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批高端酒店,正在接连告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批高端酒店,正在接连告别

高端酒店的停业已经在缓慢进行。

文|增长会 林沁

6月30日,北京长城饭店在停业半年多后,似乎迎来了一场互联网上的“告别”。

长城饭店作为已经开业40年的北京首批中外合资五星级饭店,曾闪耀了整个1980—1990年代,也一度成为中国酒店业的标杆,如今,留下的只是一句“何时重新营业暂不得而知”。这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既有旧日的繁华,也昭示着未来的未定。

01、高端酒店,闭店加快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这几年,高端酒店的闭店潮正在涌来,且大有加快之势。

长城饭店之外,同样也是在今年的6月30日,在距离长城饭店1.5公里的三里屯太古里,北京瑜舍酒店也迎来了其营业的最后一天。

作为大陆首家太古集团旗下的The House Collective居舍系列酒店,北京瑜舍酒店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构思打造,凭借浓烈的时代风格和无限舒展的空间设计,赢得了无数拥趸。因此,酒店关店消息一出,便有不少人赶在正式闭店前,最后再感受一下瑜舍的风姿。

也是在6月,位于卢浦大桥旁的上海绿地万豪酒店也正式停业,所有预订都将被转至豫园万丽或浦东由由喜来登等万豪旗下的其他酒店。据了解,这一家绿地万豪酒店此前已经以14.88亿元的价格被卖给了北京银行,后续会改造为总部办公使用,而不再作为酒店运营。

此外,今年仅过去半年,就已有多家高端酒店传出了停业的消息,其中不乏一些城市的地标酒店。如今年2月摘牌停业的宁波伟立索菲特大饭店、4月停业的沈阳皇冠假日酒店及上海外滩茂悦酒店、峨眉山蓝光己庄等。

酒店的闭店潮,也不止今年,在此之前,高端酒店的停业就已经在缓慢进行,较为知名的,如上海嘉定喜来登酒店、南京金奥费尔蒙酒店,以及陪伴了昆明人23年的昆明大观酒店等。而更多酒店的停业与告别,是无声的,他们的最后一面,或许会出现在各种拍卖网站上,等待一个春暖花开的机会。

02、闭店潮为何而来?

一批高端酒店湮没在这一轮闭店潮之下,成为了时代的注脚。潮水的涌动,有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牵引力,这一轮的闭店潮,同样也不例外。

地产困境

地产与酒店业的关系,几乎是直接正相关的,在地产市场兴盛之时,地产商们纷纷踏足酒店业,开启了与国际酒店品牌的合作,这些高端酒店的存在,能够提升物业的价值,有助于地产的销售和推广。

此外,高端酒店的建造虽然成本高昂,但在地产商们现金流充裕的时期,它们更看重长期主义,期待在未来获取稳定现金流和资产增值。

遗憾的是,长期的未来并没有来,先来的却是房地产市场由热转冷,房价增速放缓甚至出现回调的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地产商要保全主体,就需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价值较高但又并不核心的酒店资产,成为要穿越风暴的小船上,率先被抛下的负重。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诸多定位高端、奢华的酒店资产被房地产企业甩手出售。2023年,上海万达瑞华酒店被万达集团出售;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三亚洲际酒店与光合谷温泉酒店三家酒店被当作抵押物以20亿拍卖;万科以4.8亿元向悦榕控股出售多家悦榕酒店管理权;新华联以3.95亿公开出售其持有的唐山铂尔曼大酒店资产;今年年初,碧桂园挂牌转让了包括广州市增城区凤凰酒店在内的一系列资产。

包括前文提到的停业的五星豪华度假酒店峨眉山蓝光己庄,也与地产相关。在业内人士看来,己庄曾经所属公司蓝光集团之前已经爆雷,很难继续负荷旗下公司。而在地产业,早有企业为筹钱还款,不惜千方百计从旗下物管等子公司“抽血”。

时代变化

除了地产下行带来的缓慢而持久的影响之外,不少高端老酒店本身,也面临着时代变化带来的“有心无力”,纵使过去历史再辉煌,如今在新客群、新消费等种种新事物下,转型无疑需要一场蝶变。

就像开头提到的长城饭店,作为改革开放的结晶,长城饭店身上有着无数代表昔日荣光的标签:新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酒店、第一批四星/五星级酒店、接待美国总统等各国元首政要无数、北京的十大建筑之一等等。

