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通威收购润阳,光伏龙头间的平衡被打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通威收购润阳,光伏龙头间的平衡被打破?

龙头大战之前,肃杀之气已现!

文|赶碳号

外行看热闹。严格意义上说,赶碳号是局外人,也是外行,但却分明已经感受到大战之前的一片肃杀之气。

今天一整天,各个光伏群都在议论通威并购润阳这件事——估值是不是合理、交易结构设计的是不是科学,对于双方以及利益相关方都有哪些影响,等等。

这些当然很重要,毕竟是光伏史上第一并购案。但更重要的,无疑是这起并购在真正完成以后,将会对行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笔者相信,因为这件事,有些光伏大佬们昨晚可能睡得很晚。

今天,赶碳号还听到一则传闻——据说宁德时代也参与了润阳项目的报价,出价40个小目标。宁德时代,把锂电行业卷成了什么样了?40%的市场,和一大半的利润,归他。当然,宁德有没有参与只是传闻,未经证实。

当局者迷。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往往并不是全部的真相,甚至包括我们正经历的这一轮光伏大洗牌。

在这场牌局中,企业、政府、投资机构等等,大家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会洗到什么时候?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谁将被淘汰出局?

就以这场并购案而言,吸收合并润阳之后的通威,会在多大程度上打破目前头部企业间形成的平衡?行业竞争格局,会由此被改写吗?晶科、天合、晶澳、隆基们,他们又是怎么看这件事呢?

01、今天的选择,决定大佬们明天的命运

除了出海中东、专利战以及这场并购以外,据赶碳号所知,近期行业中还有很大事将会发生。这些,都是一个行业在激变演化时的特征。

面对当下的光伏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们都在想什么?难道只是求一个安身自保吗?如果真是抱有这种弱者思维,通威、协鑫、隆基、晶科、天合、晶澳们,可能就不会历经20年的大浪淘沙、存活到今天了。

不浪费任何一轮周期,不浪费任何一场危机。想尽办法掌控战场局面和发展走向,恐怕才是头部企业们内心真正的想法。自古以来,胜利者,从来都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那么,如果再具体一些,在全产业链严重内卷的当下,头部企业们会有怎样的作为呢?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式的保存实力?是合纵连横,以进为退,从而苟全性命于乱世?还是以卷破卷,以战止战,以杀克杀?

关于以上,一些头部企业其实已经用开工率这样的运营策略、扩产节奏这样的投资策略、技术路线这样的研发策略、中东北美以及东南亚这样的全球化策略、以及增加贷款和上下游占款保现金这样的财务策略,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最能体现经营思路的,当然就是开工率。

全行业已经亏损,为什么通威股份、TCL中环的开工率都超过100%,而其他硅料、硅片同行们却纷纷调低开工率?

凡事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卷要有卷的实力,熬要有熬的本钱,苟要有苟的心理素质。

然而,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未来的市场与竞争格局,就源自于今天我们每一个战略选择。

02、通威开工率,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昨天,赶碳号在文章中晒了一下通威股份今年8月份各个环节的产能开工率:多晶硅113%,硅片136%,电池片145%,组件72%。

这组数据,很多人都不相信。当然,也有人较真,说开工率怎么可能超过100%?超产,实际上在光伏好年景时,是无时无刻的,产能设计和产能利用是两回事。对于硅料来说,放弃正常检修、加班加点生产就能实现,不多解释了。

赶碳号在刚看这组数据时,也有些怀疑——通威是不是疯了?但是,这的的确确就是第三方机构调研而来的结果。

可以对比的是,今年8月份,硅料企业新特能源的开工率只有25%,隆基绿能硅片的开工率是57%,晶澳科技的电池片开工率是74%。

资料显示,以通威永祥多晶硅为例,目前年化产能为23.5万吨,8月份单月产能1.96万吨,单月产量预计为2.23万吨,开工率为113%。

同样是8月份,多晶硅全行业产能(含海外)为9.32万吨,单月排产产量预计为5.98万吨,开工率仅为64%。月产量在2000吨以上的硅料企业,开工率最为接近通威的,竟然是亚洲硅业,为76%。

如此一来,今年8月份,通威一家的产量就已经占到全行业的37.3%。在今年1月份时,这个数据只有23.4%。

那么,如果接下来再加上润阳的硅料产能呢?

