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接地气,让《玫瑰的故事》成了最好的亦舒改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接地气,让《玫瑰的故事》成了最好的亦舒改编

亦舒女郎身上的「既华且实」,从诞生起,便因距离感而被赋予审美价值。

文|新声Pro 高寒

随着《玫瑰的故事》开播,亦舒的作品再一次被呈现至台前。

生于书香世家、在爱与呵护中无忧长大、难掩的过人艺术天赋、遗憾的爱情与清晰的人生规划……兼具蒋南孙的书卷气与朱锁锁的风情开朗、麦承欢的踏实安稳与喜宝的清醒冷静。原著小说中的黄玫瑰,被改编为剧集的黄亦玫,某种程度上,可谓亦舒女郎的集大成者。

与之前上映的《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承欢记》中,着力呈现烟火气不同,《玫瑰的故事》从女主的选角开始,便与普通女孩拉开距离,像是选择了放弃「亲民」路线。

坦荡展示自身偶像气质的黄亦玫,反而获得了观众相对更纯粹的欣赏。《玫瑰的故事》猫眼热度数据,也获得了四部中最佳的成绩。

从沿袭原作气质来看,《玫瑰的故事》可谓目前剧集作品中的相对最优解。毕竟亦舒创作的故事,本就不是普通女孩踮踮脚便能够到的日常,更像天之骄女们令人艳羡的生活本身。

不同于言情小说中常见的「平民公主」或「天生恋爱圣体」,亦舒的作品高级却并不悬浮,甚至富于真实的生活质感。但细究起来,这种「真实」构建的基底,是亦舒亲眼见过、亲身经历、习以为常的,优渥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香港上流生活。

黄亦玫可以过着肆意洒脱的美好人生,拥有精彩跌宕的美好爱情,无一不依托她优渥的家境、姣好的外貌、良好的教育、高雅的美学熏陶托底,方才显得足够有底气。

若得命运如此馈赠,任谁都很难将日子过得不精彩。而普通女孩的人生开发程度,却很难有这么高。

以黄亦玫为代表的亦舒女郎们,大多如艺术品般,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对于身为平凡女孩的观众们而言,借鉴价值不大。若强行追求共鸣与代入感,未免扬短避长,属实有些可惜。

被称为「师太」的亦舒,是香港知名作家倪匡的妹妹,当之无愧的香港文化名流。在她的社交圈中,从不缺乏可以当作小说人物原型的朋友。施南生、章小蕙、林青霞等生活在传闻中的女性,都是她的座上宾。

她们不仅代表着最优雅、时髦的生活方式,也是彼时香港名媛们争相模仿的榜样。亦舒的小说,也因此曾在1980年代,被一代人奉为恋爱圣经。

被炽热爱情充斥的1980年代言情小说文坛中,亦舒的作品因其「清醒克制」的「知识分子高级感」独树一帜。

从蒋南孙、朱锁锁、喜宝到黄亦玫,「亦舒女郎」们总是优雅洒脱的,拿得起、放得下的。亦舒笔下的女性形象,汇集了当时最时髦的特征:聪敏、干练、独立、清醒。她们的生活态度是通透的,但感情生活往往饱经沧桑,从不将爱情作为生活重心,却时常感到都市生活中优质男性匮乏,苦于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这也是亦舒本人的处事态度。在《我哥》一书中,她曾写道:「人与人之间,无论什么关系,能够够淡便耐久,这是不变的道理。」或许在亦舒眼中,「淡」是她经营关系的一种哲学,疏远对她来说,并不是坏事。

倪匡曾在评论中写道:「亦舒小说中的人物,以社会中高层或中层的人物居多,更多的是知识分子,也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富豪。」

家世优渥、才貌俱佳、精致体面、洒脱风流……在资讯相对贫乏的年代,亦舒小说中对女主角生活方式的细致描摹,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女性读者们窥见上流社会生活的需求,为中产家庭的女孩们,提供对更高阶层具象化的想象。这也是亦舒的小说对读者们吸引力的来源之一。

在影视化过程中,若要将受众相对偏向小众、精英的文学作品,改编为适合更广大受众观赏的剧集,在塑造影视化角色形象时,创作者难免会选择让亦舒女郎们精神世界趋于日常化、平凡化,以减弱差距带来的隔阂感。

