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评|山东之美,岂止“尼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评|山东之美,岂止“尼山”?

山东之美,岂止“尼山”?

文 | 周涛

又是一载盛夏,尼山圣地瑞气盈门,笑迎四海宾朋。

正如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在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上所讲:“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无疑,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为山东面向世界敞开的交流之窗,它透视着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繁荣,沟通着传统与现代。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山东于古今交融中,寻觅着历史之根,奠定着未来之基。

图片来源:摄图网

尼山对话融众长

在全球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已成为消除隔阂的重要动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构建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7月10日开幕的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主题,再次彰显这一平台的独特魅力。

从尼山出发,始终致力交流互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始终紧扣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积极推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世代的交流互鉴。本届论坛还特别设置了“全球挑战下的文明交流互鉴”等6个分议题,在开放包容中沟通文明,链接未来。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更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桥梁。

本届论坛举办了孔子—亚里士多德论坛,围绕“以古代智慧应对现代挑战”主题开展研讨;举办了中意古典文明对话会,围绕两个古老文明开展深度对话。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对话得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借鉴。这种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也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与繁荣。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以独特的姿态向世界展现“山东之问”,尼山,已经成为山东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

然而,山东之美,岂止“尼山”?

海岱溯源见真章

东方圣地,文明之邦,山东傲立于东隅,拥山海之雄浑,揽江河之秀美。

山海相融,水土相和,不仅赋予了山东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更孕育了其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大海以其宽广无垠,赋予山东人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土地则以其厚重深沉,滋养出山东人民平和豁达、包容万物的广阔胸襟。

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壮丽的自然风光,岂能仅以“齐、鲁”二封国之名而蔽之?实乃对山东无尽风华之严重低估与偏颇之见。

多元包容,乃山东文化之魂;多位一体,实为其文化之基。

在历史的长河悠悠流淌中,山东始终秉持着开放包容的胸襟,广纳天下文化之精髓,铸就了自身独特而辉煌的文化殿堂。从夏商春秋夷莱齐鲁的和谐共生,到汉唐盛世的文化璀璨,再至近现代的创新崛起,山东始终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以不同位面应对世界的风云变幻,屹立不倒,永续长存。

然而,时至今日,山东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之境。儒家文化,作为山东的文化名片,正逐步走向世界,为世界的和谐与发展贡献着山东的智慧。但是,我们亦需清醒地看到,齐文化、学宫文化等璀璨明珠,尚需更多关注与保护,以免其光芒被岁月尘封,成为散落的文化碎片。

不过幸而现在还不晚。山东已经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一方面创办《泰山学刊》,提升《文史哲》等高品质学术期刊,实施编纂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另一方面,山东擦亮“海岱考古”的名牌,发掘焦家遗址、跋山遗址等历史遗迹,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达25个。

此外,山东在“活化”文化遗产方面下功夫。不仅发掘规划建设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和沿百年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还设立海外尼山书屋,建立山东国际传播中心,对世界唱响山东声音。

海岱大地上,诸子百家共争鸣,承古启新并辔驰。让山东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畅行人类文明的未来之路,让世界见证山东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不朽辉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评|山东之美,岂止“尼山”?

山东之美,岂止“尼山”?

文 | 周涛

又是一载盛夏,尼山圣地瑞气盈门,笑迎四海宾朋。

正如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在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上所讲:“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无疑,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为山东面向世界敞开的交流之窗,它透视着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繁荣,沟通着传统与现代。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山东于古今交融中,寻觅着历史之根,奠定着未来之基。

图片来源:摄图网

尼山对话融众长

在全球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已成为消除隔阂的重要动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构建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7月10日开幕的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主题,再次彰显这一平台的独特魅力。

从尼山出发,始终致力交流互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始终紧扣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积极推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世代的交流互鉴。本届论坛还特别设置了“全球挑战下的文明交流互鉴”等6个分议题,在开放包容中沟通文明,链接未来。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更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桥梁。

本届论坛举办了孔子—亚里士多德论坛,围绕“以古代智慧应对现代挑战”主题开展研讨;举办了中意古典文明对话会,围绕两个古老文明开展深度对话。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对话得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借鉴。这种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也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与繁荣。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以独特的姿态向世界展现“山东之问”,尼山,已经成为山东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

然而,山东之美,岂止“尼山”?

海岱溯源见真章

东方圣地,文明之邦,山东傲立于东隅,拥山海之雄浑,揽江河之秀美。

山海相融,水土相和,不仅赋予了山东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更孕育了其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大海以其宽广无垠,赋予山东人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土地则以其厚重深沉,滋养出山东人民平和豁达、包容万物的广阔胸襟。

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壮丽的自然风光,岂能仅以“齐、鲁”二封国之名而蔽之?实乃对山东无尽风华之严重低估与偏颇之见。

多元包容,乃山东文化之魂;多位一体,实为其文化之基。

在历史的长河悠悠流淌中,山东始终秉持着开放包容的胸襟,广纳天下文化之精髓,铸就了自身独特而辉煌的文化殿堂。从夏商春秋夷莱齐鲁的和谐共生,到汉唐盛世的文化璀璨,再至近现代的创新崛起,山东始终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以不同位面应对世界的风云变幻,屹立不倒,永续长存。

然而,时至今日,山东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之境。儒家文化,作为山东的文化名片,正逐步走向世界,为世界的和谐与发展贡献着山东的智慧。但是,我们亦需清醒地看到,齐文化、学宫文化等璀璨明珠,尚需更多关注与保护,以免其光芒被岁月尘封,成为散落的文化碎片。

不过幸而现在还不晚。山东已经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一方面创办《泰山学刊》,提升《文史哲》等高品质学术期刊,实施编纂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另一方面,山东擦亮“海岱考古”的名牌,发掘焦家遗址、跋山遗址等历史遗迹,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达25个。

此外,山东在“活化”文化遗产方面下功夫。不仅发掘规划建设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和沿百年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还设立海外尼山书屋,建立山东国际传播中心,对世界唱响山东声音。

海岱大地上,诸子百家共争鸣,承古启新并辔驰。让山东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畅行人类文明的未来之路,让世界见证山东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不朽辉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