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宝马涨价,4S店拒绝交车,三败俱伤背后隐藏了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宝马涨价,4S店拒绝交车,三败俱伤背后隐藏了什么?

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究竟谁又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呢?

文|车东西 SR64 Janson

编辑|志豪

真金白银订的宝马汽车,却交不了车,上热搜了!

刚传出宝马公司要退出价格战不到两周,就迎来了新的连锁反应,近期多地不少用户反应,需要加价4S店才让提车。

就在今天,宝马公司迫于舆论压力,也做出了回应。宝马中国方面相关人士向车东西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相关内容,并在内部进行了初步调查,舆情涉及的案例都是个案,而且每一个案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宝马在积极跟相关经销商沟通,敦促宝马授权经销商遵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者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

可见宝马公司已经介入到处理这件事情中,但目前看还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消费者、宝马和经销商三者都受到了影响。消费者没有提到车,宝马品牌的信誉也在经受考验 ,经销商陷入了跟用户的拉扯中,这件事情呈现出了三败俱伤的局面。

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究竟谁又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呢?在车东西的多方调查之后,发现事情的深层影响远比想象中可怕,不止于传统豪华品牌在价格战面前的自保、还有走入危局的传统经销商模式,甚至牵扯到最近濒临退市的上市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

一、多地出现宝马提车难,要么加价要么等

车东西经过多方调查,对于近日网上流传的宝马车主订了车却无法提到车的事情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先说结论,目前宝马官方已经回应了,用户提不到宝马车型的事情属实,但是也表明了这些事实只是个例。

经过调查,车东西发现此次提不到车的用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此前在经销商处订购了宝马的车型,当时直接交了定金,但是现在4S店要求用户加价才能提车。

一位广东的用户在网上表示,今年6月中旬定了一辆宝马325,当时税和保险加在一起一共是27.86万元,当时直接交了3万的定金,而现在车已经在运输的途中了,4S店要求其加价2.4万元才能提车。

另外一位重庆的用户表示,其在2024年5月29日签订了购车合同,车型是宝马i3,价格是17.45万,并且交了定金。此前销售表示提车没有问题,但到临近提车时被告需要加价3万,在和4S店方面经过多次协商后,销售表示加价1万多就能提车,再后来销售又表示无车可提。

2、4S店表示门店现在没有车型,可以给消费者退还定金。

有消费者表示被宝马经销商要求退定金

一位河南的准车主表示已经订车后被销售告知门店目前还没有配到车,需要再等等,如果用户发现其他门店有资源有车,可以给用户退定金。

3、交车周期非常长。

也有不少用户在网络上表示可以提车,不过提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即便是在合同手续集全的情况下,消费者催促多次后才能提车,甚至有甘肃的消费者表示已经交了首付依然被拖延提车时间。

二、背后关键:寒冬中的经销商

针对这种情况,车东西也对北京地区的宝马4S店进行了详细了解。

从车东西得到的信息来看,目前确实有一部分经销商存在上述情况。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车东西,在经销商圈内都知道,由于此前广汇集团资金链断裂,已经走到了退市边缘,在广汇集团旗下门店订车的用户就会面临这个情况。

广汇集团目前在北京有两大经销商,分别为晨德宝和燕宝。

用户如果想要在广汇集团旗下门店提车,只有两种办法,一是选择加钱提车,另外一种方式则是长时间等,直到配货成功,但这个周期目前还不好说,销售人员表示,有一些用户2月份定的车,直到现在都没有提到车。

车东西联系到的一位5月下旬订购iX3创领型裸车的北京准车主,他购买了一款官方指导价为44.5万元的iX3,4S店给他的价格为26.8万元,加装饰及上牌费6000元后,交了定金2万元,本周内可以提车。

不过,宝马旗下车型要继续涨价却是不争的事实。据门店销售介绍,该车型的最新价格已经回调到了29万元。这位销售人员也表示,他们门店今天才进行过一次涨价,下周预计还会进一步涨价。

