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TCL中环沈浩平辞任,实控人李东生“火线”接下CEO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TCL中环沈浩平辞任,实控人李东生“火线”接下CEO

中环近一年来逆势扩产是否存在争议。

文|华夏能源网

硅片一线龙头TCL中环因一则“深夜辞职”公告,震动光伏圈。

8月2日晚,TCL中环(SZ:002129)发布公告显示,沈浩平因工作需要和个人精力考虑,申请辞去CEO职务,将由董事长李东生暂代CEO职责。

不过,仍保留了沈浩平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等职。

这则消息之所以震惊,是因为出生于1962年的沈浩平,已经与中环患难与共度过了41年,尽管已过退休年龄,但仍深入产业一线,先后主导过中环的多项技术研发和创新,也曾力挽狂澜,在中环发展历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同时,辞任的时间节点也耐人寻味。一则,光伏行业正经历一轮周期调整,硅片及电池企业也难独善其身,多家硅片厂商陷入亏损,毛利率下降的更惨,企业生存面临考验;二则,TCL中环近一年因发债扩产N型项目的“合理性及风险”接连收到深交所问询。

如今,实控人李东生“火线”接下CEO一职,意味着什么?有资深光伏行业人士对此表示,CEO更迭,无论对内的公司管理,还是对外的市场格局,或将为这家挣扎于亏损线上的龙头企业带来不小的震动。

沈浩平其人及TCL中环改制历程

沈浩平其人,对于混改而来的“TCL中环”这家企业,及它的前身“中环半导体”均意义非凡,

2020年7月,是沈浩平三十多年职业生涯中一次转折。当年,中环集团与TCL完成混改后,沈浩平出任TCL中环副董事长、总经理。

在混改前,TCL中环属天津市国资委控股的地方国企,此前37年,沈浩平为这家企业一直效力至退休年纪,但长期未退居二线。

半导体及光伏圈大佬沈浩平,与隆基绿能三位创始人李振国、钟宝申、李文学师出同校,早年都毕业于兰州大学。

1983年,从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沈浩平,加入了当时的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他从一线拉单晶工艺流程做起,辗转多个岗位,历任区熔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总工程师)、厂长、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

但伴随企业发展历程,沈浩平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多次由于外力遭遇打击。

公开资料显示,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和国企改革不断推进,未能及时适应这种大环境变化的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曾一度走到破产边缘,濒临倒闭。无奈之下,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在1991年开始搞承包。沈浩平成为挽狂澜于既倒之人。

“低头拉车”的沈浩平,也开始抬头看天。他与厂里几十位同事凑够50万,将公司承包下来,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这一转变,也令沈浩平的身份发生巨大转变——从一个国企的工程师,转型为创业团队的领导者。

在缺钱、缺人、缺业务、缺技术、缺原料、缺设备的情况下,沈浩平为了企业生存,解决了无数难题,勉强支撑公司运转。直到1998年迎来转机。

1998年,沈浩平推动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与美国ASIMI达成来料加工合作,签订了多晶硅供应长单,将进口多晶硅料拉成单晶棒,再切成硅片。中环从此正式进入硅片领域。

次年,公司经过重组改制为一家新公司,“天津市中环半导体有限公司”,即“中环半导体”。

上面只是中环的“前传”。

中环半导体业务多元,涵盖高压器件、多晶硅/单晶硅等领域,生产的各类二极管、整流器应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等几十种电子产品上。

2007年,已完成股份制改革的中环股份于深交所上市,代码002129。

刚刚上市的中环,就受到显示行业的技术迭代周期,发展面临多个不利因素。也是在此时,刚上任总经理的沈浩平再度推动公司变革,预判了硅材料的行业趋势,逐步布局光伏领域。

但接下来先后遭遇了连续两轮光伏“周期”,一次是2008年光伏第一次寒冬;2012年,由于欧美“双反”,光伏行业再迎寒冬。沈浩平带领中环两次挺过了光伏行业危机。

此后,中环在光伏领域持续发力。2019年,沈浩平带领团队推出全球首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12(210mm尺寸)太阳能单晶硅片,中环也一跃成为国内光伏硅片龙头。

