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七年战争:一场改变国际格局的“世界大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七年战争:一场改变国际格局的“世界大战”

七年战争超出了欧洲固有的列强争霸范围,具备了强烈的“世界大战”色彩。在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它的深远影响。

卷入七年战争的世界各国及地区:绿色为法俄奥同盟,蓝色为英普同盟。 图片来源:Wikimeida Commons

谈到“世界大战”这个词,人们一般会想到的是20世纪中前期那两次死伤千万的人类浩劫。

但是,作为几百年来世界各大列强之间矛盾不断积累后的最终碰撞,两次世界大战从形式上看更像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彻底终结,而这一阶段本身同样处于不断的冲突和变幻之中。我们在这里要谈的“七年战争”就是这一变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七年战争(英语:Seven Years' War;法语:La Guerre de Sept Ans)是一场主要发生在1756年至1763年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以英国及普鲁士为首的军事集团和以奥地利、法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军事同盟在欧洲及美洲等广大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欧洲和美洲这两片主要战场同样反映了此次战争“一小一大”的两个维度。

18世纪的欧洲是一片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大陆。1740年10月,随着奥地利大公卡尔六世去世,不断壮大的普鲁士王国以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莎不能继承其位为由,率先挑起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侵占富庶的西里西亚地区(Silesia)。

这一变化使得原本敌对多年的法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结成新的同盟对抗普鲁士,而普鲁士则找到了担心欧洲大陆内部世袭领地汉诺威(Hanover)被法国吞并的英国作为伙伴,此次重大变革史称“外交革命(Diplomatic Revolution of 1756)”。

“外交革命”后形成的英国-汉诺威-普鲁士同盟(红)以及法国-奥地利-俄罗斯同盟(蓝)。图片来源:Wiki Public Domain

除此之外,随着英法两国逐渐成为海外殖民扩张运动中的主要对手,万里之外的北美大陆也颇不平静。名为“新法兰西(Nouvelle-France)”的法属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十三殖民地(Thirteen Colonies)”之间从1608年开始便冲突不断。

1754年,法国为了阻止英国向北美西部扩张在俄亥俄河及密西西比河沿岸修筑大量堡垒,英国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丁威迪(Governor Dinwiddie)派遣民兵少校乔治·华盛顿(即日后美国总统)与其交涉未果,随后英国向殖民地大量增兵,战事从1755年开始不断扩大。

北美法国殖民地(蓝线左上侧)与英国殖民地(红线右下侧)对峙图。图片来源:Osprey Publishing

法国在1756年4月入侵地中海米诺卡岛(Minorca)一般被认为是七年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性事件,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得到英国的军事保证后,在8月南下突袭没有任何防备的萨克森地区(Saxony)并轻易将其占领,英国很快资助了自己的新盟友以示鼓励,但他们却在北美面临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盟军的不断骚扰。 

尝到甜头的普鲁士很快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攻势,腓特烈二世在1757年春天入侵波西米亚地区(Bohemia),但是这一野心马上被奥地利方面的坚决抵抗以及俄罗斯侵入东普鲁士完全遏制,与此同时,法军从西方攻占汉诺威让普鲁士以一敌三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

东普鲁士所在位置(图中红色部分),现属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立陶宛及波兰。图片来源:Wiki Public Domain

不过,如此逆境却让腓特烈二世成就了自己永恒的军事声望。1757年末,转战各地的普军在萨克森境内的罗斯巴赫(Rossbach)与西里西亚的洛伊滕(Leuthen)分别与法军及奥军相遇,兵力处于劣势的腓特烈二世采用了十分大胆的“斜线阵战术(oblique order)”。

这种战术旨在敌军前方使用少量部队对其进行牵制,然后将重兵部署在敌军侧翼将其包抄围歼,在地形的掩护下,普军往往在对手还没有充分展开战斗阵型的情况下就将其击溃。这两次大胜虽然无法改变普鲁士的战争劣势,但却奠定了腓特烈二世历史名将的地位。

