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今年首例,法人、质量安全负责人双双终身禁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今年首例,法人、质量安全负责人双双终身禁业

儿童化妆品违规添加违禁物屡禁不止,究竟是生产企业铤而走险,还是原料商的“锅”?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仪美尚

去年7月,测评博主@老爸评测 在一款婴童面霜产品内检测出抗生素他克莫司,此消息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时隔一年后,这起违法添加事件当事人收到了监管处罚。

近日,广东省药监局管网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通知显示,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中浩”)因使用禁用原料生产婴童化妆品,不仅被吊销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其法人与质量安全负责人也双双被终身禁业。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今年首例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同时被终身禁业的处罚案例。

广州中浩缘何会走到这个地步?儿童化妆品违规添加违禁物屡禁不止,究竟是生产企业铤而走险,还是原料商的“锅”?

婴童化妆品添加违禁物,这一“惯犯”被销证、终身禁业

上述广东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广州***有限公司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生产化妆品。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该涉事公司正是广州中浩。

广东省药监局官网截图

相关部门经查发现,广州中浩于2023年4月11日生产的筱娃娃婴亲霜(批号:ZHBD04A02)和2023年4月8日生产的杏庄园臻护霜臻护霜(儿童型)(批号:ZHBD02A01)均含有化妆品禁用原料“他克莫司”。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2批次涉案产品均为儿童化妆品,广州中浩经营这2批次产品的违法所得为15500元,货值为25577.7元。

相关部门判定,广州中浩违规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三)项之规定,责令其停止化妆品经营6个月,并吊销其化妆品生产许可证,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

与之同时,相关部门还对广州中浩的法定代表人方*做出终身禁止的处罚,对其质量安全负责人周**处以23386.5元罚款的同时,也开出终身禁业令。

婴童化妆品添加禁用物质向来是监管严打的对象,而如广州中浩一般被销证、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双双被禁业的并不多见,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这与广州中浩屡教不改有关。

去年7月,在@老爸评测发文曝光了该事件后,广州中浩还发布了《关于红色蜗牛产品的郑重声明》。

在上述“声明”中,广州中浩称抖音号“老#测评”发布有关红色蜗牛产品的检测报告不实,并称其每个产品批次都经过严格检测,也被国家相关部门多次抽检,检测100多项激素成分,均未发现任何违规添加剂。

但没过多久,广州中浩就被“打脸”。今年1月,广州中浩被查明在生产红色蜗牛婴初霜、杏庄园臻护霜(儿童型)、筱娃娃婴亲霜等产品时使用禁用原料“他克莫司”,被监管部门罚没款共计110.05万元。

此外,在2023年8月,广州中浩还因未经许可擅自迁址生产“嘟卡婴儿润肤乳”“红色蜗牛婴儿润肤乳”,被广州市监管部门罚款11万元。

同样需要关注的是,与广州中浩同一注册地址的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恒澜”),在2022年10月,也因旗下3批次“婴贝萱婴肤霜”和1批次“婴康益生元身体乳”,检出化妆品禁用物质“氯倍他索丙酸酯”、“卤倍他索丙酸酯”和“赛庚啶”,被监管部门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取消了其化妆品产品备案,且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和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

又有17批次被点名,系主动犯法还是被动违规?

就在广东省药监局公示对广州中浩的处罚两天后,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包含懿方美草本祛痘修护精华霜、苗睿堂婴儿山茶油沁润膏等在内的17批次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甲硝唑、克林霉素、氯倍他索丙酸酯等禁用原料。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国家药监局要求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述不符合规定化妆品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依法立案调查,责令相关企业立即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自查整改。

另据仪美尚粗略统计,在今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抽检报告中,有8批次不合格儿童化妆品上榜,其中,有4批次的不合规原因是检出禁用物质。由此可见,在违禁添加这一行为上,儿童化妆品一直是重灾区。

事实上,自2021年“大头娃娃”事件后,儿童化妆品就成为了监管重点。比如,从2023年3月1日起实施的《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提出化妆品抽样检验应当重点关注6类产品,其中就有儿童化妆品。

“我们都直接放弃做儿童化妆品了,”某资深行业人士直言,法规森严、抽检频繁,是其对儿童化妆品望而止步的主要原因。

但就在这样严苛的监管环境下,为何还有儿童化妆品从业者常在违法边缘试探?

对此,业内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涉事企业抱有侥幸心理,主动犯法;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涉事企业存在被动违规的可能性。

“添加违禁成分肯定是主动违规的多,”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来成表示,这种短视行为非常不可取。

“如果排除主动添加,这类(违规添加禁用物质)问题大部分的根源是部分企业在管理流程上存在疏漏,”筱声生物产品经理郭晓峰表示,不排除相关企业在生产加工儿童化妆品的过程中,因不当操作导致产生了违禁物这类副产物。

“也有可能是原料带入和无检测能力造成的,”陈来成推测,一些没有原料检测能力的中小厂商,很可能会采购到添加有违禁物的儿童化妆品原料。

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在其同名自媒体账号中,归纳总结了这类风险原料名单,包括甘草根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蜂胶提取物、穿心莲提取物、连翘果提取物、知母根提取物、牛蒡籽提取物、忍冬花提取物、莲籽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等在内的植物组分或存在安全风险。

随着这次广州中浩拿到一连两张终身禁业令,陈来成认为,“未来,儿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进入门槛会越来越高,”其预测,相关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级别也将随之升高,如此一来,儿童化妆品市场才有望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今年首例,法人、质量安全负责人双双终身禁业

儿童化妆品违规添加违禁物屡禁不止,究竟是生产企业铤而走险,还是原料商的“锅”?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仪美尚

去年7月,测评博主@老爸评测 在一款婴童面霜产品内检测出抗生素他克莫司,此消息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时隔一年后,这起违法添加事件当事人收到了监管处罚。

近日,广东省药监局管网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通知显示,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中浩”)因使用禁用原料生产婴童化妆品,不仅被吊销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其法人与质量安全负责人也双双被终身禁业。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今年首例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同时被终身禁业的处罚案例。

广州中浩缘何会走到这个地步?儿童化妆品违规添加违禁物屡禁不止,究竟是生产企业铤而走险,还是原料商的“锅”?