《玫瑰的故事》中的黄亦玫,沿袭了亦舒女郎的精致美丽,行为举止、生活方式,却更贴近中产家庭的女孩。诚然,这样的改编能够照顾到更广泛受众的观剧喜好,却也消弭了亦舒小说独有的腔调。

文艺作品大多是时代的剪影。亦舒作品中为人称道的「港式优雅」,也与香港的社会环境捆绑颇深。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香港,纸醉金迷到有些浮躁。即使是从十三岁起,便成为香奈儿常客的章小蕙,也会说自己是「穷风流,饿快活」。

在彼时的时代背景下,亦舒小说中的「静奢风」,无疑是一股清流。即便落魄如喜宝,尚可以讲出「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

但在当下,对于数量庞大的普通女孩而言,现实或许是,既没有很多爱,也没有很多钱。

时隔四十年,无论香港还是内地,都早已时过境迁。泡沫经济时代结束,人们更关注切实、质朴的生活。脱离了特定的时代背景,观众很难对本就有阶级区隔的亦舒女郎们感同身受。

如今的港剧中,更多是如《新闻女王》中那般揾食艰难的职业女性;台剧则是有如《不够善良的我们》那般,探讨事业家庭怎么选都有遗憾;内地剧集中的女性,面对的问题也更多是事业瓶颈、生活压力、对前途未卜的迷茫。

在剖析与贴近当下观众生活的赛道上,亦舒的作品并不具备优势。甚至可以说,「接地气」是亦舒作品中的短板。

植根于不同的生活土壤,自然会滋生出不同的价值观与情感观。

作为时代映射的剧集作品,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无可避免地需要随社会背景而变化。

即便在1980年代身为「淡人」标杆的亦舒女郎们,身上被时代特性赋予的生命力和欲望,在经济发展日趋平淡的当下,也会显得有些「微浓」。

若为迎合观众而移植改编,强行为角色增加生活烦恼,则未免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水土不服。

相比原作,剧版的黄亦玫循规蹈矩了很多,更像无辜的、不谙世事的少女,出身也从富商之家,改为父母皆教授、哥哥是高材生的清贵之家。

原著中的黄玫瑰,在亦舒笔下的都市女性中,显得有些异类。她是妖媚的、离经叛道的、不为世俗观念所困的。

周世辉只是她解闷、表达逆反的玩伴,却因她颓然一身;她为庄国栋由内而外改变自己,对方也因她懊悔终生……她还曾嫁过庄国栋好友的父亲,让父子同时对她一见钟情。

剧版削弱了黄玫瑰「红颜祸水」的特征,让黄亦玫在私德上无可指摘,却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她失去了些许不羁、率性等气质标签,使得原本极具辨识度的角色形象,变得更贴近老少皆宜的「乖乖女」,安全却有些乏味。

职场线的加入,也是剧作相比于原著的一大不同。

原著中的黄玫瑰,是个不事生产的富贵闲人。她用全部的生命,来诠释爱与自由。无论做出怎样匪夷所思的选择,她始终忠于自己、为自己而活。她可以选择荒废才华、浪费美丽,生活对她来讲,便是一场巨大的玩乐。

剧集中的黄亦玫,不仅有了工作,还乐此不疲地为同事、领导排解心结,以实际行动诠释「girls help girls」。

不可否认,女性互助、职场独立、大女主成长,是更符合当下剧集价值观的设计。这样的女主可以有很多,却未必是贴合亦舒女郎心性的。

在亦舒笔下,女性的独立有很多种。优渥的家境保障了她们衣食无忧,即使不工作,也可以经济独立,进而追求精神上的独立。若将「女性独立」,单一解读为「职场独立」,未免不是另一种刻板印象的固步自封。

国产剧集对亦舒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始终围绕着争议。

《我的前半生》中,以夸张浓烈的撞色衣饰、家长里短的话题,努力呈现罗子君「家庭妇女」的形象,却被观众吐槽「土到反人设」。《承欢记》中,选择以「亲民」为标签之一、多次诠释「普女」角色的杨紫饰演麦承欢,硬是将普女跃升阶级的故事,改成了传统家庭伦理剧……