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润阳目前在产硅料年化产能为3万吨,目前月产1600吨。当然,通威股份昨天的公告中披露,润阳已建成13万吨多晶硅产能。

哪怕就按这3万吨,通威助力其恢复到正常水平,每个月的产量就是2500吨。那么,永祥+润阳的月产量将由此达到2.48万吨,将占到全行业总产量的41.5%!

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拥有如此之高的市场份额,那么这家企业的话语权都是举足轻重、说一不二的。

但是,如此之高的开工率,在硅料价格如此之低的当下,可能意味着要牺牲利润换市场。通威亏得起吗?

03、 通威如何在推动硅料大洗牌

我们普通人看到的每周硅料价格,对于每家硅料企业来说,痛苦指数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8月7日公布的数据,N型料市场均价为4.04万元/吨,环比上月还上涨了1%。N型颗粒硅均价为3.67万元/吨,位列各品种单价第二,环比上月也上涨了0.55%。

这也是五个品种中唯二价格环比上涨的品种。硅业分会的这篇周评的标题就是——《市场底部达成共识 价格短期小幅反弹》。目前,能够卷得动全行业的硅料巨头,其实就是通威和协鑫。

以N型棒状硅为例,4.02万元/吨(含税,税率为13%)的市场销售价格,对于通威股份意味着什么呢?

通威股份2023年年报披露:

“在光伏新能源板块,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45万吨,在建项目40万吨,单万吨投资成本已降至5亿元,各项消耗指标也持续降低,报告期内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2 万元/吨以内。”

硅料成本今年以来大幅下降。公开信息显示,工业硅单吨价格已经从今年1月份的1.5万元/吨,下降到目前的9860元/吨。棒状硅的行业工业硅粉的硅耗介于1.07-1.09kg/Si-kg。以此计算,半年多时间,单吨硅料的工业硅粉成本,每吨已经下降了5000多元。

也就是说,以硅料现货和工业硅粉价格,赶碳号猜测,通威的硅料业务有可能都不亏钱!即便退一步,当很多新玩家亏钱、调降开工率的时候,通威硅料业务可能只处于盈亏平衡点上。哪怕我们再退一步,就算通威现在每卖一吨硅料要亏两三千块钱,那么2万多吨的月产量,一个月不过亏四五千万,一年下来也不过五六个亿。这对通威,能算多大点事?

我们假设,通威股份以其自身良好的现金储备,以及近40%的市场占有率,让以上这种市场状态,保持两年不变,会有多少新玩家能挺下来呢?

更可怕的是,协鑫颗粒硅成本优势更明显。如果协鑫也保持目前这种市场售价水平,以硅料两巨头的市场份额,谁能撼动、扭转市场格局呢?

所以,当我们看清这些时,其实就已经看清很多企业的命运了。

据某家知名投资机构私下场合透露,青海丽豪目前的财务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了。当然,硅料企业中比丽豪差的,还大有人在。

丽豪的开工率目前还算可以,另外一位老玩家——东方希望,拥有8万多吨的年产能,目前开工率竟然已经降到了5%!有人说,拥有自备电厂、电价成本低廉的东方希望,正在投入重金进行技术改造升级N型料,誓与通威死磕到底。东方希望实力雄厚,如果我们现在就认为他会退场,那还言之尚早。

新特能源其实也无须担心。大股东特变电工在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准东煤田拥有两座露天煤矿,储量高达120亿吨。拥有自备电厂的新特能源,任谁都卷不动,虽然目前其开工率仅为25%。有接近新特的人士表示,特变集团已经建立共识,全公司上下同心,力保新特!当然,大全能源更加不用担心了——他是所有光伏企业中负债率最低的光伏企业,只有12%!

剩下的企业,恐怕就要一家一家认真分析了。最近,赶碳号采访一位头部电池企业负责人。她刚刚从新疆走访了一圈硅料企业,想要趁现在价格低点囤硅料。毕竟,当下不少硅料企业血亏也要卖,卖血求生。据这位企业家讲述,各家硅企业的感受,的确很卷,但砸锅卖铁熬也要熬下去,哪怕和通威同归于尽。

其实,只要在成本上有优势,比如在电费上有优势,在资金成本上有优势,还是可以熬一熬的。但是这些只是如果。企业之间的较量,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卷死,但就是无能为力。

除了扩产最猛的通威以外,协鑫、大全、新特几个老玩家扩产其实也很凶猛,有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有的则是保住现有市场份额不下滑即可。硅料大洗牌,一定会有大批出局者。这些被出清的产能,估计有很大一部分可能要归于通威、协鑫之手了。