婴童化妆品添加违禁物,这一“惯犯”被销证、终身禁业

上述广东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广州***有限公司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生产化妆品。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该涉事公司正是广州中浩。

广东省药监局官网截图

相关部门经查发现,广州中浩于2023年4月11日生产的筱娃娃婴亲霜(批号:ZHBD04A02)和2023年4月8日生产的杏庄园臻护霜臻护霜(儿童型)(批号:ZHBD02A01)均含有化妆品禁用原料“他克莫司”。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2批次涉案产品均为儿童化妆品,广州中浩经营这2批次产品的违法所得为15500元,货值为25577.7元。

相关部门判定,广州中浩违规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三)项之规定,责令其停止化妆品经营6个月,并吊销其化妆品生产许可证,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

与之同时,相关部门还对广州中浩的法定代表人方*做出终身禁止的处罚,对其质量安全负责人周**处以23386.5元罚款的同时,也开出终身禁业令。

婴童化妆品添加禁用物质向来是监管严打的对象,而如广州中浩一般被销证、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双双被禁业的并不多见,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这与广州中浩屡教不改有关。

去年7月,在@老爸评测发文曝光了该事件后,广州中浩还发布了《关于红色蜗牛产品的郑重声明》。

在上述“声明”中,广州中浩称抖音号“老#测评”发布有关红色蜗牛产品的检测报告不实,并称其每个产品批次都经过严格检测,也被国家相关部门多次抽检,检测100多项激素成分,均未发现任何违规添加剂。

但没过多久,广州中浩就被“打脸”。今年1月,广州中浩被查明在生产红色蜗牛婴初霜、杏庄园臻护霜(儿童型)、筱娃娃婴亲霜等产品时使用禁用原料“他克莫司”,被监管部门罚没款共计110.05万元。

此外,在2023年8月,广州中浩还因未经许可擅自迁址生产“嘟卡婴儿润肤乳”“红色蜗牛婴儿润肤乳”,被广州市监管部门罚款11万元。

同样需要关注的是,与广州中浩同一注册地址的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恒澜”),在2022年10月,也因旗下3批次“婴贝萱婴肤霜”和1批次“婴康益生元身体乳”,检出化妆品禁用物质“氯倍他索丙酸酯”、“卤倍他索丙酸酯”和“赛庚啶”,被监管部门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取消了其化妆品产品备案,且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和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

又有17批次被点名,系主动犯法还是被动违规?

就在广东省药监局公示对广州中浩的处罚两天后,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包含懿方美草本祛痘修护精华霜、苗睿堂婴儿山茶油沁润膏等在内的17批次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甲硝唑、克林霉素、氯倍他索丙酸酯等禁用原料。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国家药监局要求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述不符合规定化妆品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依法立案调查,责令相关企业立即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自查整改。

另据仪美尚粗略统计,在今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抽检报告中,有8批次不合格儿童化妆品上榜,其中,有4批次的不合规原因是检出禁用物质。由此可见,在违禁添加这一行为上,儿童化妆品一直是重灾区。

事实上,自2021年“大头娃娃”事件后,儿童化妆品就成为了监管重点。比如,从2023年3月1日起实施的《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提出化妆品抽样检验应当重点关注6类产品,其中就有儿童化妆品。

“我们都直接放弃做儿童化妆品了,”某资深行业人士直言,法规森严、抽检频繁,是其对儿童化妆品望而止步的主要原因。

但就在这样严苛的监管环境下,为何还有儿童化妆品从业者常在违法边缘试探?

对此,业内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涉事企业抱有侥幸心理,主动犯法;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涉事企业存在被动违规的可能性。

“添加违禁成分肯定是主动违规的多,”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来成表示,这种短视行为非常不可取。

“如果排除主动添加,这类(违规添加禁用物质)问题大部分的根源是部分企业在管理流程上存在疏漏,”筱声生物产品经理郭晓峰表示,不排除相关企业在生产加工儿童化妆品的过程中,因不当操作导致产生了违禁物这类副产物。

“也有可能是原料带入和无检测能力造成的,”陈来成推测,一些没有原料检测能力的中小厂商,很可能会采购到添加有违禁物的儿童化妆品原料。

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在其同名自媒体账号中,归纳总结了这类风险原料名单,包括甘草根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蜂胶提取物、穿心莲提取物、连翘果提取物、知母根提取物、牛蒡籽提取物、忍冬花提取物、莲籽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等在内的植物组分或存在安全风险。

随着这次广州中浩拿到一连两张终身禁业令,陈来成认为,“未来,儿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进入门槛会越来越高,”其预测,相关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级别也将随之升高,如此一来,儿童化妆品市场才有望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