1979年,第一批引入外资的三个试点项目获批,001 号是中国航空食品公司,002 号和 003 号是北京建国饭店和长城饭店,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但如今,包括长城饭店在内的不少老牌高端酒店,都已迎来了必须改变的时候。这样的改变,不仅仅是设计与产品上的,也是思维上的。

长城饭店虽然也经过改造,但老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有媒体指出,在去年9至10月期间,长城饭店单日住宿价格在600元左右。在网络平台上,有不同的客人发帖吐槽长城饭店设施陈旧,服务态度差,网友评分为3.7分。

老酒店们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时候,亟需跳脱出旧日的魄力,如果一味活在时代旧影之下,就将成为闭店潮的一部分。

运营压力

近年来酒店运营成本上升,包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能源成本等在内的各项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也使得高端酒店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有业内人士总结的北京瑜舍的闭店原因中,就有这么两点,一是所处商圈区位租金连年攀升;二是人工成本极高,人房比高达1:3.5。因此,即使有诸多拥趸,也使得酒店的经营难以为继。

同时,酒店的发展,也极大地依赖背后业主方的运营情况,业主的经营存在压力,同样也会传导到酒店。

以长城饭店为例,其业主之一是首旅集团,旗下有多个像长城饭店一样老牌的酒店物业。对于需要大量投入加以改造的酒店,首旅集团恐怕是难以动用资金去进行更新改造。

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就曾表示,长城饭店的停业显然是业主艰难的选择。他指出,首旅酒店今年一季度的RAP实际上是下降的,1773家中高端酒店平均房价只有282元,平均出租率仅61.7%,每间可供房收入为173.99元,同比下降0.31%,从房价、出租率和RAP数据表现上都不如亚朵酒店和华住酒店。

03、如何更好再见?

不过,停业的高端酒店们,并非通向同样的命运终局,即成为历史,再也无法再见。仍有不少酒店是在经历低谷之后,迎来了更好的重逢。

换牌,新身份重现

近些年,不少停业的酒店,都是带着新换的品牌重归,而新的品牌与身份,也给酒店带来了新的客群与活力。

比如上海两家四季酒店,浦西四季被换为阿丽拉,浦东四季则变为丽晶,四季酒店与后两者,虽同为奢华定位,但却不尽相同,被洲际收购而重生的丽晶与2001年创立的阿丽拉,无疑更能贴合当代消费者的新诉求。

上海北外滩金辉索菲特酒店同样也是“以旧换新”,其前身是老牌酒店绿地九龙宾馆,新业主金辉集团在对酒店进行升级修缮后,又与雅高集团合作,最终成就了这一家法式新酒店。

焕新,新样貌再生

诸多老牌高端酒店,曾是城市的地标,也是市民们的共同记忆,因此,它们也有着自己的坚持。留住品牌,以新样貌再生,在某种上,也就是留住了往日的辉煌,更是创造了未来的可能。

比如苏州南园宾馆,在老牌国宾馆的标签下,通过一系列的焕新举措,迎来了新的成熟与巅峰期。

南园宾馆有着70年的发展历史,也曾经历过老酒店往日荣光不在的困顿时期,但在经历过从空间设施的更新,再到经营模式的革新,凭借“江南生活方式”的打造,营销模式与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如今已成为老牌酒店再生的绝佳范本。

转变,新业态入局

也有一些酒店,在停业之后,关于酒店的这一段历史,被画上了句点,但其又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同一业主的筹谋下,以新的业态重新入局。

据悉,无论是硬件还是软装都还保持着良好状态的北京瑜舍酒店,未来将作为三里屯太古里持续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重新发展为创新零售地标,未来将以新商业的姿态重新面世。

北京瑜舍的退场,虽有无奈,但也有太古地产出于商业视角的积极运作,既是被动,也是主动,因此,瑜舍的道别,并不安静,相反,太古地产在酒店营业的最后一天,开了一个盛大的狂欢派对,如同庆祝这一家开了16年的酒店,已实现其历史使命,顺利毕业。

我们都深知,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接连告别的高端酒店们,或是无法满足视野更为开阔的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或是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迟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法门。

命运转折,意料之中,但也正是如此,那些在意料之外,能够走出低谷,再次与我们相见的酒店,才能为行业,博出一个更有意趣的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批高端酒店,正在接连告别

