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为首提地的杨浦,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生活青春涌动,一起来感受这座越来越“YOUNG”的人民之城……
群众能不能感觉到“暖”意,检验着人民城市的建设成果。当前,杨浦长白新村街道正在以城市更新为支点,打造人民城市新实践之“最暖城区”。
曾经的“二万户”工人新村228街坊,跨越70年的时光焕新归来,承载起青春潮流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功能。228的蝶变仅仅是一个开始,长白这个老社区正“满血复活”——在离228街坊不远的延吉东路105号,有一个居民们常去、常挂在嘴边的“四中心”,就是长白新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融合体的简称,于去年7月焕新启用,至今一直在探索为民服务的升级之路。
不同年龄段,在此体验社区“大家庭”
近日一个“普通”的午后,记者走进“四中心”,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番景象:爱心屋里环卫工人正在休息;图书馆里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读故事;上海理工大学的暑期实践学生志愿者正在为来这里办事的居民制作咖啡;健身房里周边白领和教练一起挥洒汗水……快乐学习和幸福生活,在此得以具象化。
“四中心”的温馨场景,每天都在传递社区的和谐幸福。如今,去家门口的“四中心”喝咖啡、坐一坐,成了退休工人们的“小确幸”;骑手等户外工作者经过路边的“四中心”,可以停下来领瓶冰饮、吹会儿空调;亲子家庭前来参加丰富活动,拉近彼此距离……“走进‘四中心’,服务一群人,温暖一社区,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里建成居民们的温馨家园。”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表示。
以前,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在一栋楼办公,但又各自区分开来。秉持“走进一中心、服务一群人、温暖一社区”的理念,街道突出“实”的导向,做好“融”的文章,打通四个中心的“壁垒”,以空间、功能、队伍、组织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实现居民生活服务的“一站式”集成,凸显城市的人本价值。
融合升级过程中,“四中心”以相近功能在复合型空间统筹实现为原则,将办公空间由原有的20%压缩至13%,打造通办“快”平台、信念汇“聚”馆、新时代“长”廊、开卷“长”书馆、永“青”践行馆五大主阵地及“24小时自助服务窗口”“HUI新屋”等服务共享空间。
“过去是专门为了办事才会来这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我经常是为了看书、运动过来的,有事时顺带着就把事办掉了。”一位居民说道。
“在家没事干,每天下午都会来走一走、逛一逛。我有时来看书,有时是陪老伴来排练舞蹈。”一位退休的爷叔说,“现在,这里已成为我们退休生活的一部分了。”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7月“四中心”融合体启用以来,共服务党员群众38.7万人次,接待参观团体1200余个,开展各类党群活动3534场次。服务对象从单一老年群体扩容到青少年、白领、背包客、新就业群体等全年龄段全域人群,已然成为长白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能够在此“各取所需”,融入社区“大家庭”。
功能优化,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近年来,长白新村街道着眼空间更融合、资源更整合、人员更聚合,着力打造综合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居民服务阵地。
从“四中心”正门进入,就能看到经优化改造后的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比起以往,现在的大厅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各类标识变得更清晰、更合理,让来访居民一目了然。通办“快”平台设立11个办理窗口,优化办事流程。
大厅右侧,增设了“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由“智能政务服务终端”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同时,配备智能文件柜,实现全天候开放、多种方式办理服务,打造“不见面办理”新模式。
记者体验了一次自助办理门急诊就医记录册。根据提示在机器上操作完毕,10秒不到,一本全新的门急诊就医记录册就“出炉”了。
记者还发现,“四中心”的融合不仅是物理空间打通,还是资源渠道的联通。原先在二楼办公的党群服务序厅搬到了一楼办公,和受理服务大厅贯通连接,让居民办理相关业务更好找、更方便了。这里还定期制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图两表三单”,即一张党建地图,一张每月党群活动安排表及一张中心活动空间使用率分配表,做好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促进服务资源整合、服务项目对接、服务品牌推广。
注重体验感,“融入式”的社区文化交流中心
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设计重塑,更是关注老百姓的体验感、幸福感,进行软件服务的创新。
融合后的“四中心”俨然成为了老百姓的“文化交流”空间。立足实际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四中心”有效对接需求、资源,增设公益咖啡、24小时自助服务、自习空间等服务。为了能更好融入社区,满足长白居民的文化口味,“四中心”还以“中心指导+阵地活动”为配送模式,联通区级资源,联合职能科室,为基层站点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推动优质普惠文化服务下基层、进社区,切实优化资源配置。
一年来,“四中心”文化活动不断创造社区活力。“谢侠逊杯”中外国际象棋友谊赛,汇聚众多中外国际象棋爱好者;红会急救培训将急救知识送到居民身边,提高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春节期间书写春联、剪窗花及马赛克杯垫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营造了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在这个暑假,家长送孩子来图书馆看书,自己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到“四中心”锻炼身体;定期开展的“一居一品”汇演成为各个居民区展示的舞台,教育、科普、电影、音乐等各类文化活动,深度融入居民生活。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四中心”参与文化活动,街道通过“长白在线”公众号开设“中心活动预告”;通过“线上扫码预约+线下现场咨询”的预约方式,拓宽活动参与渠道,进一步增强参与居民的体验感。此外,街道落实“私人订制”服务项目清单,以“点单配送”的形式把优质服务送到居民身边,确保日日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主题;引导党员骨干、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未来,长白新村街道将秉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居民,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设置什么”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定期动态持续排摸社区党员群众实际需求,有效提升“四中心”的空间使用率;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攻坚行动工作,做好阵地集中展示支撑,有效提高全龄段人群服务覆盖面。
文字/图片:沈莹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评论