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真的能化解肥胖危机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真的能化解肥胖危机吗?

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能得到保障?面对可能的副作用和停药后的体重反弹,患者和医生应该如何平衡药物使用的利弊?

文|创瞰巴黎 Marianne Guenot

编辑|Meister Xia

Martin Whyte

英国萨里大学代谢医学副教授

导读

近年来,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GLP-1类似物,因其显著的减肥效果和对肥胖症患者健康的多重益处,备受关注。肥胖的成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

虽然GLP-1药物在短期内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其长期效果、副作用和对不同患者的适应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能得到保障?面对可能的副作用和停药后的体重反弹,患者和医生应该如何平衡药物使用的利弊?

一览:

  • 肥胖症患者约占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新开发的减肥药物似乎为这一群体带来了新希望。
  • 司美格鲁肽是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能向大脑发送饱腹信号。
  • 司美格鲁肽看似安全有效,不过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
  • 科学家尚不了解GLP-1药物的确切作用机制。
  • 解决肥胖泛滥成灾的问题,不能光指望药物,而是要着眼于导致肥胖的多重内外在因素。

近日,“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频频登上新闻报道,其治疗肥胖症优越的试验结果和临床效果夺人眼球。司美格鲁肽是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目前,肥胖症患者大约占全球人口比例的八分之一,司美格鲁肽的出世仿佛是一场“奇迹”。但肥胖症这种复杂的疾病,真的能靠一款“神药”解决吗?

抗肥胖药物能让肥胖症患者更健康——正确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对患者健康有明显的益处。

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的二期临床试验(STEP 2)显示,每周服用2.4毫克司美格鲁肽,68周可减轻约15%的体重。

GLP-1药物除了能减轻体重,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血压和甘油三酯水平(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值平均降低了1.4%。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与安慰剂相比,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GLP-1 药物可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命心肌梗死、非致命中风)的恶性结果发生概率降低12-14%。不过,虽然GLP-1减重效果显著,对胆固醇的影响很小。

但是,GLP-1药物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影响患者持续服药的能力。

最先出现的是胃肠副作用。大约10%-20%的人会有恶心和呕吐反应,其中只有半数在一年后会感觉减轻。GLP-1药物还会加速心跳,不过具体会因此造成哪些身体损害尚不清楚。

GLP-1药物会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体重快速下降,都容易得胆结石,即使是极低热量饮食也会如此。此外,GLP-1药物减去的重量有20%-40%是肌肉。如何防止肌肉流失,成为了当前大量研究的重点。

迄今为止,不能确定GLP-1药物的临床效果利大于弊

尽管GLP-1药物存在已久,但普及只是近几年。要再过若干年,我们才会对其长期安全性有更多的了解。

在动物身上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GLP-1药物会使甲状腺癌风险略有增加,但目前暂无确凿证据。对于有甲状腺癌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医生开GLP-1药物最好要三思。

患者停用GLP-1药物后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在停药后体重会反弹。逐渐停药在有些情况下有助于患者维持健康,但也有一些人可能需要长期服药。

我们已明确GLP-1药物的机理——错误

过去20年来,学界对人体维持体重机制的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的观念和过去大为不同,大家都知道肥胖的原因并非“好吃懒做”。体重变化的机制不在人类意志可控范围之内。就像呼吸一样——人可以短暂屏住呼吸,但神经系统迟早会逼着你吸气。有些人可通过突击节食大幅减重,但过一段时间,体重又会自动恢复到先前水平。饮食研究屡次表明不管采用何种节食方式,大多数减肥者约一年后体重就会反弹。从多年的尺度来看,个体的体重变化微乎其微。

人体的体重维持机制基于以中脑和后脑区域为中心的复杂神经回路。这些区域负责综合处理与能量平衡相关的信号,调节进食和能量消耗。我们现在还知道,体重维持也与肠道信号密切相关。减肥手术(切胃手术)证明了这一点。研究发现,术后体重减轻,不是因为食物“吸收能力下降”,而是手术触发了肠道激素(如GLP-1)的释放。在这些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身体会提早发出饱腹感信号。

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GLP-1类似物,正是利用了肠道信号与体重的关系。它能更好地结合白蛋白并抵抗酶促降解,因此能在血液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过去的类似药物只能让患者减重5%-8%。

