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OpenAI对中国开发者停服,国内大模型公司的好机会来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OpenAI对中国开发者停服,国内大模型公司的好机会来了吗?

在这场管控行动中,反应更快的是国内提供API服务的大模型公司。

图片来源: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陆续有中国大陆地区的AI应用开发者收到来自OpenAI的警告信,他们或许将不再能使用GPT的能力。

6月25日消息,OpenAI向部分地区开发者发送警告信,信件内容称,“我们的数据显示,您的组织拥有来自OpenAl当前不支持的区域的APl流量。您可以在此处找到受支持的国家和地区。从7月9日开始,我们将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不在我们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列表中的区域的APl流量。要继续使用OpenAl的服务,您需要在受支持的区域中访问该服务。

来自海外社交平台的用户反馈显示,大量收到信件的开发者都来自中国。

自ChatGPT和GPT-3.5走红以来,OpenAI网页端、设备端以及API接口等服务,其实本来就并不支持中国用户访问。此前,OpenAI有一份支持国家及地区名单,其中不包括中国、俄罗斯、朝鲜等国家。但一直以来,开发者可以通前端开发和部署代理等方式使用API接口。

此次发布警告信,是OpenAI首次以更公开的形式明确管控和禁止事宜,它主要显示的意义是对支持地区以外的API流量采取更严格的监控,并停止相关服务的访问。

实际上,不仅是中国开发者,在这场监控警告中,也有其他国家的开发者“中招”。

一名推特用户表示,自己只在乌克兰第聂伯罗本地和美国服务器使用过OpenAI的API接口,但同样收到了警告信,而这两处理论上都在其支持地区名单中。该用户就此寻求OpenAI人工客服的解释,但只收到了对方的自动回复。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西班牙、瑞士等国家的开发者身上。

形势更焦灼一些的情景是,一家SaaS公司管理者反应自己同样收到了这封警告信,其基于OpenAI API能力所打造的服务可能整体面临封禁,“作为一家SaaS公司,我们如何避免自己的用户在哪里使用我们的服务?”

就OpenAI这封警告信对国内开发者的影响而言,一名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总体来说不是一件影响巨大的事,因为其实还有很多渠道可以搭建,可能仅有部分个人开发者其迁移或重建服务的过程会繁琐一些。

他表示,国内开发者在调用大模型API接口时大都采用“抽屉式”的多家调用,而不会只调用一家。并且在中文生成上,国内外大模型之间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至于定位海外市场的开发者,他们大都有自己的海外运营主体,也不会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

目前,已经有部分开发者在相关社区和平台上介绍应对办法。此外,有开发者反馈称国内微软云的相关服务暂未受到影响。

一名大模型领域投资人同样表示,OpenAI这个举动本身意义不大,“警告信”只是进一步明确了该公司在国家和地区限制上的表态。

事实上,这家公司从过去以来态度一向如此,除了IP地址管控之外,其更严厉的阻挡措施在于银行卡、信用卡等支付手段上,这使得中国用户一直难以使用其付费服务。

在这场管控行动中,反应更快的是国内提供API服务的大模型公司。

智谱AI在今天下午发布消息,称向OpenAI API用户提供“特别搬家计划”,包括为开发者提供1.5亿Token(其中包括5000万GLM-4和1亿GLM-4-Air),以及从OpenAI到GLM系列模型的迁移培训,并且为高用量客户提供与OpenAI使用规模对等的Token赠送计划和对等的并发规模。除此以外,硅基流动也对其Qwen2 (7B)、GLM4 (9B)、Yi1.5(9B)等大模型进行了免费。

不久前国内大模型掀起API价格战,目的就在于争抢以开发者为代表的企业客户,而在行业看来,仍有大量优质应用开发者集结在OpenAI的API接口上。

此次OpenAI的警告信可能是一个信号,一部分为求更加稳定开发环境的开发者的确有可能就此迁移,此时此刻国内服务商谁的动作更快,谁就更有可能获得这部分增量市场。当然,也可能选择“搬家”的开发者们,心中早已选好了自己的答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OpenAI对中国开发者停服,国内大模型公司的好机会来了吗?