创作者们生怕无法令更大基数的观众满意,却反被诟病以「接地气」呈现「真实感」,失掉了原著的审美价值,「越努力,越心酸」。

或许亦舒小说的价值,并不在亲民,而在其时尚感与审美价值。

亦舒从不吝于将女性被压抑的,对名牌、高级货的欣赏,用清楚简单的文字,大大方方写出来。她并不拜金,却清醒地明白金钱对于女性的意义,视美为女性的终身追求。

在「服美役」尚有些羞答答的年代,她勇于做先驱,将时髦女性向往而不敢出声呼求的东西,从阴影中细数出来。亦舒女郎们的美学思考与穿搭思路,时至今日,不过时。

白衬衫、卡其裤、素色穿搭、质地考究、喜旧厌新、略施粉黛……在被消费主义左右的1980年代香港,不少女性读者,会从亦舒小说中,学习穿衣、配搭技巧。松弛的、毫不费力的时尚,也是亦舒的作品在当时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相较于之前的改编作品,《玫瑰的故事》虽然在剧情、人物设定上存在不小的调整,但在选角与时尚性方面,无疑是成功的。

刘亦菲带来的「美女效应」,虽有些许削弱代入感与共情力,却引发了对于「时尚完成度」的讨论,与原作的社会影响,有些许异曲同工的效果。

剧中黄亦玫的服装搭配,虽被挑剔「超前时代、不够日常」,却并未被指摘「不好看」。「黄亦玫穿搭走进现实」的话题,也在网络上收获了不小的声量,侧面印证其在原作气质与大众审美之间,找到了重合的交点。

人人自媒体的时代中,社会层级似乎变得空前扁平。被认为是《玫瑰的故事》主角原型的章小蕙,也早已开始直播带货,从「人间富贵花」变身为「自食其力的女性」。

对「上流社会」的探秘与窥私功能被取代,亦舒作品对当下的意义,或许更多是对那个纸醉金迷时代的追念。

即便过往再难割舍,内容创作者们也更需要向前看,看见当下女性的现实与需求,而非硬要公主般的亦舒女郎「下凡」,一遍遍将她们按进励志大女主的模具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接地气,让《玫瑰的故事》成了最好的亦舒改编

亦舒女郎身上的「既华且实」,从诞生起,便因距离感而被赋予审美价值。

文|新声Pro 高寒

随着《玫瑰的故事》开播,亦舒的作品再一次被呈现至台前。

生于书香世家、在爱与呵护中无忧长大、难掩的过人艺术天赋、遗憾的爱情与清晰的人生规划……兼具蒋南孙的书卷气与朱锁锁的风情开朗、麦承欢的踏实安稳与喜宝的清醒冷静。原著小说中的黄玫瑰,被改编为剧集的黄亦玫,某种程度上,可谓亦舒女郎的集大成者。

与之前上映的《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承欢记》中,着力呈现烟火气不同,《玫瑰的故事》从女主的选角开始,便与普通女孩拉开距离,像是选择了放弃「亲民」路线。

坦荡展示自身偶像气质的黄亦玫,反而获得了观众相对更纯粹的欣赏。《玫瑰的故事》猫眼热度数据,也获得了四部中最佳的成绩。

从沿袭原作气质来看,《玫瑰的故事》可谓目前剧集作品中的相对最优解。毕竟亦舒创作的故事,本就不是普通女孩踮踮脚便能够到的日常,更像天之骄女们令人艳羡的生活本身。

不同于言情小说中常见的「平民公主」或「天生恋爱圣体」,亦舒的作品高级却并不悬浮,甚至富于真实的生活质感。但细究起来,这种「真实」构建的基底,是亦舒亲眼见过、亲身经历、习以为常的,优渥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香港上流生活。

黄亦玫可以过着肆意洒脱的美好人生,拥有精彩跌宕的美好爱情,无一不依托她优渥的家境、姣好的外貌、良好的教育、高雅的美学熏陶托底,方才显得足够有底气。

若得命运如此馈赠,任谁都很难将日子过得不精彩。而普通女孩的人生开发程度,却很难有这么高。

以黄亦玫为代表的亦舒女郎们,大多如艺术品般,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对于身为平凡女孩的观众们而言,借鉴价值不大。若强行追求共鸣与代入感,未免扬短避长,属实有些可惜。