2020年,TCL科技与中环集团完成混改,2022年,公司更名为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名正式变更为“TCL中环”。

因此,混改后的TCL中环,在李东生执掌的TCL集团内成为战略级别很高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若2019年时未启动混改,中环仍作为一家国资委控股的地方国企,沈浩平彼时已到退休年龄,中环届时很可能将失去这位“技术将才”,沈浩平也很难再有用武之地。

而在TCL入主中环后,沈浩平继续担任总经理,成为一道强力“粘合剂”,既避免新的团队管理失衡,又能继续发挥才能。

行业转折周期中离任,为哪般?

在TCL成为中环大股东后,董事长李东生成为实际控制人。李东生掌舵后,对TCL中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业务上,逐渐剥离硅料、半导体等边缘业务,不断聚焦硅片、电池等光伏主业,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并通过TCL金融及产业投资平台,以及产业协同,推动TCL中环国际化进程。

架构上,TCL中环的业务架构属于“TCL实业”。在实施“产销分离”后,把光伏电站投资业务拆分成为“TCL科技”,这一业务发展迅猛,现已成为TCL集团下第三大业务板块。

TCL集团借助TCL中环完成的新能源产业布局,也再度成为中国制造业领域成功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的企业经营案例。

值得注意得是,工程师气质的沈浩平一路走来,虽然付出大量心血,但手中并未持有大量股份,一直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

截至2023年末,沈浩平税前薪酬为686.51万元,仅持有48.17万股(约合0.0048亿股),而TCL中环总股本数为40.43亿股。

另一方面,混改三年期间,TCL中环经营压力并不小。

尽管在混改后的三年期间,TCL中环光伏吃到了N型技术成为市场主流的红利,并且积极推进业务垂直一体化,研发N型TOPCon组件产品并推向市场参与竞争。

但自2023年以来,从硅片到组件环节进入白热化竞争,光伏行业进入价格战,让企业利润增长遭遇挑战。TCL中环也难以独善其身,自2023年12四季度进入负增长,2024年一季度陷入亏损,当季度实现营收99.33亿元,同比下降43.62%;归母净利润亏损8.80亿元,同比下降139%。

但TCL中环在经营策略上,却依然激进扩产。自2023年一季度公布了可转债计划,募资不超过138亿,遭深交所三轮问询。

尽管在2024年5月,将可转债预案修订,募资额下调至49亿元,但显然TCL中环的管理层对硅片行业预期显得过于“乐观”。

在7月10日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TCL中环表示,因为“2024年一季度…..继续实现了光伏硅片销量同比增长39.9%……并持续保持行业较高水平开工率。”

而事实上,彼时,考虑到硅片厂商全线亏损的惨淡情况,多数厂商都开始主动减少开工率,一体化企业的开工率平均下降至50%~60%了,但TCL中环不仅仅维持高于行业的开工率,还继续为“35GW硅片项目、12.5GW电池项目”项目募资。

显然没有缓冲“过冬”的意思。因而,有业内人士及媒体质疑,如此激进扩张“是想卷死同行”?

从企业经营角度,在全线亏损的情况下扩张,开工率越高,意味着亏损将更严重;并且进行再融资,是缺乏理性的,这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负债——现金流一旦出问题,就事关生死了。

因此,有光伏业内人士透露,“沈浩平逆势满产,在内部争议很大”,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此外,本次公告直接宣布由集团一把手李东生接任,略显仓促。

李东生如今67岁,创业近40年,尽管作为成名多年的企业家和谋略家,他不缺乏业务、管理、资本运作经验,执掌一家子公司并非难事。但似乎在公告之前,TCL中环董事会并未确定下一任CEO的人选。

不过,无论是否有新CEO最终人选,李东生对这一“第二曲线业务”亲自操盘的战略方向是不会改变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环股份

