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市值缩水超2000亿,亿纬锂能何时才能“翻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市值缩水超2000亿,亿纬锂能何时才能“翻身”?

留给亿纬锂能的时间不多了。

文|侃见财经

亿纬锂能的日子着实有点不好过。

此前,亿纬锂能交出了自己2024年一季度的“成绩单”。

据财报显示,一季度亿纬锂能实现营收93.17亿,营收增速为-16.7%;实现净利润为10.66亿,同比下滑6.49%。拉长周期来看,这也是近10年以来,亿纬锂能首次出现一季度业绩“双降”的情况。很显然,亿纬锂能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

其实,也不需要看业绩,仅从亿纬锂能的股价走势就能看出其处境有多“不妙”。

截至6月24日收盘,亿纬锂能股价报收41.95元/股,总市值为858亿,和2021年最高点152.08元/股相比,如今亿纬锂能的股价已经跌去了七成,市值更是缩水超过了2000亿。

此前,在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曾表示:“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两强格局已经形成,二线电池企业没有资格去卷,也卷不过宁德时代、比亚迪。”

不可否认,如今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形成了双寡头的格局,但亿纬锂能就真的没机会了吗?

10倍的差距

从绝对值来看,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巨头之一的亿纬锂能,体量其实也并不小。

据媒体统计,2023年亿纬锂能实现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8.08GWh,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6.29GWh。

此外,亿纬锂能已连续8年实现锂原电池销售额和出口额国内第一,2023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2023年国内出货位居全国前五。

不过,这只是从数值来看——如果跟宁德时代相比,亿纬锂能的体量就要小得多。2023年,宁德时代的锂离子电池销量高达390GWh。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21GWh,储能电池系统销量69GWh。对比来看,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之间已经存在了10倍的差距。

要知道,动力电池行业是一个非常讲究规模化的行业,足够大的规模可以让其在上游供应商面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与二线电池企业相比有0.05—0.06元/ Wh的差异,主要来自原材料用量少及采购价低(0.01元/Wh),单线产能大、人工低、折旧少(0.01元/Wh),良率高、产能利用率高(0.03元/Wh),这就是规模对盈利的帮助。

而从利润率数据来看,规模庞大的宁德时代要明显领先于亿纬锂能——2023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6.42%和14.03%,而同期,亿纬锂能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7.64%和11.03%,两者的毛利率相差了8.78%,净利率则相差了3%。

当然,规模大小并不只是影响“赚钱的能力”,对客户的开拓与维持也有很大影响。在开头的内容中提到,如今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形成了双寡头的格局,其中比亚迪的表现尤为突出。据媒体报道,2020年比亚迪的电池份额不过14.9%,而到2023年电池份额增长至26.9%。相比比亚迪的“突飞猛进”,亿纬锂能的表现就要差得多了。2020年,亿纬锂能的电池份额为1.9%,到2023年也只有4.5%而已。

或许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所说:“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两强格局已经形成,二线电池企业没有资格去卷,也卷不过宁德时代、比亚迪。”

身背多重压力

对于亿纬锂能来说,卷不过确实是事实。

但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据GGII预计,2024年中国的锂电池市场出货量超过1100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820GWh;而据高工锂电,到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划产能超4000GWh, 远超市场实际出货量预期。换而言之,在当下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动力电池市场,卷不过也必须卷。

此外,如果真的竞争不过其他的动力电池企业,亿纬锂能自身也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近年来,亿纬锂能跟随头部企业一起扩张,据财报显示,2020年亿纬锂能的固定资产为63.22亿,在建工程为13.86亿,两项合计为77.08亿;而到了2023年,亿纬锂能的固定资产为217.5亿,在建工程为140.5亿,两项合计为358亿。不过短短三年时间,亿纬锂能的产能已经翻了超过4倍。

为了扩张,亿纬锂能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上升。据财报显示,2020年亿纬锂能的资产负债率只有35.13%,其中负债总额为90.29亿;而到了2023年,亿纬锂能的资产负债率飙升至59.72%,相比2020年提升了24.59%,总负债也飙升至563.5亿,直接翻了6倍有余。

很显然,目前亿纬锂能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走出困境,和大部分的动力电池巨头一样,亿纬锂能也选择了加速出海。

从地区营收占比划分来看,亿纬锂能的境内业务占比从2022年的65.21%提升至2023年的72.73%;而在具体营收方面,2023年亿纬锂能的海外营收为113亿元,同比增长5.55%。不过,这样的增速还远远不够——2023年宁德时代的境外营收为1310亿,同比增长99.45%。

实际上,亿纬锂能想要走“出海”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容易。目前,亿纬锂能海外的竞争对手主要为LG、松下等深耕海外已久的日韩电池巨头,而这些电池巨头的竞争力其实并不亚于宁德时代。据媒体导报,目前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都在欧洲设立了不止一座电池工厂,且产能仍在持续提高。其中LG新能源预计,到2025年底其全球电池年产能将达到约540GWh。

从目前来看,伴随着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亿纬锂能的处境让人感到担忧。当然,亿纬锂能自身也在积极求变,当下亿纬锂能的重心主要在固态电池上,据媒体报道,亿纬锂能在首届锂电池大会上披露全固态电池发展规划,预计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的突破,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2028年,进一步推出具有400Wh/kg高比能量的全固态电池。

能求变固然是好事,但是像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在布局固态电池,亿纬锂能想要借此突破,难度不小;而且,留给亿纬锂能的时间也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亿纬锂能

3.8k
  • 双碳晚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站落地重庆 海辰储能据悉拟明年在港IPO筹资逾5亿美元
  • 英飞凌宣布与亿纬锂能合作开发下一代电池管理系统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市值缩水超2000亿,亿纬锂能何时才能“翻身”?

