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CD38单抗,能否持续称霸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市场?

Isatuximab在一线及后线多发性骨髓瘤的布局与推动上市加速目前来看已经箭在弦上,通过与标准治疗联合使用抢占一线先机,并以真实世界研究创新通道加速中国市场进度,带来RRMM创新选择。而赛诺菲在MM领域的目光也瞄准了更远、更广阔的版图。

6月13日,IQVIA发布《2024全球肿瘤研发趋势》报告,显示创新药物的不断上市是推动不同肿瘤药物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目前,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和肾癌的治疗药物合计占到所有肿瘤药物销售额的56%。

其中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血液肿瘤总支出的增长,其驱动因素是新型疗法的供应和使用增加,由于传统疗法的生存率仍然很低,新型疗法的疗效要显著优于传统疗法。

MM百亿市场群雄逐鹿,CD38突围而出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这一肿瘤无法治愈,大部分患者仍然会经历复发,因此在进程上大致会分为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以及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是指癌症在治疗或缓解期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是指癌症治疗无效或不再有效。

据Frost & Sullivan 预计,全球MM 治疗市场将于2024年达到395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到473亿美元;中国MM治疗市场的规模将于2024年及2030年分别达到147亿元人民币及267亿元人民币。面对这样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及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国内外药企争相布局研发多发性骨髓瘤新药。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市场规模(十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截至目前,全球以多发性骨髓瘤为适应症进行开发的管线共926条,处于药物发现阶段共436条,管线丰富。从管线靶点布局来看,BCMA因其CAR-T及双抗产品临床数据出色,全球药企布局管线数量最多,CD38、CD3、GPRCD等靶点布局管线同样体现出临床数据潜在竞争力,较为集中。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MM药物市场以CD38单抗为主的靶向疗法占比高达46.4%,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BCMA靶向疗法占比分别为42.4%、6.2%、4.5%,过去十年间CD38单抗迅猛增长,其他创新疗法逐步崭露头角。

CD38单抗能够拥有如此迅猛增速,与其核心机制独特性密不可分。CD38是一种兼具受体和外切酶活性的II型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黏附与跨膜信号传导过程。在正常的淋巴细胞、髓系细胞及非造血组织细胞中,CD38分子表达水平较低;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恶性肿瘤上表达达到80-100% ,这一高度且均匀的表达特性使得CD38成为理想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皇冠靶点”。

在CD38这个赛道,国内外巨头也正“群雄逐鹿”,目前全球上市的已有两款,分别为强生旗下的Daratumumab,以及赛诺菲旗下Isatuximab。而在近期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和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上,赛诺菲旗下的CD38单抗Isatuximab接连公布两项研究,分别是针对不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的IMROZ 3期临床研究,以及针对中国RRMM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为在当前竞争火热的MM领域再添热度。在此之下, MM治疗格局势必又将迎来一轮新的改变。

PFS与MRD数据加持,CD38家族Isatuximab冲击一线疗法

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全球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诊断患者超过18万人 。根据Frost and Sullivan估计,2023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患病人数大约为15.3万人,新发病例数为2.32万人,预计患病人数将于2030年增长至26.63万人。

由于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仍然不可治愈,随着后线治疗,缓解深度更低,无治疗间隔时间更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获益。因此,对于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一线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一线也成为了MM领域“兵家必争之地”,同时MM疗法都在往前线布局冲刺。然而,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新疗法和新药物的应用,靶向BCMA、XPO1、GPRCD针对MM获批的疗法中,暂未有一款获批一线治疗方案,大都集中在3/4线或以上的RRMM患者。

在ASCO年会上,赛诺菲公布的Isatuximab联合疗法在NDMM患者中的最新数据展现了其在一线“同类首创”的潜力。在一项名为IMROZ的3期临床中,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VRd)的标准治疗并以Rd进行维持治疗相比,Isatuximab与VRd的联合使用,并以Isa-Rd维持治疗对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可显著降低40%的复发或死亡风险。在60个月时,使用Isa-VRd治疗的患者预估PFS为63.2%,而使用VRd治疗的患者为45.2%。据外媒报道,根据目前趋势,预计Isa-VRd的中位PFS将达到90个月左右,有望成为这类患者一线治疗新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MRD阴性完全缓解的次要终点。在MM治疗领域,实现不可检测的微小残留病(uMRD)是提倡达到的初步目标之一,尤其是对于高危MM患者,达到深层次缓解更为关键,这促使转换为更长的PFS和OS,对MM患者的动态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法国里尔大学医院血液科教授,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IMROZ主要研究者Thierry Facon介绍:“IMROZ结果展示了Isatuximab成为一线治疗‘支柱’前景,可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这一无法治愈疾病的长期预后。”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基于该研究,授予Isatuximab优先审评资格,用于与VRd联合治疗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欧盟(EU)的相关申请也在审评过程中。如果成功获批,Isatuximab将成为首个与标准治疗联合使用,用于治疗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单抗。在中国,该项适应症也已经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创新药物的创新通道,真实世界数据有望加速RRMM格局变化