将来可能会研发出针对肥胖症的“鸡尾酒疗法”,多种药物各司其职,模拟不同的生理信号,最终实现类似胃旁路手术的效果。

虽然我们知道司美格鲁肽有效,但具体机理尚不明确

人的体重维持系统有许多“冗余”——如果一条信号渠道被阻断,信号仍会通过其他路径传递。因此,难以明确每个细分机制的确切作用,以及肥胖症患者究竟哪些信号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GLP-1可作用于大脑、胰腺、胃,但这几项作用不分主次。对于肥胖症患者,我们知道GLP-1会延迟胃排空,但是不清楚它与下丘脑信号相比有多大区别。此外,心脏、肺和肾脏组织中,也存在GLP-1受体。

另一种新晋的抗肥胖药物替尔泊肽,是GLP-1和胃抑制多肽(GIP)受体的双重激动剂,也能反映出人体体重维持系统的复杂性。GIP本身是防止脂肪流失的,但与GLP-1结合时,却有额外的减肥效果。在临床试验中,患者每周服用10或15毫克替尔泊肽,约有一半人在72周内减掉了约20%的体重。这有可能是因为GIP使GLP-1具有更高的受体占有率,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GLP-1的所有效应尚未一一探明

虽然GLP-1药物的确能让人减重、改善身体状况,但仍有一些未知的效应,比如抗炎作用等。

抗肥胖药物将缓解肥胖症泛滥的公共卫生危机——错误

的确有许多基因会导致肥胖,除了基因本身含有的遗传信息之外,基因的表达(表观遗传学)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体重。抗肥胖药物有助于抵抗身体内部导致体重反弹的生物信号。

但遗传不是唯一因素,外在因素也会导致肥胖。

外在因素包括社会压力、社会经济因素、能否轻易获得健康食品、环境污染等,其作用不可小觑。如今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在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向办公室工作,坐着不动看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也会导致肥胖。

所以,不能指望GLP-1药物解决所有的问题。

过去三四十年来,人类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致肥”,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做出改变。如果所有超重者乃至重度肥胖症患者都依赖所谓的“神药”,那问题的根本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真的能化解肥胖危机吗?

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能得到保障?面对可能的副作用和停药后的体重反弹,患者和医生应该如何平衡药物使用的利弊?

文|创瞰巴黎 Marianne Guenot

编辑|Meister Xia

Martin Whyte

英国萨里大学代谢医学副教授

导读

近年来,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GLP-1类似物,因其显著的减肥效果和对肥胖症患者健康的多重益处,备受关注。肥胖的成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

虽然GLP-1药物在短期内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其长期效果、副作用和对不同患者的适应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能得到保障?面对可能的副作用和停药后的体重反弹,患者和医生应该如何平衡药物使用的利弊?

一览:

  • 肥胖症患者约占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新开发的减肥药物似乎为这一群体带来了新希望。
  • 司美格鲁肽是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能向大脑发送饱腹信号。
  • 司美格鲁肽看似安全有效,不过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
  • 科学家尚不了解GLP-1药物的确切作用机制。
  • 解决肥胖泛滥成灾的问题,不能光指望药物,而是要着眼于导致肥胖的多重内外在因素。

近日,“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频频登上新闻报道,其治疗肥胖症优越的试验结果和临床效果夺人眼球。司美格鲁肽是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目前,肥胖症患者大约占全球人口比例的八分之一,司美格鲁肽的出世仿佛是一场“奇迹”。但肥胖症这种复杂的疾病,真的能靠一款“神药”解决吗?

抗肥胖药物能让肥胖症患者更健康——正确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对患者健康有明显的益处。

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的二期临床试验(STEP 2)显示,每周服用2.4毫克司美格鲁肽,68周可减轻约15%的体重。

GLP-1药物除了能减轻体重,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血压和甘油三酯水平(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值平均降低了1.4%。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与安慰剂相比,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GLP-1 药物可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命心肌梗死、非致命中风)的恶性结果发生概率降低12-14%。不过,虽然GLP-1减重效果显著,对胆固醇的影响很小。

但是,GLP-1药物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影响患者持续服药的能力。

最先出现的是胃肠副作用。大约10%-20%的人会有恶心和呕吐反应,其中只有半数在一年后会感觉减轻。GLP-1药物还会加速心跳,不过具体会因此造成哪些身体损害尚不清楚。

