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创投倪泽望:国有创投如何提升竞争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创投倪泽望:国有创投如何提升竞争力?

创投的投资决策,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敢于承担责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创投的投资决策同样意味着机会,抓住了机会才能创造伟大的业绩。创投的投资决策,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控制住了风险,才能拥有美好的收获。

2月24日,2017春季嘉宾派在海南三亚拉开帷幕,并举办启航仪式、思享大会。深创投作为嘉宾传媒的股东,董事长倪泽望先生也来到现场,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分享。本文为倪泽望先生在嘉宾派本次思享大会上的演讲,内容有删减。

国企做创投有什么短板?

一提到国有企业,传统观点都会认为竞争力较低,尤其是国有企业如果进入竞争最激烈的创投行业,怎么和民营创投企业竞争呢?我总结了一下,现在和大家分享。

提到国企做创投行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国企做创投有哪些短板?

可以看到,一般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PE的基本都是民营机构,很多都是合伙人制度。国有企业最早的一批在2000年左右开始做创业投资。国有企业做创投面临的三大劣势非常明显:

第一,投资决策效率低。因为国企要投一个项目,需要反复论证,很多时候还要上报到国资委的会议去决策;

第二,激励机制不够市场化。这个行业是靠人,但是如果人才留不住,那这个企业也是没办法做;

第三,国有股面临划转风险。国有企业如果是上市,还有10%的流通股要划转给社保基金。

国企做创投有哪些大的优势?

所以这样一些困难制约着国有创投企业的发展。但我想,国有企业做创投也有一些优势,尤其是目前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优势还比较大。

第一,就是资金优势。对国有创投来讲,特别是这一两年,大型的央企纷纷成立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他们有国家层面中央财政的一些资金,各级地方政府的一些资金,也有大型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

第二,有资源优势。可以直接引用大量资源,国企也可以较低成本地获得资源。同时,能够提升增值服务能力。

第三,有风控的优势。相对来讲,国企管理非常严格,风控制度也相对齐全,运作也比较规范。

第四,有信用优势。我们拥有国家的信用背书,可以提升信用的放大倍数。

第五,有政治优势。毕竟是国有背景,也有党建方面的优势。

深创投为何能够杀出重围?

深创投是1999年成立的,目前已经投了703个项目,截至今年一月份。投资金额是260亿,累计上市116家,下周还有几家,已经过会了,年化收益率达到40.32%。

创投行业确实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也是高手如云的行业。高手之间的对决,到最后主要看谁的生命力强,谁的影响力大。国企背景的创投机构固然有体制机制的约束,但是深创投没有被完全束缚,反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干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想分享一下,深创投这么多年是怎么能够杀出重围的?

从几个优势说起。第一,充分发挥资金优势。我们从2005年开始布局全国性的政府引导基金。我们管理了80只地方政府引导子基金,规模是233亿。这两年有一个新的跃升,特别是在布局大型母基金方面:管理深圳市政府引导母基金,佛山双创母基金,以及我们参与筹备的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规模合计1500个亿,光深圳市的引导基金就1000个亿。同时,我们还与邮储银行、江苏银行分别设立规模为100亿的深创投母基金,所以说我们在大型母基金布局方面做了重大开拓,也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果。

第二,发挥资源优势。深创投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投资企业,可以帮助它们进行产业链整合,规范化运作,帮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解决疑难杂症,还有创新融资服务模式。

第三,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风控优势。我们每个项目都会有A角和B角,一定有正方和反方,同时加上我们的强制跟投机制,可以说在国有创投方面,我们是最先实行这样一个制度的企业。

第四,充分发挥信用优势。作为国有创投,在估值方面跟过去的投资有所不同。过去国有企业投资,就按照资产评估报告来投资。但是作为风险投资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在这个行业里面,深创投是第一个敢于打破“投资价格依据资产评估报告”的法令规定,对创业企业溢价估值,坚持创业投资的运行规律,得到了创业企业的高度认可。同时我们坚守底线,只投认同深创投价值的企业家,不哄抬价格。

第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对国有企业强强联合、对民营企业党建引领、体制背书等。

国有创投如何进行市场化改革?

