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郑钦文成新一代中国体育旗帜性人物:不是培养机制在变化,而是时代在变化 | 专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郑钦文成新一代中国体育旗帜性人物:不是培养机制在变化,而是时代在变化 | 专访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侯琨表示,“有了郑钦文和潘展乐,已经意味着新一代中国体育的明星和旗帜性人物产生了。”

郑钦文的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以2-0的成绩战胜维基奇,获得金牌。图片来源:微博@奥林匹克运动会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相信最近几天,你的社交媒体已经被巴黎奥运刷屏了。赛程展开以来,大家讨论的重点也从法国开幕式转移到了赛事本身,会场内不断传来中国队夺冠或晋级的好消息。随着郑钦文“逆风翻盘”打进女子网球决赛并最终夺冠,中国队获得男子4x100混合泳接力金牌、打破美国40年的垄断,女子橄榄球队创下第六名的奥运最好成绩等等,在两周的奥运时间里,观众不断见证历史,感受着运动赛场内外的能量涌动。

赛场之外,那些无关奖牌的故事也牵动人心。无论是“快乐打球”的乒乓球选手倪夏莲阿姨,还是从大凉山来到大溪地参加冲浪比赛的15岁女孩杨思琪,我们似乎正看到“唯金牌论”一点点式微下去,运动员的人格魅力、喜怒哀乐和竞技体育的动人一面逐渐显现。

在郑钦文夺冠后的8月5日,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侯琨。他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奥运会跆拳道冠军吴静钰的爱人,还是一名奥林匹克收藏家,多年来从事奥林匹克文化推广工作,从2012年开始走访了数十个奥运主办国。采访之时,侯琨正在巴黎观战。我们从观赛感受开始,一路聊到了巴黎此次举办奥运的心态、“绿色奥运”以及法国人与奥运会的特殊渊源。

侯琨近照

01 郑钦文和潘展乐夺冠意味着新一代中国体育旗帜性人物产生

界面文化:这几天你一直在巴黎,也去了8月3日郑钦文对战维基奇的网球女单决赛,可以先跟读者分享一下现场观战的感受和观察吗?

侯琨:我跟爱人和孩子一起在现场看了郑钦文的比赛。这枚金牌确实是一个突破,大家也都很认可。郑钦文一路打上来很不容易,其实她并不是赛会的头号或者二号种子选手,而且由于网球的赛制,她本身已经很疲惫了,第一场打了三个小时,决赛也在两个小时左右。虽然决赛比前面轻松一点点,但仍是一场见证历史的比赛。我也去看了潘展乐的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那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时刻。

随着这两天媒体逐渐发酵,郑钦文背后的故事被介绍出来,我们会了解她一路走来的历程,包括她发自内心的原动力、家庭和父亲对她的支持、一定要为中国夺金的渴望,这些都不只是赛场上简单的表达(就能涵盖的)。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日,法国,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半决赛,郑钦文VS斯瓦泰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是我第一次在奥运会看网球比赛。在网球比赛的场地,观众离球员非常近,能听到所有声音,这也是为什么运动员发球时全场要安静,我相信郑钦文也听到了全场中国观众的支持和呐喊。这种现场感还是很令人心潮澎湃的,我看到好多去加油的中国观众、中国体育代表团都流泪了。我不是她本人,无法想象她的心情,但这应该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毕竟从夺冠这一天起,郑钦文就已经成为了中国体育界新的一面旗帜。

虽然截止至我们进行采访的目前,美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榜已经超过了我们,但是我觉得这次有了郑钦文和潘展乐,已经意味着新一代中国体育的明星和旗帜性人物产生了。

界面文化:既然出现了新的中国代表团旗帜性人物,是不是意味着本届奥运会对中国来说也是具有标志性、比较特殊的一届?

