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好莱坞走到新时代的门口 六大高层动荡背后的真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好莱坞走到新时代的门口 六大高层动荡背后的真相

一年内,除迪士尼以外的好莱坞其他五大电影公司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人事震荡。

Lila 文

一年内,除迪士尼以外的好莱坞其他五大电影公司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人事震荡。如今好莱坞格局有怎样的改变?新媒体和高科技将对影视产业造成怎样的冲击?这些是否意味着好莱坞一个时代的结束?

继2013年秋天华纳兄弟影业和环球影业高层调整后,2016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迪士尼、华纳、二十世纪福斯、NBC环球、索尼和派拉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动荡。

去年4月,梦工场动画被NBC环球收购,创始人杰弗里·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退出一线。6月,福斯影业宣布现任CEO吉姆·吉亚诺普罗斯(Jim Gianopulos)将在2017年任满离职,还早早宣布了继任人选。9月,派拉蒙影业副主席罗伯·摩尔(Rob Moore)被强制辞退。10月,美国电信公司AT&T收购时代华纳,负责华纳影业创意发展和全球产品的主席格雷·西尔弗曼(greg silverman)。

这一波震动并没有随着新一年的来到而停止。今年1月索尼影业CEO迈克尔·林顿(Michael Lynton)离职,最近一周又曝出派拉蒙影业CEO布拉德·格雷(Brad Grey)将下课。据外媒报道,环球影业主席唐娜·朗雷(Donna Langley)的合同也将到期,是去是留目前还没有定论。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近一年内离职的高层

不到一年内,除了迪士尼影业以外,好莱坞其他五家主要电影公司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人事震荡。变动中,现今好莱坞六大形成了怎样的格局,高层的调整和公司的并购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包括社交媒体、流媒体在内的新媒体和频繁出现在电影产业版面的硅谷企业将对好莱坞造成怎样的冲击,又将带来怎样的变革?此番动荡是否意味着好莱坞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好莱坞震荡背后,六大电影公司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派拉蒙&索尼继续垫底,这次连大投资都不管用了  

波折不断的2016年,派拉蒙影业交出了一份不怎么让人满意的答卷。《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间谍同盟》《宾虚》《威士忌、探戈和狐步舞》以及《超级名模2》等影片让派拉蒙承受了超过4.5亿美元的亏损,全年收入仅有8.77亿美元,在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中排名垫底。今年年初,《怪兽卡车》票房也遭遇失利,目前全球票房仅有6000万出头。

2016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北美票房成绩

从去年到今年派拉蒙高层经历了巨大调整:先是影业副主席罗伯·摩尔被维亚康姆集团高层强制辞退,原本地位稳定的派拉蒙影业CEO布拉德·格雷如今也因维亚康姆集团新任老板Bob Bakish的命令惨遭下课,而新一任的CEO也有望近期宣布。在这期间,派拉蒙也在积极地寻找新金主。拒绝万达集团提出的收购意向后,派拉蒙在今年年初与上海电影集团、华桦传媒达成协议,未来三年将获得两家中国公司超过25%的电影制作资金,涉及金额超过10亿美元。  

布拉德·格雷2005年接替雪莉·兰辛成为派拉蒙影业CEO, 在其任职的12年中成功开发出《变形金刚》《星际迷航》等系列电影,并在2007年和2011年凭借《变形金刚》《美国队长》(派拉蒙担任发行)等影片收益问鼎好莱坞。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近一年内离职的高层
派拉蒙影业近六年票房成绩一览

但同时,在格雷的任下派拉蒙遭遇了一系列政策失误:2006年派拉蒙以16亿美元收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但在票房力作《变形金刚》问世的两年后(2009年)与其分家,不过好在派拉蒙保住了共同制作《变形金刚》系列的权力,也与迈克尔·贝建立起不错的合作关系;同样在2006年派拉蒙还因为利益分配问题终止了与汤姆·克鲁斯长达14年的合作,直到2011年双方重修旧好,《碟中谍4》也时隔五年才重见天日;作为曾经《钢铁侠》《美国队长》和《雷神》等漫威早期超级英雄大片的发行方,派拉蒙显然没有看到这些超级英雄IP的重大价值,到后来漫威被迪士尼收购,派拉蒙又失去了一块吸金大头。

派拉蒙影业最近两任CEO履历表

派拉蒙母公司维亚康姆的高层内斗,让局面更是 “雪上加霜”。2016年,掌舵维亚康姆十年的前董事长菲利普·道曼(Philippe Dauman)打算为收益不断下降的派拉蒙引进新的投资人,万达影业因此成为主要竞争者。但后来万达收购派拉蒙的提议遭到在维亚康姆董事会一手遮天的雷石东家族的反对,最终这场内斗以道曼被炒而告一段落。

从2012到2016年,派拉蒙连续五年都是好莱坞六大中的最后一名,甚至在2012年和2013年跌出前六,被打造出《饥饿游戏》的狮门影业超越。陷入业绩不佳困境的不只是派拉蒙,在好莱坞六大中排名倒数第二的索尼影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年初,索尼影业CEO迈克尔·林顿辞去职务,投奔社交媒体Snapchat。

现年57岁的林顿在索尼任职13年,曾创造了《蜘蛛侠》和《007》等成功电影系列,以及《绝命毒师》和《黑名单》等热门电视剧。但2014年索尼因为《刺杀金正恩》一片遭到黑客袭击,旗下的电影正片、新项目、剧本以及高管、明星和员工个人信息等重要内容统统被曝光,导致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到了2015年,索尼好不容易凭借《007:幽灵党》的8亿全球票房,改变了连续两年的净亏损局面,并且获得13.08亿美元的净利润。

索尼影业近两任CEO履历表

然而这一势头在2016年便遇到阻隔。去年索尼影业盈利4.4亿美元,《愤怒的小鸟》(3.5亿美元)、《超能敢死队》(2.29亿美元)和《美人鱼》(5.54亿美元)等影片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豪勇七蛟龙》《太空旅客》《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电影却表现平平,甚至没有回本。索尼2016年在好莱坞的市场占有率仅有8%,甚至不及迪士尼的三分之一。要知道它在2012年曾以16.1%的市场份额位居六大榜首。更惨的是,索尼影业净利润4.4亿这一数据没有把公司高达9.62亿美元的减损支出计算在内。如果算上,那么索尼又将回到净亏损状态。

索尼影业近五年北美票房一览

林顿辞职不久,媒体又曝出因多年经营不善索尼将出售电影和电视业务。随后索尼集团负责人平井一夫澄清不会出售影业部门。但问题是,这家以硬件为基础的跨国娱乐公司接下来要怎样才能让内容部门扭亏为盈,减小投资压力?

好莱坞这轮最新一轮的波动,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4月,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康卡斯特以38亿美元收购了梦工场动画公司,后者已经成为NBC环球娱乐集团的一部分,与环球影业并列存在。梦工场动画CEO和创始人杰弗里·卡森伯格退出一线,担任梦工场新媒体主席,同时兼任NBC环球顾问。  

拥有《怪物史莱克》《马达加斯加》《驯龙高手》《功夫熊猫》等优质内容的梦工场动画一直是多家企业觊觎的对象,2014年日本软银和美国孩之宝公司都向其曾表达出收购意向。而卡森伯格最终接过康卡斯特的橄榄枝,与后者庞大且完善的产业链密不可分。  

梦工场动画曾在2015年年报中自我分析:不同于其他主流制片厂拥有电视网络和有线频道等多元业务,梦工场动画缺乏多渠道的经营模式,致使其营收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动画电影以及家庭娱乐产品的商业收益。但过于依托一部电影的成败,就导致了2014和2015年间梦工场动画面临的危机:《守护者联盟》《天才眼镜狗》《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等作品商业成绩不及预期拖垮了公司的业绩,导致其在2015年裁掉20%的员工,关闭了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雷德伍德城的工作室,并且对管理层进行大规模地调整。

梦工场动画2011—2015年经营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上面这张表格可以看出,尽管梦工场动画在2015年总收入增长了25%,却仍未改变净亏损的状况。同时动画部门的盈利或亏损对公司整体的净利润高度重合,足以见得动画在公司产业链中占据的比重。  

曾经在迪士尼任职的卡森伯格,在1994年建立梦工场动画时也许就怀着打造出第二个迪士尼的梦想。但在连年不利的财务状况下,选择一个靠山可能才是让梦工场动画继续发展的正途。康卡斯特对于梦工场就像迪士尼之于皮克斯,不仅能帮助它降低动画制作的风险,又能利用完整的产业链充分开发梦工场动画IP的价值。但灵魂人物杰弗里·卡森伯格退出之后,梦工场动画还能和以前一样吗?  

