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镜头下的“变形记”:抚琴西南街的华丽转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镜头下的“变形记”:抚琴西南街的华丽转身

走进美丽街区 体验幸福成都 迎接世运盛会。

文丨李国雄

7月11日,“走进美丽街区 体验幸福成都 迎接世运盛会—2024年美丽街区主题摄影展暨问计问需于民恳谈会”在金牛区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对城市美的展示,是对成都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热爱表达,更是听取市民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据了解,此次主题活动历时3个月征集,共吸引了3845名参与者投稿近3万幅摄影作品,经过专业评审团队3轮的精挑细选,最终100幅作品脱颖而出,并分批次集中展示。

从镜头里看见成都,不只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也有膏腴沃衍的天府沃土,不只是交子金融城与春熙路的人声鼎沸,也有藏匿在街巷中的烟火与宁静,同一座城市,在不同角度的光影交汇之间,也展现出城市发展的万千气象与无限魅力。

新旧对比:遇见光影里的“美丽街区”

“我从1986年3月就随父辈来到抚琴西南街生活,是个‘老抚琴’了。”西南街老居民刘建华说,“因为规划建设的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西南街也是属于成都主城品质不错的社区,但从90年代开始,这里很多基础设施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西南街也越来越烂,有不少居民搬离了这里。”

紧邻一环路的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建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是成都第一批拆迁安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遍存在“建筑破败、道路破烂、管网破损”等老旧城区的典型特征,也被当地居民贴上“稀烂街”的标签。

近年来,相关单位紧抓“美丽街区”打造契机,自2020年开始,按照“整体规划、连片打造,多元共治、集中呈现”的思路实施更新,通过牵头单位和辖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打造出城市有机更新、美丽街区营造的“西南街模式”,孵化出“抚琴夜市”这一崭新名片,居民生活环境取得了长足发展,抚琴西南街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西南街杏园改造前后

目前,西南街已获评“2022年度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十大最佳实践案例”、“成都市2023年第一批‘最美街区’”等荣誉称号;西南街社区党委获评全区2023年度“五星级”社区党组织,“抚琴夜市”也成为老成都味道的“夜经济”消费场景代表。

“其实刚开始,居民对抚琴夜市的打造不理解的声音偏多,大家都认为会影响好不容易呈现出的生活环境,出现一些卫生维护不及时不到位、夜晚吵闹杂乱等问题,但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反而有更多人慕名而来,现在我们对来到街区的陌生面孔充满了善意,主动服务游客、帮助游客,不仅是居住环境肉眼可见的变好了,我们这些老街坊、老邻居的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对生活充满了更饱满的热情与期待。”刘建华说。

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对抚琴西南街的有机更新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成都街巷志》的作者,袁老对街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居民生活等多种元素有深刻体会。他强调,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建设高楼大厦为城市发展锦上添花,更要为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雪中送炭。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

“无论是在形态、文态、业态、生态的打造方面,抚琴西南街都满足我对成都‘美丽街区’的要求。”袁老在活动中表示,“美丽街区”的打造不仅是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更是城市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要体现,不仅展示了成都独特的巴蜀文化魅力,也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更新”的街区,更美的生活。回顾西南街的历史,再到更新后的切身感受,对比之下更能让人深切体会到城市精细化治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城市发展“致广大”的宏伟蓝图中,着墨于城市中每个人“尽精微”的幸福坐标,才能让城市管理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励人心,让百姓“呼声”变成“掌声”。

通过摄影展览这一途径走进美丽街区,以记录的方式讲述“美丽街区”故事,用好“审美”这一新质生产力,从而更好地收集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美丽街区打造的意见和建议,提升城市有机更新中市民对街区美学的体悟和参与感,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文化,让美和活力在美丽街区打造中不断涌现。

一次主题活动,基于摄影而超越摄影,成为深研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具有文化研究及社会研究价值的重要文本,以客观视角见证着城市发展和文化活力的同频共振,城市更新与居民需求双向奔赴,也定格下居民“最成都”的生活方式,以及更有“成都味道”的城市更新表达。