在未来,头部硅料企业之间,一定会拉开差距。

04、为什么说一个行业的生态,全看老大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龙头老大拥有近40%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就可以说了算了。老大,往往决定一个行业的生态。宁德时代决定着锂电行业的生态。举个例子,在光伏胶膜行业,则是福斯特这样的企业说了算。

一位上市胶膜企业董事长向赶碳号表示,在这个行业,有福斯特在那里,大家吃不饱也饿不死。所以,当类似东方雨虹这样的巨头窥伺胶膜行业、想要进来分一杯羹时,福斯特立刻降价,让准备进入者感到害怕,一投产就肯定亏钱——这个行业,当福斯特保持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时,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就已经亏钱甚至巨亏了。

同样,当福斯特保持微薄利润之时,其它企业可能就挣扎在生死线上,饿不死,但也发展不起来。所以,多年以来,福斯特一直就在安全的市场份额和合理的利润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类似的案例,在光伏玻璃行业一样。有信义和福莱特两巨头的存在,一群小兄弟日子过得都还不错。虽然光伏很卷,也没怎么卷到被严控产能审批的玻璃。但是,当福耀玻璃曹德旺这样的巨头想要杀进来时,两巨头立刻联手,通过扩产、降价等动作,迅速把这位“猎食者”挡之门外。所以,一众光伏玻璃企业,是要感谢这两位老大的:他们决定着光伏玻璃行业的生态。

写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有点像动物世界?的确如此,每一片草原,都有属于它的狮王。在硅料领域,通威就是狮王。

和其他硅料巨头相比,通威股份还有一个独特的巨大优势——他同时是全球电池片龙头。并购润阳股份,会让其电池片龙一地位更加牢不可破。

为了巩固其电池片的优势,通威甚至全力干组件。赶碳号猜测,如果不是当初组件龙头率先搞一体化下场干电池,通威应该是不会干组件的。商业竞争本来就是,你来我往,有来有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购,包括润阳在美国的1.8GW组件产能,建成投产在即。这对于通威的全球化能力无疑是重要的——一步就拿到了“绿卡”。

拥有了全球第一的电池片产能,那么对于上游硅片企业,就拥有了第一话语权。特别是在当下,硅片产能过剩几乎是最严重的,硅片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几乎是四大环节最差的。而且,这种状况在未来几年内甚至都看不出有好转的迹象。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上一轮光伏周期,硅片扩产最快,赚钱最快,所以大家拼命扩。

硅片之所以这么惨,究其核心原因,还是技术扩散导致的。假如TCL中环和隆基绿能两家企业,牢牢把控住金刚线技术,控制住拉晶设备与切片设备厂商。硅片双龙头的日子,应该是最好过的。

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两家企业对于利润的过度追求,以及隆基做一体化,导致其他组件巨头不得不下场干一体化,干硅片,苦心孤诣扶持了弘元绿能等一众硅片企业。之后,高景、宇泽、双良等一大批硅片企业涌现,硅片护城河从此彻底瓦解!

所以,当我们看到TCL中环在今年七、八月份的开工率保持在103%时,是能够理解沈浩平总的用意的。只要TCL中环保持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或者微利,对于绝大多数硅片企业来说可能就意味着亏损。

但是,硅片和硅料完全不一样,对产业链利润的“截流”能力不同,市场集中度也大不一样——正是因为最近几年的一体化,除了一大批硅片企业以外,头部组件企业也都拥有了庞大的硅片产能。在硅片环节,TCL中环和隆基绿能,说了已经不算了,至少影响力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TCL中环卷硅片,自身的血包其实也是不够的。至少卷到现在,硅片企业还没有人退出,像高景这样的新玩家甚至过得还不错,很能打,很扛揍。但是TCL中环自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赶碳号认为,可能还有个原因,硅片产能无法通过高开工率来出清——拉棒产能启停麻烦一些,切片产能随时启停,这一点和硅料的启停成本完全不同。即使停了,也可以让高测股份这样的企业代切片。

硅料,是光伏行业的牛鼻子。从过往历史看,只有硅料完成洗牌,行业洗牌才会结束。所以,对于这个光伏冬天每一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认知也不尽相同。也许,在通威这样的狮王眼中,已经从硅料市场的变化,看到这一轮周期何时会结束,何时会再起。刘主席去年说过,这一轮周期没有那么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通威股份

3.6k
  • 双碳晚报| 通威股份称暂无考虑大规模发展储能业务计划 中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 商业头条No.55 | 光伏大清退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通威收购润阳,光伏龙头间的平衡被打破?