目前看来,《宝贝老板》和《内裤队长》将在今年如期上映,《驯龙高手3》《怪物史莱克5》和《马达加斯加4》也会在未来几年与观众见面。但伴随着收购,梦工场动画的几个电影项目也受此影响停止制作,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疯狂原始人2》被彻底取消。1月份,华纳公司前高管克里斯·迪法利亚才刚刚接替卡森伯格出任梦工厂动画CEO,这家承载着动画梦想和反传统风格的公司的未来,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未知数。  

梦工场动画的并购也将带来好莱坞动画市场一次小范围的洗牌。凭借《神偷奶爸》《小黄人》,环球所有的照明娱乐在近几年迅速崛起。 2016年两部原创新作《爱宠大机密》《欢乐好声音》收获的商业成功,让环球成为仅次于迪士尼的第二动画电影票房大仓。收购梦工场动画之后,环球在儿童与家庭娱乐内容方面如虎添翼,将在这一领域成为迪士尼最大的威胁。

2016年好莱坞动画电影作品票房成绩一览

迪士尼和环球两强相争的金字塔尖下,是华纳、福斯和索尼三家动画公司的激烈排位。华纳2014年的动画片《乐高大电影》是美国本土票房第五高的电影,这个成绩让人们看到乐高系列巨大的商业潜力。但去年《逗鸟外传》的惨败表明华纳光靠乐高系列,还不足以爬进好莱坞动画领域的第一梯队。  

几年前好莱坞动画江湖上仅次于迪士尼和梦工场的蓝天工作室去年刚刚砸了《冰川时代》的老招牌,系列拍到第五集收获了烂番茄网站85%的差评和6400万左右的本土票房。随着《冰川时代》和《里约大冒险》表现日趋下滑,保持一年一部电影的蓝天工作室显然还没有找到足够卖座的新系列IP。在其他动画公司争相崛起的大环境下,蓝天工作室面对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大。  

相比于竞争对手的自产自销,索尼动画在运作上更为灵活。2016年在《愤怒的小鸟》和《香肠派对》两部收益不错的动画电影中,索尼其实只担任了发行的工作。这种运作方式既降低了影片失利带来的风险,如若票房成功作为发行方也能照赚不误。索尼本部的动画依旧注重IP的打造,目前其手中握有《精灵旅社》和《蓝精灵》两大系列,而今年的《Emoji大电影》也是重点打造的对象。  

派拉蒙动画本身起步比较晚,在2011年叫好叫座的《兰戈》问世后,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了,所以就基本退出抢占动画市场的竞争了。2016年派拉蒙动画依旧缺席,他们下一部作品是明年上映的《吉诺密欧与朱丽叶2》。

福斯换帅风波之后,《阿凡达》《X战警》还会如期布局

持续近一年的好莱坞换帅风潮同样波及到二十世纪福斯公司。2016年6月,福斯宣布影业CEO吉姆·吉亚诺普罗斯将在2017年6月30日合同到期时离职,随后又确定二十世纪福斯联合主席史黛西·施奈德(Stacey Snider)将成为吉亚诺普罗斯的继任者。

吉姆·吉亚诺普罗斯执掌下的福斯,收益比较平稳,虽然2015、2016连续两年公司整体收入有所下降,但去年纯利润达到13亿美元,同比上涨了21%。

二十世纪福斯影业近五年北美票房一览

吉姆·吉亚诺普罗斯从2000年开始与汤姆·罗斯曼(Tom Rothman)共同担任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娱乐公司的联合主席,2012年罗斯曼离开后,吉亚诺普罗斯开始独立担任CEO,负责二十世纪影业、福斯探照灯、福斯2000、福斯动画、蓝天工作室、福斯国际和福斯家庭娱乐等部门。在位期间,他开发出《X战警》《阿凡达》《火星救援》《死侍》等卖座项目,同时和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等导演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十世纪福斯影业近两任CEO履历表

刚刚来到福斯18个月的史黛西·施奈德被指派为新一任CEO,让不少人提出质疑。施奈德曾在1999—2006年间担任环球影业CEO,然后成为斯皮尔伯格麾下梦工厂影业的主管,参与制作过《捐精大丈夫》《维基解密》等影片。任职福斯后,施奈德并没有展现亮眼的业绩能力,因此这次晋升让也有些人怀疑她是否是走了后门,又或者她是否只是福斯背后大佬默多克家族权力更迭时期的一枚棋子。但包括梦工厂前CEO杰弗里·卡森伯格在内的支持者都表示,施奈德的能力被远远低估了,她会是这个职位的最好人选之一。  

高层人事变动引发了人们对福斯未来的猜想。在长达16个年头里,吉姆·吉亚诺普罗斯与福斯制作部门主席艾玛·沃茨(Emma Watts)、福斯探照灯、福斯2000等分部负责人保持着高效配合,施奈德的接任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磨合。  

此外,吉姆·吉亚诺普罗斯和艾玛·沃茨同好莱坞大导们的关系很“铁”,前者的离开也引发人们对福斯与导演关系面临改变的担忧。《好莱坞报道者》曾援引知情人的言论,表示詹姆斯·卡梅隆对吉姆·吉亚诺普罗斯和沃茨非常忠诚,并且愿意最高程度地配合他们。在吉亚诺普罗斯离职消息曝出后,卡梅隆的制片人乔恩·兰道表示:“我们和吉姆有非常好的关系,希望在未来几年我们能和史黛西也有这样好的关系。”卡梅隆的《阿凡达》系列有望在今年开始套拍,影片续集有可能在明年上映。《阿凡达》是福斯最重要的系列项目之一,延续与卡梅隆的合作对整个公司来说意义非凡。

康卡斯特收购梦工厂后,华纳影业CEO凯文·特苏哈拉(Kevin Tsujihara)曾指出:这次并购不会是大量公司合并交易的前兆。但仅仅六个月后,美国电信巨头AT&T就宣布将斥资860亿美元收购华纳影业的母公司——时代华纳集团。这一买卖也成为2016年度最大的收购案。  

时代华纳是仅次于迪士尼和康卡斯特的全球第三大的娱乐公司,拥有强大的内容产业,除华纳影业外,还有DC漫画、HBO电视台、拥有NBA转播权的TNT电视台和CNN电视台等分部。2016年,时代华纳在影视产业方面的收入增加了0.4%,净利润达到17亿美元,同比上涨15%。占据时代华纳收入超过40%的华纳影业的好成绩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蝙蝠侠大战超人》《X特遣队》《神奇动物在哪里》三部票房巨擘撑起影业整体营收,创造出近十年来最好的票房利润。  

但是华纳旗下的超级英雄电影依然面临着口碑方面的巨大压力。《蝙超》和《X特遣队》的票房盈利无法掩盖影片收获的差评,也导致华纳开始了一系列内部人事和机制的调整。首先华纳成立了专门针对DC电影的独立部门,同时任命执行副总Jon Berg和DC首席内容官Geoff Johns共同管理。然而新部门的成立并没有扭转DC电影的衰局:《X特遣队》口碑失利和《闪电侠》《蝙蝠侠》等项目导演一再易主,暴露出华纳和DC内部的问题,影业CEO凯文·特苏哈拉的管理能力也遭受到质疑。  

相比较迪士尼给漫威绝对的自主权,华纳对DC电影的过度干预成为影片质量不过关的首要因素之一。在起步比较晚的情况下,华纳2014年10月一口气公布了10部超级英雄电影项目。然而面对头两部不尽如人意的局面,华纳和DC方面似乎对影片创作方向有些迷茫,扎克·施奈德和《正义联盟》其他主创在一直强调影片的风格将不会像DC以往一样采用暗黑基调,《闪电侠》也打算走喜剧路线。如今DC电影的前景,很大程度上押宝在今年5月份上映的《神奇女侠》上,如果影片票房和口碑不能符合预期,那华纳旗下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无疑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局势。  

去年12月,华纳影业辞去了总裁格雷·西尔弗曼的职务 ,有传闻说这一决策是华纳高层为近几年包括《小飞侠:幻梦起航》《秘密特工》和《木星上行》等哑火大片埋单。不少人猜测,如果今年华纳几部大片成绩如果不如人意,CEO凯文·特苏哈拉的地位很有可能也会被取代。

华纳影业近两任CEO履历表

华纳影业母公司时代华纳也有自己的烦恼。在2002年与美国在线的失败并购之后,时代华纳遭遇了990亿美元的巨额净亏损并经过了漫长的恢复期,公司近几年净利润也只保持在3%左右。单一的内容渠道和广告收入来源让时代华纳为了规避更大的风险,不得不求新求变。  

所以相比派拉蒙、索尼和梦工厂动画因为财务问题引发高层震动,华纳收购案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选择与AT&T公司融合,是这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电影公司为应对好莱坞新环境和新势力,力图转型的一次主动尝试。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用户的收看渠道也从传统媒介转为新媒体,网络端和移动端的观看需求日益增长。AT&T旗下的电信业务拥有上亿用户,但在基础业务外,缺乏能够增值的内容产品。另外AT&T在2014年收购的有线电视网络DirectTV也苦于缺乏原创内容,无法与新兴的视频流媒体抗衡。公司CEO兰德尔·斯蒂芬森(Randell Stephenson)曾强调:“优质内容永远都能得到胜利,无论在大屏幕、电视屏幕还是移动屏幕上。”  

时代华纳强大的内容资产恰好弥补了AT&T的不足,同时经由AT&T的无线网络平台,华纳可以完成由传统播放端到新媒体的转变,还能得到更为广泛的用户基础。而且DirectTV一旦与时代华纳所有的HBO、TNT和CNN等资源完成整合,那么它就能获得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还能通过向其他流媒体平台销售版权而取得收益。

(总收入对应右栏数值,总利润总票房对应左栏数值)

迪士尼的成功与CEO鲍勃·伊格尔(Bob Iger)富有远见的领导能力密不可分。2005年上任以来,伊格尔逐步拓宽了迪士尼的IP金库,首先在2006年以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2009年以40亿美元收购漫威娱乐,2012年花费40.6亿美元将卢卡斯影业归入囊中,如今这三个子公司的产品为迪士尼带来巨额的收益。  

另一方面,鲍勃·伊格尔振兴了迪士尼本部动画的实力,《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作品让其能够与皮克斯工作室抗衡。同时伊格尔还注重布局迪士尼整体产业链:比如在东亚地区先后增开香港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加强扩展国际业务;又与iTunes等网络媒体平台合作为其输送内容,丰富内容渠道和用户基础。在伊格尔的决策下,迪士尼成为一个涉及电影、电视、消费品、主题乐园、网络媒体的综合娱乐帝国,市值从2006年的484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超过1600亿美元,身价翻了三倍之多。

迪士尼公司近两任CEO履历表

环球影业仅次于迪士尼,手握“速度与激情”、“侏罗纪”和“怪物宇宙”等多个吸金电影系列,同时还依傍康卡斯特集团,享有从电影电视内容,到线下衍生品和主题公园的产业链。2015年,环球影业达到巅峰,公司美国本土总票房超越迪士尼达到24.45亿美元,市场份额也21.3%位列全年榜首。  