被称为「师太」的亦舒,是香港知名作家倪匡的妹妹,当之无愧的香港文化名流。在她的社交圈中,从不缺乏可以当作小说人物原型的朋友。施南生、章小蕙、林青霞等生活在传闻中的女性,都是她的座上宾。

她们不仅代表着最优雅、时髦的生活方式,也是彼时香港名媛们争相模仿的榜样。亦舒的小说,也因此曾在1980年代,被一代人奉为恋爱圣经。

被炽热爱情充斥的1980年代言情小说文坛中,亦舒的作品因其「清醒克制」的「知识分子高级感」独树一帜。

从蒋南孙、朱锁锁、喜宝到黄亦玫,「亦舒女郎」们总是优雅洒脱的,拿得起、放得下的。亦舒笔下的女性形象,汇集了当时最时髦的特征:聪敏、干练、独立、清醒。她们的生活态度是通透的,但感情生活往往饱经沧桑,从不将爱情作为生活重心,却时常感到都市生活中优质男性匮乏,苦于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这也是亦舒本人的处事态度。在《我哥》一书中,她曾写道:「人与人之间,无论什么关系,能够够淡便耐久,这是不变的道理。」或许在亦舒眼中,「淡」是她经营关系的一种哲学,疏远对她来说,并不是坏事。

倪匡曾在评论中写道:「亦舒小说中的人物,以社会中高层或中层的人物居多,更多的是知识分子,也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富豪。」

家世优渥、才貌俱佳、精致体面、洒脱风流……在资讯相对贫乏的年代,亦舒小说中对女主角生活方式的细致描摹,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女性读者们窥见上流社会生活的需求,为中产家庭的女孩们,提供对更高阶层具象化的想象。这也是亦舒的小说对读者们吸引力的来源之一。

在影视化过程中,若要将受众相对偏向小众、精英的文学作品,改编为适合更广大受众观赏的剧集,在塑造影视化角色形象时,创作者难免会选择让亦舒女郎们精神世界趋于日常化、平凡化,以减弱差距带来的隔阂感。

《玫瑰的故事》中的黄亦玫,沿袭了亦舒女郎的精致美丽,行为举止、生活方式,却更贴近中产家庭的女孩。诚然,这样的改编能够照顾到更广泛受众的观剧喜好,却也消弭了亦舒小说独有的腔调。

文艺作品大多是时代的剪影。亦舒作品中为人称道的「港式优雅」,也与香港的社会环境捆绑颇深。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香港,纸醉金迷到有些浮躁。即使是从十三岁起,便成为香奈儿常客的章小蕙,也会说自己是「穷风流,饿快活」。

在彼时的时代背景下,亦舒小说中的「静奢风」,无疑是一股清流。即便落魄如喜宝,尚可以讲出「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

但在当下,对于数量庞大的普通女孩而言,现实或许是,既没有很多爱,也没有很多钱。

时隔四十年,无论香港还是内地,都早已时过境迁。泡沫经济时代结束,人们更关注切实、质朴的生活。脱离了特定的时代背景,观众很难对本就有阶级区隔的亦舒女郎们感同身受。

如今的港剧中,更多是如《新闻女王》中那般揾食艰难的职业女性;台剧则是有如《不够善良的我们》那般,探讨事业家庭怎么选都有遗憾;内地剧集中的女性,面对的问题也更多是事业瓶颈、生活压力、对前途未卜的迷茫。

在剖析与贴近当下观众生活的赛道上,亦舒的作品并不具备优势。甚至可以说,「接地气」是亦舒作品中的短板。

植根于不同的生活土壤,自然会滋生出不同的价值观与情感观。

作为时代映射的剧集作品,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无可避免地需要随社会背景而变化。

即便在1980年代身为「淡人」标杆的亦舒女郎们,身上被时代特性赋予的生命力和欲望,在经济发展日趋平淡的当下,也会显得有些「微浓」。

若为迎合观众而移植改编,强行为角色增加生活烦恼,则未免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水土不服。

