看完整场主题演讲的小雷,却还是备感失望。在我看来,透过iOS 18的更新内容,苹果已经变成了安卓的拙劣模仿者。图标自定义排列、控制中心自定义设置、应用锁等安卓定制系统上司空见惯的功能,如今却被苹果在WWDC主题演讲中大书特书。

当然,如果抛开惊喜感落空的情绪,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看iOS 18,那么还是能发现它对于iPhone用户的价值,总归能带来更优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iOS 18这次带来了“史诗级”更新——加入了对通话录音的支持。要知道,过去十几年,众多苹果用户都表达了对这项功能的期盼,但苹果似乎一直都置若罔闻。2024年的今天,这项功能姗姗来迟,登陆iOS系统,或许说明苹果真的慌了。

iOS 18的通话录音,一亮相就陷入舆论漩涡

2017年,知乎上有人提了一个问题:“iOS有哪些让你无法忍受的缺陷?”排名第一的回答中,作者快叫我大王啊提到,iOS不支持通话录音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像在和领导电话沟通工作时,如果是安卓机可以自动录音,具体内容可以随时回听,但iPhone就不行。

的确,对使用了多个品牌安卓机的小雷来说,通话录音几乎是国产手机的标配功能,哪怕是十几年前的机子,也大概率支持通话录音。因此,技术层面上来说,让iPhone支持通话录音,毫无难度。而苹果迟迟不给iPhone配备这一功能,说白了还是出于安全隐私保护的考量。毕竟,这是苹果的金字招牌,不能轻易触碰。

在iOS 18上,苹果终于打破了这项禁忌,这对iPhone用户来说本是件好事,但苹果额外加上的一道限制却遭到了无数吐槽。简单来说,就是iOS 18上的通话录音功能,具体使用时,系统会通知对方。也就是说,当你按下通话录音按键的一瞬间,对方就会知晓自己与你的通话正在被录音。

(图源:苹果)

而很多用户反对苹果通知对方的主要理由,就是因为通话录音本身的隐私敏感特性,大家并不想对方知道自己在录音。比如,有人在工作沟通中录音,原意是为了记录工作内容、避免遗忘,一旦对方知晓,可能会心生疑虑。有人通过语音电话沟通维权时,则可能会把通话录音作为证据,自然希望在隐秘的状态下完成。

iOS 18给通话录音上的紧箍咒,显然是出于被录音者的利益考量。在苹果看来,通话录音包含了双方的语音信息,隐私权本质上属于这两个人,如果其中一个单方面录音而另一个人不知情,那么就会形成对另一人的隐私权侵犯。

同时,法规的限制,也是苹果这么做的重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通话录音功能是否合法合规,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差异性。以苹果的大本营美国来说,联邦法律允许单方面通话录音,大部分州也支持这一功能,但在加利福尼亚、康涅狄格、佛罗里达等十几个州,通话录音需要双方知晓且同意,否则违法。欧洲地区,不同国家对通话录音功能的规定有所不同,但欧盟颁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则规定,录音须在参与者知情且同意的状态下进行,而且参与者有删除权。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监管部门未对通话录音做实质性限制,但未经当事人同意传播通话录音则可能构成违法侵权行为。目前来说,大部分国产安卓机,均自带了通话录音功能,实际使用时当然也不会通知对方。

总的来说,苹果在iOS 18上推出了通话录音功能,同时又对其加以限制,主要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巩固其在隐私保护上的高光形象,另一个是出于合规考虑,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品牌,苹果在通话录音执行一刀切的策略,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语音通话功能,被AI玩出花来

除了全面致敬安卓补短板外,iOS 18加入对通话录音功能支持,还有一大考虑就是AI场景的应用。很显然,今年WWDC,AI是绝对的主角,大家对Apple Intelligence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iOS 18的平庸。

iOS 18上的通话录音功能,同样加入了AI的元素。除了最基础的录音外,还支持AI语音转文字和摘要提取功能外。当然,相比安卓机,这依然是非常基本的功能。对于各大厂商而言,语音转文字早已是很成熟的技术,苹果自家的输入法早就有语音转文字的输入功能。而摘要提取,早就是各家大模型产品的基本功。说白了,相比之前的苹果手机系统,iOS 18带来的通话录音,称得上是「史诗级更新」,但和安卓机比,显得非常小儿科。