创投的投资决策,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敢于承担责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创投的投资决策同样意味着机会,抓住了机会才能创造伟大的业绩。创投的投资决策,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控制住了风险,才能拥有美好的收获。

深创投这么多年能够取得一些很好的成效,确实有一些市场化的决策机制。

国有创投,尤其是做投资,最怕的两件事,一是政府会不会给你设了项目。如果不投怎么办?投了又可能会有一些风险。第二是政府会不会给你推荐很多人。因为创投行业主要靠人才。

我们内部设计了一些机制,包括跟投资经理业绩挂钩的机制,现在实行的分级决策、强制跟投、阳光决策等,来规避国有企业在这个行业的一些弊病。同时我们构建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采用宽带薪酬理念。从去年开始我们把内部员工薪酬激励制度跟市场对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全体员工双向选择。引进市场化的职级管理体系,建立多轨道的职业发展通道。考核理念、考核方式也市场化,打破平均主义,激励与约束并重。推行平衡计分卡理念,层层分解经营任务及目标,以量化考核为主。所以说国企背景的深创投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采用了市场化的薪酬和职级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各个员工干劲十足。

另外,我们要求跟投。我们的主动跟投制度,就是高管和投资经理团队要强制跟投,其他的员工可以选择性的主动跟投。国企创投机构,大家就会有个观点:这钱是公家的。就可能不珍惜。所以我们这样的体制设计,打破了国企是公家的传统认识,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每一位员工在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在为自身创造效益。

非上市退出是创业投资退出的重要通道,提升非上市退出的效率是改善创投机构效益、提升创投机构形象的重要环节。

有些朋友知道,国有企业投资的股份,要转让出去很麻烦,有一系列的评估挂牌环节,这些环节一个不能少。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大的改革,回购及股权整体转让性质的股权转让,可以免评估免挂牌。如果按传统的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那必须评估,必须挂牌,周期很长,不确定性也很大。另外我们还积极推进股权转让环节采用估值报告替代资产评估报告的试点工作。在这些方面,我们形成了与民营同样的退出机制,再也不用担心一系列繁琐程序。这是一个重大变革。

另外,我们对机构也进行了一些改革。2000年开始设立了五大区域管理公司。去年我们在组织架构上也进行了改革,叫一体两翼,形成深圳总部加上华东总部和华北总部这样的组织架构。我们根据我们的市场变化情况,根据我们项目源的变化情况,把我们的触角、力量,重点布局在一些重点区域。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我也从大家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谢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创投倪泽望:国有创投如何提升竞争力?

创投的投资决策,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敢于承担责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创投的投资决策同样意味着机会,抓住了机会才能创造伟大的业绩。创投的投资决策,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控制住了风险,才能拥有美好的收获。

2月24日,2017春季嘉宾派在海南三亚拉开帷幕,并举办启航仪式、思享大会。深创投作为嘉宾传媒的股东,董事长倪泽望先生也来到现场,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分享。本文为倪泽望先生在嘉宾派本次思享大会上的演讲,内容有删减。

国企做创投有什么短板?

一提到国有企业,传统观点都会认为竞争力较低,尤其是国有企业如果进入竞争最激烈的创投行业,怎么和民营创投企业竞争呢?我总结了一下,现在和大家分享。

提到国企做创投行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国企做创投有哪些短板?

可以看到,一般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PE的基本都是民营机构,很多都是合伙人制度。国有企业最早的一批在2000年左右开始做创业投资。国有企业做创投面临的三大劣势非常明显:

第一,投资决策效率低。因为国企要投一个项目,需要反复论证,很多时候还要上报到国资委的会议去决策;

第二,激励机制不够市场化。这个行业是靠人,但是如果人才留不住,那这个企业也是没办法做;

第三,国有股面临划转风险。国有企业如果是上市,还有10%的流通股要划转给社保基金。

国企做创投有哪些大的优势?

所以这样一些困难制约着国有创投企业的发展。但我想,国有企业做创投也有一些优势,尤其是目前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优势还比较大。

第一,就是资金优势。对国有创投来讲,特别是这一两年,大型的央企纷纷成立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他们有国家层面中央财政的一些资金,各级地方政府的一些资金,也有大型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

第二,有资源优势。可以直接引用大量资源,国企也可以较低成本地获得资源。同时,能够提升增值服务能力。

第三,有风控的优势。相对来讲,国企管理非常严格,风控制度也相对齐全,运作也比较规范。

第四,有信用优势。我们拥有国家的信用背书,可以提升信用的放大倍数。

第五,有政治优势。毕竟是国有背景,也有党建方面的优势。

深创投为何能够杀出重围?

