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老百姓大药房暴雷,“连锁药店”故事落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老百姓大药房暴雷,“连锁药店”故事落幕

要搏生存,不求故事多,但求事故少。

文|一点财经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对股民来说,似乎永远是后者。

7月30日晚,老百姓大药房(603883.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谢子龙先生的家属于2024年7月28日收到由湖南省监察委员会签发的谢子龙先生被留置、立案调查的通知书。

近两个月,老百姓大药房的股价几乎腰斩,曾经描绘的“医药+社区+生活服务”的美好故事,一步步地被证伪。故事讲完了,就都是事故。

尽管老百姓大药房在公告中宣称,谢子龙“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未收到相关机关的通知,也未被要求协助调查。”但谢子龙的被留置、立案还是在资本市场上引发了诸多猜测。

谢子龙并不是近来第一个被立案的连锁药店实控人。去年7月,大参林(603233.SH)的实控人之一柯金龙被留置,今年3月才正式公布这一消息,最终大参林收获的不仅是上交所给出的监管警示处罚,还有资本市场对连锁药店信披的不信任。

如今,柯金龙的结局已尘埃落定,因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大参林也一蹶不振,或面临受损股民索赔。有此前车之鉴,谢子龙和老百姓大药房的结局如何还未可知。

事故频出

谢子龙是何许人?

据2023年年报,谢子龙,1966 年出生,中国国籍,公司创始人。现任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

同时,他也是老百姓大药房的实际控制人。2024年6月的一份解质公告显示,谢子龙、陈秀兰夫妇通过老百姓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控制老百姓26.12%股权,此外,陈秀兰直接持有老百姓1.78%股权,合计持股27.90%。

“不清楚他(谢子龙)是什么时候被留置的,也不太了解具体情况。”7月30日晚,老百姓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向媒体透露,目前公司的经营一切正常。

对此,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围绕谢子龙被留置、立案调查一事,股民猜测纷纷。“与公司无关,那就是生活问题了”,有人相信公告的说辞,也有人质疑:

“不可能与公司无关”;

“内幕资金提前两个月就开始跑了,和上市公司无关你信不”;

“调查还没出结果,就下这结论,这么急着撇清关系嘛”……

事实上,早在公告发出前的前一天,互联网上就传出了谢子龙被带走的消息。“据说已经被带走,国外都骗回来,各位千万不要抄底”,7月29日晚,有湖南IP的人给股民提供了建议。

从公开信息来看,谢子龙最后出现在公众面前是7月中旬在昆明召开的第二十届中国零售药店年度大会暨第五届中国专业药房发展论坛。而很早,医药圈开始流传其出事的消息,“两会后的很多行业会议,他都缺席”,有消息人士称。

虽然至今未有定论,但谢子龙被留置、立案调查,成为老百姓大药房的一大“黑天鹅”事件,毋庸置疑。7月31日,老百姓的股价开盘就开始下跌,最终收于13.89元/股,跌幅达5.06%。

自2020年前后股价攀到顶峰后,近几年,老百姓的股价一泻千里,从最高点的近50元下跌至20元以下,“黑天鹅”事件一出,股民间更是哀嚎一片:“昨天满仓的我有种要破产的预感”“上次碰到这种事还是游族的林奇,2万亏了1万多,这次又来,又是2万仓位……”

曾经,谢子龙和老百姓们意气风发,试图向真正的老百姓描绘出一个“药房=药店+便利店+母婴用品店+生活超市”的美丽故事,但现实里,他们有的不只是故事,还有事故;故事可能讲完,事故却无穷尽。

近几年,在公众视野中,老百姓大药房被处罚与“官司”缠身。

2023年5月,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一家老百姓大药房门店,还因为特门药品价格高于公立医院挂网采购价,而被处以行政罚款。此外,其位于上海、天津、山东等地的门店,还因为违规发布处方药广告、哄抬价格、销售不合格药品等问题频频被罚。

其中,2020年7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公示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老百姓大药房连锁(上海)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停止销售不合格药品,并被罚款。

“疫情后时代,合规是药店基业长青的基石”,谢子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但无论对谢子龙来说,还是对老百姓大药房来说,这条合规之路困难重重。

正被掏空

2022年8月有一件事闹上热搜。15日,湖南长沙的李先生去一家老百姓大药房买药付款时,偶然发现自己的会员名被登记成“畜生”。据他回忆,四年前曾接到过推销电话,他在电话中骂过该店的员工,有可能是那个时候被改的。

