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外中产,迷上深圳机器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海外中产,迷上深圳机器人

为什么全世界的有钱人,都喜欢这里造的机器人?

文 | 霞光社 刘景丰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的无人机又一次在全球瞩目中大秀了一把。

7月14日,当奥运会火种从希腊抵达巴黎的时候,1100架无人机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演了一场绚丽表演,挂载着冷烟花的无人机,用奥运五环、巴黎奥运会会徽、火炬手等元素点亮夜空。

图源:央视视频截图

这场表演的无人机群,正是来自深圳的高巨创新。据称,它们的无人机编队将在凡尔赛宫长期演出,着实让外国人大饱了眼福。

无人机,是深圳智造下机器人产业的一部分。而实际上,除无人机外,深圳的庭院机器人正在全球中产家庭刮起一阵新旋风。

2023年初,在有着“科技春晚”之称的CES展会上,一家深圳企业展出了一款集除草、扫雪、吹叶等功能于一体的通用机器人。没想到,短短4天时间,这款品牌名为Yarbo的庭院机器人就收获了来自全球经销商过亿美金的意向订单,主动联络Yarbo的经销商就已超过2000家,这当中不乏超过300多年历史的龙头庭院工具品牌Husqvarna(富世华)割草机器人的经销商。

这家企业,就是汉阳科技。在这之前,人们对这家公司的信息知之甚少。但此后,汉阳科技凭借推出的全球首款家用智能扫雪机器人以及消费级模块化庭院机器人,开始在欧美家用机器人市场频频现身。

在另一边,北美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公布了2023年度智能泳池清洁Best Seller榜单(BS榜单)。位居榜首的,是一个名为Aiper品牌的泳池机器人。Aiper背后的公司,正是元鼎智能,同样来自深圳。

也是在2023年的最后几天,深圳的优必选顶着“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标签顺利在香港上市。优必选最受人熟知的,是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累,以教育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占比最高。这些机器人,甚至被用到了日本高档养老院、韩国幼儿园等。

深圳,过去以电子产品闻名,这里集散着全球近90%的电子产品。尤其华强电子市场,号称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但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升级换代,深圳的电子产业也悄然转型。今天,这里更为人熟知的是,有上千家机器人产业企业,其中非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占比51.84%——工业机器人主要是面向工业场景的机器人,包括机械臂、AGV、以及各类焊接、检测机器人等等,这类机器人发展历史较久,目前市场几乎被海外“四大家族”形成垄断;而非工业尤其家用服务场景的机器人则是新兴品类,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相对处在同一起跑线,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得益于过去电子产业的基础,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并借势海外迸发的需求,正在诞生多个细分品类下的全球机器人明星企业。

从电子之城到机器人之城,深圳正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科技产业的又一次大转型。

全世界都知道,欧美人是会享福的。住大房子还不行,得有花园、草坪,乃至游泳池。

Statista曾做过一个统计:全球大概有2.5亿个私家花园,其中1亿个集中在美国,8000万个分布在欧洲各国。剩下全球近70亿人,去“抢”7000万个私家花园。

在这里面,平均77%的欧美家庭都要进行庭院活动,而约2.27亿美国人拥有庭院园林设备,为此他们每年要花费数百亿美元。

早先,这些中产家庭往往都有园林工具“五件套”:割草机、打草机、吹风机、修枝机、链锯等设备。这也催生了诸如富世华、Gardena(被富世华收购)、宝时得等全球割草机巨头,这三家一度占据全球割草机市场份额的约90%。然而,近年来在环保压力下,美国一些州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开始禁售一些以燃气、燃油为动力的设备,这导致更环保的智能庭院机器人开始迎来极大的需求。

一些来自中国的技企业,正好看到了这个契机。

起家于停车AGV的松灵机器人,在2019年就瞄准了智能庭院机器人市场,以割草机器人这一细分类目为切入点,推出第一代纯电动商用割草机器人;随后推出子品牌Mammotion(库犸动力),并在2022年先后发布了智能割草机器人产品LUBA和KUMAR。与传统割草机相比,智能割草机器人最大的区别不仅是纯电的,还是纯自动的——它利用定位系统的卫星信号等,可通过提前规划割草区域和割草高度、时间和路线等,实现自动化割草。

这也打动了欧美的庭院主们。因为过去通常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草坪的工作,成了很多人的负担。而一台能自动割草的机器人便解决了这些麻烦事。也因此,LUBA成为了亚马逊BS榜单的常胜将军,做到类目第一名。

