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教育、科技与人才机制改革如何做到有机融合?| 解码三中全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教育、科技与人才机制改革如何做到有机融合?| 解码三中全会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重点在于管理和评价体系改革。”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全球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发布,其中提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国家人才自主培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发展方向。

“这个提法是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对界面教育表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而唯有将三者的体制改革一体推进和全面深化,才能真正突破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到一起的政策,其中“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关键表述,强调这三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这一政策从国家整体战略角度出发,在不改变教育基本民生性质的前提下,更加强调了教育的战略性。”储朝晖对界面教育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强调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按照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的理解,这是继续深化推进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的表现

周洪宇进一步解释称,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围绕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会议主题,此次表述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他认为核心要义没变,新的调整体现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的“改革”二字上,这主要是基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会议主题,同时更加聚焦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统筹推进的方向。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编写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客教育专业委员会黄岳明也对界面教育表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教育能落实科技教育、培育人才;有了科技人才,才能做好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发展又能改变教育生态,如现在的AIGC技术,正推动着教育教学快速变革。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着显著的着力点。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并将高校形容成“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近年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上月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高校牵头的占到三大奖励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两位最高科技奖得主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也都来自高校。

但这一改革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有难点需要攻克。

马亮告诉界面教育,长期以来,科技体制改革无法同教育综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进,导致科技创新得不到教育和人才的有力支撑。科技创新需要的领军人才、中坚力量、制造业工匠等难以培养、支撑和激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现有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同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的人才相比,还相去甚远。”马亮称,当前科技体制对人才的发现、培养、评价和激励还不够,愿意投身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人才还不够。

今年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曾提出,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

下一步,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更加有效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对此,怀进鹏提出以下三大重点事项:

一是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对学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在高校中既需要全能选手,又要有单项冠军。”

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的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聚焦优势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学科标杆,在重大任务完成中提升学科建设能力。

二是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我们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

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造一流核心课程、教材、实践项目和师资团队,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以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高,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例如,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当中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正在加大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教育部数据显示,在2022年本科招生中,已经把理工农医类招生比例提升到过半的水平;在硕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招生规模接近60%;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招生规模超过80%。

三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我们将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引领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特别是将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通过长周期稳定支持、长周期评价,引导支持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校青年教师,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挑战科学无人区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破除“唯”的功利性评价成改革重点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重点在于管理和评价体系改革,因为教育、科技、人才管理及评价存在共性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界面教育表示。

首先要为教育、科技、人才建立现代治理结构,如学校建立新制度,科研院所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从观念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科技人才魄力,这实际是机制改革。

在熊丙奇看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系改革的核心是破除“唯”,包括破除唯分数、唯学历、唯职称、唯帽子等功利性评价,其背后是将行政评价转向专业评价。

“教育的唯分数、唯升学,课题中的唯论文、唯奖项、唯帽子,人才评价中的唯论文、唯学历,都是行政主导评价的结果,强化了结构性评价。”熊丙奇称。

要破除这些“唯”,必须推进专业评价,教育领域发挥教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作用,科技评价体系建立专业同行共同体评价科研成果,这是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对待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周洪宇认为,首先需要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是客观联系,不能刻板地将三大领域分开进行、分头改革

具体落实的层面,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开展,特别是在顶层设计和各种政策制度的构建维度上,统筹推进、一体布局和协同并进。

在完善人才战略布局上,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对民营企业、非事业单位的人才职称考核评聘问题上,如对民办学校教师等,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周洪宇强调。

储朝晖则认为,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时,要避免出现偏差,即在保障教育作为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将教育、人才、科技结合起来,不能只注重培养人才而削弱教育的基本民生特征,需特别谨慎处理进一步强化人的工具性这一问题,要全面考虑如何让人得到健全的成长发展。

谈及改革的关键点时,黄岳明对界面教育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应摆在首要位置。只有健全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培育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采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才能使教育改革朝着正确道路前进。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同时,还与其他领域改革有紧密关系。比如,推进保障机制改革涉及央地事权财权调整;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则涉及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陈子季7月18日撰文介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22年达到4.8万亿元,十年翻了一番。初步统计,2023年将首次超过5万亿元,有力保障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陈子季建议,以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为重点,健全财政教育支出责任体系。应适度加强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责任,有效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建立健全省级以下教育转移支付体系,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省级调控能力,提升省级和地市级财政对区县财政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