对于目前网传的交付问题,其销售还表示,“该4S店是正规门店,合同当时怎么签就怎么履行,严格按照合同及厂家指导意见进行销售活动。”

这也和不同经销商背景有关。

我们从与相关销售人员的交谈中得知道,以北京为例,大部分经销商的老板为国内老板,也有少部分经销商的老板为外资,目前外资老板的经销商会更加遵守合同。

也有宝马其他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在朋友圈中也出现了“之前报价全部作废”、“受厂家减产影响资源紧缺,未来价格会持续回调”等宣传语。

可以断定的是,宝马目前仍然在对产品的价格进行回调,并且在减少排产。

而这也早有端倪,就在上周,有消息称宝马汽车将要退出价格战,进一步施行“降量保价”政策,从而应对价格战导致的门店亏损情况。汽车博主孙少军也表示,因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宝马从7月起,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

随后宝马汽车开始产品价格的调涨,有宝马汽车员工表示,宝马全系产品的价格将会有所上调,上涨幅度在3万到5万之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缓解价格战带来的亏损,4S店的逻辑就变成了先交付新价格的订单,原有低价订单则被继续拖着。

三、价格战中及时止损的宝马,降量保价引发连锁反应

之所以进行价格调整,也和目前宝马的处境有关。

上周,宝马汽车发布了2024上半年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在全球一共交付了109.65万辆,同比增长2.3%。其中纯电车的销量达到了179557辆,同比增长34.1%。

但与全球市场的火热表现不同的是,宝马在国内的表现并不算好。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为37.6万辆,同比下降4.2%。

而这还是宝马汽车在参与了价格战之后的结果。

观察今年初的市场情况,宝马品牌确实采取了积极的折扣策略以维持其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电动车领域。例如,宝马品牌中折扣力度较大的车型之一,宝马i3,其裸车价格较35.39万元的指导价几乎腰斩,落地价从去年的约25万元降至约20万元,甚至有用户晒出了17.45万元的价格。

而经过车东西电话确认,i3目前的裸车价格进行了回调,起售价来到了21万元。

汽车之家数据显示,宝马iX3和宝马X3的几个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回调,iX3最多涨了4.5万元,X3也有将近2万元的调整。

部分宝马车型价格变动信息

同样,即使是今年全新上市的宝马5系燃油车型,其裸车价格也大降三成,报29万元,可以说是历史新低。如今5系的价格也有一部分回调,但相比电车来说幅度较小。

很显然,宝马在中国市场采取的“以价换市”策略并未能阻止销量下滑。

这种结果显然不符合宝马的预期,不得以宝马公司选择及时止损,开始“降量保价”,这样能保住品牌的价格区间,又能减小经销商的压力,同时在营收上可能也不会比降价更差,确实是个一举多得的选择,但这一脚急刹车也引发了预期之外的连锁反应。

在价格战的影响下,宝马中国的销量和利润已经受到了影响,经销商也难以独善其身,而经销商作为价格战的执行方,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结语:解铃还须系铃人

最近两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波动变得非常频繁,车企涨价或者降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直营模式越来越普遍的当下,但按约交车是基本商业规则。如价格调整狂魔特斯拉,其车型售价犹如过山车一般,或涨或跌,全无规律可言。

面对价格的波动,据我们了解,如果特斯拉的车型涨价了,用户可以通过提前锁定的订单继续交付,而如果特斯拉的产品降价了,有时候会有一些灵活的处理方式,比如协商新的价格,或者换购车型。

不过,特斯拉选择的是直营模式,直营模式并没有经销商在中间,其价格的调整也会更加灵活。

回到宝马这件事情上,消费者不能以预定的价格拿到车,车企和经销商肯定都难辞其咎,如果事态进一步发展,将是对4S店模式和车企的双重打击,而整个事件中,车企、经销商和消费者谁都没有占到好处,反而落了个三败俱伤。

目前来看,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宝马公司能够在“积极沟通中”,达成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宝马

5.1k
  • CES观察:AI已成为汽车智能基石,行业竞争加深跨界合作
  • 宝马向西藏地震灾区捐赠300万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宝马涨价,4S店拒绝交车,三败俱伤背后隐藏了什么?