除了库犸动力,还有更被大众熟知的九号机器人、科沃斯、石头科技、ULsee、优思美地、邦鼓思,以及创业公司锐驰智慧、河森堡也都在布局割草机器人这个市场,乃至过去的割草机巨头富世华、宝时得等都在布局这个赛道。但这些公司正在形成不一样的聚集区——科沃斯、石头科技等企业,集中在江浙等全球工具产业ODM厂商聚集区;而库犸动力、锐驰智慧、河森堡等从一开始就瞄准欧美市场的割草机器人初创企业,则聚集在深圳。

割草是庭院经济中比重最大的一项任务,也是竞争极为激烈的赛道。相比之下,扫雪虽然也是刚需,美国接近70%的人口生活在雪区,但竞争力要小很多。

过去,除雪机很常见,但能自动除雪的机器人倒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而直到2017年,一个由来自华为、头部庭院公司Husqvarna、半导体公司ASM、德国宇航局的团队,在深圳正式启动扫雪机器人项目,才开创了这一细分赛道。这个团队正是汉阳科技,其在2021年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家用智能扫雪机器人Snowbot的Beta版。2022年,汉阳科技推出庭院机器人产品Yarbo,这是一款可随不同季节切换为扫雪、割草、清理树叶等不同功能的机器人,由一个主机兼容三个头部附件组成,三个附件分别承载扫雪、割草、吹树叶功能,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需求实现自如装载和切换。同年Yarbo在北美众筹平台Kickstarter筹集了345万美金,成为当时全球消费类机器人赛道众筹金额最高的公司。

“今年5月15日,我们开启了2024年的新品全球预售,Yarbo上线一个月锁单量就直逼亿元人民币,正式开售的当天拿下超200万美元的订单,卖得十分火爆。”Yarbo汉阳科技市场合伙人Candicee称。紧接着6月,Yarbo庭院机器人又进军欧洲,在2024德国科隆户外用品及园艺展览会(spoga+gafa)上亮相。

德国Spoga+Gafa展会上,观展者参观Yarbo展位

“我们的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欧美的中产家庭。”Candicee告诉霞光社。“跟中国不同,在北美下雪之后,当门前人行道出现积雪和结冰时,及时清扫是每个家庭或商家的责任,否则可能面临法律的惩罚。Yarbo的出现,给很多家庭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会帮助他们的邻居清扫积雪。也因此,一些家庭会把Yarbo看成一个富有感情的一份子。”

在庭院经济中,泳池同样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场景。美国有1070万个游泳池,其中1040万个泳池为私人住宅所有。一般泳池每两周就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因此,这是个刚需。

过去,虽然有泳池清洗设备,但它们大都要拖着一根长长的线,由人操作,颇为不便。如今这个场景,开始挤满了消费级机器人厂家。

2023 年亚马逊美国站泳池机器人总销售额达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在该类目畅销TOP10中,有5个来自中国;甚至在无缆泳池机器人销售额Top10品牌中,有7家来自中国。这些企业中,一半来自深圳。

其中位于榜首的,就是深圳企业元鼎智能。元鼎智能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无线泳池机器人,通过泳池机器人+储能切入庭院及户外场景。2020年9月在亚马逊上架后,Aiper的总销量已达到3.8万台,总销售额达到1400万美元,搜索热度甚至超过了海外的泳池清洁机器人巨头Dolphin,成为最为炙手可热的泳池清洁机器人品牌。

除了元鼎智能,还有国内泳池机器人还有天津的望圆智能、苏州的星迈创新,以及诞生于深圳的思傲拓、德净智能、沐霖智能等初创泳池机器人企业。从数量上看,深圳几乎是泳池机器人创业公司最多的城市。

从割草机器人到除雪机器人再到泳池机器人,可以说深圳机器人企业,正在承包海外中产的后花园。

十年前,深圳最引以为傲的,是3C电子产业。

这里集散着全球近90%的电子产品。尤其华强电子市场,号称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甚至坊间有这样的形容:“深圳华强北打个喷嚏,全国电子产品市场都得感冒”。就连许多东南亚的电子产品市场、景区夜市的摊主,都不远千里到深圳华强北进货。

但今天再去华强北看,尽管仍有大量的电子产品档口,但无人机、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品也开始琳琅满目。

深圳大象机器人就是一家从华强北走出来的机器人企业。大象机器人产品是面向服务场景的轻量级协作机器人,以及四足机器人。此前,大象机器人曾在美国CES展上,发布了世界首款仿生宠物猫“MarsCat”(火星猫),大受海外年轻人喜爱。

华强北的变迁,是深圳产业变迁的一个缩影。

2009年,深圳就成立了国内首个机器人协会——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创新发展处处长、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曾回忆道,当年中科院前后累计做了100多个机器人示范性样机,但都没有平台展示,直到在2007年高交会上,第一次把这些机器人样机向企业和社会大众展示,给很多企业带去了启发。此后,每年高交会都有免费的新成果机器人展示区,并于2009年与其中20多家企业成立了深圳机器人产业联盟。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是在2015年之后进入快车道的。2015年,国家将机器人行业标准做出定义。此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涌现一批机器人企业。