由于MM的复发性特点,随着疾病的进展,每次复发的侵袭性都会增强,而新疗法获得的缓解期也逐渐缩短。同时,在相关诊疗方案中,复发后需要换用新机制药物,避免重复,产生耐药性。因此,除了一线方案必须尽量拉长首次复发时间、延长PFS外,后线治疗的创新疗法的“广度”也非常重要,以避免患者后期无药可用的情况。

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2023年中国MM市场中,免疫调节剂占比为36.9% 。在以来那度胺(R)为核心的联合疗法中,耐药性等问题产生就需要更多的创新选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诊断时已达晚期的比例更高,高危患者数量更多,对于创新疗法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今年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期间,赛诺菲公布了在中国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展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IsaFiRsT)最新进展。IsaFiRsT研究是首个评估Isatuximab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的联合疗法(Isa-Pd),在中国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且作为创新药物注册研究。研究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PFS、总生存期(OS)、缓解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

截至2023年11月12日,研究者评估的ORR为82.6%,与全球III期ICARIA-MM研究结果一致。至首次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18个月(范围为0.9-3.1个月)。中位随访8.41个月时,未达到中位PFS、OS和DoR。此外,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整体不良反应可控。

除了数据表现,其“真实世界研究”的身份也引人注目。近年来,为促进国际先进药品及医疗器械尽快进入中国市场惠及患者,NMPA积极探索将真实世界数据(RWE)应用于药械产品的审评审批。

瑞金海南医院用时仅238天快速推进完成Isatuximab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其上市申请于2023年12月已正式获得NMPA受理,成为首个利用乐城真实世界数据获NMPA受理上市许可申请的血液肿瘤治疗药物。

赛诺菲Isatuximab在一线及后线多发性骨髓瘤的布局与推动上市加速目前来看已经箭在弦上,通过与标准治疗联合使用抢占一线先机,并以真实世界研究创新通道加速中国市场进度,带来RRMM创新选择。而赛诺菲在MM领域的目光却瞄准了更远、更广阔的版图。其正在开展包括GMMG-HD7、ISKIA、IRAKLIA等多项3期临床研究,覆盖不同治疗组合、不同适应症范围、从静脉注射到皮下的完整版图。随着这颗CD38皇冠靶点的“新明珠”获得持续突破,CD38是否能持续引领MM市场,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进击的CD38单抗,能否持续称霸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市场?

Isatuximab在一线及后线多发性骨髓瘤的布局与推动上市加速目前来看已经箭在弦上,通过与标准治疗联合使用抢占一线先机,并以真实世界研究创新通道加速中国市场进度,带来RRMM创新选择。而赛诺菲在MM领域的目光也瞄准了更远、更广阔的版图。

6月13日,IQVIA发布《2024全球肿瘤研发趋势》报告,显示创新药物的不断上市是推动不同肿瘤药物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目前,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和肾癌的治疗药物合计占到所有肿瘤药物销售额的56%。

其中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血液肿瘤总支出的增长,其驱动因素是新型疗法的供应和使用增加,由于传统疗法的生存率仍然很低,新型疗法的疗效要显著优于传统疗法。

MM百亿市场群雄逐鹿,CD38突围而出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这一肿瘤无法治愈,大部分患者仍然会经历复发,因此在进程上大致会分为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以及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是指癌症在治疗或缓解期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是指癌症治疗无效或不再有效。

据Frost & Sullivan 预计,全球MM 治疗市场将于2024年达到395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到473亿美元;中国MM治疗市场的规模将于2024年及2030年分别达到147亿元人民币及267亿元人民币。面对这样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及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国内外药企争相布局研发多发性骨髓瘤新药。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市场规模(十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截至目前,全球以多发性骨髓瘤为适应症进行开发的管线共926条,处于药物发现阶段共436条,管线丰富。从管线靶点布局来看,BCMA因其CAR-T及双抗产品临床数据出色,全球药企布局管线数量最多,CD38、CD3、GPRCD等靶点布局管线同样体现出临床数据潜在竞争力,较为集中。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MM药物市场以CD38单抗为主的靶向疗法占比高达46.4%,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BCMA靶向疗法占比分别为42.4%、6.2%、4.5%,过去十年间CD38单抗迅猛增长,其他创新疗法逐步崭露头角。

CD38单抗能够拥有如此迅猛增速,与其核心机制独特性密不可分。CD38是一种兼具受体和外切酶活性的II型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黏附与跨膜信号传导过程。在正常的淋巴细胞、髓系细胞及非造血组织细胞中,CD38分子表达水平较低;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恶性肿瘤上表达达到80-100% ,这一高度且均匀的表达特性使得CD38成为理想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皇冠靶点”。