第二天,老百姓大药房回复称,该门店系老百姓大药房集团旗下湖南长沙永康堂大药房岳麓店,老百姓大药房于今年1月收购该门店。

收购,成了它装事故的那个“万能筐”。

自2009年收购湘潭海诚大药房,尝到了收购的“甜头”,老百姓大药房就将收购与扩张纳入自身的发展基因。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谢子龙曾分享了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认为行业正从门店无序扩张到资本市场助力变迁。

到2023年末,其全国门店共13574家,覆盖全国18个省级市场、15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加盟门店占比从2020年的25.11%一路攀升,2023年达到32.37%。

资本从来是把双刃剑,在极速扩张,规模扩大的同时,副作用也开始显现。

一是大量商誉资产。

公开数据显示,2018-2023年间,老百姓大药房的商誉规模分别为28.09亿元、36.95亿元、54.93、58.36亿元,占净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8.45%、77.32%、77.39%、80.06%,远远高于公认的30%以内的安全范围。

而根据媒体报道,老百姓大药房并购的这些门店,有的收购价远高于并购对手的原始投资金额,有的门店连年亏损。2021年8月,其拟以自有资金溢价11倍收购华佗药房等项目,因溢价较高,还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

二是高额负债。

公开数据显示,老百姓的流动负债从2019年的53.48亿元,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111.6亿元,其中,2023年末,短期借款8.00亿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4.84亿元。而2023年末,老百姓的货币资金余额仅为19.75亿元。

为解决“缺钱”问题,近年来,谢子龙等股东进行了大量的股权质押,最新公告显示,谢子龙和其妻子控股的医药集团,持有老百姓大药房的152,741,673股,累计质押数量为88,38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57.86%,占老百姓总股本的15.11%。

大量商誉,大量负债,大量质押,让老百姓大药房正在被掏空。在“畜生”备注事件,种种处罚,消减来自消费者信任的同时,“三大”侵蚀着资本市场对其的信心。数据显示,5月30日至7月30日,老百姓的股价从每股25.07元跌至14.63元,跌幅达41.64%。

如今,大股东的被留置、被立案调查,让虚弱的老百姓大药房再受重创。

药店落幕

曾一路高歌的老百姓大药房,正在失速。

4月29日晚,老百姓交了一份看上去很美的答卷: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4.37亿元,同比增长11.21%;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增长18.35%;扣非净利润8.44亿元,同比增长14.68%。

但纵向对比可以发现,这是其自201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2018-2022年,老百姓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6.26%、23.15%、19.75%、12.38%、28.54%。

增长可以掩盖一切,这是许多企业在发展中奉行的命题。老百姓曾经也是如此,不计成本地疯狂收购,进而实现快速增长,并用增长掩盖内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比如药价贵,药品假。

2001年成立之初,谢子龙举的是降价大旗。但2023年,药店的高价遭到许多人吐槽,有网友在老百姓大药房买了一盒16支的葡糖糖酸锌口服液,优惠后51.8元,回到家网上一搜,“相同的规格,价格十几元到20几元不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认栽”。

同他一样有类似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

一边是各家药店在快速扩张占份额,一边是互联网平台以低价抢市场,药店的生存空间被一点点压缩。随着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部署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6月各地医保部门陆续上线“药品比价”系统,它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

“强化专业性、强化场景打造,真诚地面对顾客,这就是我们的护城河。”在公开表态中,“老百姓大药房”们意识到,在第一阶段的市场红利后,自己必须寻求其他发展红利,比如拓宽服务深度,比如合规经营。

但在现实中,它们惨遭“打脸”。

近些年,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国家建立完善完善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让越来越多的参保人可以在家门口的零售药店刷医保码(社保卡)购药。

不是没有政策红利,但底子不牢的药店们并没有完美地接住这波红利。2022年9月,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发现伊通镇老百姓大药房工作人员操作医保系统录入药品信息时和实际销售不符,存在着串换药品行为,处罚款并暂停医保结算一个月。

存在问题的不只一家,今年5月,就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问题,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约谈一心堂有关负责人。

结语

老百姓实控人被留置,一心堂被约谈,大参林实控人被判刑……今年以来,连锁药店屋漏偏逢连夜雨。“行业内没有哪家药店不挣钱”的黄金时代正式宣告落幕,没有故事的它们,最好的结局是没有事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老百姓