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聚焦智能机器人产业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圳市则主要打造服务机器人集群,东莞市主攻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此外,苏州近年来凭借制造业产业基础,也汇聚了一批以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

也正是在2015年前后,深圳的机器人产业迎来大爆发——汉阳科技成立于2015年,普渡机器人、松灵机器人、大象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而去年底刚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则成立于2012年。

到2022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已达到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3.9%;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018家,较上一年增长7.68%。而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已上升到1797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十分明显。

在这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值1108亿元,占61.7%;而非工业机器人为38.3%。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非工业机器人产业企稳回升,增速也大幅高于工业机器人。

从细分领域占比来看,服务机器人依然是深圳市非工业机器人产值的重要构成。2023年服务机器人产值占比达49.44%,特种机器人占比为16.65%,物流机器人占比为13.83%,教育机器人占比为6.36%,医疗机器人占比为6.23%。

服务机器人,正成为深圳产业的新名片。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产业优势,是因为深圳具备完整机器人产业链和相应的支撑环节,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最完善的城市之一。毕亚雷曾表示,深圳已经是全世界的电子制造业中心,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产业链形成闭环。再加上深圳本身是国家创新型城市,整个创新的氛围浓厚、创新人才济济。在这两个大背景加持下,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在这里发展壮大。

以汉阳科技为例,其机器人面对的除雪等需求更多发生在北方雪区,而深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最低的1月平均气温也有15℃,全年见不到一片雪花。但其最后仍选择落在深圳,主要是基于这里浓厚的创新氛围、完备的产业配套以及发达的创投资本市场。而下雪这件事情,只要建一个雪库就好了——在汉阳科技公司,就有2个单独的雪场,此外还在东北的漠河和哈尔滨、美国阿拉斯加、芝加哥、纽约等地有除雪实验区。

从政府层面看,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机器人产业重镇,深圳正将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之都。2022年,深圳再次将“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发布多份文件,谋划布局“20+8”产业集群,剑指万亿级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就包括智能机器人,以及其产业上游的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等。

在机器人人分类上,通常工业机器人、非工业机器人(其中最主要的是服务机器人)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工业机器人,通常用于工业、制造等场景,在某一环节替代人类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实际上,从2013年之后,我国就长期保持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也因此,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早在2018年就已成为红海。

而服务机器人主要针对家用、商用两类大场景,其中家用又包括室内的扫地、教育、陪伴等,室外则是庭院的除草、扫雪、泳池清洗等类型机器人。

正如上文所述,在全球的庭院分布中,欧美占据了的70%以上的数量。也因此,面向庭院服务场景的机器人企业,必须向外看,出海拿下欧美市场。

汉阳科技在成立时,就把目光聚焦在庭院除雪这个场景。其创始人黄阳早年到北美拜访,就发现了当地人在冬天除雪以及庭院维护的刚需,因此看准了庭院机器人市场。2021年汉阳科技推出了世界首款智能家用扫雪机器人——Beta版Snowbot S1后,次年推出融合割草、吹树叶等功能模块的庭院智能机器人产品Yarbo,并在 Kickstarter平台首发,上线一小时众筹金额突破100万美元。

也因此,到目前为止,汉阳科技的产品都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另一家来自深圳的割草机器人企业来飞科技,也在2021年推出其智能除草机器人——Novabot,并通过众筹平台在北美市场上线。来飞智能创始人兼CEO翁禹来曾表示,国内的割草市场更多是园区和球场,如果在国内做就要切商务市场,而家用割草机器人基本上都是针对欧美和澳洲等国家,市场都在海外。

而且海外庭院市场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翁禹来认为,现在的割草机器人,就像10年前的扫地机器人,“一是,除草跟清洁一样,都是很大的市场,需求明确;二是,室内和室外技术方案有差别,室内建筑环境可以用单线激光雷达,所以扫地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更快,室外环境复杂,导致现在才开始做出真正智能的割草机器人;三是从技术进程看,随着扫地机器人导航智能化,导航牵引了其他能力提升,也开始了硬件创新,能赋予这个行业更多环节的处理。”

这也吸引了许多新企业的出现,比如2022年在深圳成立的河森堡,就产品聚焦欧美庭院场景,除提供割草功能外,还通过可拆卸模块为用户提供吹叶子、边缘割草、清洁及喷灌等功能;而九号机器人也在2021年9月推出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Navimow,并瞄准欧美家庭的后花园。

