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国每年浪费煤炭量高达17亿吨!多少优质煤炭都被糟蹋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国每年浪费煤炭量高达17亿吨!多少优质煤炭都被糟蹋了

每年因为采而造成的煤炭浪费高达10多亿吨。

中国一直被视为“富煤少油”的国家,这个“富”总容易让人忽视一个问题,就是“浪费”。中国煤炭浪费主要表现在采,每年因为采而造成的煤炭浪费高达10多亿吨。

煤炭开采浪费主要表现在煤炭回采率低。

煤矿回采率:指的是煤矿所开采出来的原煤占它可采储量的百分比。

最近几年,我国煤炭资源的回采率正在逐步提高,但据部分煤炭机构调查显示,全国各省区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平均只有30-50%左右,而发达国家煤炭资源的总体回收率达80%以上。

也许你会疑问,不会吧?国家在煤炭资源开采关于回采率有明文规定的。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在有关回采率的规定是这样说的:

井下煤矿煤层厚度大于3.5米的、采区回采率必须大于75%,煤层厚度小于1.3米的须大于85%,煤层厚度介于1.3与3.5米之间的大于80%;

露天煤矿煤层厚度小于1.3米的、采区回采率必须大于70%,煤层厚度介于1.3到3.5米之间的大于80%,3.5到6.0米之间的大于85%,超过6米的须大于95%。

细细看来,规定只对所采煤层有具体要求,而对煤田整体回采率却没有明确要求,这也是煤田整体回踩率低的原因所在。

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4.1亿吨,以这一产量推算,我国去年煤炭资源因开采不充分造成的不合理的损失量,应该在34亿吨左右。即使打五折,去年我国煤炭资源因开采不充分造成的不合理损失量,仍将超过17亿吨。

陕西、内蒙古、新疆的大部分煤矿煤层都属中厚到特厚煤层,有的煤层厚达十几米。出于效益最大化考虑,许多企业开采是从煤层中间开挖,只吃“白菜心”,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白白浪费了。小煤矿的浪费更加惊人。陕西省有一个地方小煤矿资源量800多万吨,开采不到4年就因井下巷道混乱而停产,累计采煤不到6万吨,资源回采率还不到1%。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70%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一些煤炭企业“采富弃贫”主要是经济原因,如宁夏一些煤矿对厚度1.5米以下的煤层不开采,开采这些煤层的成本比开采10米厚煤层高出5倍左右。

“吃肥丢瘦”,“有水快流”,“采一丢一”严重影响未来能源安全。

原因分析

1、资源禀赋条件恶劣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时间长达几千年,不少地方的煤炭资源已经在历史上的开采中遭到破坏,残存零散,相当多的资源储量按地质构造、埋藏条件、自然灾害等的等级划分属于劣级,开采难度极大。既要利用资源,又要化解风险,小规模开采便自然成了最佳的选择。可见,非规模化开采,回采率低下,也有其自身条件限制。

2、产业集中度不高

煤炭行业属于高度分散型产业。行业集中度落后于西方产煤国。行业集中度低,在于进入门槛太低。这必然导致非规模化生产、市场过度竞争。而过度竞争,必然使煤矿企业为生存而竞相谋求投入少、成本低的开采方式,这就决定了行业长期整体技术水平低下、采煤方法落后。

3、监管不到位

为追求最大利润,煤矿企业竞争博弈异常激烈。这就需要加强监管,政府监管不力,也是导致煤矿回采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

第一,加快煤炭行业整合步伐,努力提高煤炭行业的集中程度,最新资源规划已明确提出,陆续关闭产能90万吨/年以下小煤矿。

第二,全面推行资源税改革,煤炭行业资源税的征收应当充分考虑资源的赋存条件,要鼓励开采那些过往丢弃的边角煤、老窑残存煤和薄煤层,以避免征收资源税而导致宝贵的煤炭资源被抛弃和浪费。

第三,加强煤炭的行业管理,尤其加强对失控的小煤矿的监管,将过往没有真正重视的回采率,列为办矿、开采资格审核、复核的一个必要条件,凡达不到规定回采率者,取消资格,不准开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国每年浪费煤炭量高达17亿吨!多少优质煤炭都被糟蹋了