3.6k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
  • 医药商业板块午后拉升,老百姓涨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老百姓大药房暴雷,“连锁药店”故事落幕

要搏生存,不求故事多,但求事故少。

文|一点财经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对股民来说,似乎永远是后者。

7月30日晚,老百姓大药房(603883.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谢子龙先生的家属于2024年7月28日收到由湖南省监察委员会签发的谢子龙先生被留置、立案调查的通知书。

近两个月,老百姓大药房的股价几乎腰斩,曾经描绘的“医药+社区+生活服务”的美好故事,一步步地被证伪。故事讲完了,就都是事故。

尽管老百姓大药房在公告中宣称,谢子龙“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未收到相关机关的通知,也未被要求协助调查。”但谢子龙的被留置、立案还是在资本市场上引发了诸多猜测。

谢子龙并不是近来第一个被立案的连锁药店实控人。去年7月,大参林(603233.SH)的实控人之一柯金龙被留置,今年3月才正式公布这一消息,最终大参林收获的不仅是上交所给出的监管警示处罚,还有资本市场对连锁药店信披的不信任。

如今,柯金龙的结局已尘埃落定,因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大参林也一蹶不振,或面临受损股民索赔。有此前车之鉴,谢子龙和老百姓大药房的结局如何还未可知。

事故频出

谢子龙是何许人?

据2023年年报,谢子龙,1966 年出生,中国国籍,公司创始人。现任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

同时,他也是老百姓大药房的实际控制人。2024年6月的一份解质公告显示,谢子龙、陈秀兰夫妇通过老百姓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控制老百姓26.12%股权,此外,陈秀兰直接持有老百姓1.78%股权,合计持股27.90%。

“不清楚他(谢子龙)是什么时候被留置的,也不太了解具体情况。”7月30日晚,老百姓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向媒体透露,目前公司的经营一切正常。

对此,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围绕谢子龙被留置、立案调查一事,股民猜测纷纷。“与公司无关,那就是生活问题了”,有人相信公告的说辞,也有人质疑:

“不可能与公司无关”;

“内幕资金提前两个月就开始跑了,和上市公司无关你信不”;

“调查还没出结果,就下这结论,这么急着撇清关系嘛”……

事实上,早在公告发出前的前一天,互联网上就传出了谢子龙被带走的消息。“据说已经被带走,国外都骗回来,各位千万不要抄底”,7月29日晚,有湖南IP的人给股民提供了建议。

从公开信息来看,谢子龙最后出现在公众面前是7月中旬在昆明召开的第二十届中国零售药店年度大会暨第五届中国专业药房发展论坛。而很早,医药圈开始流传其出事的消息,“两会后的很多行业会议,他都缺席”,有消息人士称。

虽然至今未有定论,但谢子龙被留置、立案调查,成为老百姓大药房的一大“黑天鹅”事件,毋庸置疑。7月31日,老百姓的股价开盘就开始下跌,最终收于13.89元/股,跌幅达5.06%。

自2020年前后股价攀到顶峰后,近几年,老百姓的股价一泻千里,从最高点的近50元下跌至20元以下,“黑天鹅”事件一出,股民间更是哀嚎一片:“昨天满仓的我有种要破产的预感”“上次碰到这种事还是游族的林奇,2万亏了1万多,这次又来,又是2万仓位……”

曾经,谢子龙和老百姓们意气风发,试图向真正的老百姓描绘出一个“药房=药店+便利店+母婴用品店+生活超市”的美丽故事,但现实里,他们有的不只是故事,还有事故;故事可能讲完,事故却无穷尽。

近几年,在公众视野中,老百姓大药房被处罚与“官司”缠身。

2023年5月,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一家老百姓大药房门店,还因为特门药品价格高于公立医院挂网采购价,而被处以行政罚款。此外,其位于上海、天津、山东等地的门店,还因为违规发布处方药广告、哄抬价格、销售不合格药品等问题频频被罚。

其中,2020年7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公示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老百姓大药房连锁(上海)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停止销售不合格药品,并被罚款。

“疫情后时代,合规是药店基业长青的基石”,谢子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但无论对谢子龙来说,还是对老百姓大药房来说,这条合规之路困难重重。

正被掏空

2022年8月有一件事闹上热搜。15日,湖南长沙的李先生去一家老百姓大药房买药付款时,偶然发现自己的会员名被登记成“畜生”。据他回忆,四年前曾接到过推销电话,他在电话中骂过该店的员工,有可能是那个时候被改的。