GLP-1药物会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体重快速下降,都容易得胆结石,即使是极低热量饮食也会如此。此外,GLP-1药物减去的重量有20%-40%是肌肉。如何防止肌肉流失,成为了当前大量研究的重点。

迄今为止,不能确定GLP-1药物的临床效果利大于弊

尽管GLP-1药物存在已久,但普及只是近几年。要再过若干年,我们才会对其长期安全性有更多的了解。

在动物身上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GLP-1药物会使甲状腺癌风险略有增加,但目前暂无确凿证据。对于有甲状腺癌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医生开GLP-1药物最好要三思。

患者停用GLP-1药物后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在停药后体重会反弹。逐渐停药在有些情况下有助于患者维持健康,但也有一些人可能需要长期服药。

我们已明确GLP-1药物的机理——错误

过去20年来,学界对人体维持体重机制的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的观念和过去大为不同,大家都知道肥胖的原因并非“好吃懒做”。体重变化的机制不在人类意志可控范围之内。就像呼吸一样——人可以短暂屏住呼吸,但神经系统迟早会逼着你吸气。有些人可通过突击节食大幅减重,但过一段时间,体重又会自动恢复到先前水平。饮食研究屡次表明不管采用何种节食方式,大多数减肥者约一年后体重就会反弹。从多年的尺度来看,个体的体重变化微乎其微。

人体的体重维持机制基于以中脑和后脑区域为中心的复杂神经回路。这些区域负责综合处理与能量平衡相关的信号,调节进食和能量消耗。我们现在还知道,体重维持也与肠道信号密切相关。减肥手术(切胃手术)证明了这一点。研究发现,术后体重减轻,不是因为食物“吸收能力下降”,而是手术触发了肠道激素(如GLP-1)的释放。在这些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身体会提早发出饱腹感信号。

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GLP-1类似物,正是利用了肠道信号与体重的关系。它能更好地结合白蛋白并抵抗酶促降解,因此能在血液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过去的类似药物只能让患者减重5%-8%。

将来可能会研发出针对肥胖症的“鸡尾酒疗法”,多种药物各司其职,模拟不同的生理信号,最终实现类似胃旁路手术的效果。

虽然我们知道司美格鲁肽有效,但具体机理尚不明确

人的体重维持系统有许多“冗余”——如果一条信号渠道被阻断,信号仍会通过其他路径传递。因此,难以明确每个细分机制的确切作用,以及肥胖症患者究竟哪些信号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GLP-1可作用于大脑、胰腺、胃,但这几项作用不分主次。对于肥胖症患者,我们知道GLP-1会延迟胃排空,但是不清楚它与下丘脑信号相比有多大区别。此外,心脏、肺和肾脏组织中,也存在GLP-1受体。

另一种新晋的抗肥胖药物替尔泊肽,是GLP-1和胃抑制多肽(GIP)受体的双重激动剂,也能反映出人体体重维持系统的复杂性。GIP本身是防止脂肪流失的,但与GLP-1结合时,却有额外的减肥效果。在临床试验中,患者每周服用10或15毫克替尔泊肽,约有一半人在72周内减掉了约20%的体重。这有可能是因为GIP使GLP-1具有更高的受体占有率,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GLP-1的所有效应尚未一一探明

虽然GLP-1药物的确能让人减重、改善身体状况,但仍有一些未知的效应,比如抗炎作用等。

抗肥胖药物将缓解肥胖症泛滥的公共卫生危机——错误

的确有许多基因会导致肥胖,除了基因本身含有的遗传信息之外,基因的表达(表观遗传学)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体重。抗肥胖药物有助于抵抗身体内部导致体重反弹的生物信号。

但遗传不是唯一因素,外在因素也会导致肥胖。

外在因素包括社会压力、社会经济因素、能否轻易获得健康食品、环境污染等,其作用不可小觑。如今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在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向办公室工作,坐着不动看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也会导致肥胖。

所以,不能指望GLP-1药物解决所有的问题。

过去三四十年来,人类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致肥”,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做出改变。如果所有超重者乃至重度肥胖症患者都依赖所谓的“神药”,那问题的根本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