洛伊滕会战中的腓特烈二世。图片来源:Britishbattles

与欧洲大陆上艰苦战斗以避免亡国绝境的普鲁士不同,英国从战争中期开始在美洲大陆取得节节胜利,他们在1758年利用海军优势拿下法军北部殖民重镇路易斯堡(Louisbourg),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沿圣劳伦斯河攻占了包括魁北克(Quebec)及蒙特利尔(Montreal)在内的法属加拿大全境。与此同时,南部重镇迪凯纳堡(Fort Duquesne)也被英军攻陷并改名为匹兹堡(Pittsburgh)。

腓特烈二世在欧洲战场希望用一场决战达成以弱胜强的战略目的,但是愈发急躁的他却在1759年的库勒斯道夫战役(Battle of Kunersdorf)中被俄奥联军完全击败,首都柏林在1760年也被联军短暂占领。

当战争进行到1762年时,欧洲各国经过长期消耗都已经疲惫不堪。腓特烈二世早期纪律严明的普军已经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战斗力孱弱的新兵以及战俘。

正当腓特烈二世准备为普鲁士做最后的困兽之斗时,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突然病逝,新上台的彼得三世是一名狂热的腓特烈二世崇拜者,他立即决定与普鲁士议和并且率领俄军临阵倒戈,丧失强援的奥地利不得不在1763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赫伯斯滕条约(Treaty of Hubertusburg)》,承认其对西里西亚的占领。这一挽救普鲁士江山社稷的戏剧性事件被人们称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Miracle of the House of Brandenburg)”。

1788年,腓特烈二世的继承者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在柏林修建的勃兰登堡门,就是为了纪念普鲁士王室在七年战争中笑到最后的结局。

柏林勃兰登堡门。图片来源:AlterVista

1763年2月10日,作为七年战争最主要交战方的英法两国签订《巴黎合约(Treaty of Paris in 1763)》,这标志着七年战争的正式结束。在这份和约中,法国向英国割让了几乎整个法属加拿大并且从印度撤离,不仅如此,英国还从法国盟友西班牙的手中获得了佛罗里达。

七年战争以英普联盟的胜利而告终,这一场战争由于已经超出了欧洲固有的列强争霸范围而具备了强烈的“世界大战”色彩,在今天我们甚至仍旧能够感受到它的影响。

占领北美大片土地的英国开始向全球殖民帝国迈进,但是战争产生的沉重财政压力让其向北美殖民地大规模征税,这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而遭遇耻辱性失败的法国,由于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出于抗英目的大力援助美国人的独立运动,也加深了法国本土的社会经济矛盾并且加速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除此之外,在北美失意的法国开始在非洲及东南亚寻求新的殖民扩张方向。深入非洲内陆及中南半岛的法国进入了“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Le Second empire colonial français)”阶段,1883年中法争夺越南宗主权的战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

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势力范围。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大战中幸运的腓特烈二世让普鲁士王国一跃成为欧洲新贵强国,虽然距离跻身真正的列强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普鲁士的崛起令其与奥地利争夺德国统一主动权的能力大幅增强,这一愿望在1871年普法战争后最终实现。

不过,长期的军国主义传统让普鲁士引领下的德国不断试图通过发动战争来挑动国际秩序,这一点在德国纳粹的疯狂扩张后最终彻底宣告失败。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七年战争中的良好表现让其成为西欧列强越来越忌惮的一股新力量,而西向暂时无忧的俄罗斯也开始大力向南部的黑海扩张,以蚕食日渐衰败的奥斯曼帝国,这种影响在今天的欧俄对抗以及克里米亚问题中仍旧可见一斑。

纳粹德国1942年最大扩张范围图。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正如一位普鲁士著名军事理论家在《战争论》中所言:“战争是政治在另一种手段上的延续。”七年战争是18世纪中期欧洲列强各自扩张政策通过武力发生碰撞的结果。

随着欧洲列强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接下来的冲突势必让世界更多地区卷入其中,而既定的扩张性政策模式也会让新加入的列强(如日本)继续走上武力掠夺的老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这种模式发展到巅峰的最终产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七年战争:一场改变国际格局的“世界大战”