龙头大战之前,肃杀之气已现!

文|赶碳号

外行看热闹。严格意义上说,赶碳号是局外人,也是外行,但却分明已经感受到大战之前的一片肃杀之气。

今天一整天,各个光伏群都在议论通威并购润阳这件事——估值是不是合理、交易结构设计的是不是科学,对于双方以及利益相关方都有哪些影响,等等。

这些当然很重要,毕竟是光伏史上第一并购案。但更重要的,无疑是这起并购在真正完成以后,将会对行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笔者相信,因为这件事,有些光伏大佬们昨晚可能睡得很晚。

今天,赶碳号还听到一则传闻——据说宁德时代也参与了润阳项目的报价,出价40个小目标。宁德时代,把锂电行业卷成了什么样了?40%的市场,和一大半的利润,归他。当然,宁德有没有参与只是传闻,未经证实。

当局者迷。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往往并不是全部的真相,甚至包括我们正经历的这一轮光伏大洗牌。

在这场牌局中,企业、政府、投资机构等等,大家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会洗到什么时候?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谁将被淘汰出局?

就以这场并购案而言,吸收合并润阳之后的通威,会在多大程度上打破目前头部企业间形成的平衡?行业竞争格局,会由此被改写吗?晶科、天合、晶澳、隆基们,他们又是怎么看这件事呢?

01、今天的选择,决定大佬们明天的命运

除了出海中东、专利战以及这场并购以外,据赶碳号所知,近期行业中还有很大事将会发生。这些,都是一个行业在激变演化时的特征。

面对当下的光伏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们都在想什么?难道只是求一个安身自保吗?如果真是抱有这种弱者思维,通威、协鑫、隆基、晶科、天合、晶澳们,可能就不会历经20年的大浪淘沙、存活到今天了。

不浪费任何一轮周期,不浪费任何一场危机。想尽办法掌控战场局面和发展走向,恐怕才是头部企业们内心真正的想法。自古以来,胜利者,从来都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那么,如果再具体一些,在全产业链严重内卷的当下,头部企业们会有怎样的作为呢?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式的保存实力?是合纵连横,以进为退,从而苟全性命于乱世?还是以卷破卷,以战止战,以杀克杀?

关于以上,一些头部企业其实已经用开工率这样的运营策略、扩产节奏这样的投资策略、技术路线这样的研发策略、中东北美以及东南亚这样的全球化策略、以及增加贷款和上下游占款保现金这样的财务策略,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最能体现经营思路的,当然就是开工率。

全行业已经亏损,为什么通威股份、TCL中环的开工率都超过100%,而其他硅料、硅片同行们却纷纷调低开工率?

凡事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卷要有卷的实力,熬要有熬的本钱,苟要有苟的心理素质。

然而,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未来的市场与竞争格局,就源自于今天我们每一个战略选择。

02、通威开工率,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昨天,赶碳号在文章中晒了一下通威股份今年8月份各个环节的产能开工率:多晶硅113%,硅片136%,电池片145%,组件72%。

这组数据,很多人都不相信。当然,也有人较真,说开工率怎么可能超过100%?超产,实际上在光伏好年景时,是无时无刻的,产能设计和产能利用是两回事。对于硅料来说,放弃正常检修、加班加点生产就能实现,不多解释了。

赶碳号在刚看这组数据时,也有些怀疑——通威是不是疯了?但是,这的的确确就是第三方机构调研而来的结果。

可以对比的是,今年8月份,硅料企业新特能源的开工率只有25%,隆基绿能硅片的开工率是57%,晶澳科技的电池片开工率是74%。

资料显示,以通威永祥多晶硅为例,目前年化产能为23.5万吨,8月份单月产能1.96万吨,单月产量预计为2.23万吨,开工率为113%。

同样是8月份,多晶硅全行业产能(含海外)为9.32万吨,单月排产产量预计为5.98万吨,开工率仅为64%。月产量在2000吨以上的硅料企业,开工率最为接近通威的,竟然是亚洲硅业,为76%。

如此一来,今年8月份,通威一家的产量就已经占到全行业的37.3%。在今年1月份时,这个数据只有23.4%。

那么,如果接下来再加上润阳的硅料产能呢?