每年因为采而造成的煤炭浪费高达10多亿吨。

中国一直被视为“富煤少油”的国家,这个“富”总容易让人忽视一个问题,就是“浪费”。中国煤炭浪费主要表现在采,每年因为采而造成的煤炭浪费高达10多亿吨。

煤炭开采浪费主要表现在煤炭回采率低。

煤矿回采率:指的是煤矿所开采出来的原煤占它可采储量的百分比。

最近几年,我国煤炭资源的回采率正在逐步提高,但据部分煤炭机构调查显示,全国各省区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平均只有30-50%左右,而发达国家煤炭资源的总体回收率达80%以上。

也许你会疑问,不会吧?国家在煤炭资源开采关于回采率有明文规定的。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在有关回采率的规定是这样说的:

井下煤矿煤层厚度大于3.5米的、采区回采率必须大于75%,煤层厚度小于1.3米的须大于85%,煤层厚度介于1.3与3.5米之间的大于80%;

露天煤矿煤层厚度小于1.3米的、采区回采率必须大于70%,煤层厚度介于1.3到3.5米之间的大于80%,3.5到6.0米之间的大于85%,超过6米的须大于95%。

细细看来,规定只对所采煤层有具体要求,而对煤田整体回采率却没有明确要求,这也是煤田整体回踩率低的原因所在。

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4.1亿吨,以这一产量推算,我国去年煤炭资源因开采不充分造成的不合理的损失量,应该在34亿吨左右。即使打五折,去年我国煤炭资源因开采不充分造成的不合理损失量,仍将超过17亿吨。

陕西、内蒙古、新疆的大部分煤矿煤层都属中厚到特厚煤层,有的煤层厚达十几米。出于效益最大化考虑,许多企业开采是从煤层中间开挖,只吃“白菜心”,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白白浪费了。小煤矿的浪费更加惊人。陕西省有一个地方小煤矿资源量800多万吨,开采不到4年就因井下巷道混乱而停产,累计采煤不到6万吨,资源回采率还不到1%。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70%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一些煤炭企业“采富弃贫”主要是经济原因,如宁夏一些煤矿对厚度1.5米以下的煤层不开采,开采这些煤层的成本比开采10米厚煤层高出5倍左右。

“吃肥丢瘦”,“有水快流”,“采一丢一”严重影响未来能源安全。

原因分析

1、资源禀赋条件恶劣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时间长达几千年,不少地方的煤炭资源已经在历史上的开采中遭到破坏,残存零散,相当多的资源储量按地质构造、埋藏条件、自然灾害等的等级划分属于劣级,开采难度极大。既要利用资源,又要化解风险,小规模开采便自然成了最佳的选择。可见,非规模化开采,回采率低下,也有其自身条件限制。

2、产业集中度不高

煤炭行业属于高度分散型产业。行业集中度落后于西方产煤国。行业集中度低,在于进入门槛太低。这必然导致非规模化生产、市场过度竞争。而过度竞争,必然使煤矿企业为生存而竞相谋求投入少、成本低的开采方式,这就决定了行业长期整体技术水平低下、采煤方法落后。

3、监管不到位

为追求最大利润,煤矿企业竞争博弈异常激烈。这就需要加强监管,政府监管不力,也是导致煤矿回采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

第一,加快煤炭行业整合步伐,努力提高煤炭行业的集中程度,最新资源规划已明确提出,陆续关闭产能90万吨/年以下小煤矿。

第二,全面推行资源税改革,煤炭行业资源税的征收应当充分考虑资源的赋存条件,要鼓励开采那些过往丢弃的边角煤、老窑残存煤和薄煤层,以避免征收资源税而导致宝贵的煤炭资源被抛弃和浪费。

第三,加强煤炭的行业管理,尤其加强对失控的小煤矿的监管,将过往没有真正重视的回采率,列为办矿、开采资格审核、复核的一个必要条件,凡达不到规定回采率者,取消资格,不准开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