在CD38这个赛道,国内外巨头也正“群雄逐鹿”,目前全球上市的已有两款,分别为强生旗下的Daratumumab,以及赛诺菲旗下Isatuximab。而在近期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和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上,赛诺菲旗下的CD38单抗Isatuximab接连公布两项研究,分别是针对不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的IMROZ 3期临床研究,以及针对中国RRMM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为在当前竞争火热的MM领域再添热度。在此之下, MM治疗格局势必又将迎来一轮新的改变。

PFS与MRD数据加持,CD38家族Isatuximab冲击一线疗法

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全球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诊断患者超过18万人 。根据Frost and Sullivan估计,2023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患病人数大约为15.3万人,新发病例数为2.32万人,预计患病人数将于2030年增长至26.63万人。

由于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仍然不可治愈,随着后线治疗,缓解深度更低,无治疗间隔时间更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获益。因此,对于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一线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一线也成为了MM领域“兵家必争之地”,同时MM疗法都在往前线布局冲刺。然而,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新疗法和新药物的应用,靶向BCMA、XPO1、GPRCD针对MM获批的疗法中,暂未有一款获批一线治疗方案,大都集中在3/4线或以上的RRMM患者。

在ASCO年会上,赛诺菲公布的Isatuximab联合疗法在NDMM患者中的最新数据展现了其在一线“同类首创”的潜力。在一项名为IMROZ的3期临床中,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VRd)的标准治疗并以Rd进行维持治疗相比,Isatuximab与VRd的联合使用,并以Isa-Rd维持治疗对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可显著降低40%的复发或死亡风险。在60个月时,使用Isa-VRd治疗的患者预估PFS为63.2%,而使用VRd治疗的患者为45.2%。据外媒报道,根据目前趋势,预计Isa-VRd的中位PFS将达到90个月左右,有望成为这类患者一线治疗新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MRD阴性完全缓解的次要终点。在MM治疗领域,实现不可检测的微小残留病(uMRD)是提倡达到的初步目标之一,尤其是对于高危MM患者,达到深层次缓解更为关键,这促使转换为更长的PFS和OS,对MM患者的动态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法国里尔大学医院血液科教授,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IMROZ主要研究者Thierry Facon介绍:“IMROZ结果展示了Isatuximab成为一线治疗‘支柱’前景,可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这一无法治愈疾病的长期预后。”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基于该研究,授予Isatuximab优先审评资格,用于与VRd联合治疗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欧盟(EU)的相关申请也在审评过程中。如果成功获批,Isatuximab将成为首个与标准治疗联合使用,用于治疗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单抗。在中国,该项适应症也已经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创新药物的创新通道,真实世界数据有望加速RRMM格局变化

由于MM的复发性特点,随着疾病的进展,每次复发的侵袭性都会增强,而新疗法获得的缓解期也逐渐缩短。同时,在相关诊疗方案中,复发后需要换用新机制药物,避免重复,产生耐药性。因此,除了一线方案必须尽量拉长首次复发时间、延长PFS外,后线治疗的创新疗法的“广度”也非常重要,以避免患者后期无药可用的情况。

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2023年中国MM市场中,免疫调节剂占比为36.9% 。在以来那度胺(R)为核心的联合疗法中,耐药性等问题产生就需要更多的创新选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诊断时已达晚期的比例更高,高危患者数量更多,对于创新疗法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今年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期间,赛诺菲公布了在中国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展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IsaFiRsT)最新进展。IsaFiRsT研究是首个评估Isatuximab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的联合疗法(Isa-Pd),在中国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且作为创新药物注册研究。研究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PFS、总生存期(OS)、缓解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

截至2023年11月12日,研究者评估的ORR为82.6%,与全球III期ICARIA-MM研究结果一致。至首次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18个月(范围为0.9-3.1个月)。中位随访8.41个月时,未达到中位PFS、OS和DoR。此外,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整体不良反应可控。

除了数据表现,其“真实世界研究”的身份也引人注目。近年来,为促进国际先进药品及医疗器械尽快进入中国市场惠及患者,NMPA积极探索将真实世界数据(RWE)应用于药械产品的审评审批。

瑞金海南医院用时仅238天快速推进完成Isatuximab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其上市申请于2023年12月已正式获得NMPA受理,成为首个利用乐城真实世界数据获NMPA受理上市许可申请的血液肿瘤治疗药物。

赛诺菲Isatuximab在一线及后线多发性骨髓瘤的布局与推动上市加速目前来看已经箭在弦上,通过与标准治疗联合使用抢占一线先机,并以真实世界研究创新通道加速中国市场进度,带来RRMM创新选择。而赛诺菲在MM领域的目光却瞄准了更远、更广阔的版图。其正在开展包括GMMG-HD7、ISKIA、IRAKLIA等多项3期临床研究,覆盖不同治疗组合、不同适应症范围、从静脉注射到皮下的完整版图。随着这颗CD38皇冠靶点的“新明珠”获得持续突破,CD38是否能持续引领MM市场,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