环球影业主席唐娜·朗雷的名字也因此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朗雷曾是新线影业的制作主管,2001年加盟环球影业担任制作部门的高级副总,2013年9月在康卡斯特收购环球不久后晋升为环球影业主席。面对《超级战舰》《冥界警局》和《四十七浪人》等影片相继失利,朗雷和环球经历了动荡波折的2013和2014年,在2015年迎来大爆发。是年,环球的本土总票房收入增长了54%,一举从好莱坞六大排名倒数第二跃居第一。一时间,唐娜·朗雷成为好莱坞电影公司最成功CEO的代表。

唐娜·朗雷上任后环球影业年度票房一览

环球在2015年的盛况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回顾环球影业2015年的营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偶然因素。如果说《速度与激情7》《侏罗纪世界》《小黄人大眼萌》的大卖在意料之中,那么《五十度灰》《完美音调2》《冲出康普顿》《生活残骸》等投资均未超过5000万美元的中小成本电影的巨额票房收益,才是环球影业的惊喜力量。小投资和高收入的黑马电影并不能在事先得到准确地预测,而环球这些拥有巨大未知因素的黑马恰好在2015年集体爆发,才助力最终的票房奇迹。

到了2016年,环球影业在《爱宠大机密》《谍影重重5》和《欢乐好声音》等大票仓外,先是《猎神》《魔兽》等大制作压根没回本,连中小制作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最后的结果就是总体成绩的回落:今年NBC环球集团收入64亿美元,净利润6.97亿美元,对比逆天的2015年,去年的这两组数字分别下降了13%和43%。  

唐娜·朗雷今年将面临合同到期的问题,环球在2017年度的《速度与激情8》《神偷奶爸3》《木乃伊》等商业大片能否正常发挥,中小成本能否突出重围,并且联合缓解影业营收负增长的趋势,对她接下来的任职非常关键。

环球影业近两任CEO履历表

好莱坞震荡之后,六大电影公司会转变策略吗?

大投资和续集电影策略不会停止,但会更加谨慎  

2015年好莱坞电影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里,《星球大战7》《侏罗纪世界》《复仇者联盟2》在内续集电影占据了7个席位,另外三部电影《头脑特工队》《火星救援》和《灰姑娘》中,后两部也并非原创作品。近几年续集的火爆让好莱坞意识到打造系列和IP的重要性,2016年美国本土一共有36部续集(包括前传和衍生作品)上映,而在前两年,续集电影都还没超过30部。  

除续集作品外,好莱坞也保持着对大投资大制作的迷信。派拉蒙影业前董事长巴里·迪勒(Barry Diller)今年年初在一场业界峰会上表示:“电影产业已经不能被叫做电影产业了,现在它已经成为‘大片产业’。业内全是一些巨大投资的爆米花电影,票房拿到5亿美元才能达到收支平衡。”2013年好莱坞投资超过1亿的大片达到31部之多,但《独行侠》《四十七浪人》《惊天危机》《极乐空间》等大制作失利后,2014和2015年的过亿投资电影缩水到每年23部左右,去年这一数字又回升到30部(还没算上《惊天魔盗团2》和《分歧者3》),可见制片厂对大制作并没丧失信心。  

伴随着大投资和续集电影的扎堆上马,去年年中太平洋彼岸却传来诸多票房扑街的噩耗:《独立日2》《猎神》等大投资票房惨淡,《超级名模2》《邻居大战2》等中低成本的续集成绩也不理想,派拉蒙影业更是被《忍者神龟2》《宾虚》等电影的失利坑惨了,去年全年利润的下降幅度超过了1500%。美国《财富》杂志则将2016年的暑期档称为“票房毒药之夏”。  

但《福布斯》网站评论者Scott Mendelson指出,2016年好莱坞大片成绩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X战警》系列衍生作品《死侍》票房达到7.8亿美元,《美国队长3》《蝙蝠侠大战超人》《海底总动员2》《侠盗一号》和《神奇动物在哪里》商业表现也足够强势。  

这样的局面下,好莱坞对大制作和打造系列电影的崇拜在未来也不会减退,但主流制片公司也许会因为失败案例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在题材选择方面也会加强斟酌。美国票房数据分析者Paul Dergarabedian就指出:“如果大家因为(2016年)夏天几部电影失利,定论好莱坞非原创的大投资作品就此失灵,这说明人们对电影产业不断循环的本质缺乏了解。因为我敢肯定以前人们也曾有过类似(关于是否该迷信大制作和续集)的争论,但是没过多久,这些作品又成为行业内最火的项目了。”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大投资和续集电影的成功与否与影片本身的质量挂钩。Paul Dergarabedian表示:“票房出现问题的真正因素可能是品质问题,否则你能说因为一部电影是续集,它就失去了价值和吸引力了吗?” 福斯国内发行主管Chris Aronson分析说:“消费者受到电影参差不齐的质量的狂轰滥炸,制片人也许正在努力构建IP,但是观众却再也忍受不了了。”面对《忍者神龟2》的失败,前派拉蒙影业副主席罗伯·摩尔也曾无奈说道:“打造系列能对公司提供帮助,但是观众已经向我们提出需要更独特作品的挑战了。”   

中小制作依旧边缘,《死侍》的成功很难复制  

好莱坞对大制作电影的迷信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名利场》杂志指出,2007——2011年间,好莱坞除迪士尼外的五大电影公司总体利润下降了70%,电影公司的总利润占据其母公司利润的不到10%,预测到2020年这个比例甚至会下降到5%左右。为了增加营收,电影公司不得不制作一些情节简单,画面花哨,背靠大IP的爆米花大制作,来吸引本土以及占据票房收入70%的海外观众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成本电影在六大电影公司的战略里被挤到边缘位置,而更多以黑马的身份出现。

一般来说,六大电影公司的中小制作电影主要出自旗下的子公司,迪士尼的试金石公司、索尼的银幕珍宝和三星影业、华纳的新线影业、二十世纪福斯的探照灯和福斯2000的作品在制作上都以中小规模为主。此外,好莱坞主流制片厂也会与独立电影厂牌合作,购买中小制作的发行版权,例如环球就参与发行了迈克尔·贝拥有的专攻恐怖电影的白金沙丘公司作品《人类清除计划3》和《死亡占卜2》。  

除了票房黑马,中小成本电影还能丰富院线内容的多样性,同时也是每年好莱坞颁奖季的主力。派拉蒙影业虽然去年业绩在好莱坞六大中垫底,但凭借《降临》《藩篱》和《沉默》等影片拿到了2017年奥斯卡奖中的18个提名,位居六大之首,仅次于担任《爱乐之城》发行方的狮门影业。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有一部中等成本的电影成为颠覆性的存在,那就是二十世纪福斯影业的超级英雄电影《死侍》。影片以58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豪取超过7亿美元的票房,成为福斯在2016年最赚钱的电影。有这块珠玉在前,嗅觉敏锐的各大制片公司也开始跃跃欲试争相相仿。但是电影研究人士蒋勇认为,由于死侍这个角色的特殊性,影片的成功很难复制:“死侍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演员推动项目(主演瑞安·雷诺兹身兼制片人筹备开发了11年),另外福斯漫画电影成本就比漫威、DC低,而且单个英雄成本可以更低,再加上《死侍》中还有相当的喜剧元素,所以低成本可以满足拍摄需求。”

“小贱贱”的成功让瑞恩·雷诺兹实现大翻身

死侍原本就拥有广泛的漫画粉丝,这个角色幽默和嘴炮的特性,赋予他脱俗并且自带闪光灯的体质。死侍也是X战警系列中的异类,他不需要构架庞大的世界观和复杂的冒险情节,不需要堆砌价格不菲的大场面和大特效,反而靠自身亮点就能赢得看点。影片R级的设定容忍了剧情中更多粗口和黄暴情节,也与为了适用于更多电影观众从而定级为PG-13的超级英雄大片大不相同。想一想在90年代末的《刀锋战士》系列和2009年扎克·施奈德的《守望者》后,观众有多久没看过R级的超级英雄电影了?但如果后面超级英雄或者经典角色都走R级路线,这种新鲜劲又能持续多久?  

《银河护卫队》导演詹姆斯·古恩认为《死侍》的成功不能单靠某一个因素:“制片厂不会认为这部影片很优秀很新颖,只会看到它是一部下流的超级英雄电影,或者它打破了第四面墙。”将一部电影的成功因素模式化并套用在其他电影上,并不意味着后来者也会取得相似的成绩。按照古恩的意思,无论是中小制作还是大制作,品质与创新始终是一部成功电影的最基本要素。

好莱坞震荡幕后,新媒体对六大发起了怎样的冲击?