以小米手机为例,在AI手机概念还没有今天这么火的几年前,它就基于小爱同学打造出了更高级的通话功能。具体来说,智能助理可以直接代替用户接听骚扰诈骗电话,这个过程中语音通话被录音实时转化为文字并记录,智能助理还会模拟用户语音和对方通话。

今年的OPPO Find X7发布会上,OPPO带来了AI大模型通话摘要功能,它能根据电话录音自动整理通话重点内容,不仅能提炼通话摘要,甚至还能识别出关键信息生成待办事项。vivo几年前就推出了电话秘书,能阻拦应对骚扰电话,也能自动录音和语音转文字。进入AI时代,vivo手机的通话场景里,也增加了通话摘要等功能。

而早早宣布All in AI的三星,给Galaxy S24系列带来了通话实时翻译功能,对方的通话语音会被翻译为用户熟悉的文字,用户的通话会转为对方语言的语音。这个过程中,语音转文字、文字转语音以及语言翻译是关键的技术。

可以看出,围绕手机最基础的通讯功能语音通话,安卓厂商尤其是国产品牌们,早就打造出了很多实用功能,如今借助生成式AI技术,更是增强了原有功能的能力、拓展了使用场景。而iOS 18只是一个模仿者和追赶者,推出了最基础的通话录音功能,在这方面,苹果并没有竞争力。

苹果慌了

今年2月,苹果被爆出放弃了立项近10年的造车业务,把精力转向生成式AI。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挽尊,毕竟当前的大趋势下,苹果不放弃造车也得火速跟进AI项目,以避免自己落得太后。

在小雷看来,iOS 18带来的通话录音功能,更像是苹果为Apple Intelligence的落地寻找到的一个着力点。看完WWDC24当晚的主题演讲,Apple Intelligence给我的感觉就是将市面上已有的AI成果再次陈列。当然,Apple Intelligence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比如它通过算力强劲的自研芯片让端侧模型落地,在不借助云端服务器的前提下实现很多AI功能。而且,Apple Intelligence融入到iOS、macOS等一众系统的各个角落中,将AI能力赋予苹果家族的不同硬件产品,在体验上形成了优势。

不过,按照苹果官方的说法,如果本地算力不够,那么会调用私有云的计算资源,如果还不行,会寻找ChatGPT-4o作为外援。目前,iOS 18的首个开发者测试版尚未支持Apple Intelligence,而且首批仅支持美国地区和英语。

综合来看,苹果的AI大招,充满着仓促感。苹果既不想在AI大潮中落伍,又不想和安卓品牌们一样全面拥抱AI。苹果仍然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在安全和隐私上的金字招牌,尝试在AI普惠浪潮中开辟出一个新赛道。

但说实话,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算力和数据。一款能力持续进化的AI产品,必然少不了高质量的数据投喂,这就必然涉及对隐私安全原则的冲击。苹果官方表示,Apple Intelligence背后的私有云服务器,芯片和编程语言都来自苹果自家,不会收集和存储用户数据。这样一来,苹果的云端服务器理论上也不会使用用户的数据来训练AI模型。长此以往,苹果的AI能力能否保持足够的竞争力,不禁让人怀疑。

苹果过去十余年出于隐私保护的顾虑坚持不开放手机通话录音功能,但在AI浪潮下就妥协退让了。与此同时,苹果又在通话录音功能上加了一道通知对方的紧箍咒,一下子把坚定的隐私保护派和实用派都得罪了。从中也能看出苹果的纠结和慌乱,既想要开足马力跟上AI大趋势,又想牢牢竖立着隐私安全的大旗。

当然,对用户来说,这并不是坏事,AI领域中激进派和保守派并存,我们恰好可以观察两条路线的未来演进方向,从中窥探出二者各自的优缺点,最终挑选出适合自己的AI产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