侯琨:奥运会比赛其实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有很多该拿但没有拿到的、比较稳却丢失了的奖牌,当然也有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这就是奥运会,全世界所有的高手同场竞技,发挥得好与坏都是临场的一刹那,有的选手备战四年,十几秒的时间比赛就结束了。所以我们不能说中国体育代表团截止到现在表现怎么样,但是可以说在很多项目上取得了突破。

可能在有些传统优势项目上,我们的优势在减弱,但是新兴项目的优势又在增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这些项目。我一直的理念是,要看奥运会的项目和成绩怎样顺应了时代发展,不管能拿多少金牌,只要能出现新兴运动员的良好形象、能引导年轻一代就足够了。并且,变化不是猛然出现的,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们就拿到了网球女子双打的冠军,网球在国内这些年也普及得非常好。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无法用一言一句表达清楚。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1日,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获得金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今年奥运以来,国内舆论也有一些变化。比如有评论指出,从2008年北京奥运开始,我们逐渐不那么唯金牌论,对失利的运动员也有了更多包容、更明白险中求胜的运动员的不易,像倪夏莲这样快乐打球的选手也颇受欢迎。但是另一方面,“竞技体育,菜是原罪”的想法仍然根深蒂固,对于乒乓球这类优势项目,观众也仍然抱着“必须赢”的心态。你怎么看待国内观众的心态变化,以及里面的矛盾?

侯琨: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冬奥会,中国在体育赛事上夺金牌也司空见惯了,老百姓更愿意看到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所以媒体开始关注这样的人物,其实是和老百姓的需求匹配的。这些既属于奥运会比赛的一部分,也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一部分,因为他们的精神是可以激励人的。

至于心态上的矛盾,我倒不这样觉得。体育是一个社会或国家发展以及意识形态的缩影,而奥运会是全人类最复杂的一块拼图,所以各种情况的存在都很正常。我相信每个来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不可能是来打酱油的,肯定要争取奖牌;再加上如竞走、游泳、田径等项目的极大不确定性,也有可能意外拿到金牌。如果高手出现偏差,有的运动员就能往上冲一冲。如果失去这些复杂性,那就不是奥运会了,也不会受到这么多人关注了。

界面文化:可不可以这样说,随着我们脱离唯金牌论,大家反而更关注奥林匹克精神本身了?

侯琨:当然,我们还是很重视金牌的,金牌的概念最早是跟中华民族的形象宣传联合起来的,我们要证明自己。比如游泳为什么要争金夺银?就是因为我们要反击对我们的打压和歪曲,这些运动员要在短时间内几十次上百次地接受尿检,会受到影响。我们通过有力的还击,实际上是告诉对方我们是遵守规则的,并且可以游出好成绩,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的金牌就打破了美国长达40年的垄断。

可能老百姓认为奥运比赛就是争金夺银,但奥运会本身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文化活动,比赛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顾拜旦当时就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由文化、教育和竞技三部分组成,这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就开始了。为了讲述奥林匹克故事、让老百姓全景式地看奥运会,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文化展览活动,但可能无法一下子通过媒体呈现出来。

倪夏莲的故事讲述的也是奥林匹克精神——这种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体育的机会。包括媒体宣传的各国运动员友好共处的故事,都是在传递奥林匹克的友谊、和平理念。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倪夏莲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近几年涌现的国内年轻运动员深受大家喜爱,他们与以往公众印象中的运动员形象有很大区别,比如在巴黎奥运夺得首金的盛李豪和黄雨婷就因为“淡定”标签以及有趣的微博网名出圈。这是否说明我们培养运动员的机制出现了变化?

侯琨:咱们国家的运动员培养机制没有发生变化,是时代在发生变化。新一代年轻运动员的思维方式、感受到的世界不一样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了。这是很正常的。

界面文化:现在赛程已经过半,在你看来,中国代表团在接下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侯琨:举重肯定是一个重要看点,还有就是看看田径项目有没有新的突破,最后还有跆拳道。赛程过半,我们的夺金点也在减少,这几个项目应该能够贡献更多金牌。

02 奥林匹克运动关注度没有降低,但关注形式发生变化

界面文化:近些年来,围绕奥运会的另一个话题是,人们越来越不关注奥运会了。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数据,今年只有35%的美国成年人打算观看奥运会,且大多数是冲着女子体操去的,这要归功于西蒙·拜尔斯的超高人气。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

