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主角那么丑,还能让人觉得可爱,估计也只有这个片子能做到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主角那么丑,还能让人觉得可爱,估计也只有这个片子能做到了

片子借这黄狗和河童的口说人类总宗罪状,批判了忘恩负义、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绝不是单方面压制性的猎奇和重担式的假意关注。片中媒体对于伤心的小咕并没有真正关心,而是百般的围追堵截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很是热门的话题。国内外有很多电影也在正面或者侧面的阐述着这个话题。史某人对其中的一部动画钟爱有加,那就是这部——

《河童之夏》

豆瓣参与评价的人数不少,给出了8.7的分数,超越了91%的动画片,94%的剧情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康一。在我们大天朝,对这类人群有一个极其尊重而又重视的称呼——“小学生”。不过呢,这个小学生他不玩游戏,在一次放学的路上,原康捡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捡回家后,用水一泡,里面竟然游出了一只河童。

据说,河童最早起源自黄河流域的上游,叫做“水虎”。日本使用河童这个称呼,本意是指居住在河川如孩子般的动物。是日本神话中的传说生物,有鸟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体及乌龟的壳,如同多种动物的综合体。传说其弱点为头顶的碟,只要诱骗河童弯身,让他头顶碟子里装的水流尽,他就会精力尽失。

图为某动画作品中的河童形象无论怎么看,长着鸟嘴身背龟壳,头顶有一碗状水洼凹镜的河童就缺乏外形上的优势。怎么都叫人怜爱不起来,远不如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可爱形象,或是其他漫画家手笔下的萌物来得讨喜。就连土著的日本成人,见到这样的形象难免都会被吓上一跳。虽然形象不好,但是“人品”上乘,它不说谎、谦虚又有礼貌还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所以,相处的时间一长,面对眼前的这只奇怪生物,康一和他的爸爸妈妈心生喜爱,听到河童咕咕的声音,康一给他取名叫做小咕。这个名字总感觉和听到过的哪个名字有点相似······

相比同样还是个孩子的小咕,康一妹妹显示出了人类的劣根性。因为小咕和爸爸妈妈相处融洽,康一妹妹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她对家里多了这样一个有些吓人的瘦小家伙非常不满,原因是小咕抢走了本该属于她的家人关爱还有注意力。不过这属于典型的小女孩脾气,不是特别的严重,但是这样的对比,让人类的丑恶显现了出来。

为了让小咕了解外面的世界,康一悄悄把它带了出去。已经沉睡几百年之久的小咕发现环境已经面目全非,已经完全不适合河童生存的地方根本找不到同类。

看到小咕难过,康一也难受。他决定带小咕一起外出旅行,来到了还保存着河童传说的远野县。两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适合河童生活的地方。康一和小咕相伴在清澈的河中游泳,度过了相当美好的时光。

可是,在这里也怎么都找不到其它河童。康一到附近的餐馆寻找河童的消息,一个村民调侃道“有的话我早就捉住去领一千万了!”,赶忙带着小咕离开了里。

回到家,康一讶异地撞见了一个小报记者。原来那人听说上原家养着一只河童,一定要拍照。河童存在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全城轰动关注,造成媒体的纠缠和民众的围观。小咕之所以无亲无故、无家可归和无所适从,完全是拜得人类所赐。几百年前,因为人类的贪得无厌又无法沟通,导致了小咕失去了父亲。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敬畏也不相信任何的神明,更不会去考虑其他物种乃至一个从不存在的妖怪的感受。河童的悲哀折射出了人类的无知愚昧,用小咕的话来说,他们没有了灵魂。

而对于这些人类却浑然不知,更加肆无忌惮地改造着属于他们的世界。纸里包不住火,小咕的事情还是被人们知道了,康一的爸爸被公司命令他一定要让河童上电视。为了康一的一家,小咕答应参加电视节目。意外的是,它在节目录制现场看到了一个长得很像杀父凶手的人。就在小咕被恐惧包围的时候,电视节目现场发生了意外。它拼命逃到了外面,然而无论跑到哪里都会看到黑压压的人群。 黄狗驮着小咕四处逃窜,却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年轻人撞死在了路上。如同几百年前一样,对于自己很重要的“人”再次因为人类意外死亡。万念俱灰的小咕为了摆脱让它害怕的人类,爬上了东京塔。小咕无助的望着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独自低喃:“哪里都找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这里是人类的窝。我已经不行了。我要去爸爸那里…”

在后半部分,《河童之夏》前半程的温情和治愈已经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残酷的现实。片子借这黄狗和河童的口说人类总宗罪状,批判了忘恩负义、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绝不是单方面压制性的猎奇和重担式的假意关注。片中媒体对于伤心的小咕并没有真正关心,而是百般的围追堵截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还好,片子的最后,并不是纯悲剧的收场。结尾告诉我们,河童小咕的将来很可能会选择易装成为人类,不已真面目见人,私下的时候依然能够变回原形畅游水中。

人和自然的相处,是环境层面的和谐,更是与各种物类相处的和谐。绝非那种对环境胡乱过度的开发,或者对其他物类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保护或者关注。在有意和谐相处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和谐。因为蝴蝶效应大家都知道,周围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必将对我们自己造成影响。防患于未然是我们这些“高智慧生物”应该了解并且需要做到的。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主角那么丑,还能让人觉得可爱,估计也只有这个片子能做到了