留给亿纬锂能的时间不多了。

文|侃见财经

亿纬锂能的日子着实有点不好过。

此前,亿纬锂能交出了自己2024年一季度的“成绩单”。

据财报显示,一季度亿纬锂能实现营收93.17亿,营收增速为-16.7%;实现净利润为10.66亿,同比下滑6.49%。拉长周期来看,这也是近10年以来,亿纬锂能首次出现一季度业绩“双降”的情况。很显然,亿纬锂能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

其实,也不需要看业绩,仅从亿纬锂能的股价走势就能看出其处境有多“不妙”。

截至6月24日收盘,亿纬锂能股价报收41.95元/股,总市值为858亿,和2021年最高点152.08元/股相比,如今亿纬锂能的股价已经跌去了七成,市值更是缩水超过了2000亿。

此前,在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曾表示:“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两强格局已经形成,二线电池企业没有资格去卷,也卷不过宁德时代、比亚迪。”

不可否认,如今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形成了双寡头的格局,但亿纬锂能就真的没机会了吗?

10倍的差距

从绝对值来看,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巨头之一的亿纬锂能,体量其实也并不小。

据媒体统计,2023年亿纬锂能实现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8.08GWh,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6.29GWh。

此外,亿纬锂能已连续8年实现锂原电池销售额和出口额国内第一,2023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2023年国内出货位居全国前五。

不过,这只是从数值来看——如果跟宁德时代相比,亿纬锂能的体量就要小得多。2023年,宁德时代的锂离子电池销量高达390GWh。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21GWh,储能电池系统销量69GWh。对比来看,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之间已经存在了10倍的差距。

要知道,动力电池行业是一个非常讲究规模化的行业,足够大的规模可以让其在上游供应商面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与二线电池企业相比有0.05—0.06元/ Wh的差异,主要来自原材料用量少及采购价低(0.01元/Wh),单线产能大、人工低、折旧少(0.01元/Wh),良率高、产能利用率高(0.03元/Wh),这就是规模对盈利的帮助。

而从利润率数据来看,规模庞大的宁德时代要明显领先于亿纬锂能——2023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6.42%和14.03%,而同期,亿纬锂能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7.64%和11.03%,两者的毛利率相差了8.78%,净利率则相差了3%。

当然,规模大小并不只是影响“赚钱的能力”,对客户的开拓与维持也有很大影响。在开头的内容中提到,如今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形成了双寡头的格局,其中比亚迪的表现尤为突出。据媒体报道,2020年比亚迪的电池份额不过14.9%,而到2023年电池份额增长至26.9%。相比比亚迪的“突飞猛进”,亿纬锂能的表现就要差得多了。2020年,亿纬锂能的电池份额为1.9%,到2023年也只有4.5%而已。

或许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所说:“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两强格局已经形成,二线电池企业没有资格去卷,也卷不过宁德时代、比亚迪。”

身背多重压力

对于亿纬锂能来说,卷不过确实是事实。

但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据GGII预计,2024年中国的锂电池市场出货量超过1100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820GWh;而据高工锂电,到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划产能超4000GWh, 远超市场实际出货量预期。换而言之,在当下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动力电池市场,卷不过也必须卷。

此外,如果真的竞争不过其他的动力电池企业,亿纬锂能自身也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近年来,亿纬锂能跟随头部企业一起扩张,据财报显示,2020年亿纬锂能的固定资产为63.22亿,在建工程为13.86亿,两项合计为77.08亿;而到了2023年,亿纬锂能的固定资产为217.5亿,在建工程为140.5亿,两项合计为358亿。不过短短三年时间,亿纬锂能的产能已经翻了超过4倍。

为了扩张,亿纬锂能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上升。据财报显示,2020年亿纬锂能的资产负债率只有35.13%,其中负债总额为90.29亿;而到了2023年,亿纬锂能的资产负债率飙升至59.72%,相比2020年提升了24.59%,总负债也飙升至563.5亿,直接翻了6倍有余。

很显然,目前亿纬锂能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走出困境,和大部分的动力电池巨头一样,亿纬锂能也选择了加速出海。

从地区营收占比划分来看,亿纬锂能的境内业务占比从2022年的65.21%提升至2023年的72.73%;而在具体营收方面,2023年亿纬锂能的海外营收为113亿元,同比增长5.55%。不过,这样的增速还远远不够——2023年宁德时代的境外营收为1310亿,同比增长99.45%。

实际上,亿纬锂能想要走“出海”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容易。目前,亿纬锂能海外的竞争对手主要为LG、松下等深耕海外已久的日韩电池巨头,而这些电池巨头的竞争力其实并不亚于宁德时代。据媒体导报,目前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都在欧洲设立了不止一座电池工厂,且产能仍在持续提高。其中LG新能源预计,到2025年底其全球电池年产能将达到约540GWh。

从目前来看,伴随着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亿纬锂能的处境让人感到担忧。当然,亿纬锂能自身也在积极求变,当下亿纬锂能的重心主要在固态电池上,据媒体报道,亿纬锂能在首届锂电池大会上披露全固态电池发展规划,预计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的突破,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2028年,进一步推出具有400Wh/kg高比能量的全固态电池。

能求变固然是好事,但是像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在布局固态电池,亿纬锂能想要借此突破,难度不小;而且,留给亿纬锂能的时间也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