流媒体抢走影院和电视观众后,又要颠覆电影制作发行模式了  

流媒体等网络付费平台走红之后,电影院和有线电视经历了惨痛的用户流失。《财富》杂志去年撰文写道,虽然记录好莱坞电影全球票房收入的数字不断刷新,但是影院的固定观影人群比较十年前要少了很多,其原因部分要归结于流媒体和家庭娱乐业务的发展。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在视频网站看电影将在2017年成为主流,影院用户也将逐渐转移至网络。  

另一方面,家庭娱乐业务也受到了流媒体的冲击。索尼去年营收遭遇9.62亿美元的减损支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娱乐领域,也就是DVD和蓝光光盘等产品收益不足预期。在内容上,流媒体相比公众台的优势在于,它不用像后者严格按照美国国家广播协会的分级制度制作内容,也不用太顾虑海外观众,因此在题材选择上更加自主、多元。对于HBO、CNN等有线电视台来说,流媒体的威胁体现在价格低廉上。观众能用更少的钱在流媒体上看到有线电视台的节目,同时还享有平台的原创内容。彭博社报道,AT&T在2016年第二季度就损失了4.9万有线电视的付费用户。  

面对急迫的形式,好莱坞除派拉蒙以外的五大公司从2014年也陆续推出流媒体服务。迪士尼在2014年推出名为Disney Movies Anywhere 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iTunes在多种设备上观看到电影内容。一年后迪士尼又发布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Disney Life。时代华纳旗下的HBO电视台在2015年推出HBO Now流媒体订阅服务,还和苹果公司达成协议,将在Apple TV中内置这一平台。AT&T去年12月1日在Direct TV付费电视平台推出流媒体直播服务,依托其电信服务优势,用户能够以零流量收看直播内容,并且能对100多个频道进行点播。福斯和环球都拥有北美流媒体季军Hulu网站的份额,环球所属的康卡斯特集团还计划在今年推出无线业务,连通流媒体播放平台。索尼也拥有流媒体服务平台Crackle。  

在电影公司纷纷应对之际,流媒体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制作电视剧集原创内容,还要进军更为传统的电影行业。Netflix上个月底以1.05亿美元的巨款获得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爱尔兰人》的全球发行权和流媒体播放版权。  

2015年,Netflix以凯瑞·福永执导的《无境之兽》小试牛刀,影片只在美国31家影院进行小范围上映,票房虽然不高却得到了影评人和颁奖季的认可。2016年,Netflix以9000万美元买下威尔·史密斯动作新片《明亮》(Bright),还投拍了邓肯·琼斯科幻新作《静音》和布拉德·皮特的战争喜剧《战争机器》。Amazon也在2015年初宣布将制作12部原创电影,今年又参与奥斯卡大热门《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发行。  

流媒体参与电影制作和发行,率先带来的是对好莱坞窗口制作的颠覆。一般来说,好莱坞电影从院线上映到在线观看可以长达39——52周,期间经过院线——家庭娱乐产品——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最终达到流媒体。但是在Amazon的计划中,原创电影在电影院播出后的4——8周就可以直接在流媒体上付费观看了,而Netflix的《卧虎藏龙2》甚至实现了同步在线放映。  

在制作成本方面,流媒体显然无法和实力庞大的制片厂相比,但他们在影片的选择上有着自己的独到眼光。Netflix和Amazon的片单上,要么是中小成本电影,要么是大制片厂认定没有前途的弃子。《爱尔兰人》原本属于派拉蒙影业,但由于后者内部高层变动,再加上斯科塞斯上一部电影《沉默》票房哑火,这个项目最终被抛弃。去年Netflix同步在线点播的科幻电影《幽冥》也曾经是环球和传奇的项目。好莱坞传统制片公司注重主力大片(Tentpole Films)制作的风潮中,流媒体作为电影行业的新人,更敢开发一些高风险、战线长的大明星、大导演作品,同时投资不受大片厂重视的中小成本电影。  

这种情况让人联想到当下的美剧市场,CBS、NBC、ABC等传统公共台在不断吃老本中逐渐没落,急待转型,而经常捡剩的流媒体往往能把弃子打造成口碑力作,例如“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制作的一月新剧《诈欺担保人》,这部剧集没有通过CBS电视台试播集的筛选,后来被Amazon捡起来制作了。这样看来,未来以Netflix为首的流媒体能在电影领域独当一面,甚至超越历史悠久、根基牢固的传统电影公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技公司抢占娱乐市场时,新技术将带来制作成本的优势  

社交媒体如今还是好莱坞影视在选角制作和宣传营销方面的得力助手,而在不久的未来,包括Facebook、Snapchat在内的社交媒体将会成为好莱坞电影公司最具威胁的竞争者了。  

主打阅后即焚功能的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拥有超过1.5亿日常用户,从去年开始,这一手机app开始转型,和好莱坞各大电视台和制片厂展开洽谈,邀请其在自家平台上创作原创视频内容。如今Snapchat越发像是一个移动版的电视平台了。  

Facebook收购VR技术领头羊的Oculus公司后,就开始强化其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开发力度,并先后推出了VR视频、VR直播,上个月底还宣布将提供体育赛事的VR直播。在全球拥有18亿月活跃度用户的Facebook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依托社交平台,将这些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比如你和朋友身处两个国家,可以在Facebook的VR平台上共处同一个虚拟演播室,观看同一场比赛。通过这一技术,Facebook在未来也许还能搭建出播放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在线VR虚拟演播室。  不光是社交媒体,谷歌、苹果等高科技公司也纷纷涉足内容领域,Google Play和iTunes将发展成为聚合内容的流媒体平台,而两家公司也有计划自主开发原创节目。  

社交媒体和科技公司等好莱坞新加入者,正在逐渐颠覆娱乐行业的格局:内容产业由电影公司和电视网决定制作什么样产品的卖方市场,转变成由观众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的买方市场。而让好莱坞处于劣势的地方在于,这些科技公司比他们更善于利用先进科技,也把握着节省制作成本的先天优势。  

新技术从流媒体崛起之初就开始彰显其威力,《纸牌屋》问世时,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上最热的名词,虽然后来对大数据有伪科学之嫌的声讨层出不穷,但好莱坞也自此受到启发,在制作中更依赖大数据的分析。《教父2》《夺宝奇兵》等影片的选角导演Mike Fenton就表示会利用明星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为影片选择合适的角色,一些活跃的明星往往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带来更高的票房收益。  

而诞生在硅谷的科技公司则拥有比大数据更加先进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如果影视作品的剧本创作自有其逻辑的话,那么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代替人类完成这些工作呢?《名利场》杂志就提到了这种可能:“如果将现有最优秀的剧本输入到计算机里,它可能会写出一个不赖的作品;如果人工智能能分析奥斯卡获奖电影数十万小时的素材,然后以此为剪辑的原则,最后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呢?”这些设想如同电视剧《黑镜》中科技末日让人恐惧,但确实有其存在的可能性。  

科技的发展也对用户的娱乐消费行为带来巨大的变革。电影不再是消费者唯一的消遣途径,电子游戏、社交网络都是不错的选择。而新科技也在改变着消费者观看内容产品的方式。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花时间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传统观影方式被不少人看做是种麻烦的选择,移动端的普及不再将观众圈定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或空间中,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脑等设备和无线点播业务打破了内容播放者对用户的时空限制,从而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  

除了流媒体,美国人还开启了一个名叫Screening Room的创业项目,这项服务能让观众足不出户直接在家同步观看影院新上映的电影。每个月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用户就能在特定的机顶盒上接收到最新的电影了。这一项目被曝光后受到好莱坞多位大导演的抵制。一位好莱坞发行商说:“(如果它成功)这将是电影终结的开始,美国一半的电影院都会因此关门。”Screening Room服务直到现在还没什么起色,但它的存在的确也给好莱坞制作、发行和放映链条带来了新的压力。  

在很多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看来,硅谷领衔的新科技公司成了未来娱乐行业的最具前途的势力。好莱坞娱乐大亨巴里·迪勒年初在《名利场》杂志的一场峰会上发表了对好莱坞的唱衰论:“我不明白现在为什么还会有人想买电影公司,他们已经不拍电影了,而是去做帽子和口哨了。如果不拍系列电影,你就没办法经营一家成功的电影公司。”风投资本家麦克·莫里茨(Mike Moritz)也表示:如今好莱坞最赚钱的电影,都不如投资一家有些名气的科技公司来钱多。  

面对浩浩汤汤的变革大潮,好莱坞多家主流制片厂在2016年年报中都提到了新媒体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鲍勃·伊格尔在迪士尼2016年年度总结会议上就表示:“迪士尼未来会发展为消费者直接提供内容的平台,以此提升用户体验。我们正在考虑和探索实现这一目的的更多方式。”因此外媒传出迪士尼打算收购Netflix和Twitter的消息,也许并非空穴来风。  

和迪士尼一样,好莱坞大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对新趋势,并购科技公司或者与科技公司合作,成为其主要的措施。毕竟这些历史悠久的娱乐大佬非常明白,内容永远是他们应对外来者的最大优势。迪士尼去年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视频流媒体公司BAMTech,并将在今年把ESPN频道和其他的内容资源转移到这一数字平台上。NBC、MTV、ABC、A&E电视台和特纳电视网等等传统电视台也都已经展开和Snapchat的合作,为其提供原创节目,拓展传播渠道。  

随着时代变革下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新媒体领域也成为一些从好莱坞出走的高层管理者们的新归宿:索尼影业CEO迈克尔·林顿转任Snap公司董事长,其丰富的内容管理经验能为后者打造原创内容战略提供更多帮助。  

杰弗里·卡森伯格接下来会担任梦工厂新媒体董事长,负责拥有多媒体平台的Awesomeness TV和新成立的软件制造公司Nova。此外,他还和梦工场动画以及来自硅谷的伙伴筹集近6亿美元成立新媒体公司WndrCo,主攻电视、移动视频,他对外媒表示:“你不应该惧怕重新开始,我感觉自己像25岁一样充满着干劲。”

好莱坞,作为全球最强大电影工业代名词,由20世纪初东欧犹太移民的5分钱戏院开启。192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好莱坞大片厂制进入“黄金时代”;1948年开始的“派拉蒙法案”以及电视的挑战,让好莱坞大片厂体系开始调整。

历经新好莱坞、后经典电影,面对录像带、DVD、有线电视、VOD等各种窗口出现,好莱坞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进入21世纪后,六大片厂逐步变成媒体大集团的组成部分,电影只是集团经营的一环,当然还是重要的是一环。

没想到最近10年,随着流媒体、社交媒体、移动视频等新科技的快速发展,让好莱坞似乎再次走到了新时代的门口。

来源:Mtime时光网

原标题:好莱坞走到新时代的门口 六大高层动荡背后的真相

最新更新时间:03/04 19:0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好莱坞走到新时代的门口 六大高层动荡背后的真相

一年内,除迪士尼以外的好莱坞其他五大电影公司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人事震荡。

Lila 文

一年内,除迪士尼以外的好莱坞其他五大电影公司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人事震荡。如今好莱坞格局有怎样的改变?新媒体和高科技将对影视产业造成怎样的冲击?这些是否意味着好莱坞一个时代的结束?