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究竟谁又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呢?

文|车东西 SR64 Janson

编辑|志豪

真金白银订的宝马汽车,却交不了车,上热搜了!

刚传出宝马公司要退出价格战不到两周,就迎来了新的连锁反应,近期多地不少用户反应,需要加价4S店才让提车。

就在今天,宝马公司迫于舆论压力,也做出了回应。宝马中国方面相关人士向车东西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相关内容,并在内部进行了初步调查,舆情涉及的案例都是个案,而且每一个案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宝马在积极跟相关经销商沟通,敦促宝马授权经销商遵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者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

可见宝马公司已经介入到处理这件事情中,但目前看还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消费者、宝马和经销商三者都受到了影响。消费者没有提到车,宝马品牌的信誉也在经受考验 ,经销商陷入了跟用户的拉扯中,这件事情呈现出了三败俱伤的局面。

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究竟谁又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呢?在车东西的多方调查之后,发现事情的深层影响远比想象中可怕,不止于传统豪华品牌在价格战面前的自保、还有走入危局的传统经销商模式,甚至牵扯到最近濒临退市的上市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

一、多地出现宝马提车难,要么加价要么等

车东西经过多方调查,对于近日网上流传的宝马车主订了车却无法提到车的事情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先说结论,目前宝马官方已经回应了,用户提不到宝马车型的事情属实,但是也表明了这些事实只是个例。

经过调查,车东西发现此次提不到车的用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此前在经销商处订购了宝马的车型,当时直接交了定金,但是现在4S店要求用户加价才能提车。

一位广东的用户在网上表示,今年6月中旬定了一辆宝马325,当时税和保险加在一起一共是27.86万元,当时直接交了3万的定金,而现在车已经在运输的途中了,4S店要求其加价2.4万元才能提车。

另外一位重庆的用户表示,其在2024年5月29日签订了购车合同,车型是宝马i3,价格是17.45万,并且交了定金。此前销售表示提车没有问题,但到临近提车时被告需要加价3万,在和4S店方面经过多次协商后,销售表示加价1万多就能提车,再后来销售又表示无车可提。

2、4S店表示门店现在没有车型,可以给消费者退还定金。

有消费者表示被宝马经销商要求退定金

一位河南的准车主表示已经订车后被销售告知门店目前还没有配到车,需要再等等,如果用户发现其他门店有资源有车,可以给用户退定金。

3、交车周期非常长。

也有不少用户在网络上表示可以提车,不过提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即便是在合同手续集全的情况下,消费者催促多次后才能提车,甚至有甘肃的消费者表示已经交了首付依然被拖延提车时间。

二、背后关键:寒冬中的经销商

针对这种情况,车东西也对北京地区的宝马4S店进行了详细了解。

从车东西得到的信息来看,目前确实有一部分经销商存在上述情况。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车东西,在经销商圈内都知道,由于此前广汇集团资金链断裂,已经走到了退市边缘,在广汇集团旗下门店订车的用户就会面临这个情况。

广汇集团目前在北京有两大经销商,分别为晨德宝和燕宝。

用户如果想要在广汇集团旗下门店提车,只有两种办法,一是选择加钱提车,另外一种方式则是长时间等,直到配货成功,但这个周期目前还不好说,销售人员表示,有一些用户2月份定的车,直到现在都没有提到车。

车东西联系到的一位5月下旬订购iX3创领型裸车的北京准车主,他购买了一款官方指导价为44.5万元的iX3,4S店给他的价格为26.8万元,加装饰及上牌费6000元后,交了定金2万元,本周内可以提车。

不过,宝马旗下车型要继续涨价却是不争的事实。据门店销售介绍,该车型的最新价格已经回调到了29万元。这位销售人员也表示,他们门店今天才进行过一次涨价,下周预计还会进一步涨价。

