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何小鹏的历史自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何小鹏的历史自觉

智驾真的能成为护城河吗?何小鹏:能。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308 

编辑 | 经纬 

756 万公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按照地球与月球之间 38.44 万公里的实际距离来计算,走完 756 万公里的路程,就意味着要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完成将近十次往返。

听起来,这是一个无比遥远、难以想象、不着边际的距离——但对于小鹏汽车来说,756 万公里,是它通过 XNGP 实车测试实际跑出来的真实里程。

实际上,为了测试 XNGP 「全国都能开」的能力,小鹏汽车的相关智驾团队跑遍了全国 2595 个城市(包括地级市和县级市区域),并最终将测试里程定格在上述距离。

这当然是苦功夫,也是笨功夫,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智能驾驶安全而做出的努力。

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背后其实是何小鹏本人的坚持。很显然,这样一个耗费人力、钱财、物力以及耗费时间的落地工程,只有在他本人的坚持之下才能够进行下去。

这种坚持,让小鹏汽车在 7 月 30 日晚举行的「AI 智驾技术发布会」,少了一些技术上的天马行空,而多了一丝贴近实际落地场景和用户的实在感。

这种实在感,与其说是来自于小鹏汽车,不如说是来自于何小鹏本人。

XNGP 有史以来的最大升级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小鹏汽车此次「AI 智驾技术发布会」最受欢迎的亮点,就是发布了 AI 天玑系统 XOS 5.2.0 版本,该版本带来了 484 项功能升级,包括了智驾、生态互联与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而且该版本不是期货,它已经从 7 月 30 日开始推送。

而在 XOS 5.2.0 版本的诸多升级中,最具行业意义的是 XNGP 的升级。

实际上,在小鹏汽车智能体验总监于桐的介绍中,本次更新带来了 XNGP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升级——具体来说,小鹏 XNGP 正式从「全国都能用」进入到「全国都好用」的阶段,也就是说,以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为前提,也能够运行 XNGP。

当然,基于这个升级,XOS 5.2.0 版本还新增了行业首个「摄像头感知离车泊入」功能,及海内外公测用户都非常认可的「100m 循迹倒车」功能。

从小鹏汽车智能驾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 XNGP 的一个重大质变点。

那么,这个质变点是如何产生的?

小鹏汽车的答案是:端到端大模型。

根据何小鹏在发布会的说法,实际上小鹏汽车在 2023 年就已经开始端到端的研发工作,并且在 2024 年年初就具备了「全国都能开」的能力。但是,为了确保智驾的安全性,小鹏汽车花费半年以上时间展开大规模的实车测试。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官方表示,目前 XNGP 是行业唯一实车测试验证超 2595 个城市(含中国地级市及县级市区域),累计测试里程超 756 万公里,且 AI 训练泛化扩充全国所有城市的智驾系统。

正如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测试工程师吴伟峰所言:不能把自己没有验证过的东西,留给用户去试错。小鹏智驾,首要的是安全。必须经历过实车测试,才开放给用户。

很明显,通过这样的测试强势,小鹏汽车也在强调对智驾安全的高度重视。

有意思的是,根据小鹏汽车的官方说法,它在 2024 年 5 月 20 日推送的 XOS 5.1.0 版本中就实现了端到端的全量落地,并由此成为全球唯二实现端到端大模型落地的车企(小鹏汽车之外的另外一家是特斯拉)。

而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下,AI 天玑系统在 70 天内累计推送 5 次全量更新,实现至少 35个版本迭代,并最终在 XOS 5.2.0 版本中实现了 XNGP 的最大更新——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来倒推,很明显,小鹏汽车也在这个时间周期内等待实车测试的完成。

那么,XNGP 下一步将如何进化?

根据小鹏汽车官方说法,预计到 2024 年第四季度,XNGP 将打通包括 ETC 收费站、停车场闸机、园区内部道路在内的智驾「断点」,实现真正的「门到门」体验。

对此,何小鹏也表示,小鹏汽车的智驾处于「全国都好用」的第一阶段,预计 2024 年第四季度实现「全国都好用」第二阶段的能力——到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初,将大幅减少用户的安全接管与效率接管次数,提升用户体验的流畅度,从而实现用户「爱用」。