继2013年秋天华纳兄弟影业和环球影业高层调整后,2016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迪士尼、华纳、二十世纪福斯、NBC环球、索尼和派拉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动荡。

去年4月,梦工场动画被NBC环球收购,创始人杰弗里·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退出一线。6月,福斯影业宣布现任CEO吉姆·吉亚诺普罗斯(Jim Gianopulos)将在2017年任满离职,还早早宣布了继任人选。9月,派拉蒙影业副主席罗伯·摩尔(Rob Moore)被强制辞退。10月,美国电信公司AT&T收购时代华纳,负责华纳影业创意发展和全球产品的主席格雷·西尔弗曼(greg silverman)。

这一波震动并没有随着新一年的来到而停止。今年1月索尼影业CEO迈克尔·林顿(Michael Lynton)离职,最近一周又曝出派拉蒙影业CEO布拉德·格雷(Brad Grey)将下课。据外媒报道,环球影业主席唐娜·朗雷(Donna Langley)的合同也将到期,是去是留目前还没有定论。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近一年内离职的高层

不到一年内,除了迪士尼影业以外,好莱坞其他五家主要电影公司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人事震荡。变动中,现今好莱坞六大形成了怎样的格局,高层的调整和公司的并购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包括社交媒体、流媒体在内的新媒体和频繁出现在电影产业版面的硅谷企业将对好莱坞造成怎样的冲击,又将带来怎样的变革?此番动荡是否意味着好莱坞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好莱坞震荡背后,六大电影公司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派拉蒙&索尼继续垫底,这次连大投资都不管用了  

波折不断的2016年,派拉蒙影业交出了一份不怎么让人满意的答卷。《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间谍同盟》《宾虚》《威士忌、探戈和狐步舞》以及《超级名模2》等影片让派拉蒙承受了超过4.5亿美元的亏损,全年收入仅有8.77亿美元,在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中排名垫底。今年年初,《怪兽卡车》票房也遭遇失利,目前全球票房仅有6000万出头。

2016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北美票房成绩

从去年到今年派拉蒙高层经历了巨大调整:先是影业副主席罗伯·摩尔被维亚康姆集团高层强制辞退,原本地位稳定的派拉蒙影业CEO布拉德·格雷如今也因维亚康姆集团新任老板Bob Bakish的命令惨遭下课,而新一任的CEO也有望近期宣布。在这期间,派拉蒙也在积极地寻找新金主。拒绝万达集团提出的收购意向后,派拉蒙在今年年初与上海电影集团、华桦传媒达成协议,未来三年将获得两家中国公司超过25%的电影制作资金,涉及金额超过10亿美元。  

布拉德·格雷2005年接替雪莉·兰辛成为派拉蒙影业CEO, 在其任职的12年中成功开发出《变形金刚》《星际迷航》等系列电影,并在2007年和2011年凭借《变形金刚》《美国队长》(派拉蒙担任发行)等影片收益问鼎好莱坞。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近一年内离职的高层
派拉蒙影业近六年票房成绩一览

但同时,在格雷的任下派拉蒙遭遇了一系列政策失误:2006年派拉蒙以16亿美元收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但在票房力作《变形金刚》问世的两年后(2009年)与其分家,不过好在派拉蒙保住了共同制作《变形金刚》系列的权力,也与迈克尔·贝建立起不错的合作关系;同样在2006年派拉蒙还因为利益分配问题终止了与汤姆·克鲁斯长达14年的合作,直到2011年双方重修旧好,《碟中谍4》也时隔五年才重见天日;作为曾经《钢铁侠》《美国队长》和《雷神》等漫威早期超级英雄大片的发行方,派拉蒙显然没有看到这些超级英雄IP的重大价值,到后来漫威被迪士尼收购,派拉蒙又失去了一块吸金大头。

派拉蒙影业最近两任CEO履历表

派拉蒙母公司维亚康姆的高层内斗,让局面更是 “雪上加霜”。2016年,掌舵维亚康姆十年的前董事长菲利普·道曼(Philippe Dauman)打算为收益不断下降的派拉蒙引进新的投资人,万达影业因此成为主要竞争者。但后来万达收购派拉蒙的提议遭到在维亚康姆董事会一手遮天的雷石东家族的反对,最终这场内斗以道曼被炒而告一段落。

从2012到2016年,派拉蒙连续五年都是好莱坞六大中的最后一名,甚至在2012年和2013年跌出前六,被打造出《饥饿游戏》的狮门影业超越。陷入业绩不佳困境的不只是派拉蒙,在好莱坞六大中排名倒数第二的索尼影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年初,索尼影业CEO迈克尔·林顿辞去职务,投奔社交媒体Snapchat。

现年57岁的林顿在索尼任职13年,曾创造了《蜘蛛侠》和《007》等成功电影系列,以及《绝命毒师》和《黑名单》等热门电视剧。但2014年索尼因为《刺杀金正恩》一片遭到黑客袭击,旗下的电影正片、新项目、剧本以及高管、明星和员工个人信息等重要内容统统被曝光,导致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到了2015年,索尼好不容易凭借《007:幽灵党》的8亿全球票房,改变了连续两年的净亏损局面,并且获得13.08亿美元的净利润。

索尼影业近两任CEO履历表

然而这一势头在2016年便遇到阻隔。去年索尼影业盈利4.4亿美元,《愤怒的小鸟》(3.5亿美元)、《超能敢死队》(2.29亿美元)和《美人鱼》(5.54亿美元)等影片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豪勇七蛟龙》《太空旅客》《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电影却表现平平,甚至没有回本。索尼2016年在好莱坞的市场占有率仅有8%,甚至不及迪士尼的三分之一。要知道它在2012年曾以16.1%的市场份额位居六大榜首。更惨的是,索尼影业净利润4.4亿这一数据没有把公司高达9.62亿美元的减损支出计算在内。如果算上,那么索尼又将回到净亏损状态。

索尼影业近五年北美票房一览

林顿辞职不久,媒体又曝出因多年经营不善索尼将出售电影和电视业务。随后索尼集团负责人平井一夫澄清不会出售影业部门。但问题是,这家以硬件为基础的跨国娱乐公司接下来要怎样才能让内容部门扭亏为盈,减小投资压力?

好莱坞这轮最新一轮的波动,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4月,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康卡斯特以38亿美元收购了梦工场动画公司,后者已经成为NBC环球娱乐集团的一部分,与环球影业并列存在。梦工场动画CEO和创始人杰弗里·卡森伯格退出一线,担任梦工场新媒体主席,同时兼任NBC环球顾问。  

拥有《怪物史莱克》《马达加斯加》《驯龙高手》《功夫熊猫》等优质内容的梦工场动画一直是多家企业觊觎的对象,2014年日本软银和美国孩之宝公司都向其曾表达出收购意向。而卡森伯格最终接过康卡斯特的橄榄枝,与后者庞大且完善的产业链密不可分。  

梦工场动画曾在2015年年报中自我分析:不同于其他主流制片厂拥有电视网络和有线频道等多元业务,梦工场动画缺乏多渠道的经营模式,致使其营收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动画电影以及家庭娱乐产品的商业收益。但过于依托一部电影的成败,就导致了2014和2015年间梦工场动画面临的危机:《守护者联盟》《天才眼镜狗》《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等作品商业成绩不及预期拖垮了公司的业绩,导致其在2015年裁掉20%的员工,关闭了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雷德伍德城的工作室,并且对管理层进行大规模地调整。

梦工场动画2011—2015年经营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上面这张表格可以看出,尽管梦工场动画在2015年总收入增长了25%,却仍未改变净亏损的状况。同时动画部门的盈利或亏损对公司整体的净利润高度重合,足以见得动画在公司产业链中占据的比重。  

曾经在迪士尼任职的卡森伯格,在1994年建立梦工场动画时也许就怀着打造出第二个迪士尼的梦想。但在连年不利的财务状况下,选择一个靠山可能才是让梦工场动画继续发展的正途。康卡斯特对于梦工场就像迪士尼之于皮克斯,不仅能帮助它降低动画制作的风险,又能利用完整的产业链充分开发梦工场动画IP的价值。但灵魂人物杰弗里·卡森伯格退出之后,梦工场动画还能和以前一样吗?  