社区“双循环”:社情民意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城市治理是攥紧的拳头,也是摊开的手掌,这个系统工程直接面对群众的多元诉求,怎样鼓励群众表达、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用好用足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很考验治理智慧。

此次活动,不少西南街居民在现场提出“抚琴夜市在节假日能否增加人员配置”“摄影展作品能否持续展出”“实施社区更新的围挡能不能更加美观”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成都市城管委及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领导在现场给出回复、做出指示、给予承诺。

“吃水不忘挖井人,西南街从破烂走向标杆,领导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想为街区建设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我们在街头巷尾发现问题,在坝坝会现场讨论、解决问题,都是为了社区更好,生活品质更高,有时候我们看到其他街区打造中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也会在会上提出想法,大家一起讨论。”西南街老居民王燕说。

10号院改造前后

在“美丽街区”更新打造过程中,金牛区抚琴社区党委持续收集社情民意,主动向前一步,聚力解决辖区城市形态老旧、违建较多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主动贴近群众,广泛听取居民关于身边“细枝末节”的建议,进一步促进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切实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从闲聊家常到学习垃圾分类、老旧院落更新提议、坝坝法庭等,通过社区坝坝会的形式,坚持眼睛向下,立足实践活动,以回应群众民生诉求为切入点,有效解决了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问题,从而加强市民与有关部门的良性互动,建设起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格局,形成群众愿提议、干部善建议、部门能协同、政策好落地的正向循环。

西南街社区院落坝坝会

据了解,抚琴西南街目前已开展民主坝坝会300余次,其主题随时代而渐行渐宽,“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层层深入。从“说教”到“对话”、从“办公室”到“家门口”,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工作做到每家每户,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拍拍群众肩膀,以民声促民生,解决群众诉求中的实事难题,形成社区幸福“邻聚力”。

不可忽视的是,在群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其“主人翁”意识也在显著增强,潜移默化地形成城市向心力、社区凝聚力,而群众对城市有机更新的正向反馈也会成为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养分,心中升腾起暖流,行动更有力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形成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正向循环,这也是社区能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真正源泉,更是“美丽街区”内在美的所在。

在活动现场,群众的一声声满意,蕴含了成都无数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努力,很多人都相信,这也是他们最想听到,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真正的满意不在嘴上,也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有感而发,浓缩在百姓心里,凝结在日常生活状态,在眼泛泪花的幸福洋溢,在胸中暖流的价值传递。

 

以街赋形:“天府文化名片”的具象化表达

金牛区抚琴西南街这一优秀案例,其实是成都实施城市有机更新的生动缩影。目前,市城管委正牵头成都市民生实事“美丽街区”建设,用心用情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2023年,我们共完成了34个‘美丽街区’建设,今年,我们将融合世运会赛事举办,坚持点、线、面结合,层层递进,创建‘美丽街区’30个。”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

近年来,市城管委重塑街区景观“艺术线”,通过拆违增绿、拆墙透绿、墙体美化等方式,新增城市开敞空间、公共绿地79757.2㎡,开敞绿化面积81388.2㎡,打造出社区“微客厅”、街头“文化墙”、精品“微绿地”、便民“运动角”等功能复合式场景,不断刷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丰富市民体感与观感。

一砖一瓦,事关百姓安居;一屋一檐,体现城市风貌。继“两天玩遍一座城市”的“特种兵式”旅游后,City Walk作为新型旅游方式逐渐走红,与前者相反,City Walk注重用脚步感受城市肌理和文化脉络,用轻松的节奏静静感受一座城市的松弛感与氛围感,建立人与城市的连接。

如果来成都,会看到闹市中的千年古刹、川西风格的特色民居、锦江畔的亭台楼阁,还有玉林的音乐与酒馆、东郊记忆的潮流与文创、建设路上的美食与烟火……一条街区,足以将文化旅游、新潮消费串联,成为链接城市元素的纽带。