侯琨:都说奥运会没人看了,但你会发现关注度依然很高。根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环球集团(NBC)估算,全美国收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人数创下了自2012年伦敦奥运后收视率新高。在中国的关注度也极高,多少人熬夜凌晨一点在看游泳比赛。

我个人认为,不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受关注了,而是受关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最早是转卖电视的转播权,后来转到了互联网端,大家通过电脑观看,现在很多比赛转到手机端,大家也不像原来一样守着电视完整地观看,而是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但是碎片化的信息也是信息,抖音、快手或国外社交媒体上一分半的短视频转播也是奥运会受关注的体现。

2021年8月5日,日本,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曲棍球决赛,澳大利亚3-4(点球2-3)比利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举个例子,前几天网上盛传法国游泳运动员莱昂·马尔尚无视中国队教练朱志根的主动握手,由于网上人们不断转发评论,最后莱昂带着自己的教练去找朱志根道歉了。这件事也与奥林匹克的传播有关,因为他被认为不尊重其他国家的团队成员,并且违反或轻视了奥林匹克关于友谊的理念和价值观,另外这件事也被网民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我个人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存在一定是靠运动员——特别是明星式的奥运冠军——来引导的,他们是奥运会的绝对核心,这也是国际奥运会一直以来强调的。“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正是由奥运冠军体现出来的。在女子全能体操决赛的现场,西蒙·拜尔斯还没上场,全场就已经炸掉了,她的夺冠是万众期待的,国际体操联合会的主席渡边守成、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都在现场,就等着给她颁奖。所以,运动员明星的影响力太大了,拜尔斯在东京奥运会的退赛引起了很大波澜,这次涅槃重生,绝对已经超过了以往体操界的顶流。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0日,西蒙·拜尔斯在巴黎奥运会竞技体操女子团体决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作为常年关注奥运的研究者,在你看来,在这个逆全球化、战争频发的时代,奥运的意义在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迁?似乎一方面,愿意主办奥运的国家越来越少了,但是奥运的团结精神却越来越为我们所珍视?

侯琨:我刚刚想了一下,为什么奥林匹克是唯一一个能把全世界的人结合到一起的活动、奥运五环是全世界认知度最高的标识?联合国开大会都没有这么多国家参与,而且是在10多天的时间里,大家在一个非歧视性的赛场比拼,每次举办都实现了人类对于未来乌托邦的想象。奥林匹克运动能够给人短期内一个享受和平与美好的瞬间,给人喘息的机会。外面的战争肯定还在发生,但是以现在(会场)为原点,奥运会还是有不可替代性的。

03 是最绿色的一届奥运,也是能够挣钱的奥运

界面文化:你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从2022年底到现在,已经去过巴黎6趟,每次都能看到巴黎市区的变化,人们对巴黎奥运会的期许也在发生变化。可以聊聊这种变化吗?

根据外媒观察,巴黎人对此次奥运的感受似乎是“喜忧参半”,有评论者认为,在战争频发、法国政局动荡的当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活动;但也有许多人担忧当地居民被驱赶、当地商家生意锐减等问题。你的观察是怎样的?

侯琨:我个人觉得,巴黎的老百姓对奥运的态度比较纠结,很多人确实觉得奥运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劳民伤财。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导致公众对很多事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法国人可能更关注投票等等这类影响个人的事务。

但是当奥运真的来了,法国人其实也是非常疯狂的,大街小巷的餐馆坐满了人,生意火得一塌糊涂。随着开幕式获得好评——虽然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运动员拿金牌后国家形象获得提升,法兰西民族的热情就被点燃了。

这次巴黎奥运会大概率会挣钱,因为他们把很多东西都节俭缩减了,能省则省,剩下的全是挣钱的事儿了,比如门票和特许商品都挺贵的,那老百姓肯定是高兴的。

界面文化:是的,巴黎奥运会据称是最绿色的一届奥运会,包括尽量少建永久性场馆、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让巴黎地标如埃菲尔铁塔等作成为比赛背景等。你自己的体验是怎样的?怎么看待“最绿色的奥运”这一说法?