高端酒店的停业已经在缓慢进行。

文|增长会 林沁

6月30日,北京长城饭店在停业半年多后,似乎迎来了一场互联网上的“告别”。

长城饭店作为已经开业40年的北京首批中外合资五星级饭店,曾闪耀了整个1980—1990年代,也一度成为中国酒店业的标杆,如今,留下的只是一句“何时重新营业暂不得而知”。这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既有旧日的繁华,也昭示着未来的未定。

01、高端酒店,闭店加快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这几年,高端酒店的闭店潮正在涌来,且大有加快之势。

长城饭店之外,同样也是在今年的6月30日,在距离长城饭店1.5公里的三里屯太古里,北京瑜舍酒店也迎来了其营业的最后一天。

作为大陆首家太古集团旗下的The House Collective居舍系列酒店,北京瑜舍酒店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构思打造,凭借浓烈的时代风格和无限舒展的空间设计,赢得了无数拥趸。因此,酒店关店消息一出,便有不少人赶在正式闭店前,最后再感受一下瑜舍的风姿。

也是在6月,位于卢浦大桥旁的上海绿地万豪酒店也正式停业,所有预订都将被转至豫园万丽或浦东由由喜来登等万豪旗下的其他酒店。据了解,这一家绿地万豪酒店此前已经以14.88亿元的价格被卖给了北京银行,后续会改造为总部办公使用,而不再作为酒店运营。

此外,今年仅过去半年,就已有多家高端酒店传出了停业的消息,其中不乏一些城市的地标酒店。如今年2月摘牌停业的宁波伟立索菲特大饭店、4月停业的沈阳皇冠假日酒店及上海外滩茂悦酒店、峨眉山蓝光己庄等。

酒店的闭店潮,也不止今年,在此之前,高端酒店的停业就已经在缓慢进行,较为知名的,如上海嘉定喜来登酒店、南京金奥费尔蒙酒店,以及陪伴了昆明人23年的昆明大观酒店等。而更多酒店的停业与告别,是无声的,他们的最后一面,或许会出现在各种拍卖网站上,等待一个春暖花开的机会。

02、闭店潮为何而来?

一批高端酒店湮没在这一轮闭店潮之下,成为了时代的注脚。潮水的涌动,有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牵引力,这一轮的闭店潮,同样也不例外。

地产困境

地产与酒店业的关系,几乎是直接正相关的,在地产市场兴盛之时,地产商们纷纷踏足酒店业,开启了与国际酒店品牌的合作,这些高端酒店的存在,能够提升物业的价值,有助于地产的销售和推广。

此外,高端酒店的建造虽然成本高昂,但在地产商们现金流充裕的时期,它们更看重长期主义,期待在未来获取稳定现金流和资产增值。

遗憾的是,长期的未来并没有来,先来的却是房地产市场由热转冷,房价增速放缓甚至出现回调的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地产商要保全主体,就需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价值较高但又并不核心的酒店资产,成为要穿越风暴的小船上,率先被抛下的负重。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诸多定位高端、奢华的酒店资产被房地产企业甩手出售。2023年,上海万达瑞华酒店被万达集团出售;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三亚洲际酒店与光合谷温泉酒店三家酒店被当作抵押物以20亿拍卖;万科以4.8亿元向悦榕控股出售多家悦榕酒店管理权;新华联以3.95亿公开出售其持有的唐山铂尔曼大酒店资产;今年年初,碧桂园挂牌转让了包括广州市增城区凤凰酒店在内的一系列资产。

包括前文提到的停业的五星豪华度假酒店峨眉山蓝光己庄,也与地产相关。在业内人士看来,己庄曾经所属公司蓝光集团之前已经爆雷,很难继续负荷旗下公司。而在地产业,早有企业为筹钱还款,不惜千方百计从旗下物管等子公司“抽血”。

时代变化

除了地产下行带来的缓慢而持久的影响之外,不少高端老酒店本身,也面临着时代变化带来的“有心无力”,纵使过去历史再辉煌,如今在新客群、新消费等种种新事物下,转型无疑需要一场蝶变。

就像开头提到的长城饭店,作为改革开放的结晶,长城饭店身上有着无数代表昔日荣光的标签:新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酒店、第一批四星/五星级酒店、接待美国总统等各国元首政要无数、北京的十大建筑之一等等。