All in AI:何小鹏躬身入局

在中国的车企老板中,何小鹏大概率是在 AI 和自动驾驶业务上投入个人精力最多的那一个。

一个典型的证据是,在 7 月 30 日的发布会上,何小鹏专门谈到了他在美国旧金山专门体验 Waymo 和特斯拉 FSD 的过程,其中还包括一段因为车灯问题而被美国警察追赶的经历。这意味着,何小鹏极有可能是唯一一个亲身体验到基于端到端的特斯拉 FSD V12 版本的中国车企老板。

这样的躬身入局,是非常难得的。

实际上,在小鹏汽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何小鹏一直在技术方面采取躬身入局的方式,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方面。即使是技术大牛吴新宙尚未离职之前,他都会亲自去做智能驾驶业务的大部分规划,包括方向、投入等。

至于如何参与智驾业务的规划,何小鹏表示:“我会从技术或产品的角度出发,去看它未来三到五年要做到什么样的能力,反过来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技术基础;然后,再去看这些资源和技术基础里面,哪些是长线,哪些是短线……基于这个体系,再去跟团队去探讨。”

实际上,正是因为这样的参与,才让何小鹏本人对于智能驾驶的技术进展和落地节奏拥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避免出现内部进度和对外宣传不一致的「跳票」情况。

除了规划本身,何小鹏也亲身参与到智能驾驶一线业务的细节中。

比如说在 2022 年,何小鹏曾经为了一个智驾方面的落地项目跑遍各个部委,结果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跑。后来,何小鹏觉得自己实在跑不动了,就跟一些同行交流,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友商都有这样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 NGP 的开城判定规则方面,何小鹏也设置了非常清晰的标准。

何小鹏曾经谈到,小鹏汽车的开城判定规则是:由智能驾驶测试的负责人和开城项目的工程负责人来负责,他们会派一组人把这个城市的各级公路跑一遍,然后再顺势往更低一个层级的道路去跑,最终在跑完一遍整个城市的道路之后,才能够做最终的开城判定。

尽管何小鹏本人并不做最后的判定,但是在这样的规则之下,小鹏汽车对道路实车验证的完成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由此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小鹏汽车明明在今年 1 月就具备了「全国都能开」的技术能力,但一直到 2024 年 7 月底才开放给普通用户。

本质上,这也是小鹏汽车为用户负责的态度决定的。

当然,作为从互联网创业出身的技术专家,何小鹏对于 AI 的理解也是极为深入。

在本次活动上,何小鹏再次谈到了他对 AI 的深刻理解。

他表示,AI 正在以席卷全球之姿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科技创新与变革的颠覆性力量;在 AI 发展的催生作用下,科技发展将带来 4 大全新方向:芯片、大模型、无人驾驶、机器人。

他特意强调,在这四个方面,小鹏汽车都会投入其中。

小鹏汽车的下一步,走向何处?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全国都能开」是它在智能驾驶上的一个重大拐点,但绝非终点。

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小鹏汽车要继续推动 XNGP 在端到端大模型的技术框架下持续进化,从「全国都能开」变成「全国都好开」,最终让用户「爱开」;很明显,这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而从商业扩展的角度,小鹏汽车还需要努力推进智能驾驶能力在海外市场的落地,从「全国都能开」变成「全球都能开」,这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

而在何小鹏本人的商业愿景中,小鹏汽车还需要推动智能驾驶本身的降本,从而将智能驾驶能力从 20 万以上的车型价位段下探到 15 万级别的车型中,从某种意义上推动高阶智能驾驶能力的广泛落地和普及。

也因此,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上的研发还在持续投入。

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小鹏汽车计划在 2024 年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研发费用高达 35 亿元,并在算力基础设施层面实现了超前布局。根据何小鹏在发布会上的介绍,小鹏汽车目前已具备 2.51 EFLOPS 的最大 AI 算力储备。

不过,对于上述技术能力突破和落地的财务支撑,需要小鹏汽车卖出更多的车来实现,也就是销量。

从今年的表现来看,小鹏汽车在 1 月到 7 月的时间里共交付了 63173 台车,同比增长幅度为 20%,这个成绩并不算特别亮眼,也有人认为「不符合预期」。

关于外界对于「小鹏汽车的销量不符合预期」的说法,何小鹏回应称,这里面的部分原因是小鹏汽车的 AI 做得还不够好,这两年纯电市场又面临压力,同时 20 万到 30 万的价格段竞争又极为激烈。

但何小鹏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小鹏汽车最近的动作都是在磨刀,做企业要看长远。

从未来半年的车型布局上来看,小鹏汽车已经公开宣布的两款车型,一款是定位在 15 万级别的小鹏 MONA M03,这款车即将在 8 月份正式上市,根据小鹏汽车官方的说法,这款车也将具备城市 NGP 的能力。另外一款是使命为「开启智驾新时代」的小鹏 P7+ 车型。