以及深圳的泳池机器人企业,也都在成立时就面向北美市场。

以泳池机器人企业元鼎智能为例。元鼎智能成立于2015年,早年曾入局无线音箱、便携储能等赛道,但效果并不亮眼。2019年,元鼎智能切入庭院赛道,推出无线泳池机器人品牌Aiper。此后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亮眼的成绩:近三年实现融资超7500万美元、年累计出货量超过100万台、线下入驻将超7000家门店,成为泳池机器人出货量中国第一、全球前三的品牌。

除元鼎智能外,一些创业公司也加入进来。2022年11月,深圳企业Genkinno乐嵩格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其正是针对欧美庭院场景来打造新泳池清洁机器人。

进入2023年,大模型带来的“智能涌现”也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备受关注。而优必选则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目前,优必选已是中国第一大教育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占据超过20%的市场份额。而在海外,其客户主要来自美国、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泰国。根据其财报,从2020、2021、2022、2023年海外收入分别为0.57亿元、0.63亿元、1.3亿元、2.3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7.8%升至21.8%。可见海外正在撑起优必选业务增长的新空间。

对于深圳服务机器人产业而言,出海就像是一场洗礼。它不仅带动深圳机器人企业业绩、营收的增长,更带来品牌建设。

在今年7月11日霞光社举办的WAVE2024品牌全球化大会上,汉阳科技市场合伙人Candicee就阐述了Yarbo在海外进行品牌建设的思路。她表示,团队会通过各种方式与用户交流,增加这些多功能庭院机器人在功能之外的情感联系。

另外一个例子是元鼎智能。其所在的泳池清洁机器人领域,过去的明星企业是位于天津的望圆科技。2021年其在全球私人泳池清洁机器人市场的出货量占比约为14%,位列全球第三,是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制造商领域内的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一度占比达80.90%。但是过去望圆科技主要是代工模式。而元鼎智能推出Aiper品牌后,则逆袭成为海外消费者最青睐的泳池机器人品牌之一。

就连如今的华强北,也是国际范十足——在这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看到来自全球各地的海外客商,即使一些学历不高的售货员,都可以拿着翻译设备跟海外客商从容交流。有媒体报道,2023年之后,不管是深圳的酒店还是商场,来自海外的买家正大举回归,带着订单与采购需求奔赴华强电子世界商场及各个专业展会。与之相对应得是,中国品牌在海外日益受欢迎,超70%的海外消费者对90%以上的中国品牌消费持开放态度。

就在近年国内产生对智能机器人商业化能力质疑的阴霾之下,出海,让深圳的机器人产业挣下了第一桶金,打破了机器人产业商业化难的魔咒。

实际上,如今不只是深圳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国内AI企业、工业机器人、商用机器人企业都在探索出海,到海外完成商业化闭环。比如AI企业商汤、特斯联瞄准了中东市场,旷视看上了日本市场;擎朗智能的服务机器人则销往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海外发达市场,普渡科技的机器人则走进北美、欧洲、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市场。

对深圳而言,海外市场这个先发优势正在变弱,机器人产业也走向长坡厚雪。

与过去的电子产业不同,机器人等智能产业的迭代和创新要求非常强,尤其在大模型热之后,全球智能产业可谓日新月异,这更考验机器人产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积累能力。

按照国内AI产业的图谱,北京偏重基础研究,上海人工智能偏重应用研发。而深圳在AI方面的标签并不明显。根据AMiner联合智谱研究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500强分析报告,北京、上海的人工智能创新城市指数均高于深圳。

此外,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深圳人工智能竞争力企业能力、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均排名第一,唯独学术生态排名第九位。这也意味着,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是制约深圳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短板。

可喜的是,从政府到产业,都在补足这块短板。 今年4月16日,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深圳南山正式启动,其主要目标是汇聚广东省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学术、研究及产业资源,构建产业服务平台,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一个月后,5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验室——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也揭牌,该实验室将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推动研究落地。

这些实验室的落地,不仅提升深圳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的能力,同时也为整个产业培养相关人才。

除了产业研究之外,产业的突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必易微董事长谢朋村谈起深圳产业链现状曾表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仍偏向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尽管创新意识强烈,竞争壁垒还有待增强,要引导和鼓励大家根据产业链的紧缺情况,往中上游拓展。

尽管华为、大疆等头部科技企业带动了整个深圳在智能硬件上的科技创新,但往上游的芯片产业、关键零部件制造,仍在攻坚克难。这已不仅是深圳的难题,更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跨越的关键一役。

40多年前,改革开放让深圳从一个沿海渔村,走向全球电子产业的中心,吃到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第一波红利;今天,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再次引发一场以新兴市场崛起的全球化,而中国企业全球化走向更深,更高质量,借此机会,深圳也在完成下一个跨越,从电子产业向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转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海外中产,迷上深圳机器人

为什么全世界的有钱人,都喜欢这里造的机器人?