154
  • TCL中环:拟18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中环晶体24.64%股权
  • 光伏业再提“控产”,A股光伏板块活跃,拐点是否真正到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TCL中环沈浩平辞任,实控人李东生“火线”接下CEO

中环近一年来逆势扩产是否存在争议。

文|华夏能源网

硅片一线龙头TCL中环因一则“深夜辞职”公告,震动光伏圈。

8月2日晚,TCL中环(SZ:002129)发布公告显示,沈浩平因工作需要和个人精力考虑,申请辞去CEO职务,将由董事长李东生暂代CEO职责。

不过,仍保留了沈浩平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等职。

这则消息之所以震惊,是因为出生于1962年的沈浩平,已经与中环患难与共度过了41年,尽管已过退休年龄,但仍深入产业一线,先后主导过中环的多项技术研发和创新,也曾力挽狂澜,在中环发展历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同时,辞任的时间节点也耐人寻味。一则,光伏行业正经历一轮周期调整,硅片及电池企业也难独善其身,多家硅片厂商陷入亏损,毛利率下降的更惨,企业生存面临考验;二则,TCL中环近一年因发债扩产N型项目的“合理性及风险”接连收到深交所问询。

如今,实控人李东生“火线”接下CEO一职,意味着什么?有资深光伏行业人士对此表示,CEO更迭,无论对内的公司管理,还是对外的市场格局,或将为这家挣扎于亏损线上的龙头企业带来不小的震动。

沈浩平其人及TCL中环改制历程

沈浩平其人,对于混改而来的“TCL中环”这家企业,及它的前身“中环半导体”均意义非凡,

2020年7月,是沈浩平三十多年职业生涯中一次转折。当年,中环集团与TCL完成混改后,沈浩平出任TCL中环副董事长、总经理。

在混改前,TCL中环属天津市国资委控股的地方国企,此前37年,沈浩平为这家企业一直效力至退休年纪,但长期未退居二线。

半导体及光伏圈大佬沈浩平,与隆基绿能三位创始人李振国、钟宝申、李文学师出同校,早年都毕业于兰州大学。

1983年,从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沈浩平,加入了当时的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他从一线拉单晶工艺流程做起,辗转多个岗位,历任区熔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总工程师)、厂长、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

但伴随企业发展历程,沈浩平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多次由于外力遭遇打击。

公开资料显示,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和国企改革不断推进,未能及时适应这种大环境变化的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曾一度走到破产边缘,濒临倒闭。无奈之下,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在1991年开始搞承包。沈浩平成为挽狂澜于既倒之人。

“低头拉车”的沈浩平,也开始抬头看天。他与厂里几十位同事凑够50万,将公司承包下来,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这一转变,也令沈浩平的身份发生巨大转变——从一个国企的工程师,转型为创业团队的领导者。

在缺钱、缺人、缺业务、缺技术、缺原料、缺设备的情况下,沈浩平为了企业生存,解决了无数难题,勉强支撑公司运转。直到1998年迎来转机。

1998年,沈浩平推动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与美国ASIMI达成来料加工合作,签订了多晶硅供应长单,将进口多晶硅料拉成单晶棒,再切成硅片。中环从此正式进入硅片领域。

次年,公司经过重组改制为一家新公司,“天津市中环半导体有限公司”,即“中环半导体”。

上面只是中环的“前传”。

中环半导体业务多元,涵盖高压器件、多晶硅/单晶硅等领域,生产的各类二极管、整流器应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等几十种电子产品上。

2007年,已完成股份制改革的中环股份于深交所上市,代码002129。

刚刚上市的中环,就受到显示行业的技术迭代周期,发展面临多个不利因素。也是在此时,刚上任总经理的沈浩平再度推动公司变革,预判了硅材料的行业趋势,逐步布局光伏领域。

但接下来先后遭遇了连续两轮光伏“周期”,一次是2008年光伏第一次寒冬;2012年,由于欧美“双反”,光伏行业再迎寒冬。沈浩平带领中环两次挺过了光伏行业危机。

此后,中环在光伏领域持续发力。2019年,沈浩平带领团队推出全球首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12(210mm尺寸)太阳能单晶硅片,中环也一跃成为国内光伏硅片龙头。