很显然,对于这两款车型的销量表现,小鹏汽车有着很高的期待——而它们各自在智驾方面的表现,将成为重要的产品亮点。

除了新车型,小鹏汽车在推进销量增长方面的另一个动作,是大力推进国际化。

根据官方说法,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进入全球 30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中东、亚太、非洲、拉美等。2024 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荣登中国纯电品牌中高端车型出口量第一,并在北欧和中东等区域的多个发达国家市场,获得中高端纯电 SUV 销量第一。

当然,在推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小鹏汽车也正在努力把智能驾驶能力作为一个重大的产品亮点——就在本次发布会上,何小鹏也在反复强调,小鹏汽车希望中国用户先体验到最高阶的技术和产品,然后再逐步把更稳定更普及的能力输送给全球消费者,也就是「全球都能开」。

那么,对于小鹏汽车的长远发展来说,智驾真的能成为一家车企的护城河吗?

对于这个灵魂之问,何小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表达了他对 AI 和自动驾驶的信仰。他的原话是:

“现在对智驾的疑惑,和 5 年前对新能源的态度非常相似。2019 年,很多人不敢说新能源有怎样的未来。我本来预测 2025 年汽油车的销量会快速下行,但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比我预料的还要快,今年已经初步看到成效。

话题回到智驾,我认为智驾比新能源有更大的可能性……今年有好几位互联网圈的大咖对我说,为什么你十年前就觉得 AI 智驾是对的——他们今年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智驾的关键点一定会很快到来,现在处于变化的起点,过去 12 个月,小鹏越高阶的车,智驾比例越高。

我们相信,AI 是很重要的护城河,是很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有价值的数据,来自中国,来自全球。如果是 20 万级别的车,甚至更便宜的车,都能够把这个数据做好。有 10 万、100 万和有 1 亿的数据,差别非常大。

我相信不用 5 年,只需要 3、4 年,大家都会认为智驾会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非常坚信。”

某种程度上,对于智驾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投入,并推动它走向全球,已经成为何小鹏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历史自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何小鹏的历史自觉

智驾真的能成为护城河吗?何小鹏:能。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308 

编辑 | 经纬 

756 万公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按照地球与月球之间 38.44 万公里的实际距离来计算,走完 756 万公里的路程,就意味着要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完成将近十次往返。

听起来,这是一个无比遥远、难以想象、不着边际的距离——但对于小鹏汽车来说,756 万公里,是它通过 XNGP 实车测试实际跑出来的真实里程。

实际上,为了测试 XNGP 「全国都能开」的能力,小鹏汽车的相关智驾团队跑遍了全国 2595 个城市(包括地级市和县级市区域),并最终将测试里程定格在上述距离。

这当然是苦功夫,也是笨功夫,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智能驾驶安全而做出的努力。

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背后其实是何小鹏本人的坚持。很显然,这样一个耗费人力、钱财、物力以及耗费时间的落地工程,只有在他本人的坚持之下才能够进行下去。

这种坚持,让小鹏汽车在 7 月 30 日晚举行的「AI 智驾技术发布会」,少了一些技术上的天马行空,而多了一丝贴近实际落地场景和用户的实在感。

这种实在感,与其说是来自于小鹏汽车,不如说是来自于何小鹏本人。

XNGP 有史以来的最大升级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小鹏汽车此次「AI 智驾技术发布会」最受欢迎的亮点,就是发布了 AI 天玑系统 XOS 5.2.0 版本,该版本带来了 484 项功能升级,包括了智驾、生态互联与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而且该版本不是期货,它已经从 7 月 30 日开始推送。

而在 XOS 5.2.0 版本的诸多升级中,最具行业意义的是 XNGP 的升级。

实际上,在小鹏汽车智能体验总监于桐的介绍中,本次更新带来了 XNGP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升级——具体来说,小鹏 XNGP 正式从「全国都能用」进入到「全国都好用」的阶段,也就是说,以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为前提,也能够运行 XNGP。

当然,基于这个升级,XOS 5.2.0 版本还新增了行业首个「摄像头感知离车泊入」功能,及海内外公测用户都非常认可的「100m 循迹倒车」功能。

从小鹏汽车智能驾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 XNGP 的一个重大质变点。

那么,这个质变点是如何产生的?