怀进鹏也提到,将在资源配置上突出扩优提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帮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下一步,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促进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教育、科技与人才机制改革如何做到有机融合?| 解码三中全会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重点在于管理和评价体系改革。”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全球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发布,其中提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国家人才自主培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发展方向。

“这个提法是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对界面教育表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而唯有将三者的体制改革一体推进和全面深化,才能真正突破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到一起的政策,其中“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关键表述,强调这三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这一政策从国家整体战略角度出发,在不改变教育基本民生性质的前提下,更加强调了教育的战略性。”储朝晖对界面教育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强调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按照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的理解,这是继续深化推进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的表现

周洪宇进一步解释称,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围绕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会议主题,此次表述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他认为核心要义没变,新的调整体现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的“改革”二字上,这主要是基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会议主题,同时更加聚焦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统筹推进的方向。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编写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客教育专业委员会黄岳明也对界面教育表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教育能落实科技教育、培育人才;有了科技人才,才能做好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发展又能改变教育生态,如现在的AIGC技术,正推动着教育教学快速变革。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着显著的着力点。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并将高校形容成“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近年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上月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高校牵头的占到三大奖励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两位最高科技奖得主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也都来自高校。

但这一改革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有难点需要攻克。

马亮告诉界面教育,长期以来,科技体制改革无法同教育综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进,导致科技创新得不到教育和人才的有力支撑。科技创新需要的领军人才、中坚力量、制造业工匠等难以培养、支撑和激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现有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同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的人才相比,还相去甚远。”马亮称,当前科技体制对人才的发现、培养、评价和激励还不够,愿意投身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人才还不够。

今年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曾提出,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

下一步,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更加有效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对此,怀进鹏提出以下三大重点事项:

一是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对学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在高校中既需要全能选手,又要有单项冠军。”

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的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聚焦优势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学科标杆,在重大任务完成中提升学科建设能力。

二是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我们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

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造一流核心课程、教材、实践项目和师资团队,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以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高,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例如,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当中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正在加大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教育部数据显示,在2022年本科招生中,已经把理工农医类招生比例提升到过半的水平;在硕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招生规模接近60%;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招生规模超过80%。

三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我们将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引领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特别是将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通过长周期稳定支持、长周期评价,引导支持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校青年教师,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挑战科学无人区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破除“唯”的功利性评价成改革重点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重点在于管理和评价体系改革,因为教育、科技、人才管理及评价存在共性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界面教育表示。

首先要为教育、科技、人才建立现代治理结构,如学校建立新制度,科研院所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从观念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科技人才魄力,这实际是机制改革。

在熊丙奇看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系改革的核心是破除“唯”,包括破除唯分数、唯学历、唯职称、唯帽子等功利性评价,其背后是将行政评价转向专业评价。

“教育的唯分数、唯升学,课题中的唯论文、唯奖项、唯帽子,人才评价中的唯论文、唯学历,都是行政主导评价的结果,强化了结构性评价。”熊丙奇称。

要破除这些“唯”,必须推进专业评价,教育领域发挥教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作用,科技评价体系建立专业同行共同体评价科研成果,这是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对待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周洪宇认为,首先需要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是客观联系,不能刻板地将三大领域分开进行、分头改革

具体落实的层面,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开展,特别是在顶层设计和各种政策制度的构建维度上,统筹推进、一体布局和协同并进。

在完善人才战略布局上,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对民营企业、非事业单位的人才职称考核评聘问题上,如对民办学校教师等,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周洪宇强调。

储朝晖则认为,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时,要避免出现偏差,即在保障教育作为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将教育、人才、科技结合起来,不能只注重培养人才而削弱教育的基本民生特征,需特别谨慎处理进一步强化人的工具性这一问题,要全面考虑如何让人得到健全的成长发展。

谈及改革的关键点时,黄岳明对界面教育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应摆在首要位置。只有健全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培育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采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才能使教育改革朝着正确道路前进。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同时,还与其他领域改革有紧密关系。比如,推进保障机制改革涉及央地事权财权调整;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则涉及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陈子季7月18日撰文介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22年达到4.8万亿元,十年翻了一番。初步统计,2023年将首次超过5万亿元,有力保障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陈子季建议,以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为重点,健全财政教育支出责任体系。应适度加强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责任,有效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建立健全省级以下教育转移支付体系,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省级调控能力,提升省级和地市级财政对区县财政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

怀进鹏也提到,将在资源配置上突出扩优提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帮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下一步,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促进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