目前看来,《宝贝老板》和《内裤队长》将在今年如期上映,《驯龙高手3》《怪物史莱克5》和《马达加斯加4》也会在未来几年与观众见面。但伴随着收购,梦工场动画的几个电影项目也受此影响停止制作,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疯狂原始人2》被彻底取消。1月份,华纳公司前高管克里斯·迪法利亚才刚刚接替卡森伯格出任梦工厂动画CEO,这家承载着动画梦想和反传统风格的公司的未来,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未知数。  

梦工场动画的并购也将带来好莱坞动画市场一次小范围的洗牌。凭借《神偷奶爸》《小黄人》,环球所有的照明娱乐在近几年迅速崛起。 2016年两部原创新作《爱宠大机密》《欢乐好声音》收获的商业成功,让环球成为仅次于迪士尼的第二动画电影票房大仓。收购梦工场动画之后,环球在儿童与家庭娱乐内容方面如虎添翼,将在这一领域成为迪士尼最大的威胁。

2016年好莱坞动画电影作品票房成绩一览

迪士尼和环球两强相争的金字塔尖下,是华纳、福斯和索尼三家动画公司的激烈排位。华纳2014年的动画片《乐高大电影》是美国本土票房第五高的电影,这个成绩让人们看到乐高系列巨大的商业潜力。但去年《逗鸟外传》的惨败表明华纳光靠乐高系列,还不足以爬进好莱坞动画领域的第一梯队。  

几年前好莱坞动画江湖上仅次于迪士尼和梦工场的蓝天工作室去年刚刚砸了《冰川时代》的老招牌,系列拍到第五集收获了烂番茄网站85%的差评和6400万左右的本土票房。随着《冰川时代》和《里约大冒险》表现日趋下滑,保持一年一部电影的蓝天工作室显然还没有找到足够卖座的新系列IP。在其他动画公司争相崛起的大环境下,蓝天工作室面对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大。  

相比于竞争对手的自产自销,索尼动画在运作上更为灵活。2016年在《愤怒的小鸟》和《香肠派对》两部收益不错的动画电影中,索尼其实只担任了发行的工作。这种运作方式既降低了影片失利带来的风险,如若票房成功作为发行方也能照赚不误。索尼本部的动画依旧注重IP的打造,目前其手中握有《精灵旅社》和《蓝精灵》两大系列,而今年的《Emoji大电影》也是重点打造的对象。  

派拉蒙动画本身起步比较晚,在2011年叫好叫座的《兰戈》问世后,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了,所以就基本退出抢占动画市场的竞争了。2016年派拉蒙动画依旧缺席,他们下一部作品是明年上映的《吉诺密欧与朱丽叶2》。

福斯换帅风波之后,《阿凡达》《X战警》还会如期布局

持续近一年的好莱坞换帅风潮同样波及到二十世纪福斯公司。2016年6月,福斯宣布影业CEO吉姆·吉亚诺普罗斯将在2017年6月30日合同到期时离职,随后又确定二十世纪福斯联合主席史黛西·施奈德(Stacey Snider)将成为吉亚诺普罗斯的继任者。

吉姆·吉亚诺普罗斯执掌下的福斯,收益比较平稳,虽然2015、2016连续两年公司整体收入有所下降,但去年纯利润达到13亿美元,同比上涨了21%。

二十世纪福斯影业近五年北美票房一览

吉姆·吉亚诺普罗斯从2000年开始与汤姆·罗斯曼(Tom Rothman)共同担任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娱乐公司的联合主席,2012年罗斯曼离开后,吉亚诺普罗斯开始独立担任CEO,负责二十世纪影业、福斯探照灯、福斯2000、福斯动画、蓝天工作室、福斯国际和福斯家庭娱乐等部门。在位期间,他开发出《X战警》《阿凡达》《火星救援》《死侍》等卖座项目,同时和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等导演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十世纪福斯影业近两任CEO履历表

刚刚来到福斯18个月的史黛西·施奈德被指派为新一任CEO,让不少人提出质疑。施奈德曾在1999—2006年间担任环球影业CEO,然后成为斯皮尔伯格麾下梦工厂影业的主管,参与制作过《捐精大丈夫》《维基解密》等影片。任职福斯后,施奈德并没有展现亮眼的业绩能力,因此这次晋升让也有些人怀疑她是否是走了后门,又或者她是否只是福斯背后大佬默多克家族权力更迭时期的一枚棋子。但包括梦工厂前CEO杰弗里·卡森伯格在内的支持者都表示,施奈德的能力被远远低估了,她会是这个职位的最好人选之一。  

高层人事变动引发了人们对福斯未来的猜想。在长达16个年头里,吉姆·吉亚诺普罗斯与福斯制作部门主席艾玛·沃茨(Emma Watts)、福斯探照灯、福斯2000等分部负责人保持着高效配合,施奈德的接任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磨合。  

此外,吉姆·吉亚诺普罗斯和艾玛·沃茨同好莱坞大导们的关系很“铁”,前者的离开也引发人们对福斯与导演关系面临改变的担忧。《好莱坞报道者》曾援引知情人的言论,表示詹姆斯·卡梅隆对吉姆·吉亚诺普罗斯和沃茨非常忠诚,并且愿意最高程度地配合他们。在吉亚诺普罗斯离职消息曝出后,卡梅隆的制片人乔恩·兰道表示:“我们和吉姆有非常好的关系,希望在未来几年我们能和史黛西也有这样好的关系。”卡梅隆的《阿凡达》系列有望在今年开始套拍,影片续集有可能在明年上映。《阿凡达》是福斯最重要的系列项目之一,延续与卡梅隆的合作对整个公司来说意义非凡。

康卡斯特收购梦工厂后,华纳影业CEO凯文·特苏哈拉(Kevin Tsujihara)曾指出:这次并购不会是大量公司合并交易的前兆。但仅仅六个月后,美国电信巨头AT&T就宣布将斥资860亿美元收购华纳影业的母公司——时代华纳集团。这一买卖也成为2016年度最大的收购案。  

时代华纳是仅次于迪士尼和康卡斯特的全球第三大的娱乐公司,拥有强大的内容产业,除华纳影业外,还有DC漫画、HBO电视台、拥有NBA转播权的TNT电视台和CNN电视台等分部。2016年,时代华纳在影视产业方面的收入增加了0.4%,净利润达到17亿美元,同比上涨15%。占据时代华纳收入超过40%的华纳影业的好成绩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蝙蝠侠大战超人》《X特遣队》《神奇动物在哪里》三部票房巨擘撑起影业整体营收,创造出近十年来最好的票房利润。  

但是华纳旗下的超级英雄电影依然面临着口碑方面的巨大压力。《蝙超》和《X特遣队》的票房盈利无法掩盖影片收获的差评,也导致华纳开始了一系列内部人事和机制的调整。首先华纳成立了专门针对DC电影的独立部门,同时任命执行副总Jon Berg和DC首席内容官Geoff Johns共同管理。然而新部门的成立并没有扭转DC电影的衰局:《X特遣队》口碑失利和《闪电侠》《蝙蝠侠》等项目导演一再易主,暴露出华纳和DC内部的问题,影业CEO凯文·特苏哈拉的管理能力也遭受到质疑。  

相比较迪士尼给漫威绝对的自主权,华纳对DC电影的过度干预成为影片质量不过关的首要因素之一。在起步比较晚的情况下,华纳2014年10月一口气公布了10部超级英雄电影项目。然而面对头两部不尽如人意的局面,华纳和DC方面似乎对影片创作方向有些迷茫,扎克·施奈德和《正义联盟》其他主创在一直强调影片的风格将不会像DC以往一样采用暗黑基调,《闪电侠》也打算走喜剧路线。如今DC电影的前景,很大程度上押宝在今年5月份上映的《神奇女侠》上,如果影片票房和口碑不能符合预期,那华纳旗下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无疑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局势。  

去年12月,华纳影业辞去了总裁格雷·西尔弗曼的职务 ,有传闻说这一决策是华纳高层为近几年包括《小飞侠:幻梦起航》《秘密特工》和《木星上行》等哑火大片埋单。不少人猜测,如果今年华纳几部大片成绩如果不如人意,CEO凯文·特苏哈拉的地位很有可能也会被取代。

华纳影业近两任CEO履历表

华纳影业母公司时代华纳也有自己的烦恼。在2002年与美国在线的失败并购之后,时代华纳遭遇了990亿美元的巨额净亏损并经过了漫长的恢复期,公司近几年净利润也只保持在3%左右。单一的内容渠道和广告收入来源让时代华纳为了规避更大的风险,不得不求新求变。  

所以相比派拉蒙、索尼和梦工厂动画因为财务问题引发高层震动,华纳收购案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选择与AT&T公司融合,是这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电影公司为应对好莱坞新环境和新势力,力图转型的一次主动尝试。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用户的收看渠道也从传统媒介转为新媒体,网络端和移动端的观看需求日益增长。AT&T旗下的电信业务拥有上亿用户,但在基础业务外,缺乏能够增值的内容产品。另外AT&T在2014年收购的有线电视网络DirectTV也苦于缺乏原创内容,无法与新兴的视频流媒体抗衡。公司CEO兰德尔·斯蒂芬森(Randell Stephenson)曾强调:“优质内容永远都能得到胜利,无论在大屏幕、电视屏幕还是移动屏幕上。”  

时代华纳强大的内容资产恰好弥补了AT&T的不足,同时经由AT&T的无线网络平台,华纳可以完成由传统播放端到新媒体的转变,还能得到更为广泛的用户基础。而且DirectTV一旦与时代华纳所有的HBO、TNT和CNN等资源完成整合,那么它就能获得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还能通过向其他流媒体平台销售版权而取得收益。

(总收入对应右栏数值,总利润总票房对应左栏数值)

迪士尼的成功与CEO鲍勃·伊格尔(Bob Iger)富有远见的领导能力密不可分。2005年上任以来,伊格尔逐步拓宽了迪士尼的IP金库,首先在2006年以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2009年以40亿美元收购漫威娱乐,2012年花费40.6亿美元将卢卡斯影业归入囊中,如今这三个子公司的产品为迪士尼带来巨额的收益。  

另一方面,鲍勃·伊格尔振兴了迪士尼本部动画的实力,《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作品让其能够与皮克斯工作室抗衡。同时伊格尔还注重布局迪士尼整体产业链:比如在东亚地区先后增开香港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加强扩展国际业务;又与iTunes等网络媒体平台合作为其输送内容,丰富内容渠道和用户基础。在伊格尔的决策下,迪士尼成为一个涉及电影、电视、消费品、主题乐园、网络媒体的综合娱乐帝国,市值从2006年的484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超过1600亿美元,身价翻了三倍之多。

迪士尼公司近两任CEO履历表

环球影业仅次于迪士尼,手握“速度与激情”、“侏罗纪”和“怪物宇宙”等多个吸金电影系列,同时还依傍康卡斯特集团,享有从电影电视内容,到线下衍生品和主题公园的产业链。2015年,环球影业达到巅峰,公司美国本土总票房超越迪士尼达到24.45亿美元,市场份额也21.3%位列全年榜首。  