文 | 霞光社 刘景丰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的无人机又一次在全球瞩目中大秀了一把。

7月14日,当奥运会火种从希腊抵达巴黎的时候,1100架无人机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演了一场绚丽表演,挂载着冷烟花的无人机,用奥运五环、巴黎奥运会会徽、火炬手等元素点亮夜空。

图源:央视视频截图

这场表演的无人机群,正是来自深圳的高巨创新。据称,它们的无人机编队将在凡尔赛宫长期演出,着实让外国人大饱了眼福。

无人机,是深圳智造下机器人产业的一部分。而实际上,除无人机外,深圳的庭院机器人正在全球中产家庭刮起一阵新旋风。

2023年初,在有着“科技春晚”之称的CES展会上,一家深圳企业展出了一款集除草、扫雪、吹叶等功能于一体的通用机器人。没想到,短短4天时间,这款品牌名为Yarbo的庭院机器人就收获了来自全球经销商过亿美金的意向订单,主动联络Yarbo的经销商就已超过2000家,这当中不乏超过300多年历史的龙头庭院工具品牌Husqvarna(富世华)割草机器人的经销商。

这家企业,就是汉阳科技。在这之前,人们对这家公司的信息知之甚少。但此后,汉阳科技凭借推出的全球首款家用智能扫雪机器人以及消费级模块化庭院机器人,开始在欧美家用机器人市场频频现身。

在另一边,北美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公布了2023年度智能泳池清洁Best Seller榜单(BS榜单)。位居榜首的,是一个名为Aiper品牌的泳池机器人。Aiper背后的公司,正是元鼎智能,同样来自深圳。

也是在2023年的最后几天,深圳的优必选顶着“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标签顺利在香港上市。优必选最受人熟知的,是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累,以教育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占比最高。这些机器人,甚至被用到了日本高档养老院、韩国幼儿园等。

深圳,过去以电子产品闻名,这里集散着全球近90%的电子产品。尤其华强电子市场,号称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但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升级换代,深圳的电子产业也悄然转型。今天,这里更为人熟知的是,有上千家机器人产业企业,其中非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占比51.84%——工业机器人主要是面向工业场景的机器人,包括机械臂、AGV、以及各类焊接、检测机器人等等,这类机器人发展历史较久,目前市场几乎被海外“四大家族”形成垄断;而非工业尤其家用服务场景的机器人则是新兴品类,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相对处在同一起跑线,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得益于过去电子产业的基础,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并借势海外迸发的需求,正在诞生多个细分品类下的全球机器人明星企业。

从电子之城到机器人之城,深圳正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科技产业的又一次大转型。

全世界都知道,欧美人是会享福的。住大房子还不行,得有花园、草坪,乃至游泳池。

Statista曾做过一个统计:全球大概有2.5亿个私家花园,其中1亿个集中在美国,8000万个分布在欧洲各国。剩下全球近70亿人,去“抢”7000万个私家花园。

在这里面,平均77%的欧美家庭都要进行庭院活动,而约2.27亿美国人拥有庭院园林设备,为此他们每年要花费数百亿美元。

早先,这些中产家庭往往都有园林工具“五件套”:割草机、打草机、吹风机、修枝机、链锯等设备。这也催生了诸如富世华、Gardena(被富世华收购)、宝时得等全球割草机巨头,这三家一度占据全球割草机市场份额的约90%。然而,近年来在环保压力下,美国一些州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开始禁售一些以燃气、燃油为动力的设备,这导致更环保的智能庭院机器人开始迎来极大的需求。

一些来自中国的技企业,正好看到了这个契机。

起家于停车AGV的松灵机器人,在2019年就瞄准了智能庭院机器人市场,以割草机器人这一细分类目为切入点,推出第一代纯电动商用割草机器人;随后推出子品牌Mammotion(库犸动力),并在2022年先后发布了智能割草机器人产品LUBA和KUMAR。与传统割草机相比,智能割草机器人最大的区别不仅是纯电的,还是纯自动的——它利用定位系统的卫星信号等,可通过提前规划割草区域和割草高度、时间和路线等,实现自动化割草。

这也打动了欧美的庭院主们。因为过去通常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草坪的工作,成了很多人的负担。而一台能自动割草的机器人便解决了这些麻烦事。也因此,LUBA成为了亚马逊BS榜单的常胜将军,做到类目第一名。