走进成都的美丽街区,居民生活中穿梭的情绪也会感染每一个游客。你也会看到、听到、感受到有关生活的点滴,那些回家的路、深夜的灯、江边的飞鸟,茶馆的三花、家门口的担担面、社区里的老火锅、菜市场的烟火气,绿地空间的茶余饭后、城市居民的幸福双眸,附近学校的书声琅琅、社区坝坝会的欢声笑语……这些是成都人的生活印记,是城市的血肉和灵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更是向外展示城市活力、城市幸福感的桥梁与窗口。

最近,因外国视频博主来中国旅游而爆火的“city不city”一词,根据见仁见智的理解,也被演绎为不同内涵。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人们都在寻找能够与之同行、引发共鸣、乐在其中的城市生活,而每个城市的地域特色、生活氛围、情绪价值、多元体验就是“city不city”所代表的更深刻的含义,亦与城市管理高度相关。

可以说,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中无处不在的“火种”,正是无数城市管理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才有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俯下身段、亲近于民,不仅能点燃群众心中的“星星之火”,更能消除游客身在异乡的陌生感,当意念汇成江河,百川奔向大海,就能形成独有的城市凝聚力与向心力,助力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3年大运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家“到成都的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在“美丽街区”的有机更新中,人们也能感受到成都城市管理哲学的“变与不变”,变的是管理理念和方式,不变的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宏愿。这里有历史文化的纵深魅力,有多元包容的空间广度,在烟火气中感受美好,在街区中漫游城市,在参与中享受生活,在体验中深化认同,描绘“烟火成都·魅力蓉城”的生动画卷。

如今的成都,站在筹办世运会、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窗口之上,正在持续擦亮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天府文化名片”,不断传递“美丽街区”打造所带来的幸福与温度,系统回答“大城善治”的时代课题,落笔勾勒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民底色,以恢弘之格局行绣花之精微,以全球之视野绘管理之细致,展现出有“国际范、中国风、天府味”的成都之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镜头下的“变形记”:抚琴西南街的华丽转身

走进美丽街区 体验幸福成都 迎接世运盛会。

文丨李国雄

7月11日,“走进美丽街区 体验幸福成都 迎接世运盛会—2024年美丽街区主题摄影展暨问计问需于民恳谈会”在金牛区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对城市美的展示,是对成都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热爱表达,更是听取市民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据了解,此次主题活动历时3个月征集,共吸引了3845名参与者投稿近3万幅摄影作品,经过专业评审团队3轮的精挑细选,最终100幅作品脱颖而出,并分批次集中展示。

从镜头里看见成都,不只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也有膏腴沃衍的天府沃土,不只是交子金融城与春熙路的人声鼎沸,也有藏匿在街巷中的烟火与宁静,同一座城市,在不同角度的光影交汇之间,也展现出城市发展的万千气象与无限魅力。

新旧对比:遇见光影里的“美丽街区”

“我从1986年3月就随父辈来到抚琴西南街生活,是个‘老抚琴’了。”西南街老居民刘建华说,“因为规划建设的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西南街也是属于成都主城品质不错的社区,但从90年代开始,这里很多基础设施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西南街也越来越烂,有不少居民搬离了这里。”

紧邻一环路的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建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是成都第一批拆迁安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遍存在“建筑破败、道路破烂、管网破损”等老旧城区的典型特征,也被当地居民贴上“稀烂街”的标签。

近年来,相关单位紧抓“美丽街区”打造契机,自2020年开始,按照“整体规划、连片打造,多元共治、集中呈现”的思路实施更新,通过牵头单位和辖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打造出城市有机更新、美丽街区营造的“西南街模式”,孵化出“抚琴夜市”这一崭新名片,居民生活环境取得了长足发展,抚琴西南街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西南街杏园改造前后