2020年,TCL科技与中环集团完成混改,2022年,公司更名为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名正式变更为“TCL中环”。

因此,混改后的TCL中环,在李东生执掌的TCL集团内成为战略级别很高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若2019年时未启动混改,中环仍作为一家国资委控股的地方国企,沈浩平彼时已到退休年龄,中环届时很可能将失去这位“技术将才”,沈浩平也很难再有用武之地。

而在TCL入主中环后,沈浩平继续担任总经理,成为一道强力“粘合剂”,既避免新的团队管理失衡,又能继续发挥才能。

行业转折周期中离任,为哪般?

在TCL成为中环大股东后,董事长李东生成为实际控制人。李东生掌舵后,对TCL中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业务上,逐渐剥离硅料、半导体等边缘业务,不断聚焦硅片、电池等光伏主业,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并通过TCL金融及产业投资平台,以及产业协同,推动TCL中环国际化进程。

架构上,TCL中环的业务架构属于“TCL实业”。在实施“产销分离”后,把光伏电站投资业务拆分成为“TCL科技”,这一业务发展迅猛,现已成为TCL集团下第三大业务板块。

TCL集团借助TCL中环完成的新能源产业布局,也再度成为中国制造业领域成功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的企业经营案例。

值得注意得是,工程师气质的沈浩平一路走来,虽然付出大量心血,但手中并未持有大量股份,一直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

截至2023年末,沈浩平税前薪酬为686.51万元,仅持有48.17万股(约合0.0048亿股),而TCL中环总股本数为40.43亿股。

另一方面,混改三年期间,TCL中环经营压力并不小。

尽管在混改后的三年期间,TCL中环光伏吃到了N型技术成为市场主流的红利,并且积极推进业务垂直一体化,研发N型TOPCon组件产品并推向市场参与竞争。

但自2023年以来,从硅片到组件环节进入白热化竞争,光伏行业进入价格战,让企业利润增长遭遇挑战。TCL中环也难以独善其身,自2023年12四季度进入负增长,2024年一季度陷入亏损,当季度实现营收99.33亿元,同比下降43.62%;归母净利润亏损8.80亿元,同比下降139%。

但TCL中环在经营策略上,却依然激进扩产。自2023年一季度公布了可转债计划,募资不超过138亿,遭深交所三轮问询。

尽管在2024年5月,将可转债预案修订,募资额下调至49亿元,但显然TCL中环的管理层对硅片行业预期显得过于“乐观”。

在7月10日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TCL中环表示,因为“2024年一季度…..继续实现了光伏硅片销量同比增长39.9%……并持续保持行业较高水平开工率。”

而事实上,彼时,考虑到硅片厂商全线亏损的惨淡情况,多数厂商都开始主动减少开工率,一体化企业的开工率平均下降至50%~60%了,但TCL中环不仅仅维持高于行业的开工率,还继续为“35GW硅片项目、12.5GW电池项目”项目募资。

显然没有缓冲“过冬”的意思。因而,有业内人士及媒体质疑,如此激进扩张“是想卷死同行”?

从企业经营角度,在全线亏损的情况下扩张,开工率越高,意味着亏损将更严重;并且进行再融资,是缺乏理性的,这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负债——现金流一旦出问题,就事关生死了。

因此,有光伏业内人士透露,“沈浩平逆势满产,在内部争议很大”,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此外,本次公告直接宣布由集团一把手李东生接任,略显仓促。

李东生如今67岁,创业近40年,尽管作为成名多年的企业家和谋略家,他不缺乏业务、管理、资本运作经验,执掌一家子公司并非难事。但似乎在公告之前,TCL中环董事会并未确定下一任CEO的人选。

不过,无论是否有新CEO最终人选,李东生对这一“第二曲线业务”亲自操盘的战略方向是不会改变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