除了库犸动力,还有更被大众熟知的九号机器人、科沃斯、石头科技、ULsee、优思美地、邦鼓思,以及创业公司锐驰智慧、河森堡也都在布局割草机器人这个市场,乃至过去的割草机巨头富世华、宝时得等都在布局这个赛道。但这些公司正在形成不一样的聚集区——科沃斯、石头科技等企业,集中在江浙等全球工具产业ODM厂商聚集区;而库犸动力、锐驰智慧、河森堡等从一开始就瞄准欧美市场的割草机器人初创企业,则聚集在深圳。

割草是庭院经济中比重最大的一项任务,也是竞争极为激烈的赛道。相比之下,扫雪虽然也是刚需,美国接近70%的人口生活在雪区,但竞争力要小很多。

过去,除雪机很常见,但能自动除雪的机器人倒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而直到2017年,一个由来自华为、头部庭院公司Husqvarna、半导体公司ASM、德国宇航局的团队,在深圳正式启动扫雪机器人项目,才开创了这一细分赛道。这个团队正是汉阳科技,其在2021年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家用智能扫雪机器人Snowbot的Beta版。2022年,汉阳科技推出庭院机器人产品Yarbo,这是一款可随不同季节切换为扫雪、割草、清理树叶等不同功能的机器人,由一个主机兼容三个头部附件组成,三个附件分别承载扫雪、割草、吹树叶功能,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需求实现自如装载和切换。同年Yarbo在北美众筹平台Kickstarter筹集了345万美金,成为当时全球消费类机器人赛道众筹金额最高的公司。

“今年5月15日,我们开启了2024年的新品全球预售,Yarbo上线一个月锁单量就直逼亿元人民币,正式开售的当天拿下超200万美元的订单,卖得十分火爆。”Yarbo汉阳科技市场合伙人Candicee称。紧接着6月,Yarbo庭院机器人又进军欧洲,在2024德国科隆户外用品及园艺展览会(spoga+gafa)上亮相。

德国Spoga+Gafa展会上,观展者参观Yarbo展位

“我们的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欧美的中产家庭。”Candicee告诉霞光社。“跟中国不同,在北美下雪之后,当门前人行道出现积雪和结冰时,及时清扫是每个家庭或商家的责任,否则可能面临法律的惩罚。Yarbo的出现,给很多家庭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会帮助他们的邻居清扫积雪。也因此,一些家庭会把Yarbo看成一个富有感情的一份子。”

在庭院经济中,泳池同样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场景。美国有1070万个游泳池,其中1040万个泳池为私人住宅所有。一般泳池每两周就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因此,这是个刚需。

过去,虽然有泳池清洗设备,但它们大都要拖着一根长长的线,由人操作,颇为不便。如今这个场景,开始挤满了消费级机器人厂家。

2023 年亚马逊美国站泳池机器人总销售额达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在该类目畅销TOP10中,有5个来自中国;甚至在无缆泳池机器人销售额Top10品牌中,有7家来自中国。这些企业中,一半来自深圳。

其中位于榜首的,就是深圳企业元鼎智能。元鼎智能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无线泳池机器人,通过泳池机器人+储能切入庭院及户外场景。2020年9月在亚马逊上架后,Aiper的总销量已达到3.8万台,总销售额达到1400万美元,搜索热度甚至超过了海外的泳池清洁机器人巨头Dolphin,成为最为炙手可热的泳池清洁机器人品牌。

除了元鼎智能,还有国内泳池机器人还有天津的望圆智能、苏州的星迈创新,以及诞生于深圳的思傲拓、德净智能、沐霖智能等初创泳池机器人企业。从数量上看,深圳几乎是泳池机器人创业公司最多的城市。

从割草机器人到除雪机器人再到泳池机器人,可以说深圳机器人企业,正在承包海外中产的后花园。

十年前,深圳最引以为傲的,是3C电子产业。

这里集散着全球近90%的电子产品。尤其华强电子市场,号称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甚至坊间有这样的形容:“深圳华强北打个喷嚏,全国电子产品市场都得感冒”。就连许多东南亚的电子产品市场、景区夜市的摊主,都不远千里到深圳华强北进货。

但今天再去华强北看,尽管仍有大量的电子产品档口,但无人机、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品也开始琳琅满目。

深圳大象机器人就是一家从华强北走出来的机器人企业。大象机器人产品是面向服务场景的轻量级协作机器人,以及四足机器人。此前,大象机器人曾在美国CES展上,发布了世界首款仿生宠物猫“MarsCat”(火星猫),大受海外年轻人喜爱。

华强北的变迁,是深圳产业变迁的一个缩影。

2009年,深圳就成立了国内首个机器人协会——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创新发展处处长、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曾回忆道,当年中科院前后累计做了100多个机器人示范性样机,但都没有平台展示,直到在2007年高交会上,第一次把这些机器人样机向企业和社会大众展示,给很多企业带去了启发。此后,每年高交会都有免费的新成果机器人展示区,并于2009年与其中20多家企业成立了深圳机器人产业联盟。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是在2015年之后进入快车道的。2015年,国家将机器人行业标准做出定义。此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涌现一批机器人企业。

