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徐汇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千亿,未来还将打造“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徐汇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千亿,未来还将打造“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

来,徐汇将进一步做强“模速空间”,依托徐汇滨江六大百万体量产业组团,吸引集聚更多大模型创新企业和人才团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2024年7月5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官方活动之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加速‘人工智能+’ 构筑新质生产力”主题活动在上海徐汇举行。

会上,上海徐汇区发布最新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徐汇区自2017年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正朝着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目标稳步前进。

徐汇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华表示,徐汇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既是落实国家战略、市委部署的重要使命,也是驱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该区已初步构建起 “1+3+N ”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并通过 “人工智能+ ”全面赋能工业、能源、生命健康、数字文娱、金融科技等重点产业,正在积极开辟元宇宙、具身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等新赛道。

上海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形成了“4+X”产业载体,徐汇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与如张江人工智能岛、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便是其中的四个产业集群。

记者从徐汇区政府获悉,在规模上,该区力争 “十四五”期末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出达到千亿级,已吸引亚马逊、安谋、腾讯、阿里、商汤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落地,集聚了澜起科技、星环科技、新相微电子等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以及阶跃星辰、稀宇科技、无问芯穹等创新标杆企业。截至2023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出达到803亿元,近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

徐汇区政府透露,目前徐汇密切联动 “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大园”,着眼于基础研究、创新应用和要素保障。在基础层面,该区已初步构建起 “1+3+N”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在应用层面,结合自身产业基础,通过 “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重点行业,积极拓展元宇宙、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 ;在要素层面,徐汇与头部云厂商、智算芯片研发企业、语料公司等广泛合作,建立专业孵化器,引入创投基金,全方位保障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在空间上,徐汇区还将突出集聚度和显示度,以 “西岸数字谷”为品牌,联动西岸滨江、漕开发、华泾等重点区域,推出AI Tower西岸智塔和AI Town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两大载体。

其中,西岸智塔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人才方面,徐汇区汇聚了1位图灵奖得主、8位院士、150余位博士和近3000名专业技术人才,被誉为 “垂直硅谷”。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则达114万平方米,地上74万平方米,今年二季度陆续交付,将于2026-2027年全面竣工,成为集商业、办公、住宅、教育、生态绿地等于一体的产业重镇。

值得关注的是,徐汇区打造的全国首个、上海唯一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模速空间 ”。据悉,模速空间已有2万平方米的运营面积,远期将拓展至10万平方米,汇集了80余家大模型企业,构建了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金融服务、大模型合规指导中心等全要素功能平台,正成为辐射上海乃至全国的大模型服务枢纽。

徐汇区还以此为核心,加快推进西岸大模型科创街区建设,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为导向,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吸引集聚更多大模型创新企业和人才团队。

当前,该区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模速空间三个层面,相继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在技术创新、算力资源、语料数据、场景应用、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各类支持。其中,上海徐汇区鼓励相关创新主体围绕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基础软件、智能芯片、软硬适配等关键领域展开技术攻关,对引领大模型发展或取得颠覆性突破的项目,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的补贴支持。

上海市徐汇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华表示,未来,徐汇将进一步做强“模速空间”,依托徐汇滨江六大百万体量产业组团,吸引集聚更多大模型创新企业和人才团队;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发布科创街区政策,持续强化支撑服务,积极培育垂类应用的链主企业,支持上下游企业深化对接,加速产业迭代升级;进一步赋能千行百业,同步抢抓具身智能等新风口,推动“人工智能+”多点开花,打造产业相融相长的“核爆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徐汇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千亿,未来还将打造“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

来,徐汇将进一步做强“模速空间”,依托徐汇滨江六大百万体量产业组团,吸引集聚更多大模型创新企业和人才团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2024年7月5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官方活动之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加速‘人工智能+’ 构筑新质生产力”主题活动在上海徐汇举行。

会上,上海徐汇区发布最新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徐汇区自2017年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正朝着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目标稳步前进。

徐汇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华表示,徐汇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既是落实国家战略、市委部署的重要使命,也是驱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该区已初步构建起 “1+3+N ”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并通过 “人工智能+ ”全面赋能工业、能源、生命健康、数字文娱、金融科技等重点产业,正在积极开辟元宇宙、具身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等新赛道。

上海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形成了“4+X”产业载体,徐汇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与如张江人工智能岛、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便是其中的四个产业集群。

记者从徐汇区政府获悉,在规模上,该区力争 “十四五”期末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出达到千亿级,已吸引亚马逊、安谋、腾讯、阿里、商汤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落地,集聚了澜起科技、星环科技、新相微电子等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以及阶跃星辰、稀宇科技、无问芯穹等创新标杆企业。截至2023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出达到803亿元,近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

徐汇区政府透露,目前徐汇密切联动 “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大园”,着眼于基础研究、创新应用和要素保障。在基础层面,该区已初步构建起 “1+3+N”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在应用层面,结合自身产业基础,通过 “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重点行业,积极拓展元宇宙、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 ;在要素层面,徐汇与头部云厂商、智算芯片研发企业、语料公司等广泛合作,建立专业孵化器,引入创投基金,全方位保障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在空间上,徐汇区还将突出集聚度和显示度,以 “西岸数字谷”为品牌,联动西岸滨江、漕开发、华泾等重点区域,推出AI Tower西岸智塔和AI Town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两大载体。

其中,西岸智塔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人才方面,徐汇区汇聚了1位图灵奖得主、8位院士、150余位博士和近3000名专业技术人才,被誉为 “垂直硅谷”。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则达114万平方米,地上74万平方米,今年二季度陆续交付,将于2026-2027年全面竣工,成为集商业、办公、住宅、教育、生态绿地等于一体的产业重镇。

值得关注的是,徐汇区打造的全国首个、上海唯一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模速空间 ”。据悉,模速空间已有2万平方米的运营面积,远期将拓展至10万平方米,汇集了80余家大模型企业,构建了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金融服务、大模型合规指导中心等全要素功能平台,正成为辐射上海乃至全国的大模型服务枢纽。

徐汇区还以此为核心,加快推进西岸大模型科创街区建设,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为导向,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吸引集聚更多大模型创新企业和人才团队。

当前,该区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模速空间三个层面,相继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在技术创新、算力资源、语料数据、场景应用、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各类支持。其中,上海徐汇区鼓励相关创新主体围绕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基础软件、智能芯片、软硬适配等关键领域展开技术攻关,对引领大模型发展或取得颠覆性突破的项目,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的补贴支持。

上海市徐汇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华表示,未来,徐汇将进一步做强“模速空间”,依托徐汇滨江六大百万体量产业组团,吸引集聚更多大模型创新企业和人才团队;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发布科创街区政策,持续强化支撑服务,积极培育垂类应用的链主企业,支持上下游企业深化对接,加速产业迭代升级;进一步赋能千行百业,同步抢抓具身智能等新风口,推动“人工智能+”多点开花,打造产业相融相长的“核爆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