环球影业主席唐娜·朗雷的名字也因此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朗雷曾是新线影业的制作主管,2001年加盟环球影业担任制作部门的高级副总,2013年9月在康卡斯特收购环球不久后晋升为环球影业主席。面对《超级战舰》《冥界警局》和《四十七浪人》等影片相继失利,朗雷和环球经历了动荡波折的2013和2014年,在2015年迎来大爆发。是年,环球的本土总票房收入增长了54%,一举从好莱坞六大排名倒数第二跃居第一。一时间,唐娜·朗雷成为好莱坞电影公司最成功CEO的代表。

唐娜·朗雷上任后环球影业年度票房一览

环球在2015年的盛况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回顾环球影业2015年的营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偶然因素。如果说《速度与激情7》《侏罗纪世界》《小黄人大眼萌》的大卖在意料之中,那么《五十度灰》《完美音调2》《冲出康普顿》《生活残骸》等投资均未超过5000万美元的中小成本电影的巨额票房收益,才是环球影业的惊喜力量。小投资和高收入的黑马电影并不能在事先得到准确地预测,而环球这些拥有巨大未知因素的黑马恰好在2015年集体爆发,才助力最终的票房奇迹。

到了2016年,环球影业在《爱宠大机密》《谍影重重5》和《欢乐好声音》等大票仓外,先是《猎神》《魔兽》等大制作压根没回本,连中小制作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最后的结果就是总体成绩的回落:今年NBC环球集团收入64亿美元,净利润6.97亿美元,对比逆天的2015年,去年的这两组数字分别下降了13%和43%。  

唐娜·朗雷今年将面临合同到期的问题,环球在2017年度的《速度与激情8》《神偷奶爸3》《木乃伊》等商业大片能否正常发挥,中小成本能否突出重围,并且联合缓解影业营收负增长的趋势,对她接下来的任职非常关键。

环球影业近两任CEO履历表

好莱坞震荡之后,六大电影公司会转变策略吗?

大投资和续集电影策略不会停止,但会更加谨慎  

2015年好莱坞电影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里,《星球大战7》《侏罗纪世界》《复仇者联盟2》在内续集电影占据了7个席位,另外三部电影《头脑特工队》《火星救援》和《灰姑娘》中,后两部也并非原创作品。近几年续集的火爆让好莱坞意识到打造系列和IP的重要性,2016年美国本土一共有36部续集(包括前传和衍生作品)上映,而在前两年,续集电影都还没超过30部。  

除续集作品外,好莱坞也保持着对大投资大制作的迷信。派拉蒙影业前董事长巴里·迪勒(Barry Diller)今年年初在一场业界峰会上表示:“电影产业已经不能被叫做电影产业了,现在它已经成为‘大片产业’。业内全是一些巨大投资的爆米花电影,票房拿到5亿美元才能达到收支平衡。”2013年好莱坞投资超过1亿的大片达到31部之多,但《独行侠》《四十七浪人》《惊天危机》《极乐空间》等大制作失利后,2014和2015年的过亿投资电影缩水到每年23部左右,去年这一数字又回升到30部(还没算上《惊天魔盗团2》和《分歧者3》),可见制片厂对大制作并没丧失信心。  

伴随着大投资和续集电影的扎堆上马,去年年中太平洋彼岸却传来诸多票房扑街的噩耗:《独立日2》《猎神》等大投资票房惨淡,《超级名模2》《邻居大战2》等中低成本的续集成绩也不理想,派拉蒙影业更是被《忍者神龟2》《宾虚》等电影的失利坑惨了,去年全年利润的下降幅度超过了1500%。美国《财富》杂志则将2016年的暑期档称为“票房毒药之夏”。  

但《福布斯》网站评论者Scott Mendelson指出,2016年好莱坞大片成绩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X战警》系列衍生作品《死侍》票房达到7.8亿美元,《美国队长3》《蝙蝠侠大战超人》《海底总动员2》《侠盗一号》和《神奇动物在哪里》商业表现也足够强势。  

这样的局面下,好莱坞对大制作和打造系列电影的崇拜在未来也不会减退,但主流制片公司也许会因为失败案例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在题材选择方面也会加强斟酌。美国票房数据分析者Paul Dergarabedian就指出:“如果大家因为(2016年)夏天几部电影失利,定论好莱坞非原创的大投资作品就此失灵,这说明人们对电影产业不断循环的本质缺乏了解。因为我敢肯定以前人们也曾有过类似(关于是否该迷信大制作和续集)的争论,但是没过多久,这些作品又成为行业内最火的项目了。”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大投资和续集电影的成功与否与影片本身的质量挂钩。Paul Dergarabedian表示:“票房出现问题的真正因素可能是品质问题,否则你能说因为一部电影是续集,它就失去了价值和吸引力了吗?” 福斯国内发行主管Chris Aronson分析说:“消费者受到电影参差不齐的质量的狂轰滥炸,制片人也许正在努力构建IP,但是观众却再也忍受不了了。”面对《忍者神龟2》的失败,前派拉蒙影业副主席罗伯·摩尔也曾无奈说道:“打造系列能对公司提供帮助,但是观众已经向我们提出需要更独特作品的挑战了。”   

中小制作依旧边缘,《死侍》的成功很难复制  

好莱坞对大制作电影的迷信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名利场》杂志指出,2007——2011年间,好莱坞除迪士尼外的五大电影公司总体利润下降了70%,电影公司的总利润占据其母公司利润的不到10%,预测到2020年这个比例甚至会下降到5%左右。为了增加营收,电影公司不得不制作一些情节简单,画面花哨,背靠大IP的爆米花大制作,来吸引本土以及占据票房收入70%的海外观众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成本电影在六大电影公司的战略里被挤到边缘位置,而更多以黑马的身份出现。

一般来说,六大电影公司的中小制作电影主要出自旗下的子公司,迪士尼的试金石公司、索尼的银幕珍宝和三星影业、华纳的新线影业、二十世纪福斯的探照灯和福斯2000的作品在制作上都以中小规模为主。此外,好莱坞主流制片厂也会与独立电影厂牌合作,购买中小制作的发行版权,例如环球就参与发行了迈克尔·贝拥有的专攻恐怖电影的白金沙丘公司作品《人类清除计划3》和《死亡占卜2》。  

除了票房黑马,中小成本电影还能丰富院线内容的多样性,同时也是每年好莱坞颁奖季的主力。派拉蒙影业虽然去年业绩在好莱坞六大中垫底,但凭借《降临》《藩篱》和《沉默》等影片拿到了2017年奥斯卡奖中的18个提名,位居六大之首,仅次于担任《爱乐之城》发行方的狮门影业。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有一部中等成本的电影成为颠覆性的存在,那就是二十世纪福斯影业的超级英雄电影《死侍》。影片以58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豪取超过7亿美元的票房,成为福斯在2016年最赚钱的电影。有这块珠玉在前,嗅觉敏锐的各大制片公司也开始跃跃欲试争相相仿。但是电影研究人士蒋勇认为,由于死侍这个角色的特殊性,影片的成功很难复制:“死侍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演员推动项目(主演瑞安·雷诺兹身兼制片人筹备开发了11年),另外福斯漫画电影成本就比漫威、DC低,而且单个英雄成本可以更低,再加上《死侍》中还有相当的喜剧元素,所以低成本可以满足拍摄需求。”

“小贱贱”的成功让瑞恩·雷诺兹实现大翻身

死侍原本就拥有广泛的漫画粉丝,这个角色幽默和嘴炮的特性,赋予他脱俗并且自带闪光灯的体质。死侍也是X战警系列中的异类,他不需要构架庞大的世界观和复杂的冒险情节,不需要堆砌价格不菲的大场面和大特效,反而靠自身亮点就能赢得看点。影片R级的设定容忍了剧情中更多粗口和黄暴情节,也与为了适用于更多电影观众从而定级为PG-13的超级英雄大片大不相同。想一想在90年代末的《刀锋战士》系列和2009年扎克·施奈德的《守望者》后,观众有多久没看过R级的超级英雄电影了?但如果后面超级英雄或者经典角色都走R级路线,这种新鲜劲又能持续多久?  

《银河护卫队》导演詹姆斯·古恩认为《死侍》的成功不能单靠某一个因素:“制片厂不会认为这部影片很优秀很新颖,只会看到它是一部下流的超级英雄电影,或者它打破了第四面墙。”将一部电影的成功因素模式化并套用在其他电影上,并不意味着后来者也会取得相似的成绩。按照古恩的意思,无论是中小制作还是大制作,品质与创新始终是一部成功电影的最基本要素。

好莱坞震荡幕后,新媒体对六大发起了怎样的冲击?