小鹏汽车的答案是:端到端大模型。

根据何小鹏在发布会的说法,实际上小鹏汽车在 2023 年就已经开始端到端的研发工作,并且在 2024 年年初就具备了「全国都能开」的能力。但是,为了确保智驾的安全性,小鹏汽车花费半年以上时间展开大规模的实车测试。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官方表示,目前 XNGP 是行业唯一实车测试验证超 2595 个城市(含中国地级市及县级市区域),累计测试里程超 756 万公里,且 AI 训练泛化扩充全国所有城市的智驾系统。

正如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测试工程师吴伟峰所言:不能把自己没有验证过的东西,留给用户去试错。小鹏智驾,首要的是安全。必须经历过实车测试,才开放给用户。

很明显,通过这样的测试强势,小鹏汽车也在强调对智驾安全的高度重视。

有意思的是,根据小鹏汽车的官方说法,它在 2024 年 5 月 20 日推送的 XOS 5.1.0 版本中就实现了端到端的全量落地,并由此成为全球唯二实现端到端大模型落地的车企(小鹏汽车之外的另外一家是特斯拉)。

而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下,AI 天玑系统在 70 天内累计推送 5 次全量更新,实现至少 35个版本迭代,并最终在 XOS 5.2.0 版本中实现了 XNGP 的最大更新——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来倒推,很明显,小鹏汽车也在这个时间周期内等待实车测试的完成。

那么,XNGP 下一步将如何进化?

根据小鹏汽车官方说法,预计到 2024 年第四季度,XNGP 将打通包括 ETC 收费站、停车场闸机、园区内部道路在内的智驾「断点」,实现真正的「门到门」体验。

对此,何小鹏也表示,小鹏汽车的智驾处于「全国都好用」的第一阶段,预计 2024 年第四季度实现「全国都好用」第二阶段的能力——到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初,将大幅减少用户的安全接管与效率接管次数,提升用户体验的流畅度,从而实现用户「爱用」。

All in AI:何小鹏躬身入局

在中国的车企老板中,何小鹏大概率是在 AI 和自动驾驶业务上投入个人精力最多的那一个。

一个典型的证据是,在 7 月 30 日的发布会上,何小鹏专门谈到了他在美国旧金山专门体验 Waymo 和特斯拉 FSD 的过程,其中还包括一段因为车灯问题而被美国警察追赶的经历。这意味着,何小鹏极有可能是唯一一个亲身体验到基于端到端的特斯拉 FSD V12 版本的中国车企老板。

这样的躬身入局,是非常难得的。

实际上,在小鹏汽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何小鹏一直在技术方面采取躬身入局的方式,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方面。即使是技术大牛吴新宙尚未离职之前,他都会亲自去做智能驾驶业务的大部分规划,包括方向、投入等。

至于如何参与智驾业务的规划,何小鹏表示:“我会从技术或产品的角度出发,去看它未来三到五年要做到什么样的能力,反过来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技术基础;然后,再去看这些资源和技术基础里面,哪些是长线,哪些是短线……基于这个体系,再去跟团队去探讨。”

实际上,正是因为这样的参与,才让何小鹏本人对于智能驾驶的技术进展和落地节奏拥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避免出现内部进度和对外宣传不一致的「跳票」情况。

除了规划本身,何小鹏也亲身参与到智能驾驶一线业务的细节中。

比如说在 2022 年,何小鹏曾经为了一个智驾方面的落地项目跑遍各个部委,结果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跑。后来,何小鹏觉得自己实在跑不动了,就跟一些同行交流,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友商都有这样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 NGP 的开城判定规则方面,何小鹏也设置了非常清晰的标准。

何小鹏曾经谈到,小鹏汽车的开城判定规则是:由智能驾驶测试的负责人和开城项目的工程负责人来负责,他们会派一组人把这个城市的各级公路跑一遍,然后再顺势往更低一个层级的道路去跑,最终在跑完一遍整个城市的道路之后,才能够做最终的开城判定。

尽管何小鹏本人并不做最后的判定,但是在这样的规则之下,小鹏汽车对道路实车验证的完成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由此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小鹏汽车明明在今年 1 月就具备了「全国都能开」的技术能力,但一直到 2024 年 7 月底才开放给普通用户。