片子借这黄狗和河童的口说人类总宗罪状,批判了忘恩负义、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绝不是单方面压制性的猎奇和重担式的假意关注。片中媒体对于伤心的小咕并没有真正关心,而是百般的围追堵截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很是热门的话题。国内外有很多电影也在正面或者侧面的阐述着这个话题。史某人对其中的一部动画钟爱有加,那就是这部——

《河童之夏》

豆瓣参与评价的人数不少,给出了8.7的分数,超越了91%的动画片,94%的剧情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康一。在我们大天朝,对这类人群有一个极其尊重而又重视的称呼——“小学生”。不过呢,这个小学生他不玩游戏,在一次放学的路上,原康捡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捡回家后,用水一泡,里面竟然游出了一只河童。

据说,河童最早起源自黄河流域的上游,叫做“水虎”。日本使用河童这个称呼,本意是指居住在河川如孩子般的动物。是日本神话中的传说生物,有鸟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体及乌龟的壳,如同多种动物的综合体。传说其弱点为头顶的碟,只要诱骗河童弯身,让他头顶碟子里装的水流尽,他就会精力尽失。

图为某动画作品中的河童形象无论怎么看,长着鸟嘴身背龟壳,头顶有一碗状水洼凹镜的河童就缺乏外形上的优势。怎么都叫人怜爱不起来,远不如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可爱形象,或是其他漫画家手笔下的萌物来得讨喜。就连土著的日本成人,见到这样的形象难免都会被吓上一跳。虽然形象不好,但是“人品”上乘,它不说谎、谦虚又有礼貌还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所以,相处的时间一长,面对眼前的这只奇怪生物,康一和他的爸爸妈妈心生喜爱,听到河童咕咕的声音,康一给他取名叫做小咕。这个名字总感觉和听到过的哪个名字有点相似······

相比同样还是个孩子的小咕,康一妹妹显示出了人类的劣根性。因为小咕和爸爸妈妈相处融洽,康一妹妹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她对家里多了这样一个有些吓人的瘦小家伙非常不满,原因是小咕抢走了本该属于她的家人关爱还有注意力。不过这属于典型的小女孩脾气,不是特别的严重,但是这样的对比,让人类的丑恶显现了出来。

为了让小咕了解外面的世界,康一悄悄把它带了出去。已经沉睡几百年之久的小咕发现环境已经面目全非,已经完全不适合河童生存的地方根本找不到同类。

看到小咕难过,康一也难受。他决定带小咕一起外出旅行,来到了还保存着河童传说的远野县。两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适合河童生活的地方。康一和小咕相伴在清澈的河中游泳,度过了相当美好的时光。

可是,在这里也怎么都找不到其它河童。康一到附近的餐馆寻找河童的消息,一个村民调侃道“有的话我早就捉住去领一千万了!”,赶忙带着小咕离开了里。

回到家,康一讶异地撞见了一个小报记者。原来那人听说上原家养着一只河童,一定要拍照。河童存在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全城轰动关注,造成媒体的纠缠和民众的围观。小咕之所以无亲无故、无家可归和无所适从,完全是拜得人类所赐。几百年前,因为人类的贪得无厌又无法沟通,导致了小咕失去了父亲。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敬畏也不相信任何的神明,更不会去考虑其他物种乃至一个从不存在的妖怪的感受。河童的悲哀折射出了人类的无知愚昧,用小咕的话来说,他们没有了灵魂。

而对于这些人类却浑然不知,更加肆无忌惮地改造着属于他们的世界。纸里包不住火,小咕的事情还是被人们知道了,康一的爸爸被公司命令他一定要让河童上电视。为了康一的一家,小咕答应参加电视节目。意外的是,它在节目录制现场看到了一个长得很像杀父凶手的人。就在小咕被恐惧包围的时候,电视节目现场发生了意外。它拼命逃到了外面,然而无论跑到哪里都会看到黑压压的人群。 黄狗驮着小咕四处逃窜,却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年轻人撞死在了路上。如同几百年前一样,对于自己很重要的“人”再次因为人类意外死亡。万念俱灰的小咕为了摆脱让它害怕的人类,爬上了东京塔。小咕无助的望着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独自低喃:“哪里都找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这里是人类的窝。我已经不行了。我要去爸爸那里…”

在后半部分,《河童之夏》前半程的温情和治愈已经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残酷的现实。片子借这黄狗和河童的口说人类总宗罪状,批判了忘恩负义、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绝不是单方面压制性的猎奇和重担式的假意关注。片中媒体对于伤心的小咕并没有真正关心,而是百般的围追堵截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还好,片子的最后,并不是纯悲剧的收场。结尾告诉我们,河童小咕的将来很可能会选择易装成为人类,不已真面目见人,私下的时候依然能够变回原形畅游水中。

人和自然的相处,是环境层面的和谐,更是与各种物类相处的和谐。绝非那种对环境胡乱过度的开发,或者对其他物类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保护或者关注。在有意和谐相处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和谐。因为蝴蝶效应大家都知道,周围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必将对我们自己造成影响。防患于未然是我们这些“高智慧生物”应该了解并且需要做到的。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