侯琨:巴黎对奥运的预算估计在80亿-100亿美元之间,基本用的都是临时和改造的场地,降低了很多成本,再把项目放在市中心和标志景点,同时宣传了法国文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叠加效应。可能我们觉得临时场馆比较简陋,但反而大家在市区看比赛更方便了,这也是好事。另外,结束比赛后临时场馆立刻会被拆掉,甚至展架和场地都是租用的,最后还回去就行了,也节省了一笔钱。

当地时间2024年7月10日,法国巴黎,巴黎奥运会赛事场馆,战神广场沙滩排球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虽然奖牌和火炬的盒子都是LV制作的,但是颁奖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发给运动员盒子,只有一块奖牌,所以前两天才有运动员问奖牌磨损了怎么办。以前每届奥运会的媒体中心都给记者们发放媒体包和媒体手册,这次全部改成电子版;很多媒体中心只提供咖啡和凉的牛奶,茶包需要自己泡,跟之前相比是天壤之别。虽然大家怨声载道,但是人家也省掉了很大一块费用,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概念。

关于绿色奥运和减少碳排放,这既是一个噱头,也是国际奥委会想要发展的方向,因为这样的话以后主办国会更加轻松,愿意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才会更多。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已经决定到2032年和2034年了,在接下来的8年10年里,其他国家就知道要如何筹办了。

不过我也相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筹办特点,接下来的米兰冬季奥运会大概率会延续巴黎的节俭和绿色的特点,2028年的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可能不一样,会更商业化,因为美国人一般来说更知道怎么挣钱,而且奥运真正开始挣钱就是从1984年的洛杉矶那一届开始的。

界面文化:你也是一名奥林匹克收藏家,此次巴黎之行都收获了什么纪念品?

侯琨:现在来说,大家应该多少比较了解巴黎奥运会的吉祥物了。这个名叫“弗里热”的吉祥物是从一个法国式样的帽子形象演化出来的,颜色火红醒目,在法国很受欢迎,吉祥物的帽子、背包已经遍布赛场内外和大街小巷。虽然刚开始会觉得有点奇怪,但是确实越看越好看。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日,德国纽伦堡,2023德国纽伦堡玩具博览会拉开帷幕,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弗里热(The Phryges)亮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吉祥物做了好几个版本,有一个2024限量版本用人造皮革做成,我自己收藏到了这个版本。其他的收藏包括一些奥运徽章、奥运会的特别版海报等等。一般来说,海报作为特许商品是分为奥运会和残奥会两个版本,并且分开售卖,但这次的特别版是整版设计的。

我想把火炬加入收藏,毕竟我爱人是这次巴黎奥运会的火炬手。但是这次的火炬非常珍贵,一共2000把,也不发给火炬手,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两把成交,价格超过了47000美金/把。

界面文化:你刚刚提到,本届奥运会还会举办很多文化活动,这一块对国内观众来说也不是太熟悉,可以稍微介绍一下吗?

侯琨:其实早在巴黎奥运会之前,文化活动就是奥委会非常重视和大力推动的。他们有一个奥林匹亚德(Olympiade Culturelle)的文化徽记logo,专门授权给文化活动使用。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个活动被授权使用了这个logo。

就本届来说,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法国奥委会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等场馆也在做关于法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活动。毕竟顾拜旦出生在巴黎,国际奥委会也是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成立的,法国跟奥林匹克有天然的渊源,再加上法国人特别崇尚当代艺术,所以这部分内容就会特别多。

奥利匹亚德文化logo。图片来源:奥林匹亚德文化中心官网

界面文化:你还在采访中提到过,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游历欧洲时发现,法国青年崇文弃武,萎靡而不上进,所以需要奥运让他们振作起来。法国人与奥运自古以来的关系也很有趣。

侯琨:说实话,顾拜旦在法国没有多么高的知名度,法国人对本国名人也持有各种意见。但是没有顾拜旦就没有奥运会复兴,也许未来还有别人去复兴这件事,但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既执着、又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去推动,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法国人可能从性格和国家精神上不一定特别关注顾拜旦这个人,但是随着这届奥运会的举办,法国政府也投钱重新装修了顾拜旦的故居、与顾拜旦家族合作推出展览,我相信年轻人们对他的关注会变得更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郑钦文成新一代中国体育旗帜性人物:不是培养机制在变化,而是时代在变化 | 专访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侯琨表示,“有了郑钦文和潘展乐,已经意味着新一代中国体育的明星和旗帜性人物产生了。”