在这场管控行动中,反应更快的是国内提供API服务的大模型公司。

图片来源: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陆续有中国大陆地区的AI应用开发者收到来自OpenAI的警告信,他们或许将不再能使用GPT的能力。

6月25日消息,OpenAI向部分地区开发者发送警告信,信件内容称,“我们的数据显示,您的组织拥有来自OpenAl当前不支持的区域的APl流量。您可以在此处找到受支持的国家和地区。从7月9日开始,我们将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不在我们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列表中的区域的APl流量。要继续使用OpenAl的服务,您需要在受支持的区域中访问该服务。

来自海外社交平台的用户反馈显示,大量收到信件的开发者都来自中国。

自ChatGPT和GPT-3.5走红以来,OpenAI网页端、设备端以及API接口等服务,其实本来就并不支持中国用户访问。此前,OpenAI有一份支持国家及地区名单,其中不包括中国、俄罗斯、朝鲜等国家。但一直以来,开发者可以通前端开发和部署代理等方式使用API接口。

此次发布警告信,是OpenAI首次以更公开的形式明确管控和禁止事宜,它主要显示的意义是对支持地区以外的API流量采取更严格的监控,并停止相关服务的访问。

实际上,不仅是中国开发者,在这场监控警告中,也有其他国家的开发者“中招”。

一名推特用户表示,自己只在乌克兰第聂伯罗本地和美国服务器使用过OpenAI的API接口,但同样收到了警告信,而这两处理论上都在其支持地区名单中。该用户就此寻求OpenAI人工客服的解释,但只收到了对方的自动回复。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西班牙、瑞士等国家的开发者身上。

形势更焦灼一些的情景是,一家SaaS公司管理者反应自己同样收到了这封警告信,其基于OpenAI API能力所打造的服务可能整体面临封禁,“作为一家SaaS公司,我们如何避免自己的用户在哪里使用我们的服务?”

就OpenAI这封警告信对国内开发者的影响而言,一名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总体来说不是一件影响巨大的事,因为其实还有很多渠道可以搭建,可能仅有部分个人开发者其迁移或重建服务的过程会繁琐一些。

他表示,国内开发者在调用大模型API接口时大都采用“抽屉式”的多家调用,而不会只调用一家。并且在中文生成上,国内外大模型之间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至于定位海外市场的开发者,他们大都有自己的海外运营主体,也不会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

目前,已经有部分开发者在相关社区和平台上介绍应对办法。此外,有开发者反馈称国内微软云的相关服务暂未受到影响。

一名大模型领域投资人同样表示,OpenAI这个举动本身意义不大,“警告信”只是进一步明确了该公司在国家和地区限制上的表态。

事实上,这家公司从过去以来态度一向如此,除了IP地址管控之外,其更严厉的阻挡措施在于银行卡、信用卡等支付手段上,这使得中国用户一直难以使用其付费服务。

在这场管控行动中,反应更快的是国内提供API服务的大模型公司。

智谱AI在今天下午发布消息,称向OpenAI API用户提供“特别搬家计划”,包括为开发者提供1.5亿Token(其中包括5000万GLM-4和1亿GLM-4-Air),以及从OpenAI到GLM系列模型的迁移培训,并且为高用量客户提供与OpenAI使用规模对等的Token赠送计划和对等的并发规模。除此以外,硅基流动也对其Qwen2 (7B)、GLM4 (9B)、Yi1.5(9B)等大模型进行了免费。

不久前国内大模型掀起API价格战,目的就在于争抢以开发者为代表的企业客户,而在行业看来,仍有大量优质应用开发者集结在OpenAI的API接口上。

此次OpenAI的警告信可能是一个信号,一部分为求更加稳定开发环境的开发者的确有可能就此迁移,此时此刻国内服务商谁的动作更快,谁就更有可能获得这部分增量市场。当然,也可能选择“搬家”的开发者们,心中早已选好了自己的答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