对于目前网传的交付问题,其销售还表示,“该4S店是正规门店,合同当时怎么签就怎么履行,严格按照合同及厂家指导意见进行销售活动。”

这也和不同经销商背景有关。

我们从与相关销售人员的交谈中得知道,以北京为例,大部分经销商的老板为国内老板,也有少部分经销商的老板为外资,目前外资老板的经销商会更加遵守合同。

也有宝马其他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在朋友圈中也出现了“之前报价全部作废”、“受厂家减产影响资源紧缺,未来价格会持续回调”等宣传语。

可以断定的是,宝马目前仍然在对产品的价格进行回调,并且在减少排产。

而这也早有端倪,就在上周,有消息称宝马汽车将要退出价格战,进一步施行“降量保价”政策,从而应对价格战导致的门店亏损情况。汽车博主孙少军也表示,因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宝马从7月起,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

随后宝马汽车开始产品价格的调涨,有宝马汽车员工表示,宝马全系产品的价格将会有所上调,上涨幅度在3万到5万之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缓解价格战带来的亏损,4S店的逻辑就变成了先交付新价格的订单,原有低价订单则被继续拖着。

三、价格战中及时止损的宝马,降量保价引发连锁反应

之所以进行价格调整,也和目前宝马的处境有关。

上周,宝马汽车发布了2024上半年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在全球一共交付了109.65万辆,同比增长2.3%。其中纯电车的销量达到了179557辆,同比增长34.1%。

但与全球市场的火热表现不同的是,宝马在国内的表现并不算好。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为37.6万辆,同比下降4.2%。

而这还是宝马汽车在参与了价格战之后的结果。

观察今年初的市场情况,宝马品牌确实采取了积极的折扣策略以维持其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电动车领域。例如,宝马品牌中折扣力度较大的车型之一,宝马i3,其裸车价格较35.39万元的指导价几乎腰斩,落地价从去年的约25万元降至约20万元,甚至有用户晒出了17.45万元的价格。

而经过车东西电话确认,i3目前的裸车价格进行了回调,起售价来到了21万元。

汽车之家数据显示,宝马iX3和宝马X3的几个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回调,iX3最多涨了4.5万元,X3也有将近2万元的调整。

部分宝马车型价格变动信息

同样,即使是今年全新上市的宝马5系燃油车型,其裸车价格也大降三成,报29万元,可以说是历史新低。如今5系的价格也有一部分回调,但相比电车来说幅度较小。

很显然,宝马在中国市场采取的“以价换市”策略并未能阻止销量下滑。

这种结果显然不符合宝马的预期,不得以宝马公司选择及时止损,开始“降量保价”,这样能保住品牌的价格区间,又能减小经销商的压力,同时在营收上可能也不会比降价更差,确实是个一举多得的选择,但这一脚急刹车也引发了预期之外的连锁反应。

在价格战的影响下,宝马中国的销量和利润已经受到了影响,经销商也难以独善其身,而经销商作为价格战的执行方,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结语:解铃还须系铃人

最近两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波动变得非常频繁,车企涨价或者降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直营模式越来越普遍的当下,但按约交车是基本商业规则。如价格调整狂魔特斯拉,其车型售价犹如过山车一般,或涨或跌,全无规律可言。

面对价格的波动,据我们了解,如果特斯拉的车型涨价了,用户可以通过提前锁定的订单继续交付,而如果特斯拉的产品降价了,有时候会有一些灵活的处理方式,比如协商新的价格,或者换购车型。

不过,特斯拉选择的是直营模式,直营模式并没有经销商在中间,其价格的调整也会更加灵活。

回到宝马这件事情上,消费者不能以预定的价格拿到车,车企和经销商肯定都难辞其咎,如果事态进一步发展,将是对4S店模式和车企的双重打击,而整个事件中,车企、经销商和消费者谁都没有占到好处,反而落了个三败俱伤。

目前来看,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宝马公司能够在“积极沟通中”,达成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