郑钦文的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以2-0的成绩战胜维基奇,获得金牌。图片来源:微博@奥林匹克运动会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相信最近几天,你的社交媒体已经被巴黎奥运刷屏了。赛程展开以来,大家讨论的重点也从法国开幕式转移到了赛事本身,会场内不断传来中国队夺冠或晋级的好消息。随着郑钦文“逆风翻盘”打进女子网球决赛并最终夺冠,中国队获得男子4x100混合泳接力金牌、打破美国40年的垄断,女子橄榄球队创下第六名的奥运最好成绩等等,在两周的奥运时间里,观众不断见证历史,感受着运动赛场内外的能量涌动。

赛场之外,那些无关奖牌的故事也牵动人心。无论是“快乐打球”的乒乓球选手倪夏莲阿姨,还是从大凉山来到大溪地参加冲浪比赛的15岁女孩杨思琪,我们似乎正看到“唯金牌论”一点点式微下去,运动员的人格魅力、喜怒哀乐和竞技体育的动人一面逐渐显现。

在郑钦文夺冠后的8月5日,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侯琨。他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奥运会跆拳道冠军吴静钰的爱人,还是一名奥林匹克收藏家,多年来从事奥林匹克文化推广工作,从2012年开始走访了数十个奥运主办国。采访之时,侯琨正在巴黎观战。我们从观赛感受开始,一路聊到了巴黎此次举办奥运的心态、“绿色奥运”以及法国人与奥运会的特殊渊源。

侯琨近照

01 郑钦文和潘展乐夺冠意味着新一代中国体育旗帜性人物产生

界面文化:这几天你一直在巴黎,也去了8月3日郑钦文对战维基奇的网球女单决赛,可以先跟读者分享一下现场观战的感受和观察吗?

侯琨:我跟爱人和孩子一起在现场看了郑钦文的比赛。这枚金牌确实是一个突破,大家也都很认可。郑钦文一路打上来很不容易,其实她并不是赛会的头号或者二号种子选手,而且由于网球的赛制,她本身已经很疲惫了,第一场打了三个小时,决赛也在两个小时左右。虽然决赛比前面轻松一点点,但仍是一场见证历史的比赛。我也去看了潘展乐的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那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时刻。

随着这两天媒体逐渐发酵,郑钦文背后的故事被介绍出来,我们会了解她一路走来的历程,包括她发自内心的原动力、家庭和父亲对她的支持、一定要为中国夺金的渴望,这些都不只是赛场上简单的表达(就能涵盖的)。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日,法国,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半决赛,郑钦文VS斯瓦泰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是我第一次在奥运会看网球比赛。在网球比赛的场地,观众离球员非常近,能听到所有声音,这也是为什么运动员发球时全场要安静,我相信郑钦文也听到了全场中国观众的支持和呐喊。这种现场感还是很令人心潮澎湃的,我看到好多去加油的中国观众、中国体育代表团都流泪了。我不是她本人,无法想象她的心情,但这应该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毕竟从夺冠这一天起,郑钦文就已经成为了中国体育界新的一面旗帜。

虽然截止至我们进行采访的目前,美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榜已经超过了我们,但是我觉得这次有了郑钦文和潘展乐,已经意味着新一代中国体育的明星和旗帜性人物产生了。

界面文化:既然出现了新的中国代表团旗帜性人物,是不是意味着本届奥运会对中国来说也是具有标志性、比较特殊的一届?