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润阳目前在产硅料年化产能为3万吨,目前月产1600吨。当然,通威股份昨天的公告中披露,润阳已建成13万吨多晶硅产能。

哪怕就按这3万吨,通威助力其恢复到正常水平,每个月的产量就是2500吨。那么,永祥+润阳的月产量将由此达到2.48万吨,将占到全行业总产量的41.5%!

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拥有如此之高的市场份额,那么这家企业的话语权都是举足轻重、说一不二的。

但是,如此之高的开工率,在硅料价格如此之低的当下,可能意味着要牺牲利润换市场。通威亏得起吗?

03、 通威如何在推动硅料大洗牌

我们普通人看到的每周硅料价格,对于每家硅料企业来说,痛苦指数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8月7日公布的数据,N型料市场均价为4.04万元/吨,环比上月还上涨了1%。N型颗粒硅均价为3.67万元/吨,位列各品种单价第二,环比上月也上涨了0.55%。

这也是五个品种中唯二价格环比上涨的品种。硅业分会的这篇周评的标题就是——《市场底部达成共识 价格短期小幅反弹》。目前,能够卷得动全行业的硅料巨头,其实就是通威和协鑫。

以N型棒状硅为例,4.02万元/吨(含税,税率为13%)的市场销售价格,对于通威股份意味着什么呢?

通威股份2023年年报披露:

“在光伏新能源板块,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45万吨,在建项目40万吨,单万吨投资成本已降至5亿元,各项消耗指标也持续降低,报告期内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2 万元/吨以内。”

硅料成本今年以来大幅下降。公开信息显示,工业硅单吨价格已经从今年1月份的1.5万元/吨,下降到目前的9860元/吨。棒状硅的行业工业硅粉的硅耗介于1.07-1.09kg/Si-kg。以此计算,半年多时间,单吨硅料的工业硅粉成本,每吨已经下降了5000多元。

也就是说,以硅料现货和工业硅粉价格,赶碳号猜测,通威的硅料业务有可能都不亏钱!即便退一步,当很多新玩家亏钱、调降开工率的时候,通威硅料业务可能只处于盈亏平衡点上。哪怕我们再退一步,就算通威现在每卖一吨硅料要亏两三千块钱,那么2万多吨的月产量,一个月不过亏四五千万,一年下来也不过五六个亿。这对通威,能算多大点事?

我们假设,通威股份以其自身良好的现金储备,以及近40%的市场占有率,让以上这种市场状态,保持两年不变,会有多少新玩家能挺下来呢?

更可怕的是,协鑫颗粒硅成本优势更明显。如果协鑫也保持目前这种市场售价水平,以硅料两巨头的市场份额,谁能撼动、扭转市场格局呢?

所以,当我们看清这些时,其实就已经看清很多企业的命运了。

据某家知名投资机构私下场合透露,青海丽豪目前的财务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了。当然,硅料企业中比丽豪差的,还大有人在。

丽豪的开工率目前还算可以,另外一位老玩家——东方希望,拥有8万多吨的年产能,目前开工率竟然已经降到了5%!有人说,拥有自备电厂、电价成本低廉的东方希望,正在投入重金进行技术改造升级N型料,誓与通威死磕到底。东方希望实力雄厚,如果我们现在就认为他会退场,那还言之尚早。

新特能源其实也无须担心。大股东特变电工在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准东煤田拥有两座露天煤矿,储量高达120亿吨。拥有自备电厂的新特能源,任谁都卷不动,虽然目前其开工率仅为25%。有接近新特的人士表示,特变集团已经建立共识,全公司上下同心,力保新特!当然,大全能源更加不用担心了——他是所有光伏企业中负债率最低的光伏企业,只有12%!

剩下的企业,恐怕就要一家一家认真分析了。最近,赶碳号采访一位头部电池企业负责人。她刚刚从新疆走访了一圈硅料企业,想要趁现在价格低点囤硅料。毕竟,当下不少硅料企业血亏也要卖,卖血求生。据这位企业家讲述,各家硅企业的感受,的确很卷,但砸锅卖铁熬也要熬下去,哪怕和通威同归于尽。

其实,只要在成本上有优势,比如在电费上有优势,在资金成本上有优势,还是可以熬一熬的。但是这些只是如果。企业之间的较量,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卷死,但就是无能为力。

除了扩产最猛的通威以外,协鑫、大全、新特几个老玩家扩产其实也很凶猛,有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有的则是保住现有市场份额不下滑即可。硅料大洗牌,一定会有大批出局者。这些被出清的产能,估计有很大一部分可能要归于通威、协鑫之手了。