流媒体抢走影院和电视观众后,又要颠覆电影制作发行模式了  

流媒体等网络付费平台走红之后,电影院和有线电视经历了惨痛的用户流失。《财富》杂志去年撰文写道,虽然记录好莱坞电影全球票房收入的数字不断刷新,但是影院的固定观影人群比较十年前要少了很多,其原因部分要归结于流媒体和家庭娱乐业务的发展。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在视频网站看电影将在2017年成为主流,影院用户也将逐渐转移至网络。  

另一方面,家庭娱乐业务也受到了流媒体的冲击。索尼去年营收遭遇9.62亿美元的减损支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娱乐领域,也就是DVD和蓝光光盘等产品收益不足预期。在内容上,流媒体相比公众台的优势在于,它不用像后者严格按照美国国家广播协会的分级制度制作内容,也不用太顾虑海外观众,因此在题材选择上更加自主、多元。对于HBO、CNN等有线电视台来说,流媒体的威胁体现在价格低廉上。观众能用更少的钱在流媒体上看到有线电视台的节目,同时还享有平台的原创内容。彭博社报道,AT&T在2016年第二季度就损失了4.9万有线电视的付费用户。  

面对急迫的形式,好莱坞除派拉蒙以外的五大公司从2014年也陆续推出流媒体服务。迪士尼在2014年推出名为Disney Movies Anywhere 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iTunes在多种设备上观看到电影内容。一年后迪士尼又发布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Disney Life。时代华纳旗下的HBO电视台在2015年推出HBO Now流媒体订阅服务,还和苹果公司达成协议,将在Apple TV中内置这一平台。AT&T去年12月1日在Direct TV付费电视平台推出流媒体直播服务,依托其电信服务优势,用户能够以零流量收看直播内容,并且能对100多个频道进行点播。福斯和环球都拥有北美流媒体季军Hulu网站的份额,环球所属的康卡斯特集团还计划在今年推出无线业务,连通流媒体播放平台。索尼也拥有流媒体服务平台Crackle。  

在电影公司纷纷应对之际,流媒体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制作电视剧集原创内容,还要进军更为传统的电影行业。Netflix上个月底以1.05亿美元的巨款获得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爱尔兰人》的全球发行权和流媒体播放版权。  

2015年,Netflix以凯瑞·福永执导的《无境之兽》小试牛刀,影片只在美国31家影院进行小范围上映,票房虽然不高却得到了影评人和颁奖季的认可。2016年,Netflix以9000万美元买下威尔·史密斯动作新片《明亮》(Bright),还投拍了邓肯·琼斯科幻新作《静音》和布拉德·皮特的战争喜剧《战争机器》。Amazon也在2015年初宣布将制作12部原创电影,今年又参与奥斯卡大热门《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发行。  

流媒体参与电影制作和发行,率先带来的是对好莱坞窗口制作的颠覆。一般来说,好莱坞电影从院线上映到在线观看可以长达39——52周,期间经过院线——家庭娱乐产品——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最终达到流媒体。但是在Amazon的计划中,原创电影在电影院播出后的4——8周就可以直接在流媒体上付费观看了,而Netflix的《卧虎藏龙2》甚至实现了同步在线放映。  

在制作成本方面,流媒体显然无法和实力庞大的制片厂相比,但他们在影片的选择上有着自己的独到眼光。Netflix和Amazon的片单上,要么是中小成本电影,要么是大制片厂认定没有前途的弃子。《爱尔兰人》原本属于派拉蒙影业,但由于后者内部高层变动,再加上斯科塞斯上一部电影《沉默》票房哑火,这个项目最终被抛弃。去年Netflix同步在线点播的科幻电影《幽冥》也曾经是环球和传奇的项目。好莱坞传统制片公司注重主力大片(Tentpole Films)制作的风潮中,流媒体作为电影行业的新人,更敢开发一些高风险、战线长的大明星、大导演作品,同时投资不受大片厂重视的中小成本电影。  

这种情况让人联想到当下的美剧市场,CBS、NBC、ABC等传统公共台在不断吃老本中逐渐没落,急待转型,而经常捡剩的流媒体往往能把弃子打造成口碑力作,例如“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制作的一月新剧《诈欺担保人》,这部剧集没有通过CBS电视台试播集的筛选,后来被Amazon捡起来制作了。这样看来,未来以Netflix为首的流媒体能在电影领域独当一面,甚至超越历史悠久、根基牢固的传统电影公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技公司抢占娱乐市场时,新技术将带来制作成本的优势  

社交媒体如今还是好莱坞影视在选角制作和宣传营销方面的得力助手,而在不久的未来,包括Facebook、Snapchat在内的社交媒体将会成为好莱坞电影公司最具威胁的竞争者了。  

主打阅后即焚功能的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拥有超过1.5亿日常用户,从去年开始,这一手机app开始转型,和好莱坞各大电视台和制片厂展开洽谈,邀请其在自家平台上创作原创视频内容。如今Snapchat越发像是一个移动版的电视平台了。  

Facebook收购VR技术领头羊的Oculus公司后,就开始强化其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开发力度,并先后推出了VR视频、VR直播,上个月底还宣布将提供体育赛事的VR直播。在全球拥有18亿月活跃度用户的Facebook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依托社交平台,将这些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比如你和朋友身处两个国家,可以在Facebook的VR平台上共处同一个虚拟演播室,观看同一场比赛。通过这一技术,Facebook在未来也许还能搭建出播放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在线VR虚拟演播室。  不光是社交媒体,谷歌、苹果等高科技公司也纷纷涉足内容领域,Google Play和iTunes将发展成为聚合内容的流媒体平台,而两家公司也有计划自主开发原创节目。  

社交媒体和科技公司等好莱坞新加入者,正在逐渐颠覆娱乐行业的格局:内容产业由电影公司和电视网决定制作什么样产品的卖方市场,转变成由观众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的买方市场。而让好莱坞处于劣势的地方在于,这些科技公司比他们更善于利用先进科技,也把握着节省制作成本的先天优势。  

新技术从流媒体崛起之初就开始彰显其威力,《纸牌屋》问世时,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上最热的名词,虽然后来对大数据有伪科学之嫌的声讨层出不穷,但好莱坞也自此受到启发,在制作中更依赖大数据的分析。《教父2》《夺宝奇兵》等影片的选角导演Mike Fenton就表示会利用明星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为影片选择合适的角色,一些活跃的明星往往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带来更高的票房收益。  

而诞生在硅谷的科技公司则拥有比大数据更加先进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如果影视作品的剧本创作自有其逻辑的话,那么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代替人类完成这些工作呢?《名利场》杂志就提到了这种可能:“如果将现有最优秀的剧本输入到计算机里,它可能会写出一个不赖的作品;如果人工智能能分析奥斯卡获奖电影数十万小时的素材,然后以此为剪辑的原则,最后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呢?”这些设想如同电视剧《黑镜》中科技末日让人恐惧,但确实有其存在的可能性。  

科技的发展也对用户的娱乐消费行为带来巨大的变革。电影不再是消费者唯一的消遣途径,电子游戏、社交网络都是不错的选择。而新科技也在改变着消费者观看内容产品的方式。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花时间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传统观影方式被不少人看做是种麻烦的选择,移动端的普及不再将观众圈定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或空间中,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脑等设备和无线点播业务打破了内容播放者对用户的时空限制,从而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  

除了流媒体,美国人还开启了一个名叫Screening Room的创业项目,这项服务能让观众足不出户直接在家同步观看影院新上映的电影。每个月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用户就能在特定的机顶盒上接收到最新的电影了。这一项目被曝光后受到好莱坞多位大导演的抵制。一位好莱坞发行商说:“(如果它成功)这将是电影终结的开始,美国一半的电影院都会因此关门。”Screening Room服务直到现在还没什么起色,但它的存在的确也给好莱坞制作、发行和放映链条带来了新的压力。  

在很多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看来,硅谷领衔的新科技公司成了未来娱乐行业的最具前途的势力。好莱坞娱乐大亨巴里·迪勒年初在《名利场》杂志的一场峰会上发表了对好莱坞的唱衰论:“我不明白现在为什么还会有人想买电影公司,他们已经不拍电影了,而是去做帽子和口哨了。如果不拍系列电影,你就没办法经营一家成功的电影公司。”风投资本家麦克·莫里茨(Mike Moritz)也表示:如今好莱坞最赚钱的电影,都不如投资一家有些名气的科技公司来钱多。  

面对浩浩汤汤的变革大潮,好莱坞多家主流制片厂在2016年年报中都提到了新媒体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鲍勃·伊格尔在迪士尼2016年年度总结会议上就表示:“迪士尼未来会发展为消费者直接提供内容的平台,以此提升用户体验。我们正在考虑和探索实现这一目的的更多方式。”因此外媒传出迪士尼打算收购Netflix和Twitter的消息,也许并非空穴来风。  

和迪士尼一样,好莱坞大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对新趋势,并购科技公司或者与科技公司合作,成为其主要的措施。毕竟这些历史悠久的娱乐大佬非常明白,内容永远是他们应对外来者的最大优势。迪士尼去年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视频流媒体公司BAMTech,并将在今年把ESPN频道和其他的内容资源转移到这一数字平台上。NBC、MTV、ABC、A&E电视台和特纳电视网等等传统电视台也都已经展开和Snapchat的合作,为其提供原创节目,拓展传播渠道。  

随着时代变革下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新媒体领域也成为一些从好莱坞出走的高层管理者们的新归宿:索尼影业CEO迈克尔·林顿转任Snap公司董事长,其丰富的内容管理经验能为后者打造原创内容战略提供更多帮助。  

杰弗里·卡森伯格接下来会担任梦工厂新媒体董事长,负责拥有多媒体平台的Awesomeness TV和新成立的软件制造公司Nova。此外,他还和梦工场动画以及来自硅谷的伙伴筹集近6亿美元成立新媒体公司WndrCo,主攻电视、移动视频,他对外媒表示:“你不应该惧怕重新开始,我感觉自己像25岁一样充满着干劲。”

好莱坞,作为全球最强大电影工业代名词,由20世纪初东欧犹太移民的5分钱戏院开启。192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好莱坞大片厂制进入“黄金时代”;1948年开始的“派拉蒙法案”以及电视的挑战,让好莱坞大片厂体系开始调整。

历经新好莱坞、后经典电影,面对录像带、DVD、有线电视、VOD等各种窗口出现,好莱坞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进入21世纪后,六大片厂逐步变成媒体大集团的组成部分,电影只是集团经营的一环,当然还是重要的是一环。

没想到最近10年,随着流媒体、社交媒体、移动视频等新科技的快速发展,让好莱坞似乎再次走到了新时代的门口。

来源:Mtime时光网

原标题:好莱坞走到新时代的门口 六大高层动荡背后的真相

最新更新时间:03/04 19:0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