深创投是1999年成立的,目前已经投了703个项目,截至今年一月份。投资金额是260亿,累计上市116家,下周还有几家,已经过会了,年化收益率达到40.32%。

创投行业确实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也是高手如云的行业。高手之间的对决,到最后主要看谁的生命力强,谁的影响力大。国企背景的创投机构固然有体制机制的约束,但是深创投没有被完全束缚,反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干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想分享一下,深创投这么多年是怎么能够杀出重围的?

从几个优势说起。第一,充分发挥资金优势。我们从2005年开始布局全国性的政府引导基金。我们管理了80只地方政府引导子基金,规模是233亿。这两年有一个新的跃升,特别是在布局大型母基金方面:管理深圳市政府引导母基金,佛山双创母基金,以及我们参与筹备的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规模合计1500个亿,光深圳市的引导基金就1000个亿。同时,我们还与邮储银行、江苏银行分别设立规模为100亿的深创投母基金,所以说我们在大型母基金布局方面做了重大开拓,也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果。

第二,发挥资源优势。深创投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投资企业,可以帮助它们进行产业链整合,规范化运作,帮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解决疑难杂症,还有创新融资服务模式。

第三,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风控优势。我们每个项目都会有A角和B角,一定有正方和反方,同时加上我们的强制跟投机制,可以说在国有创投方面,我们是最先实行这样一个制度的企业。

第四,充分发挥信用优势。作为国有创投,在估值方面跟过去的投资有所不同。过去国有企业投资,就按照资产评估报告来投资。但是作为风险投资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在这个行业里面,深创投是第一个敢于打破“投资价格依据资产评估报告”的法令规定,对创业企业溢价估值,坚持创业投资的运行规律,得到了创业企业的高度认可。同时我们坚守底线,只投认同深创投价值的企业家,不哄抬价格。

第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对国有企业强强联合、对民营企业党建引领、体制背书等。

国有创投如何进行市场化改革?

创投的投资决策,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敢于承担责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创投的投资决策同样意味着机会,抓住了机会才能创造伟大的业绩。创投的投资决策,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控制住了风险,才能拥有美好的收获。

深创投这么多年能够取得一些很好的成效,确实有一些市场化的决策机制。

国有创投,尤其是做投资,最怕的两件事,一是政府会不会给你设了项目。如果不投怎么办?投了又可能会有一些风险。第二是政府会不会给你推荐很多人。因为创投行业主要靠人才。

我们内部设计了一些机制,包括跟投资经理业绩挂钩的机制,现在实行的分级决策、强制跟投、阳光决策等,来规避国有企业在这个行业的一些弊病。同时我们构建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采用宽带薪酬理念。从去年开始我们把内部员工薪酬激励制度跟市场对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全体员工双向选择。引进市场化的职级管理体系,建立多轨道的职业发展通道。考核理念、考核方式也市场化,打破平均主义,激励与约束并重。推行平衡计分卡理念,层层分解经营任务及目标,以量化考核为主。所以说国企背景的深创投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采用了市场化的薪酬和职级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各个员工干劲十足。

另外,我们要求跟投。我们的主动跟投制度,就是高管和投资经理团队要强制跟投,其他的员工可以选择性的主动跟投。国企创投机构,大家就会有个观点:这钱是公家的。就可能不珍惜。所以我们这样的体制设计,打破了国企是公家的传统认识,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每一位员工在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在为自身创造效益。

非上市退出是创业投资退出的重要通道,提升非上市退出的效率是改善创投机构效益、提升创投机构形象的重要环节。

有些朋友知道,国有企业投资的股份,要转让出去很麻烦,有一系列的评估挂牌环节,这些环节一个不能少。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大的改革,回购及股权整体转让性质的股权转让,可以免评估免挂牌。如果按传统的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那必须评估,必须挂牌,周期很长,不确定性也很大。另外我们还积极推进股权转让环节采用估值报告替代资产评估报告的试点工作。在这些方面,我们形成了与民营同样的退出机制,再也不用担心一系列繁琐程序。这是一个重大变革。

另外,我们对机构也进行了一些改革。2000年开始设立了五大区域管理公司。去年我们在组织架构上也进行了改革,叫一体两翼,形成深圳总部加上华东总部和华北总部这样的组织架构。我们根据我们的市场变化情况,根据我们项目源的变化情况,把我们的触角、力量,重点布局在一些重点区域。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我也从大家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谢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