在未来,头部硅料企业之间,一定会拉开差距。

04、为什么说一个行业的生态,全看老大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龙头老大拥有近40%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就可以说了算了。老大,往往决定一个行业的生态。宁德时代决定着锂电行业的生态。举个例子,在光伏胶膜行业,则是福斯特这样的企业说了算。

一位上市胶膜企业董事长向赶碳号表示,在这个行业,有福斯特在那里,大家吃不饱也饿不死。所以,当类似东方雨虹这样的巨头窥伺胶膜行业、想要进来分一杯羹时,福斯特立刻降价,让准备进入者感到害怕,一投产就肯定亏钱——这个行业,当福斯特保持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时,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就已经亏钱甚至巨亏了。

同样,当福斯特保持微薄利润之时,其它企业可能就挣扎在生死线上,饿不死,但也发展不起来。所以,多年以来,福斯特一直就在安全的市场份额和合理的利润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类似的案例,在光伏玻璃行业一样。有信义和福莱特两巨头的存在,一群小兄弟日子过得都还不错。虽然光伏很卷,也没怎么卷到被严控产能审批的玻璃。但是,当福耀玻璃曹德旺这样的巨头想要杀进来时,两巨头立刻联手,通过扩产、降价等动作,迅速把这位“猎食者”挡之门外。所以,一众光伏玻璃企业,是要感谢这两位老大的:他们决定着光伏玻璃行业的生态。

写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有点像动物世界?的确如此,每一片草原,都有属于它的狮王。在硅料领域,通威就是狮王。

和其他硅料巨头相比,通威股份还有一个独特的巨大优势——他同时是全球电池片龙头。并购润阳股份,会让其电池片龙一地位更加牢不可破。

为了巩固其电池片的优势,通威甚至全力干组件。赶碳号猜测,如果不是当初组件龙头率先搞一体化下场干电池,通威应该是不会干组件的。商业竞争本来就是,你来我往,有来有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购,包括润阳在美国的1.8GW组件产能,建成投产在即。这对于通威的全球化能力无疑是重要的——一步就拿到了“绿卡”。

拥有了全球第一的电池片产能,那么对于上游硅片企业,就拥有了第一话语权。特别是在当下,硅片产能过剩几乎是最严重的,硅片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几乎是四大环节最差的。而且,这种状况在未来几年内甚至都看不出有好转的迹象。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上一轮光伏周期,硅片扩产最快,赚钱最快,所以大家拼命扩。

硅片之所以这么惨,究其核心原因,还是技术扩散导致的。假如TCL中环和隆基绿能两家企业,牢牢把控住金刚线技术,控制住拉晶设备与切片设备厂商。硅片双龙头的日子,应该是最好过的。

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两家企业对于利润的过度追求,以及隆基做一体化,导致其他组件巨头不得不下场干一体化,干硅片,苦心孤诣扶持了弘元绿能等一众硅片企业。之后,高景、宇泽、双良等一大批硅片企业涌现,硅片护城河从此彻底瓦解!

所以,当我们看到TCL中环在今年七、八月份的开工率保持在103%时,是能够理解沈浩平总的用意的。只要TCL中环保持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或者微利,对于绝大多数硅片企业来说可能就意味着亏损。

但是,硅片和硅料完全不一样,对产业链利润的“截流”能力不同,市场集中度也大不一样——正是因为最近几年的一体化,除了一大批硅片企业以外,头部组件企业也都拥有了庞大的硅片产能。在硅片环节,TCL中环和隆基绿能,说了已经不算了,至少影响力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TCL中环卷硅片,自身的血包其实也是不够的。至少卷到现在,硅片企业还没有人退出,像高景这样的新玩家甚至过得还不错,很能打,很扛揍。但是TCL中环自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赶碳号认为,可能还有个原因,硅片产能无法通过高开工率来出清——拉棒产能启停麻烦一些,切片产能随时启停,这一点和硅料的启停成本完全不同。即使停了,也可以让高测股份这样的企业代切片。

硅料,是光伏行业的牛鼻子。从过往历史看,只有硅料完成洗牌,行业洗牌才会结束。所以,对于这个光伏冬天每一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认知也不尽相同。也许,在通威这样的狮王眼中,已经从硅料市场的变化,看到这一轮周期何时会结束,何时会再起。刘主席去年说过,这一轮周期没有那么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