目前,西南街已获评“2022年度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十大最佳实践案例”、“成都市2023年第一批‘最美街区’”等荣誉称号;西南街社区党委获评全区2023年度“五星级”社区党组织,“抚琴夜市”也成为老成都味道的“夜经济”消费场景代表。

“其实刚开始,居民对抚琴夜市的打造不理解的声音偏多,大家都认为会影响好不容易呈现出的生活环境,出现一些卫生维护不及时不到位、夜晚吵闹杂乱等问题,但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反而有更多人慕名而来,现在我们对来到街区的陌生面孔充满了善意,主动服务游客、帮助游客,不仅是居住环境肉眼可见的变好了,我们这些老街坊、老邻居的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对生活充满了更饱满的热情与期待。”刘建华说。

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对抚琴西南街的有机更新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成都街巷志》的作者,袁老对街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居民生活等多种元素有深刻体会。他强调,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建设高楼大厦为城市发展锦上添花,更要为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雪中送炭。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

“无论是在形态、文态、业态、生态的打造方面,抚琴西南街都满足我对成都‘美丽街区’的要求。”袁老在活动中表示,“美丽街区”的打造不仅是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更是城市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要体现,不仅展示了成都独特的巴蜀文化魅力,也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更新”的街区,更美的生活。回顾西南街的历史,再到更新后的切身感受,对比之下更能让人深切体会到城市精细化治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城市发展“致广大”的宏伟蓝图中,着墨于城市中每个人“尽精微”的幸福坐标,才能让城市管理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励人心,让百姓“呼声”变成“掌声”。

通过摄影展览这一途径走进美丽街区,以记录的方式讲述“美丽街区”故事,用好“审美”这一新质生产力,从而更好地收集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美丽街区打造的意见和建议,提升城市有机更新中市民对街区美学的体悟和参与感,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文化,让美和活力在美丽街区打造中不断涌现。

一次主题活动,基于摄影而超越摄影,成为深研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具有文化研究及社会研究价值的重要文本,以客观视角见证着城市发展和文化活力的同频共振,城市更新与居民需求双向奔赴,也定格下居民“最成都”的生活方式,以及更有“成都味道”的城市更新表达。

社区“双循环”:社情民意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城市治理是攥紧的拳头,也是摊开的手掌,这个系统工程直接面对群众的多元诉求,怎样鼓励群众表达、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用好用足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很考验治理智慧。

此次活动,不少西南街居民在现场提出“抚琴夜市在节假日能否增加人员配置”“摄影展作品能否持续展出”“实施社区更新的围挡能不能更加美观”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成都市城管委及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领导在现场给出回复、做出指示、给予承诺。

“吃水不忘挖井人,西南街从破烂走向标杆,领导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想为街区建设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我们在街头巷尾发现问题,在坝坝会现场讨论、解决问题,都是为了社区更好,生活品质更高,有时候我们看到其他街区打造中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也会在会上提出想法,大家一起讨论。”西南街老居民王燕说。

10号院改造前后

在“美丽街区”更新打造过程中,金牛区抚琴社区党委持续收集社情民意,主动向前一步,聚力解决辖区城市形态老旧、违建较多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主动贴近群众,广泛听取居民关于身边“细枝末节”的建议,进一步促进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切实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从闲聊家常到学习垃圾分类、老旧院落更新提议、坝坝法庭等,通过社区坝坝会的形式,坚持眼睛向下,立足实践活动,以回应群众民生诉求为切入点,有效解决了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问题,从而加强市民与有关部门的良性互动,建设起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格局,形成群众愿提议、干部善建议、部门能协同、政策好落地的正向循环。

西南街社区院落坝坝会

据了解,抚琴西南街目前已开展民主坝坝会300余次,其主题随时代而渐行渐宽,“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层层深入。从“说教”到“对话”、从“办公室”到“家门口”,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工作做到每家每户,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拍拍群众肩膀,以民声促民生,解决群众诉求中的实事难题,形成社区幸福“邻聚力”。