相比原作,剧版的黄亦玫循规蹈矩了很多,更像无辜的、不谙世事的少女,出身也从富商之家,改为父母皆教授、哥哥是高材生的清贵之家。

原著中的黄玫瑰,在亦舒笔下的都市女性中,显得有些异类。她是妖媚的、离经叛道的、不为世俗观念所困的。

周世辉只是她解闷、表达逆反的玩伴,却因她颓然一身;她为庄国栋由内而外改变自己,对方也因她懊悔终生……她还曾嫁过庄国栋好友的父亲,让父子同时对她一见钟情。

剧版削弱了黄玫瑰「红颜祸水」的特征,让黄亦玫在私德上无可指摘,却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她失去了些许不羁、率性等气质标签,使得原本极具辨识度的角色形象,变得更贴近老少皆宜的「乖乖女」,安全却有些乏味。

职场线的加入,也是剧作相比于原著的一大不同。

原著中的黄玫瑰,是个不事生产的富贵闲人。她用全部的生命,来诠释爱与自由。无论做出怎样匪夷所思的选择,她始终忠于自己、为自己而活。她可以选择荒废才华、浪费美丽,生活对她来讲,便是一场巨大的玩乐。

剧集中的黄亦玫,不仅有了工作,还乐此不疲地为同事、领导排解心结,以实际行动诠释「girls help girls」。

不可否认,女性互助、职场独立、大女主成长,是更符合当下剧集价值观的设计。这样的女主可以有很多,却未必是贴合亦舒女郎心性的。

在亦舒笔下,女性的独立有很多种。优渥的家境保障了她们衣食无忧,即使不工作,也可以经济独立,进而追求精神上的独立。若将「女性独立」,单一解读为「职场独立」,未免不是另一种刻板印象的固步自封。

国产剧集对亦舒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始终围绕着争议。

《我的前半生》中,以夸张浓烈的撞色衣饰、家长里短的话题,努力呈现罗子君「家庭妇女」的形象,却被观众吐槽「土到反人设」。《承欢记》中,选择以「亲民」为标签之一、多次诠释「普女」角色的杨紫饰演麦承欢,硬是将普女跃升阶级的故事,改成了传统家庭伦理剧……

创作者们生怕无法令更大基数的观众满意,却反被诟病以「接地气」呈现「真实感」,失掉了原著的审美价值,「越努力,越心酸」。

或许亦舒小说的价值,并不在亲民,而在其时尚感与审美价值。

亦舒从不吝于将女性被压抑的,对名牌、高级货的欣赏,用清楚简单的文字,大大方方写出来。她并不拜金,却清醒地明白金钱对于女性的意义,视美为女性的终身追求。

在「服美役」尚有些羞答答的年代,她勇于做先驱,将时髦女性向往而不敢出声呼求的东西,从阴影中细数出来。亦舒女郎们的美学思考与穿搭思路,时至今日,不过时。

白衬衫、卡其裤、素色穿搭、质地考究、喜旧厌新、略施粉黛……在被消费主义左右的1980年代香港,不少女性读者,会从亦舒小说中,学习穿衣、配搭技巧。松弛的、毫不费力的时尚,也是亦舒的作品在当时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相较于之前的改编作品,《玫瑰的故事》虽然在剧情、人物设定上存在不小的调整,但在选角与时尚性方面,无疑是成功的。

刘亦菲带来的「美女效应」,虽有些许削弱代入感与共情力,却引发了对于「时尚完成度」的讨论,与原作的社会影响,有些许异曲同工的效果。

剧中黄亦玫的服装搭配,虽被挑剔「超前时代、不够日常」,却并未被指摘「不好看」。「黄亦玫穿搭走进现实」的话题,也在网络上收获了不小的声量,侧面印证其在原作气质与大众审美之间,找到了重合的交点。

人人自媒体的时代中,社会层级似乎变得空前扁平。被认为是《玫瑰的故事》主角原型的章小蕙,也早已开始直播带货,从「人间富贵花」变身为「自食其力的女性」。

对「上流社会」的探秘与窥私功能被取代,亦舒作品对当下的意义,或许更多是对那个纸醉金迷时代的追念。

即便过往再难割舍,内容创作者们也更需要向前看,看见当下女性的现实与需求,而非硬要公主般的亦舒女郎「下凡」,一遍遍将她们按进励志大女主的模具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