本质上,这也是小鹏汽车为用户负责的态度决定的。

当然,作为从互联网创业出身的技术专家,何小鹏对于 AI 的理解也是极为深入。

在本次活动上,何小鹏再次谈到了他对 AI 的深刻理解。

他表示,AI 正在以席卷全球之姿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科技创新与变革的颠覆性力量;在 AI 发展的催生作用下,科技发展将带来 4 大全新方向:芯片、大模型、无人驾驶、机器人。

他特意强调,在这四个方面,小鹏汽车都会投入其中。

小鹏汽车的下一步,走向何处?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全国都能开」是它在智能驾驶上的一个重大拐点,但绝非终点。

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小鹏汽车要继续推动 XNGP 在端到端大模型的技术框架下持续进化,从「全国都能开」变成「全国都好开」,最终让用户「爱开」;很明显,这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而从商业扩展的角度,小鹏汽车还需要努力推进智能驾驶能力在海外市场的落地,从「全国都能开」变成「全球都能开」,这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

而在何小鹏本人的商业愿景中,小鹏汽车还需要推动智能驾驶本身的降本,从而将智能驾驶能力从 20 万以上的车型价位段下探到 15 万级别的车型中,从某种意义上推动高阶智能驾驶能力的广泛落地和普及。

也因此,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上的研发还在持续投入。

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小鹏汽车计划在 2024 年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研发费用高达 35 亿元,并在算力基础设施层面实现了超前布局。根据何小鹏在发布会上的介绍,小鹏汽车目前已具备 2.51 EFLOPS 的最大 AI 算力储备。

不过,对于上述技术能力突破和落地的财务支撑,需要小鹏汽车卖出更多的车来实现,也就是销量。

从今年的表现来看,小鹏汽车在 1 月到 7 月的时间里共交付了 63173 台车,同比增长幅度为 20%,这个成绩并不算特别亮眼,也有人认为「不符合预期」。

关于外界对于「小鹏汽车的销量不符合预期」的说法,何小鹏回应称,这里面的部分原因是小鹏汽车的 AI 做得还不够好,这两年纯电市场又面临压力,同时 20 万到 30 万的价格段竞争又极为激烈。

但何小鹏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小鹏汽车最近的动作都是在磨刀,做企业要看长远。

从未来半年的车型布局上来看,小鹏汽车已经公开宣布的两款车型,一款是定位在 15 万级别的小鹏 MONA M03,这款车即将在 8 月份正式上市,根据小鹏汽车官方的说法,这款车也将具备城市 NGP 的能力。另外一款是使命为「开启智驾新时代」的小鹏 P7+ 车型。

很显然,对于这两款车型的销量表现,小鹏汽车有着很高的期待——而它们各自在智驾方面的表现,将成为重要的产品亮点。

除了新车型,小鹏汽车在推进销量增长方面的另一个动作,是大力推进国际化。

根据官方说法,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进入全球 30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中东、亚太、非洲、拉美等。2024 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荣登中国纯电品牌中高端车型出口量第一,并在北欧和中东等区域的多个发达国家市场,获得中高端纯电 SUV 销量第一。

当然,在推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小鹏汽车也正在努力把智能驾驶能力作为一个重大的产品亮点——就在本次发布会上,何小鹏也在反复强调,小鹏汽车希望中国用户先体验到最高阶的技术和产品,然后再逐步把更稳定更普及的能力输送给全球消费者,也就是「全球都能开」。

那么,对于小鹏汽车的长远发展来说,智驾真的能成为一家车企的护城河吗?

对于这个灵魂之问,何小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表达了他对 AI 和自动驾驶的信仰。他的原话是:

“现在对智驾的疑惑,和 5 年前对新能源的态度非常相似。2019 年,很多人不敢说新能源有怎样的未来。我本来预测 2025 年汽油车的销量会快速下行,但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比我预料的还要快,今年已经初步看到成效。

话题回到智驾,我认为智驾比新能源有更大的可能性……今年有好几位互联网圈的大咖对我说,为什么你十年前就觉得 AI 智驾是对的——他们今年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智驾的关键点一定会很快到来,现在处于变化的起点,过去 12 个月,小鹏越高阶的车,智驾比例越高。

我们相信,AI 是很重要的护城河,是很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有价值的数据,来自中国,来自全球。如果是 20 万级别的车,甚至更便宜的车,都能够把这个数据做好。有 10 万、100 万和有 1 亿的数据,差别非常大。

我相信不用 5 年,只需要 3、4 年,大家都会认为智驾会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非常坚信。”

某种程度上,对于智驾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投入,并推动它走向全球,已经成为何小鹏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历史自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