七年战争超出了欧洲固有的列强争霸范围,具备了强烈的“世界大战”色彩。在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它的深远影响。

卷入七年战争的世界各国及地区:绿色为法俄奥同盟,蓝色为英普同盟。 图片来源:Wikimeida Commons

谈到“世界大战”这个词,人们一般会想到的是20世纪中前期那两次死伤千万的人类浩劫。

但是,作为几百年来世界各大列强之间矛盾不断积累后的最终碰撞,两次世界大战从形式上看更像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彻底终结,而这一阶段本身同样处于不断的冲突和变幻之中。我们在这里要谈的“七年战争”就是这一变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七年战争(英语:Seven Years' War;法语:La Guerre de Sept Ans)是一场主要发生在1756年至1763年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以英国及普鲁士为首的军事集团和以奥地利、法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军事同盟在欧洲及美洲等广大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欧洲和美洲这两片主要战场同样反映了此次战争“一小一大”的两个维度。

18世纪的欧洲是一片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大陆。1740年10月,随着奥地利大公卡尔六世去世,不断壮大的普鲁士王国以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莎不能继承其位为由,率先挑起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侵占富庶的西里西亚地区(Silesia)。

这一变化使得原本敌对多年的法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结成新的同盟对抗普鲁士,而普鲁士则找到了担心欧洲大陆内部世袭领地汉诺威(Hanover)被法国吞并的英国作为伙伴,此次重大变革史称“外交革命(Diplomatic Revolution of 1756)”。

“外交革命”后形成的英国-汉诺威-普鲁士同盟(红)以及法国-奥地利-俄罗斯同盟(蓝)。图片来源:Wiki Public Domain

除此之外,随着英法两国逐渐成为海外殖民扩张运动中的主要对手,万里之外的北美大陆也颇不平静。名为“新法兰西(Nouvelle-France)”的法属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十三殖民地(Thirteen Colonies)”之间从1608年开始便冲突不断。

1754年,法国为了阻止英国向北美西部扩张在俄亥俄河及密西西比河沿岸修筑大量堡垒,英国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丁威迪(Governor Dinwiddie)派遣民兵少校乔治·华盛顿(即日后美国总统)与其交涉未果,随后英国向殖民地大量增兵,战事从1755年开始不断扩大。

北美法国殖民地(蓝线左上侧)与英国殖民地(红线右下侧)对峙图。图片来源:Osprey Publishing

法国在1756年4月入侵地中海米诺卡岛(Minorca)一般被认为是七年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性事件,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得到英国的军事保证后,在8月南下突袭没有任何防备的萨克森地区(Saxony)并轻易将其占领,英国很快资助了自己的新盟友以示鼓励,但他们却在北美面临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盟军的不断骚扰。 

尝到甜头的普鲁士很快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攻势,腓特烈二世在1757年春天入侵波西米亚地区(Bohemia),但是这一野心马上被奥地利方面的坚决抵抗以及俄罗斯侵入东普鲁士完全遏制,与此同时,法军从西方攻占汉诺威让普鲁士以一敌三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

东普鲁士所在位置(图中红色部分),现属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立陶宛及波兰。图片来源:Wiki Public Domain

不过,如此逆境却让腓特烈二世成就了自己永恒的军事声望。1757年末,转战各地的普军在萨克森境内的罗斯巴赫(Rossbach)与西里西亚的洛伊滕(Leuthen)分别与法军及奥军相遇,兵力处于劣势的腓特烈二世采用了十分大胆的“斜线阵战术(oblique order)”。

这种战术旨在敌军前方使用少量部队对其进行牵制,然后将重兵部署在敌军侧翼将其包抄围歼,在地形的掩护下,普军往往在对手还没有充分展开战斗阵型的情况下就将其击溃。这两次大胜虽然无法改变普鲁士的战争劣势,但却奠定了腓特烈二世历史名将的地位。