第二天,老百姓大药房回复称,该门店系老百姓大药房集团旗下湖南长沙永康堂大药房岳麓店,老百姓大药房于今年1月收购该门店。

收购,成了它装事故的那个“万能筐”。

自2009年收购湘潭海诚大药房,尝到了收购的“甜头”,老百姓大药房就将收购与扩张纳入自身的发展基因。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谢子龙曾分享了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认为行业正从门店无序扩张到资本市场助力变迁。

到2023年末,其全国门店共13574家,覆盖全国18个省级市场、15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加盟门店占比从2020年的25.11%一路攀升,2023年达到32.37%。

资本从来是把双刃剑,在极速扩张,规模扩大的同时,副作用也开始显现。

一是大量商誉资产。

公开数据显示,2018-2023年间,老百姓大药房的商誉规模分别为28.09亿元、36.95亿元、54.93、58.36亿元,占净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8.45%、77.32%、77.39%、80.06%,远远高于公认的30%以内的安全范围。

而根据媒体报道,老百姓大药房并购的这些门店,有的收购价远高于并购对手的原始投资金额,有的门店连年亏损。2021年8月,其拟以自有资金溢价11倍收购华佗药房等项目,因溢价较高,还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

二是高额负债。

公开数据显示,老百姓的流动负债从2019年的53.48亿元,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111.6亿元,其中,2023年末,短期借款8.00亿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4.84亿元。而2023年末,老百姓的货币资金余额仅为19.75亿元。

为解决“缺钱”问题,近年来,谢子龙等股东进行了大量的股权质押,最新公告显示,谢子龙和其妻子控股的医药集团,持有老百姓大药房的152,741,673股,累计质押数量为88,38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57.86%,占老百姓总股本的15.11%。

大量商誉,大量负债,大量质押,让老百姓大药房正在被掏空。在“畜生”备注事件,种种处罚,消减来自消费者信任的同时,“三大”侵蚀着资本市场对其的信心。数据显示,5月30日至7月30日,老百姓的股价从每股25.07元跌至14.63元,跌幅达41.64%。

如今,大股东的被留置、被立案调查,让虚弱的老百姓大药房再受重创。

药店落幕

曾一路高歌的老百姓大药房,正在失速。

4月29日晚,老百姓交了一份看上去很美的答卷: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4.37亿元,同比增长11.21%;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增长18.35%;扣非净利润8.44亿元,同比增长14.68%。

但纵向对比可以发现,这是其自201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2018-2022年,老百姓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6.26%、23.15%、19.75%、12.38%、28.54%。

增长可以掩盖一切,这是许多企业在发展中奉行的命题。老百姓曾经也是如此,不计成本地疯狂收购,进而实现快速增长,并用增长掩盖内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比如药价贵,药品假。

2001年成立之初,谢子龙举的是降价大旗。但2023年,药店的高价遭到许多人吐槽,有网友在老百姓大药房买了一盒16支的葡糖糖酸锌口服液,优惠后51.8元,回到家网上一搜,“相同的规格,价格十几元到20几元不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认栽”。

同他一样有类似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

一边是各家药店在快速扩张占份额,一边是互联网平台以低价抢市场,药店的生存空间被一点点压缩。随着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部署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6月各地医保部门陆续上线“药品比价”系统,它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

“强化专业性、强化场景打造,真诚地面对顾客,这就是我们的护城河。”在公开表态中,“老百姓大药房”们意识到,在第一阶段的市场红利后,自己必须寻求其他发展红利,比如拓宽服务深度,比如合规经营。

但在现实中,它们惨遭“打脸”。

近些年,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国家建立完善完善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让越来越多的参保人可以在家门口的零售药店刷医保码(社保卡)购药。

不是没有政策红利,但底子不牢的药店们并没有完美地接住这波红利。2022年9月,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发现伊通镇老百姓大药房工作人员操作医保系统录入药品信息时和实际销售不符,存在着串换药品行为,处罚款并暂停医保结算一个月。

存在问题的不只一家,今年5月,就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问题,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约谈一心堂有关负责人。

结语

老百姓实控人被留置,一心堂被约谈,大参林实控人被判刑……今年以来,连锁药店屋漏偏逢连夜雨。“行业内没有哪家药店不挣钱”的黄金时代正式宣告落幕,没有故事的它们,最好的结局是没有事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