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聚焦智能机器人产业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圳市则主要打造服务机器人集群,东莞市主攻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此外,苏州近年来凭借制造业产业基础,也汇聚了一批以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

也正是在2015年前后,深圳的机器人产业迎来大爆发——汉阳科技成立于2015年,普渡机器人、松灵机器人、大象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而去年底刚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则成立于2012年。

到2022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已达到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3.9%;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018家,较上一年增长7.68%。而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已上升到1797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十分明显。

在这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值1108亿元,占61.7%;而非工业机器人为38.3%。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非工业机器人产业企稳回升,增速也大幅高于工业机器人。

从细分领域占比来看,服务机器人依然是深圳市非工业机器人产值的重要构成。2023年服务机器人产值占比达49.44%,特种机器人占比为16.65%,物流机器人占比为13.83%,教育机器人占比为6.36%,医疗机器人占比为6.23%。

服务机器人,正成为深圳产业的新名片。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产业优势,是因为深圳具备完整机器人产业链和相应的支撑环节,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最完善的城市之一。毕亚雷曾表示,深圳已经是全世界的电子制造业中心,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产业链形成闭环。再加上深圳本身是国家创新型城市,整个创新的氛围浓厚、创新人才济济。在这两个大背景加持下,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在这里发展壮大。

以汉阳科技为例,其机器人面对的除雪等需求更多发生在北方雪区,而深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最低的1月平均气温也有15℃,全年见不到一片雪花。但其最后仍选择落在深圳,主要是基于这里浓厚的创新氛围、完备的产业配套以及发达的创投资本市场。而下雪这件事情,只要建一个雪库就好了——在汉阳科技公司,就有2个单独的雪场,此外还在东北的漠河和哈尔滨、美国阿拉斯加、芝加哥、纽约等地有除雪实验区。

从政府层面看,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机器人产业重镇,深圳正将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之都。2022年,深圳再次将“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发布多份文件,谋划布局“20+8”产业集群,剑指万亿级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就包括智能机器人,以及其产业上游的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等。

在机器人人分类上,通常工业机器人、非工业机器人(其中最主要的是服务机器人)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工业机器人,通常用于工业、制造等场景,在某一环节替代人类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实际上,从2013年之后,我国就长期保持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也因此,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早在2018年就已成为红海。

而服务机器人主要针对家用、商用两类大场景,其中家用又包括室内的扫地、教育、陪伴等,室外则是庭院的除草、扫雪、泳池清洗等类型机器人。

正如上文所述,在全球的庭院分布中,欧美占据了的70%以上的数量。也因此,面向庭院服务场景的机器人企业,必须向外看,出海拿下欧美市场。

汉阳科技在成立时,就把目光聚焦在庭院除雪这个场景。其创始人黄阳早年到北美拜访,就发现了当地人在冬天除雪以及庭院维护的刚需,因此看准了庭院机器人市场。2021年汉阳科技推出了世界首款智能家用扫雪机器人——Beta版Snowbot S1后,次年推出融合割草、吹树叶等功能模块的庭院智能机器人产品Yarbo,并在 Kickstarter平台首发,上线一小时众筹金额突破100万美元。

也因此,到目前为止,汉阳科技的产品都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另一家来自深圳的割草机器人企业来飞科技,也在2021年推出其智能除草机器人——Novabot,并通过众筹平台在北美市场上线。来飞智能创始人兼CEO翁禹来曾表示,国内的割草市场更多是园区和球场,如果在国内做就要切商务市场,而家用割草机器人基本上都是针对欧美和澳洲等国家,市场都在海外。

而且海外庭院市场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翁禹来认为,现在的割草机器人,就像10年前的扫地机器人,“一是,除草跟清洁一样,都是很大的市场,需求明确;二是,室内和室外技术方案有差别,室内建筑环境可以用单线激光雷达,所以扫地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更快,室外环境复杂,导致现在才开始做出真正智能的割草机器人;三是从技术进程看,随着扫地机器人导航智能化,导航牵引了其他能力提升,也开始了硬件创新,能赋予这个行业更多环节的处理。”

这也吸引了许多新企业的出现,比如2022年在深圳成立的河森堡,就产品聚焦欧美庭院场景,除提供割草功能外,还通过可拆卸模块为用户提供吹叶子、边缘割草、清洁及喷灌等功能;而九号机器人也在2021年9月推出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Navimow,并瞄准欧美家庭的后花园。