侯琨:奥运会比赛其实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有很多该拿但没有拿到的、比较稳却丢失了的奖牌,当然也有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这就是奥运会,全世界所有的高手同场竞技,发挥得好与坏都是临场的一刹那,有的选手备战四年,十几秒的时间比赛就结束了。所以我们不能说中国体育代表团截止到现在表现怎么样,但是可以说在很多项目上取得了突破。

可能在有些传统优势项目上,我们的优势在减弱,但是新兴项目的优势又在增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这些项目。我一直的理念是,要看奥运会的项目和成绩怎样顺应了时代发展,不管能拿多少金牌,只要能出现新兴运动员的良好形象、能引导年轻一代就足够了。并且,变化不是猛然出现的,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们就拿到了网球女子双打的冠军,网球在国内这些年也普及得非常好。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无法用一言一句表达清楚。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1日,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获得金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今年奥运以来,国内舆论也有一些变化。比如有评论指出,从2008年北京奥运开始,我们逐渐不那么唯金牌论,对失利的运动员也有了更多包容、更明白险中求胜的运动员的不易,像倪夏莲这样快乐打球的选手也颇受欢迎。但是另一方面,“竞技体育,菜是原罪”的想法仍然根深蒂固,对于乒乓球这类优势项目,观众也仍然抱着“必须赢”的心态。你怎么看待国内观众的心态变化,以及里面的矛盾?

侯琨: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冬奥会,中国在体育赛事上夺金牌也司空见惯了,老百姓更愿意看到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所以媒体开始关注这样的人物,其实是和老百姓的需求匹配的。这些既属于奥运会比赛的一部分,也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一部分,因为他们的精神是可以激励人的。

至于心态上的矛盾,我倒不这样觉得。体育是一个社会或国家发展以及意识形态的缩影,而奥运会是全人类最复杂的一块拼图,所以各种情况的存在都很正常。我相信每个来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不可能是来打酱油的,肯定要争取奖牌;再加上如竞走、游泳、田径等项目的极大不确定性,也有可能意外拿到金牌。如果高手出现偏差,有的运动员就能往上冲一冲。如果失去这些复杂性,那就不是奥运会了,也不会受到这么多人关注了。

界面文化:可不可以这样说,随着我们脱离唯金牌论,大家反而更关注奥林匹克精神本身了?

侯琨:当然,我们还是很重视金牌的,金牌的概念最早是跟中华民族的形象宣传联合起来的,我们要证明自己。比如游泳为什么要争金夺银?就是因为我们要反击对我们的打压和歪曲,这些运动员要在短时间内几十次上百次地接受尿检,会受到影响。我们通过有力的还击,实际上是告诉对方我们是遵守规则的,并且可以游出好成绩,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的金牌就打破了美国长达40年的垄断。

可能老百姓认为奥运比赛就是争金夺银,但奥运会本身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文化活动,比赛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顾拜旦当时就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由文化、教育和竞技三部分组成,这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就开始了。为了讲述奥林匹克故事、让老百姓全景式地看奥运会,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文化展览活动,但可能无法一下子通过媒体呈现出来。

倪夏莲的故事讲述的也是奥林匹克精神——这种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体育的机会。包括媒体宣传的各国运动员友好共处的故事,都是在传递奥林匹克的友谊、和平理念。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倪夏莲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近几年涌现的国内年轻运动员深受大家喜爱,他们与以往公众印象中的运动员形象有很大区别,比如在巴黎奥运夺得首金的盛李豪和黄雨婷就因为“淡定”标签以及有趣的微博网名出圈。这是否说明我们培养运动员的机制出现了变化?

侯琨:咱们国家的运动员培养机制没有发生变化,是时代在发生变化。新一代年轻运动员的思维方式、感受到的世界不一样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了。这是很正常的。

界面文化:现在赛程已经过半,在你看来,中国代表团在接下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侯琨:举重肯定是一个重要看点,还有就是看看田径项目有没有新的突破,最后还有跆拳道。赛程过半,我们的夺金点也在减少,这几个项目应该能够贡献更多金牌。

02 奥林匹克运动关注度没有降低,但关注形式发生变化

界面文化:近些年来,围绕奥运会的另一个话题是,人们越来越不关注奥运会了。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数据,今年只有35%的美国成年人打算观看奥运会,且大多数是冲着女子体操去的,这要归功于西蒙·拜尔斯的超高人气。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