不可忽视的是,在群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其“主人翁”意识也在显著增强,潜移默化地形成城市向心力、社区凝聚力,而群众对城市有机更新的正向反馈也会成为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养分,心中升腾起暖流,行动更有力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形成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正向循环,这也是社区能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真正源泉,更是“美丽街区”内在美的所在。

在活动现场,群众的一声声满意,蕴含了成都无数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努力,很多人都相信,这也是他们最想听到,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真正的满意不在嘴上,也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有感而发,浓缩在百姓心里,凝结在日常生活状态,在眼泛泪花的幸福洋溢,在胸中暖流的价值传递。

 

以街赋形:“天府文化名片”的具象化表达

金牛区抚琴西南街这一优秀案例,其实是成都实施城市有机更新的生动缩影。目前,市城管委正牵头成都市民生实事“美丽街区”建设,用心用情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2023年,我们共完成了34个‘美丽街区’建设,今年,我们将融合世运会赛事举办,坚持点、线、面结合,层层递进,创建‘美丽街区’30个。”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

近年来,市城管委重塑街区景观“艺术线”,通过拆违增绿、拆墙透绿、墙体美化等方式,新增城市开敞空间、公共绿地79757.2㎡,开敞绿化面积81388.2㎡,打造出社区“微客厅”、街头“文化墙”、精品“微绿地”、便民“运动角”等功能复合式场景,不断刷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丰富市民体感与观感。

一砖一瓦,事关百姓安居;一屋一檐,体现城市风貌。继“两天玩遍一座城市”的“特种兵式”旅游后,City Walk作为新型旅游方式逐渐走红,与前者相反,City Walk注重用脚步感受城市肌理和文化脉络,用轻松的节奏静静感受一座城市的松弛感与氛围感,建立人与城市的连接。

如果来成都,会看到闹市中的千年古刹、川西风格的特色民居、锦江畔的亭台楼阁,还有玉林的音乐与酒馆、东郊记忆的潮流与文创、建设路上的美食与烟火……一条街区,足以将文化旅游、新潮消费串联,成为链接城市元素的纽带。

走进成都的美丽街区,居民生活中穿梭的情绪也会感染每一个游客。你也会看到、听到、感受到有关生活的点滴,那些回家的路、深夜的灯、江边的飞鸟,茶馆的三花、家门口的担担面、社区里的老火锅、菜市场的烟火气,绿地空间的茶余饭后、城市居民的幸福双眸,附近学校的书声琅琅、社区坝坝会的欢声笑语……这些是成都人的生活印记,是城市的血肉和灵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更是向外展示城市活力、城市幸福感的桥梁与窗口。

最近,因外国视频博主来中国旅游而爆火的“city不city”一词,根据见仁见智的理解,也被演绎为不同内涵。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人们都在寻找能够与之同行、引发共鸣、乐在其中的城市生活,而每个城市的地域特色、生活氛围、情绪价值、多元体验就是“city不city”所代表的更深刻的含义,亦与城市管理高度相关。

可以说,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中无处不在的“火种”,正是无数城市管理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才有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俯下身段、亲近于民,不仅能点燃群众心中的“星星之火”,更能消除游客身在异乡的陌生感,当意念汇成江河,百川奔向大海,就能形成独有的城市凝聚力与向心力,助力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3年大运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家“到成都的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在“美丽街区”的有机更新中,人们也能感受到成都城市管理哲学的“变与不变”,变的是管理理念和方式,不变的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宏愿。这里有历史文化的纵深魅力,有多元包容的空间广度,在烟火气中感受美好,在街区中漫游城市,在参与中享受生活,在体验中深化认同,描绘“烟火成都·魅力蓉城”的生动画卷。

如今的成都,站在筹办世运会、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窗口之上,正在持续擦亮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天府文化名片”,不断传递“美丽街区”打造所带来的幸福与温度,系统回答“大城善治”的时代课题,落笔勾勒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民底色,以恢弘之格局行绣花之精微,以全球之视野绘管理之细致,展现出有“国际范、中国风、天府味”的成都之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