1979年,第一批引入外资的三个试点项目获批,001 号是中国航空食品公司,002 号和 003 号是北京建国饭店和长城饭店,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但如今,包括长城饭店在内的不少老牌高端酒店,都已迎来了必须改变的时候。这样的改变,不仅仅是设计与产品上的,也是思维上的。

长城饭店虽然也经过改造,但老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有媒体指出,在去年9至10月期间,长城饭店单日住宿价格在600元左右。在网络平台上,有不同的客人发帖吐槽长城饭店设施陈旧,服务态度差,网友评分为3.7分。

老酒店们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时候,亟需跳脱出旧日的魄力,如果一味活在时代旧影之下,就将成为闭店潮的一部分。

运营压力

近年来酒店运营成本上升,包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能源成本等在内的各项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也使得高端酒店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有业内人士总结的北京瑜舍的闭店原因中,就有这么两点,一是所处商圈区位租金连年攀升;二是人工成本极高,人房比高达1:3.5。因此,即使有诸多拥趸,也使得酒店的经营难以为继。

同时,酒店的发展,也极大地依赖背后业主方的运营情况,业主的经营存在压力,同样也会传导到酒店。

以长城饭店为例,其业主之一是首旅集团,旗下有多个像长城饭店一样老牌的酒店物业。对于需要大量投入加以改造的酒店,首旅集团恐怕是难以动用资金去进行更新改造。

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就曾表示,长城饭店的停业显然是业主艰难的选择。他指出,首旅酒店今年一季度的RAP实际上是下降的,1773家中高端酒店平均房价只有282元,平均出租率仅61.7%,每间可供房收入为173.99元,同比下降0.31%,从房价、出租率和RAP数据表现上都不如亚朵酒店和华住酒店。

03、如何更好再见?

不过,停业的高端酒店们,并非通向同样的命运终局,即成为历史,再也无法再见。仍有不少酒店是在经历低谷之后,迎来了更好的重逢。

换牌,新身份重现

近些年,不少停业的酒店,都是带着新换的品牌重归,而新的品牌与身份,也给酒店带来了新的客群与活力。

比如上海两家四季酒店,浦西四季被换为阿丽拉,浦东四季则变为丽晶,四季酒店与后两者,虽同为奢华定位,但却不尽相同,被洲际收购而重生的丽晶与2001年创立的阿丽拉,无疑更能贴合当代消费者的新诉求。

上海北外滩金辉索菲特酒店同样也是“以旧换新”,其前身是老牌酒店绿地九龙宾馆,新业主金辉集团在对酒店进行升级修缮后,又与雅高集团合作,最终成就了这一家法式新酒店。

焕新,新样貌再生

诸多老牌高端酒店,曾是城市的地标,也是市民们的共同记忆,因此,它们也有着自己的坚持。留住品牌,以新样貌再生,在某种上,也就是留住了往日的辉煌,更是创造了未来的可能。

比如苏州南园宾馆,在老牌国宾馆的标签下,通过一系列的焕新举措,迎来了新的成熟与巅峰期。

南园宾馆有着70年的发展历史,也曾经历过老酒店往日荣光不在的困顿时期,但在经历过从空间设施的更新,再到经营模式的革新,凭借“江南生活方式”的打造,营销模式与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如今已成为老牌酒店再生的绝佳范本。

转变,新业态入局

也有一些酒店,在停业之后,关于酒店的这一段历史,被画上了句点,但其又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同一业主的筹谋下,以新的业态重新入局。

据悉,无论是硬件还是软装都还保持着良好状态的北京瑜舍酒店,未来将作为三里屯太古里持续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重新发展为创新零售地标,未来将以新商业的姿态重新面世。

北京瑜舍的退场,虽有无奈,但也有太古地产出于商业视角的积极运作,既是被动,也是主动,因此,瑜舍的道别,并不安静,相反,太古地产在酒店营业的最后一天,开了一个盛大的狂欢派对,如同庆祝这一家开了16年的酒店,已实现其历史使命,顺利毕业。

我们都深知,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接连告别的高端酒店们,或是无法满足视野更为开阔的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或是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迟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法门。

命运转折,意料之中,但也正是如此,那些在意料之外,能够走出低谷,再次与我们相见的酒店,才能为行业,博出一个更有意趣的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