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缺口大,清华大学: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缺口大,清华大学: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86万人。根据占比科技人员4%的国际惯例测算,数量还远远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口还比较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86万人。根据占比科技人员4%的国际惯例测算,数量还远远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口还比较大。”2024年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张志成说。

“当前,国家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急需大批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责无旁贷。”在发布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周光权回答界面新闻提问时表示。

周光权表示,经过长期探索,清华大学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法学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学硕士、法学博士项目,致力于培养学术导向的专业人才;在法律硕士和法律博士项目下分别设立了知识产权法方向,培养跨学科、实务导向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每年在校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计约100人,每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30人左右。

周光权介绍,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还在努力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硕士项目”,将知识产权与理工、管理、经济等学科交叉,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实务导向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积极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国际化水平,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23年11月签署协议,在法学院设立“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联合硕士项目,拟定招生30人。签约后,清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已就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师资组织、教学安排以及学生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高效沟通。今年已经面向全球招生,第一批学生将在9月份入学。

“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是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培养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主动选择,也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学科交叉优势的关键一招。” 张志成说。

张志成介绍,2023年7月,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专业学位指导性文件编制,其中《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类别简介及其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已于今年1月正式公布。目前正组织开展核心课程、学位论文基本要求、指导性培养方案等专题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

张志成介绍,2023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成功增列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厦门大学提前开展招生工作,全国第一批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将于今年9月入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持续推进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审核。其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础好的高校积极申报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今年新一轮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有32所高校申报,未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缺口大,清华大学: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86万人。根据占比科技人员4%的国际惯例测算,数量还远远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口还比较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86万人。根据占比科技人员4%的国际惯例测算,数量还远远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口还比较大。”2024年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张志成说。

“当前,国家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急需大批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责无旁贷。”在发布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周光权回答界面新闻提问时表示。

周光权表示,经过长期探索,清华大学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法学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学硕士、法学博士项目,致力于培养学术导向的专业人才;在法律硕士和法律博士项目下分别设立了知识产权法方向,培养跨学科、实务导向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每年在校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计约100人,每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30人左右。

周光权介绍,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还在努力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硕士项目”,将知识产权与理工、管理、经济等学科交叉,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实务导向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积极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国际化水平,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23年11月签署协议,在法学院设立“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联合硕士项目,拟定招生30人。签约后,清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已就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师资组织、教学安排以及学生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高效沟通。今年已经面向全球招生,第一批学生将在9月份入学。

“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是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培养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主动选择,也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学科交叉优势的关键一招。” 张志成说。

张志成介绍,2023年7月,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专业学位指导性文件编制,其中《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类别简介及其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已于今年1月正式公布。目前正组织开展核心课程、学位论文基本要求、指导性培养方案等专题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

张志成介绍,2023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成功增列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厦门大学提前开展招生工作,全国第一批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将于今年9月入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持续推进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审核。其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础好的高校积极申报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今年新一轮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有32所高校申报,未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