洛伊滕会战中的腓特烈二世。图片来源:Britishbattles

与欧洲大陆上艰苦战斗以避免亡国绝境的普鲁士不同,英国从战争中期开始在美洲大陆取得节节胜利,他们在1758年利用海军优势拿下法军北部殖民重镇路易斯堡(Louisbourg),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沿圣劳伦斯河攻占了包括魁北克(Quebec)及蒙特利尔(Montreal)在内的法属加拿大全境。与此同时,南部重镇迪凯纳堡(Fort Duquesne)也被英军攻陷并改名为匹兹堡(Pittsburgh)。

腓特烈二世在欧洲战场希望用一场决战达成以弱胜强的战略目的,但是愈发急躁的他却在1759年的库勒斯道夫战役(Battle of Kunersdorf)中被俄奥联军完全击败,首都柏林在1760年也被联军短暂占领。

当战争进行到1762年时,欧洲各国经过长期消耗都已经疲惫不堪。腓特烈二世早期纪律严明的普军已经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战斗力孱弱的新兵以及战俘。

正当腓特烈二世准备为普鲁士做最后的困兽之斗时,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突然病逝,新上台的彼得三世是一名狂热的腓特烈二世崇拜者,他立即决定与普鲁士议和并且率领俄军临阵倒戈,丧失强援的奥地利不得不在1763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赫伯斯滕条约(Treaty of Hubertusburg)》,承认其对西里西亚的占领。这一挽救普鲁士江山社稷的戏剧性事件被人们称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Miracle of the House of Brandenburg)”。

1788年,腓特烈二世的继承者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在柏林修建的勃兰登堡门,就是为了纪念普鲁士王室在七年战争中笑到最后的结局。

柏林勃兰登堡门。图片来源:AlterVista

1763年2月10日,作为七年战争最主要交战方的英法两国签订《巴黎合约(Treaty of Paris in 1763)》,这标志着七年战争的正式结束。在这份和约中,法国向英国割让了几乎整个法属加拿大并且从印度撤离,不仅如此,英国还从法国盟友西班牙的手中获得了佛罗里达。

七年战争以英普联盟的胜利而告终,这一场战争由于已经超出了欧洲固有的列强争霸范围而具备了强烈的“世界大战”色彩,在今天我们甚至仍旧能够感受到它的影响。

占领北美大片土地的英国开始向全球殖民帝国迈进,但是战争产生的沉重财政压力让其向北美殖民地大规模征税,这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而遭遇耻辱性失败的法国,由于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出于抗英目的大力援助美国人的独立运动,也加深了法国本土的社会经济矛盾并且加速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除此之外,在北美失意的法国开始在非洲及东南亚寻求新的殖民扩张方向。深入非洲内陆及中南半岛的法国进入了“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Le Second empire colonial français)”阶段,1883年中法争夺越南宗主权的战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

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势力范围。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大战中幸运的腓特烈二世让普鲁士王国一跃成为欧洲新贵强国,虽然距离跻身真正的列强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普鲁士的崛起令其与奥地利争夺德国统一主动权的能力大幅增强,这一愿望在1871年普法战争后最终实现。

不过,长期的军国主义传统让普鲁士引领下的德国不断试图通过发动战争来挑动国际秩序,这一点在德国纳粹的疯狂扩张后最终彻底宣告失败。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七年战争中的良好表现让其成为西欧列强越来越忌惮的一股新力量,而西向暂时无忧的俄罗斯也开始大力向南部的黑海扩张,以蚕食日渐衰败的奥斯曼帝国,这种影响在今天的欧俄对抗以及克里米亚问题中仍旧可见一斑。

纳粹德国1942年最大扩张范围图。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正如一位普鲁士著名军事理论家在《战争论》中所言:“战争是政治在另一种手段上的延续。”七年战争是18世纪中期欧洲列强各自扩张政策通过武力发生碰撞的结果。

随着欧洲列强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接下来的冲突势必让世界更多地区卷入其中,而既定的扩张性政策模式也会让新加入的列强(如日本)继续走上武力掠夺的老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这种模式发展到巅峰的最终产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