以及深圳的泳池机器人企业,也都在成立时就面向北美市场。

以泳池机器人企业元鼎智能为例。元鼎智能成立于2015年,早年曾入局无线音箱、便携储能等赛道,但效果并不亮眼。2019年,元鼎智能切入庭院赛道,推出无线泳池机器人品牌Aiper。此后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亮眼的成绩:近三年实现融资超7500万美元、年累计出货量超过100万台、线下入驻将超7000家门店,成为泳池机器人出货量中国第一、全球前三的品牌。

除元鼎智能外,一些创业公司也加入进来。2022年11月,深圳企业Genkinno乐嵩格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其正是针对欧美庭院场景来打造新泳池清洁机器人。

进入2023年,大模型带来的“智能涌现”也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备受关注。而优必选则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目前,优必选已是中国第一大教育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占据超过20%的市场份额。而在海外,其客户主要来自美国、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泰国。根据其财报,从2020、2021、2022、2023年海外收入分别为0.57亿元、0.63亿元、1.3亿元、2.3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7.8%升至21.8%。可见海外正在撑起优必选业务增长的新空间。

对于深圳服务机器人产业而言,出海就像是一场洗礼。它不仅带动深圳机器人企业业绩、营收的增长,更带来品牌建设。

在今年7月11日霞光社举办的WAVE2024品牌全球化大会上,汉阳科技市场合伙人Candicee就阐述了Yarbo在海外进行品牌建设的思路。她表示,团队会通过各种方式与用户交流,增加这些多功能庭院机器人在功能之外的情感联系。

另外一个例子是元鼎智能。其所在的泳池清洁机器人领域,过去的明星企业是位于天津的望圆科技。2021年其在全球私人泳池清洁机器人市场的出货量占比约为14%,位列全球第三,是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制造商领域内的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一度占比达80.90%。但是过去望圆科技主要是代工模式。而元鼎智能推出Aiper品牌后,则逆袭成为海外消费者最青睐的泳池机器人品牌之一。

就连如今的华强北,也是国际范十足——在这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看到来自全球各地的海外客商,即使一些学历不高的售货员,都可以拿着翻译设备跟海外客商从容交流。有媒体报道,2023年之后,不管是深圳的酒店还是商场,来自海外的买家正大举回归,带着订单与采购需求奔赴华强电子世界商场及各个专业展会。与之相对应得是,中国品牌在海外日益受欢迎,超70%的海外消费者对90%以上的中国品牌消费持开放态度。

就在近年国内产生对智能机器人商业化能力质疑的阴霾之下,出海,让深圳的机器人产业挣下了第一桶金,打破了机器人产业商业化难的魔咒。

实际上,如今不只是深圳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国内AI企业、工业机器人、商用机器人企业都在探索出海,到海外完成商业化闭环。比如AI企业商汤、特斯联瞄准了中东市场,旷视看上了日本市场;擎朗智能的服务机器人则销往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海外发达市场,普渡科技的机器人则走进北美、欧洲、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市场。

对深圳而言,海外市场这个先发优势正在变弱,机器人产业也走向长坡厚雪。

与过去的电子产业不同,机器人等智能产业的迭代和创新要求非常强,尤其在大模型热之后,全球智能产业可谓日新月异,这更考验机器人产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积累能力。

按照国内AI产业的图谱,北京偏重基础研究,上海人工智能偏重应用研发。而深圳在AI方面的标签并不明显。根据AMiner联合智谱研究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500强分析报告,北京、上海的人工智能创新城市指数均高于深圳。

此外,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深圳人工智能竞争力企业能力、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均排名第一,唯独学术生态排名第九位。这也意味着,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是制约深圳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短板。

可喜的是,从政府到产业,都在补足这块短板。 今年4月16日,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深圳南山正式启动,其主要目标是汇聚广东省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学术、研究及产业资源,构建产业服务平台,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一个月后,5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验室——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也揭牌,该实验室将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推动研究落地。

这些实验室的落地,不仅提升深圳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的能力,同时也为整个产业培养相关人才。

除了产业研究之外,产业的突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必易微董事长谢朋村谈起深圳产业链现状曾表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仍偏向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尽管创新意识强烈,竞争壁垒还有待增强,要引导和鼓励大家根据产业链的紧缺情况,往中上游拓展。

尽管华为、大疆等头部科技企业带动了整个深圳在智能硬件上的科技创新,但往上游的芯片产业、关键零部件制造,仍在攻坚克难。这已不仅是深圳的难题,更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跨越的关键一役。

40多年前,改革开放让深圳从一个沿海渔村,走向全球电子产业的中心,吃到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第一波红利;今天,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再次引发一场以新兴市场崛起的全球化,而中国企业全球化走向更深,更高质量,借此机会,深圳也在完成下一个跨越,从电子产业向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转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