侯琨:都说奥运会没人看了,但你会发现关注度依然很高。根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环球集团(NBC)估算,全美国收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人数创下了自2012年伦敦奥运后收视率新高。在中国的关注度也极高,多少人熬夜凌晨一点在看游泳比赛。

我个人认为,不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受关注了,而是受关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最早是转卖电视的转播权,后来转到了互联网端,大家通过电脑观看,现在很多比赛转到手机端,大家也不像原来一样守着电视完整地观看,而是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但是碎片化的信息也是信息,抖音、快手或国外社交媒体上一分半的短视频转播也是奥运会受关注的体现。

2021年8月5日,日本,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曲棍球决赛,澳大利亚3-4(点球2-3)比利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举个例子,前几天网上盛传法国游泳运动员莱昂·马尔尚无视中国队教练朱志根的主动握手,由于网上人们不断转发评论,最后莱昂带着自己的教练去找朱志根道歉了。这件事也与奥林匹克的传播有关,因为他被认为不尊重其他国家的团队成员,并且违反或轻视了奥林匹克关于友谊的理念和价值观,另外这件事也被网民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我个人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存在一定是靠运动员——特别是明星式的奥运冠军——来引导的,他们是奥运会的绝对核心,这也是国际奥运会一直以来强调的。“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正是由奥运冠军体现出来的。在女子全能体操决赛的现场,西蒙·拜尔斯还没上场,全场就已经炸掉了,她的夺冠是万众期待的,国际体操联合会的主席渡边守成、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都在现场,就等着给她颁奖。所以,运动员明星的影响力太大了,拜尔斯在东京奥运会的退赛引起了很大波澜,这次涅槃重生,绝对已经超过了以往体操界的顶流。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0日,西蒙·拜尔斯在巴黎奥运会竞技体操女子团体决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作为常年关注奥运的研究者,在你看来,在这个逆全球化、战争频发的时代,奥运的意义在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迁?似乎一方面,愿意主办奥运的国家越来越少了,但是奥运的团结精神却越来越为我们所珍视?

侯琨:我刚刚想了一下,为什么奥林匹克是唯一一个能把全世界的人结合到一起的活动、奥运五环是全世界认知度最高的标识?联合国开大会都没有这么多国家参与,而且是在10多天的时间里,大家在一个非歧视性的赛场比拼,每次举办都实现了人类对于未来乌托邦的想象。奥林匹克运动能够给人短期内一个享受和平与美好的瞬间,给人喘息的机会。外面的战争肯定还在发生,但是以现在(会场)为原点,奥运会还是有不可替代性的。

03 是最绿色的一届奥运,也是能够挣钱的奥运

界面文化:你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从2022年底到现在,已经去过巴黎6趟,每次都能看到巴黎市区的变化,人们对巴黎奥运会的期许也在发生变化。可以聊聊这种变化吗?

根据外媒观察,巴黎人对此次奥运的感受似乎是“喜忧参半”,有评论者认为,在战争频发、法国政局动荡的当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活动;但也有许多人担忧当地居民被驱赶、当地商家生意锐减等问题。你的观察是怎样的?

侯琨:我个人觉得,巴黎的老百姓对奥运的态度比较纠结,很多人确实觉得奥运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劳民伤财。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导致公众对很多事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法国人可能更关注投票等等这类影响个人的事务。

但是当奥运真的来了,法国人其实也是非常疯狂的,大街小巷的餐馆坐满了人,生意火得一塌糊涂。随着开幕式获得好评——虽然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运动员拿金牌后国家形象获得提升,法兰西民族的热情就被点燃了。

这次巴黎奥运会大概率会挣钱,因为他们把很多东西都节俭缩减了,能省则省,剩下的全是挣钱的事儿了,比如门票和特许商品都挺贵的,那老百姓肯定是高兴的。

界面文化:是的,巴黎奥运会据称是最绿色的一届奥运会,包括尽量少建永久性场馆、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让巴黎地标如埃菲尔铁塔等作成为比赛背景等。你自己的体验是怎样的?怎么看待“最绿色的奥运”这一说法?

侯琨:巴黎对奥运的预算估计在80亿-100亿美元之间,基本用的都是临时和改造的场地,降低了很多成本,再把项目放在市中心和标志景点,同时宣传了法国文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叠加效应。可能我们觉得临时场馆比较简陋,但反而大家在市区看比赛更方便了,这也是好事。另外,结束比赛后临时场馆立刻会被拆掉,甚至展架和场地都是租用的,最后还回去就行了,也节省了一笔钱。

当地时间2024年7月10日,法国巴黎,巴黎奥运会赛事场馆,战神广场沙滩排球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虽然奖牌和火炬的盒子都是LV制作的,但是颁奖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发给运动员盒子,只有一块奖牌,所以前两天才有运动员问奖牌磨损了怎么办。以前每届奥运会的媒体中心都给记者们发放媒体包和媒体手册,这次全部改成电子版;很多媒体中心只提供咖啡和凉的牛奶,茶包需要自己泡,跟之前相比是天壤之别。虽然大家怨声载道,但是人家也省掉了很大一块费用,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概念。

关于绿色奥运和减少碳排放,这既是一个噱头,也是国际奥委会想要发展的方向,因为这样的话以后主办国会更加轻松,愿意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才会更多。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已经决定到2032年和2034年了,在接下来的8年10年里,其他国家就知道要如何筹办了。

不过我也相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筹办特点,接下来的米兰冬季奥运会大概率会延续巴黎的节俭和绿色的特点,2028年的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可能不一样,会更商业化,因为美国人一般来说更知道怎么挣钱,而且奥运真正开始挣钱就是从1984年的洛杉矶那一届开始的。

界面文化:你也是一名奥林匹克收藏家,此次巴黎之行都收获了什么纪念品?

侯琨:现在来说,大家应该多少比较了解巴黎奥运会的吉祥物了。这个名叫“弗里热”的吉祥物是从一个法国式样的帽子形象演化出来的,颜色火红醒目,在法国很受欢迎,吉祥物的帽子、背包已经遍布赛场内外和大街小巷。虽然刚开始会觉得有点奇怪,但是确实越看越好看。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日,德国纽伦堡,2023德国纽伦堡玩具博览会拉开帷幕,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弗里热(The Phryges)亮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吉祥物做了好几个版本,有一个2024限量版本用人造皮革做成,我自己收藏到了这个版本。其他的收藏包括一些奥运徽章、奥运会的特别版海报等等。一般来说,海报作为特许商品是分为奥运会和残奥会两个版本,并且分开售卖,但这次的特别版是整版设计的。

我想把火炬加入收藏,毕竟我爱人是这次巴黎奥运会的火炬手。但是这次的火炬非常珍贵,一共2000把,也不发给火炬手,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两把成交,价格超过了47000美金/把。

界面文化:你刚刚提到,本届奥运会还会举办很多文化活动,这一块对国内观众来说也不是太熟悉,可以稍微介绍一下吗?

侯琨:其实早在巴黎奥运会之前,文化活动就是奥委会非常重视和大力推动的。他们有一个奥林匹亚德(Olympiade Culturelle)的文化徽记logo,专门授权给文化活动使用。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个活动被授权使用了这个logo。

就本届来说,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法国奥委会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等场馆也在做关于法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活动。毕竟顾拜旦出生在巴黎,国际奥委会也是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成立的,法国跟奥林匹克有天然的渊源,再加上法国人特别崇尚当代艺术,所以这部分内容就会特别多。

奥利匹亚德文化logo。图片来源:奥林匹亚德文化中心官网

界面文化:你还在采访中提到过,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游历欧洲时发现,法国青年崇文弃武,萎靡而不上进,所以需要奥运让他们振作起来。法国人与奥运自古以来的关系也很有趣。

侯琨:说实话,顾拜旦在法国没有多么高的知名度,法国人对本国名人也持有各种意见。但是没有顾拜旦就没有奥运会复兴,也许未来还有别人去复兴这件事,但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既执着、又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去推动,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法国人可能从性格和国家精神上不一定特别关注顾拜旦这个人,但是随着这届奥运会的举办,法国政府也投钱重新装修了顾拜旦的故居、与顾拜旦家族合作推出展览,我相信年轻人们对他的关注会变得更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